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反思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高中物理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成為教學活動的研究者和反思者,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培養是現代教師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教師教學反思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物理教師教學反思範文篇一

  新課程改革從去年新學期開始到現在已將近一個學年,在教學工作中,我通讀教材,查資料,聽課,請教,精心編寫教案,落實教學目標,上好每一節課,傾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可是新課上下來,常感覺效率比較低,很是困惑。如今再回過頭教高一,翻開以前的教案,反思當初的教育教學方式,感觸頗深。

  1對高一新生引導的反思

  高中的物理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同時高校要求選考物理學科的專業佔的比例相對較多固然是個有力條件,但是“物理難學”的印象可能會使不少學生望而卻步。客觀地分析,教學的起點過高,“一步到位”的教學思路是導致學生“物理難學”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一年級的物理教學首先是要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順利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這個大的臺階,其次是要讓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物理知識基礎,然後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提高。

  例如,關於“力的正交分解”這一基本方法的教學就是通過分期滲透,逐步提高的。這不僅是一個遵循認知規律的需要,其意義還在於不要因為抽象的模型、繁瑣的數學運算沖淡物理學科的主題,通過降低臺階,減少障礙,真正能夠把學生吸引過來,而不是把學生嚇跑了,或者教師一味的強調物理如何如何重要,學生就硬著頭皮學,學生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甚至變成了物理學習的“奴隸”。如果我們老師有意識地降低門檻,一旦學生順利的跨上的這個臺階,形成了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再提高並不晚。可是,一般新老師並沒有很快領會這種意圖,因而在實際教學中不注意充分利用圖文並茂的課本,不注意加強實驗教學,不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只靠生硬的講解,只重視告訴結論,講解題目,這怎麼能怪學生對物理產生畏難情緒呢?學生如果對物理失去興趣,對基本概念搞不清楚、對知識掌握不牢也就不足為怪了!我們不妨再舉一個例子,有的老師在教完“力的分解”後,馬山就去講解大量的靜力學問題,甚至去講動態平衡問題,試想這時學生對合力的幾個效果尚難以完全理解,對平行四邊形法則的應用還不夠熟練,學生解決這類問題的困難就可想而知了,這種由於教師的引導方法不當,導致學生一開始就覺得物理如此之難,怎麼能怪學生認為物理難學呢?我們教師不應該把教學目標選擇不當的責任推向學校的考試,推向市場上的參考書,這實際上是站不住腳的,應該多從自身的教學思想以及從對教材的把握上找原因。

  如果我們作為引路者有意識的降低高中物理學習的門檻,先將學生引進門,哪怕先是讓學生感覺到“物理好學”的假象,我們都是成功的。

  2對教學目標的反思

  首先,知識、能力、情意三類教學目標的全面落實。對基礎知識的講解要透徹,分析要細膩,否則直接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不紮實,併為以後的繼續學習埋下禍根。譬如,教師在講解“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滑動的方向相反”時,如果對“相對”講解的不透徹,例題訓練不到位,學生在後來的學習中就經常出現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判斷錯誤的現象;對學生能力的訓練意識要加強,為了增加課堂容量,教師往往注重自己一個人總是在滔滔不絕的講,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少,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引導訓練,導致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下降;還有一個就是要善於創設物理情景,做好各種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發揮想象地空間。如果僅僅侷限與對物理概念的生硬講解,一方面讓學生感覺到物理離生活很遠,另一方面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習能力的下降。課堂上要也給學生創設暴露思維過程的情境,使他們大膽地想、充分的問、多方位的交流,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從一個知識的傳播者自覺轉變為與學生一起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所以教師要科學地、系統地、合理地組織物理教學,正確認識學生地內部條件,採用良好地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地觀察,實驗,思維等實踐活動,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一體的課堂教學。

  3對物理教學前概念教學的反思

  前概念是學生在接觸科學知識前,對現實生活現象所形成的經驗型概念.而由於中學生的知識經驗有限,辯證思維還不發達,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還不成熟,考慮問題容易產生表面性,且往往會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本質.所以易形成一些錯誤的前概念.這些錯誤概念對物理概念的正確形成極為不利,它排斥了科學概念的建立,是物理教學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伽利略和牛頓以前,人們對生活經驗缺乏科學分析,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所不可缺少的.由此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了一個錯誤命題: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運動,沒有力作用,物體就會停下來.這個錯誤一直延續了2000多年,由此可見前概念對人們認識影響是巨大的.

  在物理教學中,不能忽視學生大腦中形成的前概念,對正確的應加以利用,對錯誤的要認真引導消除,否則正確概念難以形成.

  一、加強實物演示,豐富感性認識,有利於消除錯誤前概念,確立正確概念

  中學生的抽象思維在很大程度上屬經驗型,需要感性經驗支援.因此教學中應瞭解學生的實際,通過實物演示消除錯誤概念.

