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的朝聖路讀書感四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4日

  世上有多少個朝聖者,就有多少條朝聖路。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各自的朝聖路讀書感,希望您喜歡!

  各自的朝聖路讀書感篇一

  書中有這麼一句:“世上有多少朝聖者,就有多少條路。……每個人正是靠自己的孤獨追求加入人類的精神傳統的,而只要你的確走在自己的朝聖路上,你其實並不孤獨。”

  人的一生,的確可謂是一段朝聖的旅程,而每一個人的心中,總會居住這一個獨屬自己的神靈,堅守著自己的一份信念與嚮往。

  在朝聖路上,紛紛擾擾,或是誘惑,或是苦難,世間的妖魔總想動搖我們那顆朝聖的心。誘惑會使自我迷失,苦難會讓我們退避。而在紛擾面前,決定我們能否繼續走下去的,不是什麼天地神靈,正是我們一顆經得起考驗的孤獨之心。

  孤獨並不可怕,而正因孤獨,我們更向往內心靈魂的朝聖之地。因一絲執念,因一份渴求,我們總會擊敗過去的自我,超越如今的自己。使精神在磨礪中更為堅韌,使內心在洗滌中越為輕盈,這樣的我們,是否又向心中的朝聖之地更進一步?因此,我們不輕言棄,不畏朝聖路上的風風雨雨,更不畏曾經讓我們惶恐的那份孤獨。我們都是獨自啟程,抱著不敗的信念往目標踏出了一步。孑然一身的我們,經歷了風雨,嚐遍了霜雪,也終在一路的風景中,收穫了心中的那份充實和安然。

  誠然,一個精神充實的靈魂,它將不再孤獨。覽盡三千世界,芸芸眾生,此時有哪一樣,不在我們心中?只要精神越為強大,內心越為寬廣,我們足以將微笑贈予苦難,將悲傷同時收藏。這時的我們,海納百川,與萬物作伴,也就不再畏懼孤獨的模樣。

  一條條的朝聖路,引著我們走向內心的自我,收穫的是一路的精神力量:勇氣也好,堅韌也罷,而我們,也正以一個不斷蛻變的狀態,離心中的神靈越來越近。因此,在朝聖路上,我們毋需害怕。無論是苦難帶來的毀滅,或是黑暗所攜帶的壓抑,還是孤獨中默然的失落,我們都能坦然面對。我們要銘記,這是上天給予我們的歷練。正如玄奘西行,面對九九八十一難的那份坦然和堅信,也終使他擁抱了內心的神明。

  最後,走內心的朝聖路。朝聖的我們,應永遠記住:在平淡中追求,在堅韌中守望,不輕言一絲的放棄。

  各自的朝聖路讀書感篇二

  翻開《各自的朝聖路》這本書,在書中我結識了諸多的朝聖者,更讓我感受到周國平先生文字之間所滲透出的智慧、寬容和靜默的力量,可以淨化心靈,使我們的心靈變得豐富、善良、更高貴,著實令人感嘆與欽佩。

  當今,我們生活在一個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裡,而我們比任何時代人都更加繁忙,也享受著比任何時代更加豐裕的物質,但卻仍然感到失落,這讓有些人很不解。記得有些長輩曾經說過,他們年輕的時候,每天賺得錢不多,但是夠花,每天吃的並不是很好,但是吃得有滋有味,看看你們現在有些人,工資不低,想吃啥吃啥,總是覺得生活平淡,沒意思。長輩的話使我沉思。如何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而有意義呢?我想:要想使自己的生活充實而有意義,需要有堅定的信念,有理想,有目標。不僅僅是生活在物質豐富的今天,還要使自己在這個物質豐富的當代,成為一個精神生活富足的人。因為精神生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存在和生活價值。

  讀著讀著,我覺得我已經踏上了自己的朝聖路。這本書的篇幅雖短,但句句精悍,特別讀到“精神生活的哲學”這篇文章時,讓我深刻地體會到精神的高貴。其實讀周國平的書,給我最大的裨益就是那種精神氣質對我的感染,這些文字在充分顯示著精神的力量,開啟他的文字,你就會找到真正的自我。

