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社會實踐報告精彩範文3篇
毛概這一門課程,內容知識面較寬的一門大學生思政必修課。為了提高這門課程的實用性和實效性,主要是開展課堂實踐教學。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毛概社會實踐報告範文,僅供參考。
毛概社會實踐報告範文篇一
“如果沒有光,就點亮一盞;如果沒有奇蹟,就創造一個。”正是這樣一種堅定與執著,伴我走過高中,開始了我的大學旅程。步入大學半年了,這是大學以來的第一個長假。當一些人說象牙塔裡的我們經不起風吹雨打,只讀聖賢書的我們不瞭解社會時,我便決定利用這個寒假參加一些實踐活動,這樣既增加自己的實踐能力,又鍛鍊自己的意志品質。
我找到的一個臨時工作就是當輔警,“輔警”顧名思義就是輔助民警工作。和我一起工作的還有幾個男孩,有的甚至比我還小。時間一長,我們便有了合作的默契。我們的工作時間大多是在晚上,巡邏小區,維護小區車輛安全以及治安工作。也正是由於春節期間,所以人們無論是外出購物或則是走親訪友的機會也就多了,小區裡也不免會有車輛被盜的情況。
很多個夜晚,都是我們幾個分幾路去蹲點或者巡邏,黑暗和嚴寒並沒有使我們退縮,反而更激起我們的鬥志,在做輔警的一個月裡,總共抓到三個偷竊電動自行車的人,其中一個是我們整整跟蹤一天才抓到的,當時他正在行竊,被我們一舉抓獲。還有一個是我們用自己的新車當誘餌釣到的,他正要逃跑時,被我們按倒在地,他還從口袋裡拿出刀片進行反擊,最後依舊被我們制服了。另外一個,我們追了幾百米才追到,當時腦海裡就只有一個念頭,就是一定要抓到他,不辱人民警察的使命,最終他也沒能逃脫。當時幾個兄弟都歡呼起來,這並不是因為我們抓到了賊而興奮,而是我們用行動保衛了人民的財產不受損害。
毛概社會實踐報告範文篇二
一、調查背景
二、調查方法
本次主要通過隨機抽樣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形式進行調查。
三、民間信仰概述
民間信仰是一種在特定社會經濟文化背景下產生的以鬼神信仰和崇拜為核心的民間文化現象。民間信仰指流行在中國一般民眾尤其是農民中間的神、祖先、鬼的信仰,廟祭、年度祭祀和生命週期儀式,血緣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廟宇的儀式組織,世界觀和宇宙觀的象徵體系。民間信仰深深植根於鄉村民眾之中,成為農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管社會環境如何變遷,外界壓力有多大,農民始終沒有放棄屬於自己內心深處的自然崇拜、神靈信仰、祖先崇拜等精神追求。民間信仰以其獨特的“民間性”,伴隨農民的一生。
中國民間信仰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民間傳統的信仰、儀式和象徵影響著社會中大多數民眾的思維方式、生產實踐、社會關係和政治行為,並與國家上層建築和象徵體系的構造形成微妙的衝突和互補關係。民間信仰作為一種歷史文化現象、社會形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在國家、民族、社會的發展中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發揮著作用。因此,對於民間信仰、儀式和象徵的研究,不僅可以提供一個考察中國社會——文化的基層的校對,而且對於理解傳統中國社會——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義。
四、專案實施方案
本次調查報告,主要針對的是民間的宗教信仰狀況,以及他們信教的原因、過程和信教對他們的改變,對他們的意義,以及給我們的啟示。 專案一:
1、選取商場等人流量比較大的場所,隨機取樣進行問卷調查。
2、問卷調查的主要內容是你對宗教的認識和態度、你信不信教,其中又以信什麼教和信教的原因為重點。
3、時間初步定於2014年1月24-25日兩天將60調查問卷發放出去並回收。 1月26日進行統計分析。
4、預期成果:將調查問卷進行綜合統計,算出信教人員所佔的比例和信奉各宗教的人數比例,成果將以圖表的形式展示出來。 專案二:
1、在街頭隨機抽樣進行單獨採訪。主要涉及的內容包括:是否信教、信教的原因、過程、自己是怎樣看待身邊那些信教的親戚朋友的,對一些宗教儀式活動的看法。
