貴州精彩導遊詞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8日

  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遠古人類化石和遠古文化遺存發現頗多。早在24萬年前,就有人類棲息繁衍,已發現石器時代文化遺址80餘處。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

  篇1

  位於貴陽市南郊,距市區約29公里。它是貴州四大古鎮之一,一座建於600年前的軍事古鎮。古鎮內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明清古建築交錯密佈,寺廟、樓閣畫棟雕樑、飛角重簷相間。悠悠古韻,被譽為中國最具魅力小鎮之一。

  小鎮,名青巖,位於貴陽花溪南12公里處,城門上大書“定廣門”三個字。城門左右兩邊有逶迤城牆,上築敵樓、垛口、炮臺。全部用方塊巨石築就,一派青灰蒼黑。

  小鎮隸屬貴州省貴陽市,迄今已有620多年的歷史。古鎮曾有九寺、八廟、三宮、三閣、一院、一樓,還有石牌坊、城牆等古建築群。原為土城,經數百年曆史滄桑,經多次整修擴建,由土城而漸成街巷縱橫錯綜之石城。

  貴陽境內喀斯特地貌發育典型,層層岩石堆壘,異軍突起處,即為山。山多石就多,石又厚厚薄薄,逐一分層,使用極為方便。因此,貴陽城郊民居多以石片當瓦、石塊壘牆。大石屋連著小石屋,青蒼蒼一片,是當地山鄉特別的一道風景。青巖鎮依山傍嶺,城門城牆全用石頭建造成也就順理成章了。是的,古鎮的盎然古意首先來自蒼然青石。

  古鎮的建築依山就勢,佈局合理,石雕、木雕工藝精湛,蘊含著許多神話傳說和濃郁的地方特色,令人歎為觀止。一條條縱橫四方的青石板路和彎曲狹長的小巷,分列兩旁的、古老的石櫃臺和木櫃臺,門窗間精雕細刻的小櫺,石坊上倒立的石獅,無不引人發思古之幽情。信步走進一條叫做“背街”的小巷,立即感到一種強烈的時間和空間的莫大距離,青石板鋪的路、青石板壘的牆,彷彿是一條石板製成的時空隧道。

  還有令人稱奇的,小小古鎮居然同時有古老的寺廟、肅穆的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被人稱為“三教並存”。站在定廣門上遠遠望去,尖頂的教堂與巍然的百歲坊遙遙相對,東西方文化矛盾而又統一地在小鎮上合理地存在著。初一、十五,寺廟裡香火不斷,而週日到教堂做禮拜的人也絡繹不絕。偏遠的地方多宗教場所並不足為奇,奇的是,鎮民與生俱來的、對外來事物的寬容與大度,使本不屬於這方天地的宗教信仰也在此生生不息。

  站在青巖鎮的城樓上遠眺,尖頂的教堂和肅穆巍然的貞女牌坊遙遙相對,你不覺得它們之間的突兀,反倒感覺出一種參差文化的不對稱美,就像那鏤空花窗、玻璃青瓦和五顏六色的現代商品,流露出的是歷史與現實之間的扯不斷、理還亂。

  青巖最好的是現代人夢寐以求的淳樸民風。累了,鎮民會挪出自己的椅子讓你歇歇腳;渴了,會端上一碗清涼的苦丁茶,還要為你說上一段青巖的典故,讓你的精神也解解乏。這一切,是可以隨意享受的,如果你執意要給錢,一句“隨便拿一點就行”或“幾塊錢就行”的話語更讓你從心眼兒裡喜歡這個小鎮。

  青巖鎮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鎮,國家級文明市場。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建築文化、宗教文化、農耕文化、飲食文化、革命傳統文化底蘊,多民族聚居。全鎮總人口中,漢族佔總人口數的61%,少數民族佔總口數的39%。少數民族人口中,苗族、布依族佔絕大多數。經濟以農業為主,林業為輔。以磷化工、建材、保健三大支柱產業為龍頭的鄉鎮企業發展快速。2003年,全鎮鄉鎮企業營業收入43063萬元。依託豐富的歷史文物資源和區域優勢,旅遊經濟收入上升趨勢明顯,與鄉鎮企業互為補充,行成該鎮兩大經濟支柱。

  篇2

  龍宮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距貴州西線旅遊中心城市安順市27公里,有高等級公路直達景區。龍宮風景區以水溶洞群為主體,更集旱溶洞、瀑布、峽谷、峰叢、絕壁、湖泊、溪河、民族風情、宗教檔案於一身,構成一幅怡然自得的人間仙境畫圖。