  周國平的《各自的朝聖路》這本書,理解時有一定的深度,但是,我總擔心自己理解的是否有所偏差,不禁在學年組老師中經常的談論,有時我們電話聯絡,有時微信溝通,有時QQ線上,有時還會聚在一起暢所欲言,在交談中更深刻、更透徹的瞭解了書中的精神所在。特別是每每聽到我們組長對某篇文章剖析之後,受益匪淺。記得她分析的這篇文章《苦難的精神價值》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只擔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難”。聽聽,不是所有的苦難你都可以承受的,有時,你都不配承受苦難。一旦遭遇,它也的確提供了一種機會,唯有藉此機會才能得到考驗和提高。工作中遇到困難時,不能抱怨、退縮,要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困難和壓力對於我何嘗不是歷練。當你經歷過壓力和困難後,你會變得更加強大起來,這也是苦難的價值所在。就我個人來講,我有深切的體會,我發現人經過一定的苦難磨練後會變強大起來。比如,上學期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誦詩會活動和在進修講的一節微課程,當時壓力特別大,雖然過程很痛苦,可是現在回想起來,這何嘗不是一種收穫。我發現自己強大起來了。如果現在再讓我面對這樣的困難,我就不會像起初那樣感覺壓力那麼大,因為壓力和苦難讓我的精神世界強大起來。一個人通過承受苦難而獲得的精神價值是一筆特殊的財富,當帶著這筆財富繼續生活時,創造和體驗都會有一種更加深刻的底蘊。其實,能承受苦難也是自身價值的體現,能承受苦難也是一種幸福!

  讀完周國平的《各自的朝聖路》之後,我確定我要做一個有信念、有理想、有目標的人,做一個精神世界強大的人。此時此刻的感覺,和這本書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但是,不怕,我會繼續深入讀下去,努力拉近我和周國平在精神生活的距離。

  各自的朝聖路讀書感篇三

  朝聖之路,是朝著那個信仰聖地拜謁的征途。曾經在電視上看到過往聖地去朝拜的老阿媽,雙手合十,一步一叩首,匍匐著地,有身體觸控大地。他們就是去朝拜聖地的聖徒,剛開始不明白他們這樣一路艱辛,求的是什麼。在佛前的祈禱不是根本就聽不到佛的迴應嗎?你這麼虔誠,為的只是祁福嗎?

  藏牧民的信條,一輩子至少要去青海湖朝聖一次。那是他們一生中唯一的信仰,不是為祈禱,而是為把心交給主。如果主要求,生命也可以一同交付。因為這樣,他們的靈魂才可以淨化,才可以踏實地跟隨主的左右。他們的臉和手,還有身上的衣服是髒的,可心是乾淨的。

  這份虔誠,不是我簡單的從書中就可以讀懂的,真的瞭解了那路的艱辛,才明白他的心有多虔誠。

  我想我們非藏牧民的心中也應該有這樣虔誠的信仰,不一定如他那樣用某種特定的形式來表達,或許只是一種心態,用這種心態來面對人生,面對生活中的磨難。

  有這樣一本書,叫《各自的朝聖路》,作者周國平。因為知道了藏牧民朝聖的故事,所以買來讀讀。書中其實談得也無非是作者的生活感觸,以散文隨筆的形式寫了些對人生、事業、婚戀等的看法,他並沒有解釋為什麼書名叫《各自的朝聖路》,但我卻從中找到了信仰的方向,朝聖的路途。

  談讀書。我並不喜歡閱讀文字,因為至今我都認為有些書晦澀難懂,但周國平先生告訴我,讀書不是隻為了要用知識武裝我們的頭腦,做個有用之才,而首要的是從書中尋找到樂趣。發現了這一點之後,我就開始尋找那些我想知道的歷史典故、童話故事來分豐富我的業餘生活,除此,我主動對那晦澀難懂的部分勤加思考,翻閱參考資料,一心要弄懂那不懂的到底是個怎樣的解釋。這時除了感興趣之外,我真的收穫了,覺得書不再像我想的那樣難懂,讀書也成了生活的重要部分,不再是打發時間的娛樂消遣了。

  談寫作。從來就認為寫作是件有專業技能的人從事的高等職業。這些人學識淵博、頭腦靈活,腦袋裡有取之不盡的優美文字源泉,組合成流暢的文章大河。周國平先生卻告訴我,並不一定要拿寫作當成職業,那源源不斷的靈感也需要用筆點滴積累,而每個人都有寫作這一能力,當你腦中閃現出了思想的靈動,要用記錄的方式將它們堆積,多了,熟了,你的字也就匯成了河,聚成了海。