2、時間定在2月12至14日。每天保證要採訪到十個人,並進行詳細記錄。 3、預期成果:整理訪談材料,為最終報告結果提供素材。 專案三:
具體到2月15日,對前面兩個專案的材料進行分析處理,整理好資料和問卷調查表。將兩份材料進行綜合,最終得出此次調查的結果,並以報告形式呈現。 五、專案成果正文
民間信仰是由傳統沿襲下來的根植於民間“尊神崇聖”和“功施於民則禮之”的具有宗教色彩和特徵的較低層次的信仰和崇拜,是長期以來社會經濟文化比較落後情況下所產生的與當地民情、民俗相融合的歷史文化現象。祭拜偶像神明,在徐州地區涉及面廣,影響深遠,是一種社會性的祭神儀式。一般以自然村落為單位,有的還擴大到更大範圍的區域。在此次,特利用假期對我鎮民間信仰活動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我鎮民間信仰淵源長,種類多,分佈廣。據初步調查統計,目前我鎮幾乎每村都有公共民間信仰活動場所,人數遠遠超過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教信眾。我鎮民間信仰活動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一是供奉“菩薩”。鄉村建有小廟,供奉土地、財神、送子娘娘等被老百姓通稱為“菩薩”的神像。道教最尊者是玉皇大帝,年初一信眾自備香、紙錢、祭品表敬拜,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等等。二是供奉地主爺、灶神。灶神也稱“司命神君”,傳說他每年二十三日上天庭彙報主人家的善惡事,於是人們習慣在灶頭立香爐,初一、十五上香叩拜,祈求灶神向上天多言好事。三是自然物崇拜。月神是自然崇拜的物件,最隆重的儀式是中秋,這天晚上人們會在庭院擺放供桌拜月娘。另外如百年古樹等,特別是一些生在村頭的古樹,人們對其敬若神明,隆重的在樹下建廟宇,簡單的用一塊番薯作為香座便可。五是崇拜偉人,祈求平安。有的公共場所及工地時常插掛著偉人像,祈求避邪平安,計程車、私家車的駕駛室內也經常可見懸掛偉人畫像,祈求保佑行車安全。
民間信仰與佛教、道教教義相互交織、相互融合,信眾崇拜的神靈多種多樣,凡是被認為有神靈的事物,都會成為他們信仰的物件,大多不分佛道,更談不上教別,當地民眾只知道供的是“老爺”,見老爺就拜,在農村有根深蒂固的群眾基礎和普遍的認可度。民間信仰是繁衍於民眾當中的非宗教信仰,它沒有固定的信仰組織,只是在開展比較重大活動的時候,藉助現有的家族組織或村鎮組織,組成臨時專班舉行相關活動。因此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民眾比較盲從。由於民間信仰沒有教義、教規,與封建迷信相摻雜,信眾只是盲從地參與,很容易上當受騙,存在著不穩定因素。另外管理難度也大。一些廟宇一般由老人看管,維護場所正常活動;還有部分場所無人管理,這種場所一般規模較小,如設在村頭、路邊的小土地廟等,大批信眾大節日時燃放煙花爆竹也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監管工作難度相當大。 民間信仰作為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有傳播封建迷信、社會陋習的消極的一面,也有排解群眾心理壓力,促進底層社會穩定的積極一面,加強民間信仰的引導和管理,對於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建議首先要積極引導,分清民間信仰與封建迷信的區別,例如加強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多倡導科學文化,大力發展農村文化事業,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反對封建迷信。另一點就是要規範管理,要加大對民間信仰場所責任人的教育力度,增強法制觀念,確保其必須在法律和政策規定的範圍內活動;要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保證祭拜活動安全有序,為社會和諧穩定創造良好環境。
毛概社會實踐報告範文篇三
