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黃昏教學反思美麗的黃昏課後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美麗的黃昏是小學音樂課的一首歌曲,有哪些關於美麗的黃昏的課後反思?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美麗的黃昏教學反思,希望能幫到你。

  美麗的黃昏教學反思篇一

  《美麗的黃昏》是一首四三拍的二聲部輪唱曲,歌曲優美動聽,非常好的描繪出黃昏下的甜美意境。以下是我對本堂課的一些反思。

  今年的三年級我帶六個班,有時上課可以比較的進行修改試教學。第一次上這首歌曲時,我沒對教案做任何修改就上陣了。課後,我總感覺在歌曲的聆聽上做得不夠。於是第二次教,加強了歌曲的聆聽,果然在反覆聆聽中學生學歌變得容易了。而且,在學生欣賞完黃昏的圖片後,讓他們發表感想,老師再引出歌詞,銜接更自然了。

  但是,那堂課後,我一直在思索:老師讓學生反覆聆聽,就瞭解演唱形式“輪唱”是否太單一化了,其實,教師可以讓學生深入地分析作品,瞭解它的情緒、節拍、內容,這樣對歌曲的演唱會有幫助。而且我覺得:唱好輪唱的首要前提是能準確唱好歌,而因為歌曲採用了輪唱,對於學生清晰的聽清歌曲產生了障礙。基於這兩點,我在第二次上課時,添加了一些內容。如,第一遍請學生完整感受歌曲,思考:這是一首怎樣的歌?學生可以從多方面分析作品。課上,他們的分析挺到位:分別從歌曲的情緒、內容入手來分析。雖然,他們沒有人說到“輪唱”,但這並沒有多大關係。第二遍欣賞時,我直接範唱歌曲和旋律,目的是讓他們能清楚的聽清,而同時要求學生為我擊拍,讓他們感受三拍子的特點。在前面鋪墊的基礎上,學生學習歌曲和旋律如火純青,水到渠成。而且,在每一遍演唱時,我都有不同的要求。避免了以往“歌曲一遍遍演唱但要求沒有拔高”的現象。在學生唱好基礎上,我詢問他們:我們採用的是什麼演唱形式?有的說“合唱”,更有人說“輪唱”,終於有人說“齊唱”,我表揚了他。但事後,我想:應該概括總結一下“什麼是齊唱”,加深學生印象。接著,再次讓學生聽錄音,思索“演唱形式與我們有什麼不同?”然後,再讓他們在歌曲中找答案,該怎麼唱?有一女生基本說清了。為了使他們更清楚地瞭解,我與四個樂感較好的孩子合作進行輪唱,成功了,我挺高興。但是這裡我疏忽了一點:應該跟學生再次合作,讓他們細聽老師演唱的歌詞與書上有了什麼變化。進而再告訴他們:這樣做是為了使兩聲部同時結束。如果強調的話,可能學生在實踐中就不會出錯。

  美麗的黃昏教學反思篇二

  今天的音樂課,由於課前作了精心準備,蒐集了好多關於黃昏的圖片和與之匹配的背景音樂,做成了比較精美的黃昏圖片課件。孩子們在課堂上通過課件感悟到了黃昏的寧靜與美麗,都能夠正確地表達出應該用輕柔的聲音唱這首歌曲。可是在真正演唱的時候,由於聲部輪唱時生怕自己唱不準,孩子們都做不到用輕柔的聲音來演唱。整首歌曲,給人的感覺就是在趕,就是三個聲部在比賽看誰唱得響,實在是難聽。我又是請較好的學生與我合作進行示範,又是用語言進行描述再三地強調我們應該怎樣唱。可孩子們還是放不下包袱,聲部還是很不清晰。