  太陽曝晒下的木塊和金屬塊的溫度如何?學生最容易根據自己的感覺,認為金屬塊溫度高,形成錯誤認識.所以只有通過實驗測定後,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感覺的錯誤,才能消除錯誤前概念,否則任何講授都是蒼白無力的.

  由於學生思維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他們往往以物質外部的非本質的屬性作為依據,形成錯誤認識.如學生認為馬拉車前進是馬拉車的力大於車拉馬的力,從而對牛頓第三定律產生懷疑.所以教學中針對這種問題設計一個實驗:2個滑塊,2個輕質彈簧秤,使一個彈簧秤兩端分別固定在兩滑塊上,用另一彈簧秤拉動連在一起的木塊,去演示使一物塊前進時,另一物塊同時前進,通過彈簧秤顯示兩物塊之間相互作用力,這樣就可以排除學生形成的錯誤認識,進一步理解牛頓第三定律.

  在“自由落體”一節教學中,學生對任何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從同一高度豎直落下時,不同的物體將同時落地很難想象.因此教學中應強調“自由落體運動”是指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豎直下落運動,但在實驗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空氣等阻力影響,結果當然不會完美.當然,更重要的是做好演示實驗也就是要重複“伽利略斜塔實驗”,使學生建立密度和重力都不相同的物體在空氣中,從同一高度落下,快慢幾乎一樣的事實,然後對自由落體運動加以分析、研究.

  所以,抓住中學生學習物理的思維特點,充分利用實物演示及創造條件進行實物演示,積極消除學生的錯誤前概念,對提高物理學習效果是重要的.

  二、重視物理模型的運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消除學生思維障礙

  物理模型是物理學中對實際問題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經過科學抽象而建立的新的物理形象.

  通過運用物理模型可以突出重點,抓住本質特徵和屬性,可以消除學生思維方面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提高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和創造性,從而使學生能夠對自己從生活中形成的樸素物理概念分析區別,拋棄錯誤概念,形成科學概念.如:伽利略在研究運動的原因並指出,亞里士多德觀點的錯誤時,設想的“理想實驗”就是建立了一個沒有摩擦的光滑軌道的物理模型.在建立物理模型後,問題便簡潔多了。

  這是我在新教材教學工作中對以上三點的一點教學反思。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還要繼續堅持與寫好課後小結與反思筆記,把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觸、思考或困惑及時記錄下來,以便重新稽核自己的教學行為。通過這半年的教學實踐我感悟到在新課程下,平常物理教學中需要教師課後小結、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還要繼往開來,做好教學反思,寫好課後心得,促使自己成長為新時期研究型、複合型的物理教師。

  高中物理教師教學反思範文篇二

  老師們為物理複習課辛勤勞累,有時候得不到應有的收效?原因在哪裡?經過思考,我覺得主要存在兩個方面: 1、在涉及“基本知識”的複習課中,老師們往往都是通過歸納成條文或畫圖表概括的手段來羅列知識,梳理知識方法,這種做法,往往表現為老師津津樂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漫不經心,沒精打彩,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但一當老師提出一些創設性的問題,則學生精神振奮,精力集中地思考問題,這就是明顯反映了學生需要通過問題來複習“基礎知識”的迫切要求。問題是物理的心臟,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道理就在這裡,因而也就理所應當地順應學生的心理需要發揮主導作用。 2、在涉及“物理技能、物理思想方法”的複習課中,以往教學往往是闡述一種“方法”後,立即出示一個或幾個相應的例題或練習,學生只管按老師傳授的“方法”套用即可,這樣,學生就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過程,即選擇判斷的過程,同時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長此以住,也就形成了“學生上課聽得懂,課後或考試不會思考、不會做題”的現象。在解答問題上,學生就會束手無策,無從下手,這就是當前物理複習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那麼,怎樣才能提高物理複習課的質量,使師生辛勤勞作,換得豐富的碩果?我認為,要想讓學生聽懂學會,就必須為學生創造和安排練習的機會。例如在複習變力做功時,可以根據解答變力做功的幾種方法,設計一組可將有關“方法”溶於其中的小題目,讓學生做,這樣就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應用自己的知識和思維方法掌握物理、運用物理的知識,解決物理問題,使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中,回顧所學的“方法”並作出相應的選擇判斷,從而輕鬆愉快地實現知識複習與能力提高,最後老師可以再進行歸納解答相關幾種解法。

  老師們課前應針對複習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出幾組題目,將有關物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與物理思想溶於其中,換言之,即以題目為骨架編擬課時教案,在具體教學中,以題目開路***先出現題目,再出現其它***,然後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分析、討論、研究和解答。教師借題發揮,畫龍點睛,使學生在積極主動地探索研究中,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的知識,發現規律性的東西,並使學生智力與能力得到訓練與提高,變“講練講”為“練講練”,變“一法一題”為“見題想法”。

