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勾銷的成語典故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成語故事是歷史的積澱,是我國曆史的一部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

  北宋時期,有一個叫范仲淹的人,字希文,吳縣***今蘇州市***人。他出生於貧苦人家,兩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謝氏為生活所迫,只得帶著他改嫁到山東淄州長山縣一戶朱姓人家,從此范仲淹改名叫朱說。由於是母親從範家帶過來的,范仲淹在朱家所處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

  范仲淹勤學苦讀,一有機會就向有學問的人請教。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越來越渴望到更廣闊的天地裡建功立業。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二十三歲的范仲淹辭別母親,不遠千里來到北宋南都應天府***今河南商丘***,進入應天書院讀書深造。求學期間,他廢寢忘食,晝夜苦讀,從不浪費時間,一連幾年都是這樣。由於生活日益貧困,有時他一天只能吃上一頓飯,從沒有脫下衣服好好睡過一個舒服覺。有志者,事竟成。四年後,范仲淹高中進士,不久就出任廣德軍司理參軍,他回家把母親接來,恢復了自己原來的姓名。

  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西夏進犯,邊關告急。范仲淹主動請纓,要求到陝甘邊疆去擔負抵禦西夏進犯的重任。由於范仲淹治軍有方,愛撫士卒,在反擊西夏進攻的戰鬥中,軍民一心,頻頻取得勝利。從此,西夏人不敢再輕易進犯。在范仲淹的努力下,雙方正式議和。由於抵禦西夏有功,范仲淹被調回京城擔任副宰相一職,開始在政治上大展鴻圖。他聯合富弼、歐陽修等人進行改革,開始實行“新政”。

  范仲淹推行“新政”雷厲風行,對官員的考核與任命極為嚴格。他親自取來各地官員名冊,一個個檢查他們的任職情況,對於那些碌碌無為的官員一點也不心慈手軟。當他發現有人“在其位,不謀其政”時,就將此人的名字從名冊上一筆勾銷,逐出官場,另外選拔一些比較幹練的人上馬。富弼對范仲淹素來很敬重,看到他在整肅吏治上如此不留情面,不免有些擔心,便從旁勸阻說:“把一個人的名字從名冊上一筆勾掉很容易,可是這樣一來,被勾去名字的人就要全家痛哭了!”范仲淹斬釘截鐵地回答道:“他一家人哭,總比他們禍害千家萬戶,讓千家萬戶哭要好得多吧!”

  可惜的是,由於范仲淹推行的改革觸犯了貴族官僚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不到一年改革便夭折了。范仲淹也被貶到陝西任四路宣撫使。

  後來,人們根據史料記載:“公取班簿,視不才監司,每見一人姓名,一筆勾之。”引申出成語“一筆勾銷”。——《五朝名臣言行錄》卷七

  相關人物介紹:

  范仲淹***9***—1053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祐四年*** 字希文,原名朱說。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諡號“文正”。漢族,祖籍彬州***今陝西省彬縣***,生於蘇州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少年時家貧但好學,當秀才時就常以天下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書批評當時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貶。宋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李元昊造反,以龍圖閣直學士與夏竦經略陝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稱為龍圖老子,夏人稱為小范老子。1043年***宋仁宗慶曆三年***范仲淹對當時的朝政的弊病極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張建立嚴密的仕官制度,注意農桑,整頓武備,推行法制,減輕傜役。宋仁宗採納他的建議,陸續推行,史稱“慶曆新政”。可惜不久因為保守派的反對而不能實現,因而被貶至陜西四路宣撫使,後來在赴潁州途中病死,有《范文正公集》傳世。

  范仲淹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他工於詩詞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內容,文辭秀美,氣度豁達。他的《岳陽樓記》一文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兩句,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愛國的寫照。[1]

  他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統帥,也是—位卓越的文學家和教育家。他領導的慶曆革新運動,成為後來王安石“熙寧變法”的前奏;他對某些軍事制度和戰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線邊防穩固了相當長時期;經他薦拔的一大批學者,為宋代學術鼎盛奠定了基礎;他倡導的先憂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爍異彩的精神財富:朱熹稱他為“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流人物”千載迄今,各地有關范仲淹的遺蹟始終受到人們的保護和紀念。

關於安全帶什麼時候發明的
常用成語典故有什麼比較熟悉的
相關知識
一筆勾銷的成語典故介紹
一筆勾銷的成語典故
一手遮天的成語典故是什麼
一言不發的成語典故
一無長物的成語典故
一鳴驚人的成語典故
一諾千金的成語典故
一字之師的成語典故
一敗塗地的成語典故
一暴十寒的成語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