  這兩方面的啟發,還只是技能方面的,而那影響人生的哲學道理,才是引領我走向朝聖之路的真經。

  談婚戀。婚姻是人世間男男女女相處最久的狀態,相比於戀愛,它更日常化,更細小瑣碎。相戀並不一定可以走向婚姻,而婚姻也不一定始於相戀。人人都有夢想,可以找到幸福的天堂,而往往只是在天堂口徘徊悵惘。周國平先生說,人是有感情的複雜動物。從迷戀到廝守,從廝守到逃離,愛來得或急或緩,責任幾分重,情感幾分重,離與合不是最終的解脫。愛情不是婚姻的唯一內容,婚姻也不是愛情的唯一形式,不要對婚姻過於苛求,不要對愛情過於景仰。

  談生死人生。人的一生是一場生與死的輪迴,生的時候,沒有人提前通知,死時,也沒得商量,到底活著為了吃飯,還是吃飯為了活著。不可否認,物質生活是我們追求的唯一目標,享受生活卻是重要指標。要是我能夠面對一切都能心平氣和,那樣萬事皆好,不怕失去太多,不因收穫太少而心存困擾。生、死之間,我們活了多少時日,就是賺足了本錢來享受活著的樂趣,那樣,這一生或許就少了許多疑惑和焦躁。

  這點點的感悟,是我從《各自的朝聖路》這本書那裡得來的。我不像藏牧民那樣要到青海湖去朝聖,但我也有朝聖地,我的朝聖路就是我真切的生活。這條隱性的路上,我匍匐不為覲見,只為觸控它的溫暖。

  各自的朝聖路讀書感篇四

  世上有多少個朝聖者,就有多少條朝聖路。每一條朝聖的路都是每一個朝聖者自己走出來的,不必相同,也不可能相同。然而,只要你自己也是一個朝聖者,你就不會覺得這是一個缺陷,反而是一個鼓舞。你會發現,每個人正是靠自己的孤獨的追求加入人類的精神傳統的,而只要你的確走在自己的朝聖路上,你其實並不孤獨。

  上面的這段話並不是我說的,它是周國平先生說的。各自的朝聖路,我們每個人向未來行進的道路,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自己的朝聖路。我們朝聖的路必定是不同的,正如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完全相同的人,廣而延至我們每個人自己的人生,必然是不同的。

  各自的朝聖路,我認為我們每個人內心須有著朝聖者的心態,虔誠,忠誠。我們各自的內心深部,倘若缺失了這麼一份心態,這麼一種境界,那麼我們的靈魂會感到孤獨,孤獨的行進在朝聖的這條路上。處於我們現在的這個階段,處在現在的這種狀態。激情,青春張揚,卻內心敏感脆弱,迷茫相隨。我們正在學會思考,學會思考自己前面的道路。正如周國平所說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我們的靈魂很多時候也是孤獨的。孤獨是一種常態,或許在喧鬧中你會感覺不到這種孤獨感,或許在有人相陪的時候你不會感覺的到。可是一旦你剩一個人了,你必須自己思考了,必須自己權衡事情了,必須做出自己的決定了,那時你會真切的感受得到,孤獨的存在,但它或許也是好的。也正如《各自的朝聖路》所傳達出的意思,學會和自己說話,也許你會發現真正的知心之人真的是那麼稀少,古語不是雲: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人與人之間天生就是有隔膜的,正是這種隔膜,它保持著一份距離,這才讓我們學會去尊重彼此。

  其實與自己沒距離的,或許是我們自己本身。可是,就像平日裡我們所熟知的,人最最難以理解的,瞭解的,恰恰又是自己本身。這就陷入一種矛盾了,我們既然與自己沒距離,卻因為人的很多本能,很多瞬息間的東西,使得自己卻又非常難以瞭解自己。連自己都瞭解不了,想要花費時間花費精力去了解朋友,親人,或許真正能瞭解的也只能是表象了。

  學會和自己的內心談話,學會嘗試去了解自己,儘管我們可能要花一輩子的時間去做這件事情,但是我覺得這還是有必要的。這樣,在我們各自的朝聖路上,才不會那麼的忐忑不安,不會那麼的搖擺不定,不會那麼的後悔重重。朝聖的路上要保持著那顆虔誠的心。

  這事實上是我們的人生之路,未來之路,思考的清楚些總比糊糊塗塗的過好些。最後想說的是,我覺得周國平先生的為人很謙遜,至少我從他的文字裡讀出的是這麼一個感覺。一如他的文字,質樸,無華,真摯 。

唯一的聽眾讀後感四篇
讀唯一的聽眾有感
相關知識
各自的朝聖路讀書感四篇
周國平各自的朝聖路語錄經典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讀後感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讀後感
飛翔的七色魚讀後感3篇
麥田裡的守望者讀後感五篇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3篇
野性的呼喚讀後感四篇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三篇
人生的藝術化讀後感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