  總之,轉變物理複習觀念,有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高中物理教師教學反思範文篇三

  一、複習目標的設計

  1.知識模組複習目標

  ⑴深化對概念、規律的理解,建立知識體系。

  ⑵引用規律處理問題,學會基本的解題方法。

  2.階段性複習目標

  ⑴指導學生進行反思、總結和歸納出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

  ⑵建立解決物理問題物理模型。

  二、學生情況分析

  1.認真分析學生的整體水平,在一輪複習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升學生的基本素質。

  2.認真分析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層次,實施分層教學。

  ⑴分析學生知識水平,找準教學切入點,

  ⑵設計好針對性的練習,使得各層次的學生各得其所。

  ⑶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在構建知識系統化的過程中,要兼顧培養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

  三、學案編寫

  學案是學生學習的載體,編寫質量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因此精編學案,是提高教學效益有力抓手。

  1.目標定位要準確

  每一課時的學習目標,要根據課時進度的需求,近階段的學生學習情況來制定,要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所及,要能夠瞻前顧後。

  2.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各章節或單元有體系,每一課時也有體系,學案要具備引導學生建立結構化知識的功能。

  3.例題的選擇要突顯功能化特徵

  ⑴有利於理解、鞏固知識和知識體系的形成。,

  ⑵有利於突出主幹知識主體地位。

  ⑶有利於突出核心規律在處理問題時的主導作用

  ⑷有利於物理模型的建立,形成系列化、層次化的題庫。

  ⑸有利於培養學生物理問題的綜合能力。

  四、關注學生的規範性解題訓練

  解答物理習題的規範包括:思維規範、表達書寫規範

  ⑴解答物理問題的思維規範:

  在處理物理問題過程中,都有規範的操作程式,要重視問題的過程分析,一個良好的思維程式應該是:

  對於複雜問題要尋求適當的方法。

  ①將物理過程直觀化:利用受力、運動草圖,建立直觀的過程形態,從物理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受力模型、運動模型、能量轉化模型等***。

  ②依據運動等各種物理量之間的圖象,建立物理量間的聯絡,並能從把抽象的圖象還原到物理情景中去,深化認識情景與模型間的聯絡。

  ③形成結構化的解決問題方法。方法對於提升處理問題的能力非常重要,可能提升學生的思維敏捷性。結構化方法可以優化學生綜合分析、解題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⑵解答物理習題的書寫規範:

  什麼是“必要的文字說明”

  ① 對非題設字母、符號的說明。

  ② 對於物理關係的說明和判斷。

  ③ 說明方程的研究物件或者所描述的過程。即說明這是關於“誰”的、 “哪個過程”的、“什麼方程”。

  ④ 說明作出判斷或者列出方程的根據,這是展示考生思維邏輯嚴密性的重要步驟。

  ⑤ 說明計算結果正、負的意義,說明向量的方向。

  ⑥ 說明結論或者結果,對於題目所求、所問的答覆,特別是對於哪種“需滿足什麼條件?在什麼範圍內?”等一些開放性的設問,更要給出具體的說明。

  在題解中,規律的引入與書寫要規範

  ①在物理解題中,常常要應用物理規律,我們只是應用,無需反覆說明或尋求其來源,在用時,必要的引導語言不可忽略,因為物理規律的往往是用數學語言即公式***方程或函式***表達出來的,有些規律的表達形式相同,但是它的物理意義卻有很大的差異。

  ②書寫規範,是對學生清晰表達物理意義的基本要求,包括語言、規律公式、字母等,要與教材明示的相同,才能不至於混亂。比如,位移是用“x”、字母的大小寫不能混用等。

  五、重視解題能力的培養

  1.審題能力

  審題是解決好問題的起點,審題的要點可歸結為三句話:關鍵詞語的理解,隱含條件的挖掘,干擾因素的排除。

  2.知識系統化能力

  物理知識的過程化學習,是按照知識產生的歷程安排的,但知識間的關聯性很強,要通過建立知識的聯絡,實現知識一體化。

  3.處理問題的能力

  面對複雜多變的物理問題,要利用結構化的知識、結構化的方法,建立物理模型、數學模型,把情景化的問題,轉化為抽象的模型,培養學生的多元化的綜合能力。

  六、抓好反饋糾錯,提高效益

  1.反饋糾錯練習要及時

  反饋練習要及時批改、及時講解、及時糾正。

  2.反饋錯練練習的編纂要求

  ⑴將題目的已知與未知互換。

  ⑵相同背景下改變設問角度。

  ⑶原題基礎上的延伸。

  ⑷關鍵性物理條件的細微變化,防止思維定勢。

  ⑸利用原模型或方法,解決新問題。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文章
高中生檔案自我評價精選範文
相關知識
初中物理老師的教學心得
2017高中物理考試總結與反思
幼兒園教師工作月反思範文
最新幼兒園萬聖節活動結束教師總結與反思範文
幼兒園教師總結與反思範文
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反思範文
高中物理老師個人教學工作述職總結
高中物理老師教學工作述職總結最新範文
高中物理功的教學反思範文
高中物理必修三教案設計導體的電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