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現狀與對策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8日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人類智力活動的成果,是研究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資料,然而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現代化程序的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受到越來越大的衝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也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儘管我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制定一些保護政策,開展了一系列的保護活動,但是依然存在著不少問題。

  我國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國。5000年的古老文明,以及56個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生態,顯現了中華民族民間文化藝術資源十分豐富,許多種類或世界獨有,或世界第一。然而,隨著現代化程序的加速,我國原本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遭受著猛烈的衝擊。如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我們必須嚴肅對待的重大課題。

  

  2000年,我國開始為非遺專案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了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的崑曲名列第一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其實是我們文化認同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於中華民族寶貴文化創造力的珍重和關切,這種認識上的提高正是和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綜合實力的提升相聯絡,這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是一種更有力度的支撐。中國現在是進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最多的國家。現在我國崑曲、古琴藝術等專案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另外還有羌年、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等三項被列入聯合國亟待搶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策

  1.加強立法,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納入法制軌道。鑑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殊性,單靠“確認、立檔、研究、儲存、保護、宣傳、弘揚、傳承和振興”等保護措施已遠遠不夠。必須加強立法,建立完善的法律體系,才能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全面的保護。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尚不健全,2005年3月,國務院頒發了《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這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首次就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釋出的權威指導意見。立法工作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因而,我們必須加大對一些基本問題的深入研究,在實踐經驗中總結提煉出相關的法律原則並通過立法以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制度。

  2.提高全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從古到今,從中國到國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方式及過程,我們可以看出人在這裡面起一個主導作用,人的素質的高低決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受保護程度的高低。但就我國目前的國民素質來看,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可以說是舉步維艱。提高全民素質這句話已經出現很多年了,但現在看來似乎作用不大。很多學校不大注重學生傳統道德品質,民族意識的培養。相反外來文化在中國社會流傳開來,現在的學生流行的是過洋節日,對國外的東西十分推崇。我們希望他們在接受外來文化時,不要忘記中國人自己的文化

  3.切實搞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工作。搞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保護工作的目的,是通過全社會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較完備的、有中國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使我國珍貴的、瀕危並具有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並得以傳承和發揚。

  4.各地方政府應該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不應該為了本地經濟的發展,盲目地去破壞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用一個妥善的方式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起來。

  5.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要與國際接軌。要將更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世界遺產。同時在立法上,既要結合本國經驗,又要能得到國際上的普遍認可。可以通過在國外進行文化節的形式,將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向全世界,讓世界來關注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與實踐

  在教科文組織支援下舉辦的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今年已經是第六屆。一屆又一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展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實踐和成果,促進了世界各國的經驗交流,推動了理念的深化、政策和措施的完善。我們將本屆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的主題確定為“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意在反映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代社會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今年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專門安排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展,對《公約》的誕生和發展,對中國政府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歷程和重大舉措,作了全面回顧。這期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社群活動,將世界各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帶進了成都市的社群,讓居民們在家門口接觸其他地區、其他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深厚魅力。中國傳統工藝振興和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成果展,以及傳統工藝技藝比賽,則清晰地傳遞出一個資訊:中國政府尊重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持有者、傳承者的創造性表達權利,關注遺產的傳承能給他們帶來經濟的收益和生活的改善。我們非常歡迎大家踴躍參加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的各項活動。我們也非常歡迎各國的朋友參加今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我們願意和大家一起,把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辦成促進對話、交流、合作,分享理念、經驗、成果的交流互鑑平臺。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是在工業化、城鎮化程序加快的背景下展開的。在這種歷史條件下,非物質文化遺產既面臨遭受衝擊、加速消失的現實威脅,也面臨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歷史機遇。為此,中國政府把正確應對環境變化、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作為政策制訂的優先方向。

  我們認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最根本的是保護傳承實踐,保護傳承能力,保護傳承環境。中國政府主要從六個方面來衡量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否得到有效保護:一是實踐活動是否持續並富有活力;二是基本實踐方式,如手工技藝之於某些傳統工藝專案,是否得到保持;三是基本文化內涵是否得到尊重;四是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是否得到弘揚;五是相關社群、群體和傳承人的保護、傳承及再創造權利是否得到尊重;六是傳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擴大。

  我們強調,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群、群體或個人,既是傳承者,也是實踐者,更是創造者,他們是保護、傳承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最為重要的力量,他們的主體地位貫穿遺產認定、保護和傳承的始終。這些社群、群體和個人在行使保護、傳承和發展權利的過程中,應當享有創造性表達的權利,學***,獲得收益的權利。尊重持有者和傳承人群的主體地位,支援他們為民族傳承,為生活創新,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原則。

  我們注意到,由於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遷,一部分以手工藝為主要生計來源的傳統工藝專案傳承人群,面臨產品需求萎縮、收入不足以解決生計的困境,致使年輕人不願學習和傳承手工藝,傳承後繼乏人。為此,我們把努力實現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改善生活、豐富生活的統一,提升年輕一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性的認識和參與積極性,不斷增強傳承活力與後勁,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目標。

  我們還注意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孕育和發展,與社會文化環境息息相關。中國政府要求各級地方政府謹慎處理經濟建設與文化遺產保護的關係,努力保持文化生態環境的可持續平衡,悉心維護和改善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條件。要尊重當地文化,尊重民族傳統,切實防止和糾正不尊重文化遺產、輕視社群文化傳統、損害傳承人群權利的行為。要支援非物質文化遺產實踐迴歸社群,迴歸生活,使其在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體現和傳承。見人見物見生活,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理念。