為了豐富同學們的署假生活,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的有機結合,學校組織了署假社會實踐活動,主題之一為“改革開放以來家鄉的發展變化及現狀調查”,“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調查”等課題。我選擇了“改革開放以來家鄉發展變化及現狀調查”這一主題,對自己的家鄉———瀋陽市法庫縣的農村進行了調查。通過為期10天的調查訪問,我深切感受到三十年來本縣農村發生了巨大變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農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下是我的調查報告:
從2010年7月24號到7月26日這三天我做了調查活動的準備,包括擬定計劃、羅列提綱、設計和列印調查問卷,確定採訪人及時間等。從7月27日開始正式在法庫縣開展采走訪調查,採訪因天氣、人為因素等是斷斷續續進行的,一直持續到8月5日。從8月8號起我開始整理並撰寫調查報告,並於8月15日完成。
我家鄉所在地為遼寧省瀋陽市法庫縣。本縣擁有土地一百二十萬九千八百畝,是一個地多人少、以農業為發展主的縣城。縣中有人口45萬人***2002年統計結果***,後因人口死亡,計劃生育政策,農村富餘勞動力對外輸出等原因,至2010年,全縣大約現生活人口為42萬。在這次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我分別以發放調查問卷、訪問座談等形式隨即走訪了全縣中的25戶人家,採訪了35人。在調查採訪過程中發放調查問卷70份,收回70份,回收率100%。這次調查活動主要是為了瞭解家鄉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發展變化,國家對農村實施的政策在本縣中的實行情況,縣中農村的建設,村容村貌,村中經濟發展總體態勢等;瞭解家鄉村民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中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的巨大變化;瞭解當前村民的現實生活狀態,生產生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將來家庭發展的想法、期望。由於交通、經費上的限制,此次只調查了本縣的很少一部分村民,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反映家鄉的發展現狀,或多或少可以反映一下本縣農村的一些實質問題。
我從以下九個方面對本縣的五個村莊做了調查:
1、改革開放30年來,縣中農村變化最大的表現。
2、改革開放30年來,村民各農民家中變化最大的表現。
3、對國家政策的瞭解情況。
4、對國家政策的改進情況。
5、對現狀的滿意程度如何。
6、制約本縣農村發展的瓶頸。
7、對自己家庭的發展是否有明確的目標和計劃。
8、認為本村政策落實不好的方面。
9、通過哪些途徑瞭解國家政策。
從本次實踐地統計結果並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來看,我總結出我縣村民在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是有目共睹、不容置疑的,讓人不自覺的感嘆家鄉三十年來發生了滄海桑田的巨大變化:
1、 新房一排排,寬敞又明亮。
當年的土坯房子、小木門已不復存在,屋外大雨,屋內小雨,現如今的大瓦房堅固耐牢,有些村民戲言:“颳風下雨咱不怕,就是地震了也不慌”,這當然是說笑,但也表明房屋的堅固性。單從門窗的換代上看:從紙糊的木窗戶到安有玻璃的門窗,但現在鋁合金的門窗,變化之大可見。
2、交通出行條件不斷改善。
早些年的腳走肩扛的運輸方式早已不復存在。現在因“村村通公路”政策,柏油馬路已修到了家門口。村裡人出門摩托車、電動車,不到一會功夫就到達了目的地。部分富裕的村名已購置了麵包車、小轎車,出門更是舒適、方便。
3、摒棄大魚大肉傳統吃法,講求吃得健康綠色。
改革開放30年來,農民的生活質量有了明顯改善,有45%的被採訪村民認為30年來家中最大變化表現在生活質量上。村民餐桌上的內容不斷升級換代,往前幾年,年年過節吃上雞鴨魚肉,那叫富裕。這幾年村民的大魚大肉已經吃膩,如今餐桌上的青菜漸多,村民們也開始講求吃得健康綠色了。
4、農村人時髦、時尚化。
以前,家中婦女緊衣縮食,省出錢來給孩子購買過年的新衣,小孩子也為要過年的新衣而哭鼻子。如今的村民可以說天天穿新衣,什麼時髦穿什麼。各個花枝招展,告別黑白年代,迎來精彩生活。就連那髮型,也是年年新變化,年年新內容。