  龍宮總體面積達60平方公里,分為中心、漩塘、油菜湖、仙人箐等四大景區。有著全國最長、最美麗的水溶洞,還有著多型別的喀斯特景觀,被遊客讚譽為“大自然的大奇蹟”。1988年,龍宮以貴州龍宮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2007年5月8日,安順市龍宮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AAAA-旅遊景區。龍宮風景區

  龍宮一帶是全世界水旱溶洞最多、最集中的地方。龍宮中心景區方圓1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星羅棋佈著大大小小的水、旱溶洞90餘個,獲世界吉尼斯記錄。至今,尚有很多美麗的溶洞,躲在深閨無人識。 貴州龍宮景區以溶洞、洞穴、瀑布為主體,堪稱黔中一絕,包括龍宮、油菜湖、漩塘、螞蟥四大片區。貴州龍宮中心區有臥龍湖、迎賓洞、龍門飛瀑、龍潭天池、龍宮暗湖、蚌殼巖、虎穴洞等景點組成,上下輝映,別有洞天,宛如神話中龍王所居的水晶宮殿。天池是一個山間湖泊,澄綠如玉,俗稱龍潭,湖水下瀉,從巨大的溶洞跌拓而下,水牆壁立,寬25米,高約50米,驚濤奔湧,蔚為壯觀,此即龍門,據稱為中國地下瀑布之冠。 遊覽龍宮景區可安排一天的時間,路線可從中心景區遊外景、乘船遊一、二進龍宮,經群芳谷後到達漩塘,也可逆著線路遊覽,即先遊覽漩塘後遊群芳谷,再遊中心景區。遊覽龍宮全程票價為120元/人次。景區內現有三星級賓館二家,可住宿400餘人,另有一家四星級賓館正在建設中。距景區27公里的安順市中心,有多家三星、四星級賓館可提供住宿和餐飲。

  龍宮特色

  一是被遊客譽稱為“中國惟美水溶洞”的地下暗河溶洞。龍宮水溶洞長達15公里,為國內之冠。目前景區對外開放了二段,長1260米,洞內鍾乳千姿百態,與北方溶洞相比更顯細緻與精巧,與南方溶洞相比更顯神祕與奇特,其洞廳構造宛如神話中的龍王宮殿。“地下灕江、天上石林”的溶洞風景價值,是目前國內已發現的其它同類型景區中無以比擬的,大詩人艾青稱“大自然的大奇蹟”,國畫大師劉海粟譽“天下奇觀”,中國溶洞專家感嘆“覽龍宮知天下水洞,蕩輕舟臨人間仙境”。“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龍宮就是這樣的人間天堂。 二是是國最大的洞中寺院——龍宮觀音洞。觀音洞,總體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最大的特點就是所有的殿堂都是天然溶洞。人工雕刻佛像32尊,其中觀音像高達12.6米,主殿上有一天然神似觀音的鐘乳石,天然和人造的佛像渾為一體。天下名山僧佔多,而天然溶洞寺院實屬罕見,其規模居全國之首。 三是是國最大的洞中瀑布——龍宮龍門飛瀑。龍門飛瀑,高50餘米,寬26米,流水以噴瀉之勢鑽山劈石,氣勢磅礴,萬馬奔騰,十分壯麗。而它下一個發威的地方,就是30公里外名播天下的黃果樹大瀑布。 四是山不轉水轉的旋水奇觀——龍宮漩塘。一個面積達萬餘平方米的圓塘,池水不借風力,日日夜夜、年年歲歲永不停歇地沿著順時針方向旋轉著。景象珍奇,令遊客陶醉,中央電視臺科學教育頻道《走進科學》欄目特別就此進行過探密和報道。-

  篇3

  織金古建築群位於貴州省織金縣。

  織金古城,山清水秀,溪澗縱橫,古蹟眾多,門類齊全,包括佛寺、道觀、文廟、書院、會館、祠堂、衙署、寶塔、泉井、津樑、古道、民居、店鋪、作坊等方方面面,分佈在一座座大理石小山上和流經城內的貫城河畔。