  情急之下,我讓學生逐個聲部進行練習,每個聲部,我都提出了一個相同的要求:邊唱邊想象,用你的歌聲畫出“美麗的黃昏”,感染自己,陶醉自己。此時,學生算是“開竅”了,他們有的閉目陶醉著歌,有的目光凝視著前方唱,沒輪到唱的則跟著歌者不由自主地晃著身子……等三個聲部都分別唱完,我問:“你在唱時眼前有美麗的黃昏圖了嗎?你被自己的歌聲、同學的歌聲感動了嗎?”好多孩子都點著頭。“那好,現在我們再次合作進行三部輪唱的時候,你只要也做到這一點,我們的歌聲裡就一定會有畫。”因為有了剛才的經驗,學生再次進行合作時目標明顯發生了轉移,他們不再關注自己是否會唱錯,不再擔心別人聽不到自己的聲部,而是更注重體現聲部之間的融合,共同在心中、在歌聲中描畫美麗的黃昏。我們所要的輕柔的效果達到了!孩子們笑了!我也笑了!

  課後,我想了很多。其實,豐富的生活經驗儲存在孩子們的腦海中許多美麗的圖片,在歌唱前,大可不必給孩子們展示那麼多的黃昏圖片。我們的課堂上應該給孩子更多的想象空間,讓他們在歌唱時用自己的歌聲“畫”出來的效果,那才會更好!那來自心靈深處的歌,才會更動人!

  美麗的黃昏教學反思篇三

  《美麗的黃昏》這一課的難點就在於二部輪唱,所以教案的重重設計都是為著歌曲的二部輪唱做著充分的準備。教案的設計分六個步驟,第一步驟是引入教學***引發問題,引出主題***;第二步驟是結合太陽下山的情景,練唱“mi re do sol”;第三步驟是結合圖形譜,唱唱“美妙的鐘聲”;第四步驟是聽音樂:欣賞黃昏的景色,感受黃昏的意境;第五步驟是學唱歌曲;最後一步驟是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第一步驟,我在黑板上用紅色粉筆畫下一個太陽,問學生這是什麼。越是簡單直白的問題學生越顯得興奮又好奇,思緒緊緊地跟著。“這是太陽!”此時我可以感覺到聚焦在我腦後的好奇的眼神。我再次用綠色粉筆在太陽下面畫上山,問:這下你覺得太陽是要下山了還是剛剛升起來呢?學生一片議論。“我們都不確定太陽到底是要上山了還是下山,那麼就讓音樂來告訴我們吧!”***我慢慢地彈奏mi re do sol ***並朗誦似的說道:“太陽慢慢下山了,美麗的黃昏來到了,黃昏的景色真迷人,讓我們一起來唱唱太陽下山的音樂吧!”

  第二步驟就是練唱mi re do sol 。通過優美抒情地多次練唱,分齊唱、二部輪唱,從這裡開始的設計是為後面歌曲的二部輪唱做充分的準備了,課堂也開始在我的排程之中,我要根據實際情況聽學生練唱的效果和程度再做出相應的指導,注意音色美、聲部齊、聲音慢慢漸弱等的要求。學生在達到一定的效果後我繼續引導下去,“再過一會兒,你們說太陽將怎麼了?是上升還是繼續下降呢?這下我們唱的音樂應該高起來呢?還是要唱得更低了呢?你聽,太陽慢慢下山了,這個是什麼音?”師逐個慢彈do si la sol ,最後停在sol上,唱準低音sol 。