5、家用電器一應俱全,生活輕鬆自在。
現如今村中70%——80%的家中安有彩電,很多農戶家中安裝有電冰箱、洗衣機、電鍋、音響等。回想前幾十年前,冬天洗衣服婦女手凍得通紅,洗的衣服好幾天晒不幹;夏天的肉、菜總因溫度高不便儲存;婦女整天圍著鍋臺轉,沒有空閒,這些家用電器的安裝,減輕了婦女的勞動強度,空閒出很多時間休閒、娛樂。
6、農村醫療保險體系不斷完善,減輕農民病顧之憂。
一直以來村民都害怕家裡人出現病症,尤其是害怕老人和孩子生病。但家中有人生病住院花錢的現象又是不可避免的,村中好多村民因病返貧的現象很多。最近幾年國家出臺好政策,在農村醫療保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大量資金。村民通過入農村醫保,受惠頗多。像一位村民因得腦血栓所花的4000多的醫療費中,有2000多由農村醫保負擔,這種農村醫保的政策的確減輕了村民的病顧之憂。 改革開放30年,農村發生了巨大變化。
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但這是否表明當前的農村就十全十美,沒有任何問題了呢?也不盡然,在調查訪問過程中,村民就對制約我縣農村發展的問題提出了建議。總體說來,以下問題亟待解決:
1、農業生產結構單一,缺乏其它副業的發展。
我們縣座落在東北平原上,本縣是一個以農業為發展主業的 縣城。就土地總數與人口總數相比,可以算作地多人少的縣城。然而幾十年來,本縣村民在農業生產上一直沒有任何突破、創新。種植作物單一,無怪乎小麥、玉米、大豆等。村中沒有什麼農特產品,更談不上農特產品的加工。在蔬菜種植上、林果業發展、畜牧業等方面的發展落後,國家出臺的農村政策中鼓勵提倡的農村要發展多種經營模式的要求至今未在本村實現。
2、水源問題亟待解決,村中至今未安上自來水。
水是農業發展的命脈,像我們這種以農業生產為主的縣城,水源問題更是處在至關重要的地位。因縣城所處地理位置遠離河流,農田灌溉要通過好幾級調水,村民吃夠了澆地的苦,75%以上的村民認為制約本村發展的最大因素是水源,但對此卻無可奈何。另外,村民吃水也很困難,有些村莊吃水要到很遠的井上打,尤其是冬天因天氣緣故吃水更是難上加難,絕大多數村民強烈要求村中安上自來水,解決吃水不便。
3、村名腦中“墨水”還是少,種田缺乏科學知識。
在村中廣泛存在著村民種田不懂科學、不用科學、不信科學的現象,有的人想科學種田還受到周圍人的嘲笑,認為那是瞎折騰。科學知識的缺乏嚴重製約著村莊的發展,制約著村民的“錢袋子”。最近幾年,有科學員下鄉講述科學種田的活動,聽者不是很多,聽了的人大部分也沒有按照做。
4、忙於修建,急住新房,讀書人漸變少。
村中這幾年的住房修建規模發展很大,使得村容村貌也煥然一新,但卻出現了一個很不好的趨勢:讀書上大學的人少了,有很大一部分村民只盯住眼前利益,將家庭絕大部分收入投到了住房修建上,而相對減少了對孩子學習方面的投入。村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初中畢業後就外出打工掙錢,這種看輕知識、缺乏知識的現象,其負面影響是深遠的。
5、文化生活很單調,賭博之風日盛。
雖然家家戶戶都安上了電視,但村民瞭解外界的途徑也僅限於此。調查村民中通過電視瞭解國家政策的佔到96%,而通過報刊、村委會了解國家政策的只佔有3%、1%。我明顯感受到現在農村文化生活的單調、乏味,有很多村民為了解悶,農閒時節就聚在一起打麻將,撲克牌等,這些具有賭博色彩的活動日益受到村民的“歡迎”。
針對本縣農村所存在的諸多問題,結合鄉親父老發表的對於改變農村發展現狀,儘快脫貧致富的想法、看法,我也思考良多:
1、農村的發展繁榮離不開國家政府的支援。
很多村民表示最近幾年黨中央國務院不斷出臺一系列有利於農村發展的好政策,像小麥,棉花等作物的補貼,生豬養殖補貼,農村醫療保險,新宅基法等。這與國家的好政策是分不開的,在我個人看來,國家政府應繼續關注農村,關注居民,將現已出臺的關於農村的政策不斷加以修養,同時根據時勢出臺新的有利於農村發展的政策。
2、發展農特產品,進行深加工,擴大農特產品的生產規模。
村中有些村民表示:不是不想發展農特產品的生產,只是因為生產規模較少,這種單戶單幹的規模易造成農特產品的出售困難。村民們說:“種植太少了,成不了規模,人家不願來收,還往下壓價。”村中領導幹部應號召發展農特產品的種植、生產,形成生產規模,將本村打造成一個以某種農特產品為主的生產基地,吸引購買商前來收購,並在此基礎上號召有能力的村民進行農特產品深加工,過大生產鏈,取得經濟效益。