  織金古建築多為倚崖傍洞或瀕水臨泉建造的幹欄式吊腳樓。大部建於“改土歸流”之後,僅從康熙五年***1666***至十年***1671***,即建有武廟、文廟、鬥姥閣、隆興寺、東山寺、財神廟、城隍廟、馬王廟、黑神廟、炎帝廟、地藏寺等10餘座。其後屢有修建,形成現在的“四庵”、“四閣”、“四祠”、“八大廟”。

  華橋位於城關鎮貫城河中段。原名“奢香橋”。始建於洪武二十一年***1388***。清順治十八年***1661***整修。東西向,跨貫城河。三孔石拱橋,長18米許,寬4.7米,主孔淨跨15.7米,矢高約10米。

  東山寺位於城關鎮工業路東端。建於康熙八年***1669***,光緒五年***1879***重加修葺。坐東向西。依山就勢而建,由山門、前殿、正殿、鐘鼓樓、觀音閣組成。佔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現存山門、前殿、正殿、鐘鼓樓。前殿坐東西向,面闊五間,通闊21.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8.7米,穿鬥式木結構懸山青頂。前帶廊,深2.1米,置斜靠背欄杆。正殿又名梵帝宮。坐東西向,面闊五間,通面闊16.7米,進深三間,通進深7.8米,穿鬥式木結構懸山青瓦頂。正殿前左廂為鐘樓,右廂為鼓樓。

  回龍庵位於城關鎮清泉路東段南側。建於康熙八年***1669***,光緒十三年***1887***擴建、維修。坐北向南。由前殿、後殿、右禪房、左山門、得月樓組成。佔地面積約36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40平方米。後殿面闊三間,通面闊10.84米,進深四間,通進深8.51米,前後帶廊,抬樑穿鬥混合式懸山青瓦頂。殿內設須彌座神龕。前殿面闊三間,通面闊10.8米,進深四間,通進深8.5米,前後帶廊,抬樑穿鬥混合結構懸山青瓦頂。得月樓面闊三間,通面闊8.36米,進深五間,通進深6.24米,帶周圍廊,深約1米。穿鬥式木結構重簷歇山頂。

  炎帝廟位於城關鎮城南路中段東北側。建於康熙十年***1671***。坐北向南。由大殿、戲樓組成。大殿面闊五間,通面闊19米許,通進深19.5米,穿鬥式木結構懸山青瓦頂,前後帶雙步廊,深1.9米。戲樓二層,通面闊9.12米,通進深7.12米,穿鬥式木結構歇山青瓦頂。

  太平橋位於城關鎮沿河路中段西側。建於康熙年間。東西向,跨貫城河。二孔石拱橋。長28米許,寬13米許,西側主孔淨跨23米許,東側洩洪孔小,上為引橋,矢高8米許。1976年增設大理石浮雕望柱、欄板。

  日升橋位於城關鎮沿河路中段西側。建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因與下游月華橋共取“日月昇華”之義,故名“日升橋”。乾隆十三年***1748***建成,連線東西橋頭,為貫城河上5座橋樑之首,人稱“上水關”。光緒十三年***1887***整修。東西向,跨貫城河。單孔石拱橋。長20米許,寬5米許,淨跨14米許,矢高5米許。

  童生橋位於城關鎮沿河路中段。因位於城關鎮北永安門東北河口,故又名“永安橋”。相傳所撥銀兩恐不夠支出,全州童生捐資助建,名“童生橋”。俗稱“下水關”。始建於乾隆十三年***1748***,次年***1749***告竣。1962年擴建後更名“重興橋”。東西向,跨貫城河。單孔石拱橋,長25米許,寬7米許,淨跨19米許,矢高12米許。

  鬥姥閣位於城關鎮沿河路中段南側。建於康熙六年***1667***,乾隆十八年***1753***重修。坐東向西。原由閣、左右涼亭、正殿、武侯祠、偏殿等建築組成。佔地面積約300平方米。現存0,三層三重簷六角攢尖青筒瓦頂。一層長方形,面闊11.75米,進深8.15米。二層四邊形,長9.5米,寬6.3米。三層六邊形。撐拱、隔扇門窗、風窗等木雕精湛。

猜您感興趣:

貴州草海導遊詞3篇
貴陽市花溪公園導遊詞3篇
相關知識
貴州精彩導遊詞
西藏精彩導遊詞
上海精彩導遊詞
重慶精彩導遊詞
貴州赤水導遊詞
最新的貴州花溪導遊詞範文
貴州景點導遊詞
貴州都勻導遊詞
大連精彩導遊詞
天津精彩導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