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錦集
《黑暗中的舞者》是由拉斯·馮·提爾執導,比約克,凱瑟琳·德納芙,大衛·摩斯,彼得·斯特曼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講述的是在20世紀60年代的一個美國小鎮,一位在工廠打工的單親母親的悲慘故事。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一些觀後感,歡迎閱讀借鑑,希望你喜歡。
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
黑暗中的舞者,一聽就是一種黑暗的世界,讓人感到黑暗的窒息。也許會有人認為在無盡的黑夜裡等待虛幻的黎明本就沒有任何意義,但這就是人類關於生命的執著和立於生活的信念。影片中有一種人類最普遍的情感與最溫柔的情懷,感人至深,催人淚下——那是一種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母愛。
女主角莎蔓的堅強的女性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於家族的遺傳,莎蔓的眼疾越來越嚴重,甚至會失明。但是她毫無怨言,有條不紊地經營著自己的生活,在暗地裡為兒子攢錢,自己無時無刻把手裡剩下的錢藏起來,只為兒子的眼睛能夠好起來,徹底地擺脫眼疾。當艱苦的日子來臨的時候,她的臉上總是呈現出一種似笑非笑的笑容,她是多麼的平凡啊!她能夠安然的面對周圍的一切。
母愛是偉大的!我們從小時候開始就在享受著這份偉大的母愛,但是我們有時候會把媽媽的囑咐當成是刺耳的嘮叨聲,有時候會把媽媽的責罵當成是媽媽對我們不好……熟不知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媽媽對我們的愛啊!只是我們還理解得不夠透徹而已……母愛像一股清涼的風,在你有煩惱時,它會輕輕地撫慰著你的心;母愛像一顆甜甜的棒棒糖,在你不開心時,它會讓你得到應有的甜蜜;母愛像一個美麗的笑臉,在你遇到困難時,它會激勵著你,讓你勇往直前……
莎蔓對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影片中莎蔓一直純真地活在自己臆造的音樂劇世界裡,在那裡她是踢踏舞大師的女兒,裙裾飛揚,歌聲歡暢。在音樂劇的奇妙世界裡她忘卻現實生活中工作的勞頓、失業的痛苦、法庭上的羞辱、監獄中的孤寂、臨刑前的恐懼,在音樂中她化解了一切現實中的磨難,享受著自己的理想世界。甚至在電影的最後一幕,莎蔓套著繩索被綁在絞刑支架上時,當知道兒子手術成功時她擺脫恐懼再一次高歌:“我從不孤單,這不是最後一首歌……”當歌聲戛然而止時,生命如風飄逝。同時莎蔓也是善良的,在即將上絞刑臺時,在完成給兒子治病的夙願之後,她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捍衛死去的比爾的尊嚴。
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
影片黑暗中的舞者,可以說是自好萊塢成功塑造雨中曲這一經典歌舞片之後的又一成功之作。而兩個影片中,兩種舞蹈也向觀眾展示了現代舞蹈的發展,並通過對一個熱愛舞蹈的平民的刻畫,表現她對舞蹈的感情,刻畫出舞蹈這一逐漸走向平民,走向更人性更生活化的的藝術。
從故事劇情上看,雨中曲是平和發展的,而黑暗中的舞者則是提取每一個生活細節中的藝術,用舞蹈與暗藏的節拍表現出來。這也讓觀眾看到了現代藝術的發展方向——更少受到政府或者傳統理性的約束,向以前人們意想不到的方向探索。也像各領域的藝術一樣,逐漸豐富並體現不一樣的意義,在其中收穫不一樣的效果。