  我們認為,能力建設直接關係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時代變遷中的可持續發展。傳承人群的傳承與當代實踐能力,包括對本地區、本民族文化傳統的認識深度,對相關遺產知識和技藝的掌握程度,進行再創造所必須具備的知識和技能,也包括在一些專案傳承實踐中獲得相應經濟收益的能力。幫助傳承人群獲得和增強這些能力,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著力點。

  這些年來,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有序展開,並不斷形成新的局面。

  一是加強政策立法和機構建設。2009年,中國國務院設立了專門的職能機構,由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負責統籌協調全國範圍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2011年,中國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為依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奠定了基礎。中國各省***市、區***也分別制定地方性條例,設立職能機構。

  二是開展大規模的調查統計和記錄,建立清單制度。1979年開始,中國開展了對民族民間文藝現象的調查,迄今已收集資料約50億字,出版了《十大民族民間文藝整合志書》318卷,約4.7億字。2005年至2009年期間,中國開展了全國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普查,彙編普查資料14萬冊,普查資源總量近87萬項。在調查基礎上,經相關社群申報,專家評審,中國國務院認定了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各省級人民政府認定了13087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並分別認定了1986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和14928名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三是制定分類保護政策,保持和增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對傳承環境或條件發生重大改變、傳承面臨嚴重困難的專案,專門組織開展了搶救性記錄,記錄其核心內容和代表性傳承人的獨到技藝,以利其他傳承人學習借鑑和研究,或在適當環境下實現復興。從今年起,中國政府將全面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記錄工程,對代表性專案的內容與表現形式、流變過程、核心技藝和傳承實踐情況進行全面、系統的記錄。2017年3月,中國政府釋出了《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計劃從建立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培養人才、加強理論和技藝研究、拓展市場等多個方面提出了振興傳統工藝的目標和路徑。目前,我們正在研究制訂支援口頭傳統、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政策措施。我們將用幾年時間,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各門類都制訂出既有共性、又有個性的系統政策體系。

  四是持續加大保護力度,著力支援傳承實踐。去年,中國政府將給予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的傳習補助經費由每人每年1萬元提高至2萬元,不少地方也相應增加了補助。2009年以來,已支援各地建設了3000多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和1萬1千多處傳習中心,命名了100多個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建設了153個保護利用設施。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中,又規劃了219個保護利用設施的建設任務。依託這些展示館、中心、基地和設施開展的展示、傳習實踐活動,有效促進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提升了公眾的關注熱情和參與感。這些傳承實踐跟各地豐富多彩的民間習俗活動一起,日益成為社群文化的濃郁風情。中國政府專門安排資金支援數百種傳統戲劇的創作和演出,相當一批傳統表演藝術專案及傳承團體獲得新的生機。中國政府支援各地廣泛開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加深了青少年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瞭解,擴大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群。

  五是實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中國文化部和教育部一起,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提供大學的學術和教學資源支援。通過對以持有者和從業者為主體的傳承人群的短期培訓,幫助他們加深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強化對相關遺產知識、技藝和流變脈絡的認識與把握,瞭解時代變遷帶來的審美變化和社會需求變化,豐富藝術、材料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掌握一些新的工具和方法。在培訓中,我們還專門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列為必修課程,幫助傳承人群加深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解,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尊重和弘揚。從2015年計劃啟動以來,已有1萬多人蔘加了研修培訓。2017年參與大學已達78所。到2020年,參加人數將超過10萬。這項工作受到傳承人和大學的普遍歡迎,日漸顯現提高傳承能力、擴大傳承人群的多重效應,也為大學參與社群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的保護與傳承搭建了平臺。

  六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文化生態環境實施整體性保護。2007年以來,中國文化部在17個省、區、市批准設立了21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這些地方都具有遺產豐富的特點,設立專門的保護區,目的是將遺產和其得以孕育、滋養的文化生態環境一起保護。我們特別重視社群文化生活的作用和地位,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振興與傳統村落的社群文化建設有機結合,支援這些村落開展豐富多樣的傳習活動,使傳承實踐有更好的空間,傳統村落的文化特性有更好的保持和弘揚。

  以上是我和大家分享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一些理念和實踐做法。

  各位同仁,各位朋友,保護各民族的文化遺產,推動民族文化的繁榮和興盛,是現代國家發展的重要任務。我們願加強與世界各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為傳統友誼和務實合作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援。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

  春節

  春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傳統上的農曆新年。春節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歷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

  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均以拜祭神靈、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人們在春節這期間都儘可能地回到家裡和親人團聚、親朋好友之間走訪拜年,表達對親朋間的情懷以及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清明節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經歷史的發展演變,清明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各地都發展出了不同習俗,而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

  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據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

  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中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編號:Ⅹ-2***。

  端午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習俗主要有賽龍舟與食粽子等。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龍日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天中節等 。端午節扒龍船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圖騰祭祀的一種活動,後逐漸傳播開並形成習俗。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是古代百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在春秋之前已有以龍舟競渡形式敬龍神的習俗。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也是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起源於南方百越,把農曆五月五日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附會紀念屈原跳江自盡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最後形成端午節文化相沿迄今。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將中國的端午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七夕節

  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

  七夕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七夕節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gōng***等諸多習俗影響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有關國學經典的簡答題以及答案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現狀與對策
相關知識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現狀與對策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現狀與對策
非物質文化遺產實施的法律條例有哪些***2***
非物質文化遺產話題作文參考範文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倡議書範文
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意思
海南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意產品設計大賽
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評審辦法
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倡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