  第三步驟進入正題,結合圖形譜,唱唱“美妙的鐘聲”。我首先引導:“黃昏的景色真美,黃昏的音樂也美,讓我們變化著來唱唱黃昏的音樂”,接著我畫一圖形譜,讓生認出是:3 1 2 |5 - - ‖認出後齊唱,二部輪唱,我在音色的和諧、整齊上特別注重,在情緒上加以引導,效果還行。然後我連續畫兩個圖形譜要求學生認出:1 2 3 |1 - - ‖ 和3 1 2 |5 - - ‖也注意音色和聲部的效果,這一設計又更進了一層,剛才是同一歌譜的二部輪唱,這一環節先通過分開練習掌握,再把兩個不同的歌譜進行二部輪唱,如果這一環節的程度學生可以接受的話,那麼歌曲的二部輪唱應該也沒有太大的難度了。在這一環節我給學生練習的時間長了一點,但我覺得根據不同的學生素質,時間是需要自己掌握調整的。第三步驟的第三環節是給出歌譜:5 2 3 | 1 - - ‖讓學生來畫圖行譜,這一設計又是考驗學生對音高的線條概念,學生上來後不是很清楚,我就讓他觀察剛才老師是怎麼畫的,學生馬上就反應過來了,但我知道坐在下面的一部分學生還是不明白的,課後我才想到應該給學生分組討論,每組派一代表上來畫圖形譜,老師再加以指導會讓更多的學生掌握要點。最後一環節我用另外顏色的粉筆慢慢把圖形譜連起來問學生這個音樂像什麼?先是讓一個學生起來唱唱,再小組討論,再一起來唱,最後得出像鐘聲。

  二部輪唱的鋪墊練習到了第四個步驟,我開啟課件,讓學生欣賞圖片,美麗的黃昏的圖片我找了十幾張,並且都是很迷人的照片,我的用意在於給學生很強烈的視覺衝擊,感受美麗黃昏那醉人的意境,這一步驟主要是帶學生進入意境中來,並且在欣賞圖片的後半部分時間我播放出歌曲的音樂,讓學生聽覺與視覺結合,並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旋律。

  第五步驟也是課堂的核心,學唱歌曲。第一環節是讀歌詞。雖說讀歌詞,但一點都不約束學生,我只需加以引導,黃昏的景色美嗎?誰能陶醉地來說說“啊,那黃昏,美麗的黃昏!”就這樣很自然的過渡,引導學生有節奏、陶醉的念歌詞。再來一句:“聽,那鐘聲,美妙的鐘聲!”就這兩句歌詞連起來感嘆,讓生先念前一句我再念後一句示範,再把學生分兩組來感嘆,前後高低起伏。有老師在此處評價道:“發現王老師期間的感情朗讀,還真的有點語文老師的感覺。”也有老師指點到:“藝術課堂上教師的語言之美直接給學生以聽覺上的衝擊,如果音樂、繪畫能再配上教師的語言渲染,藝術課堂會真正體現‘美’的特點。這與語文老師的文學化語言有很多相通之處,希望音美專職老師也不斷錘鍊自己的語言,以給學生‘美’的感受。”第二環節是歌譜學習,讓學生跟著我分句學唱歌譜,再連起來唱唱看。第三環節就是唱歌詞了。我先範唱,學生跟著琴一句句地學,期間點到要求學生注意強弱弱的三拍子感覺,再一起有感情的唱歌詞。在學生熟悉掌握歌曲的時候再進行二部輪唱的訓練,先是我示範,和學生進行二部輪唱,再是請兩個好點的學生上來示範一遍,再就全班分組嘗試練習了。這節課應該是學生體驗的多,說的少,老師引導的多,提問討論的少,一路跟著感覺走的一節課。因此到了最後一塊,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原先沉浸在昏昏狀態下的學生一下子被喚醒了,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對於打擊樂器學生一直都是很喜歡的,課堂也因此被帶入了高潮。我選用鈴鼓和三角鐵為伴奏樂器。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我覺得在平時的課堂中也應該多多運用,既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又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節奏感。


  

美麗的黃昏教學反思美麗的黃昏課後反思
初中資訊科技課反思
相關知識
小動物過冬教學反思小動物過冬課後反思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認識年月日課後反思
一顆小豌豆教學反思一顆小豌豆課後反思
中國的氣候教學設計中國的氣候優秀教案
圖形的旋轉教學設計圖形的旋轉說課稿
少兒美術培訓班教學計劃_美術培訓工作計劃
畫家和牧童教學反思畫家和牧童課後反思
意識的作用教學設計意識的作用說課稿
金色的腳印教學設計金色的腳印說課稿
奶奶的白髮教學設計奶奶的白髮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