無聲節拍,內心節拍。影片的每一個帶有節奏的情節都被導演捕捉,並由女主人公用不專業的舞姿,跳出影片的旋律,跳出心中的感覺,跳出觀眾心中的旋律。每一個動作都用平凡的動作、平凡的唱功、平凡的事件,用舞蹈展現出來,與雨中曲中的舞蹈不一樣,黑暗中的舞者的動作更加形象,雖然從視覺美感看來,雨中曲似乎更勝一籌,但是黑暗中的舞者的舞蹈從內容表現上看,更是在敘述主人公的內心。隨著節拍,爆發出發達國家被壓迫者的吼聲。而影片的每一個惡性事件發生之後的舞蹈,更是向觀眾展示了女主人公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此帶給觀眾震撼和導演所要表達的思想,也帶給觀眾反思。
生活化的舞蹈。前面說過,黑暗中的舞者在生活中,提取每一個細節,用舞蹈展現出來。在影片中,觀眾可以看到主人公在家裡,在鐵路上,在工廠裡,當意識到什麼節拍的時候,主人公會合著節拍,邊唱邊跳。動作並不專業,並沒有刻意的設計,但是她卻比平常舞蹈所展示出來的內涵更多,更貼切,也更易讓人們理解。從這方面,我們也看出了舞蹈的變化——由只有少數人跳的專業舞蹈,變成了生活化的,更多在意人內心的舞蹈。
舞蹈演繹生活。黑暗中的舞者的劇情圍繞女主人公悲涼的身世進行,在故事的敘述中,結合著舞蹈,用不一樣的手法向觀眾展示內心世界。隨著人類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人性化,這一思想也融入藝術中,現代舞就是很好的例子。芭蕾舞用舞蹈講述一個故事,民舞展現一個個人物,現代舞展現內心,誇大表現。但我們卻從黑暗中的舞者簡單的動作中我們看到了一個人,她的故事,她的痛苦,她的堅韌,猶如在看一個紀錄片電影,只是這是用舞蹈,在電影中合著節拍、旋律,帶給觀眾一陣陣的震撼與心靈的衝擊。
藝術來源於生活,我們需要體會,在體會後用我們的肢體把我們的理解,展現給自己,展現給觀眾,展現給社會。
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
黑暗中的舞者從片子一開始就表現出與眾不同,即以一卷長達3分鐘的白色畫布為開始,慢慢地畫布中有細微斑點躍然其上,長號聲恰到好處地響起,悠悠聲讓人更加莫名,也讓人覺得有點心慌,因為不知道這樣的開頭將帶來什麼樣的人生。當觀眾還在想像這鏡頭是什麼意思的時候,色彩開始緩緩變化了,從一片白茫茫上萌發的點點綠意,到變形的眼鏡,到路邊飄落的黃葉……它的變化一刻不停,即使我們沒有發現。
影片中,音樂部分幾乎是由主人公用自己的歌聲來完成的,這樣一部音樂片不同於大多數的音樂歌舞片,它沒有漂亮的演員面孔,沒有抒情的音樂旋律,更別談豪華的場面和美輪美奐的舞蹈。它只是主人公一個人在盡情地歌唱,唱黑暗的世界中自己小小的卑微的幻想,唱自己終將埋葬在黑暗的世界裡。主人公只是一個人在盡情地歌唱,舊能地完成生命的絕唱。在她眼中,世界同舞蹈與音樂是一體的,在轟鳴的機器節奏中起舞,在火車的賓士中起舞,在莊嚴的法庭中起舞,在無情的斷頭臺上起舞……起舞是自由的符號,是對命運壓迫的反抗,正像它的電影海報中向人們訴說的那樣:在這個世界的陰影裡,她憑著舞蹈找到了冥冥中的生命之光。
主人公左躲右閃著每天的不幸,但生活並沒有因為她的善良而出現奇蹟,黑暗的世界最終埋沒了她倔強的身姿。影片最後,主人公即使在被判絞刑的法庭上,也沒有說出事實的真相為自己辯護,她依舊信守與比爾共同許下的“沉默是金”的諾言。在完成給兒子治病的夙願之後,塞爾瑪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捍衛死去的比爾的尊嚴。可面對死亡時,她也會因害怕哭得一塌糊塗,哭得異常醜陋。當有可能洗脫罪名但要以兒子的眼科手術為代價時,她還是固執地讓人絞死了。讓人難過的是當純真與粗鄙的生活遭遇時,總是特別容易破碎。
是啊,從開頭到結束,一切都在不停地變化著,沒有商量的餘地,沒有預知。公平與無知肆無忌憚無所不在,卻又理所當然。畫面在變,如同我們的生活,一切都在不停地變化著,計劃中的與預料之外的,微不足道的與扭轉乾坤的,不關痛癢的與生死攸關的……都在一刻不停地發生著。不管你接受還是拒絕,歡迎還是規避,一切都有可能發生,一切都可能存在希望和失望。
那既是這樣,就盡情地不要有所顧忌地舞動吧,在黑暗中舞動自己的靈魂。
描寫魯濱遜漂流記的讀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