3、開展農貿集會,擴大村民收入,消費渠道。
像我們臨近村七家子村就是一個農村發展的典型。村中帶頭人本著“先富帶動後富”的思想,在村中投資蓋起樓房,建起工廠、學校。為取得經濟效益,開展了“九月九農貿會”等會議,這些或大或小的農貿集會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其村的經濟發展。像這種發展農村經濟的模式很值得借鑑,開展農村的農貿招商活動,促進村民多方面、多途徑收入。另外若趕上好機遇,還可以吸收外商投資。
4、完善水裡灌溉系統,擴大人工河流的範圍。
我縣遠離河流、湖泊,水源缺乏,這是客觀原因所致。但是我們完全可以發揮人力資源,不斷完善水裡灌溉系統,擴大人工水流影向範圍。隨著村莊經濟的不斷髮展,村民為了增收、創收,開鑿了地下井。縣中也曾組織兩次開鑿人工河流的活動,讓村民受益頗多。我們的村領導幹部還應繼續發揮作用,解決擺在村民面前的用水、吃水難的問題。
5、豐富農民頭腦,增加農民科學種田知識。
在調查訪問的村民中有20%的村民認為制約本村發展的最大因素是科學知識。這個資料表明一部分村民是認識到科學種田的重要性的。像現在科技員下鄉講述科學種田的活動就應繼續下去。要在村中進行實打實的實驗,讓村民嚐到科學種田的甜頭,從而達到運用科學知識達到穩產、高產的目的地。
6、豐富農民文化生活,增強農民鄉村生活情趣。
自從電視普及以來,農民的文化生活越來越單調了。有些村民表示:現在生活很乏味,電視節目也不好看,閒來逛去也無趣。我想在村中農閒時節,大家滿可以組織一些文化活動,比如像元宵前夕的鬧秧歌。
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對於我來說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這短短10天的調查訪談中,我發現了很多在這次調查活動中的不足,存在較多欠缺:
1、準備工作不充足。在所要求的調查形式中有發放調查問卷,要照相、錄音、錄影、訪談等,我沒有準備一套相應的裝置,從而會或多或少影響到調查結果。
2、調查問卷設計不足。在我個人看來,在此次自己所設計的調查問卷像是一張試題,從第一問到第十四個問項,整張就像14道選擇題,形式太單板了。
3、調查問卷題目問答模糊。像問村民瞭解的國家政策多少時,選項為“瞭解很多,瞭解部分,不瞭解”,其問題具有模糊性,不利於調查結果的統計,有些題目問答時所用的措詞也是不當的。
4、沒有如數完成調查任務。在預定走訪的40多戶人家中,只走訪了25戶,在反映農村問題上有其狹窄性、差異性。
在這次調查訪問過程中,我感受、感悟了很多,這次的這個學習任務讓我成長不少:
我深切期望我縣農村可以很好的發展,村民都過上富裕的生活。能夠解決困擾鄉親們的水源問題,家家戶戶安上自來水;希望各個農村可以形成某種農特產品的生產,蔬菜種植業、林果業、畜牧業等都得到長足發展,改變當前農業生產單一情況,實現多種經營;村民科學種田的知識不斷增長,實現穩產、高產;豐富鄉村生活,村民過上豐富多彩的鄉村生活。
農村的發展是任重道遠的。我們必須認識到農村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幾代人共同的辛勤努力才得以實現。像上面我所發表的關於本村如何致富、如何發展僅了了幾句,但真要實施,實現起來就會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了。
我發現農民階層是一個易於知足常樂的階層,在採訪的35個人中,有60%多的村民表示對現在的生活狀態比較滿意,超過一半的村民表示對現狀滿意,他們對我說:“現在住得好,穿得好,吃得好,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這要感謝國家的好政策,重視農民、發展農業,千方百計提高農民收入。他們的笑容讓我看到了那顆知足常樂、感恩的心。
農民現如今的日子仍不好過。莊稼稍有不好,直接影響家庭收入,家中老人孩子生病花掉上萬元,就會使農民的生活很難維持。另外像自家飼養的牲口無論是病死還是價格漲浮變化也會影響家庭發展。隨著衣食住行各方面花銷的增大,農民過日子也很困難。
在最後,我要感謝我們村的父老鄉親,謝謝他們的支援,當我問及他們很多問題時,他們知道多少就說多少,不隱不瞞。我請他們幫助我填寫調查問卷時,他們會放下手中的活計,幫我認真作答。他們對我說,只要有利於你學習,你用就可以了。這些話著實讓我感動,謝謝您們了,我的鄉親們!
胡錦濤主席在同農大師生代表座談時提出了對廣大青年學子的殷切希望,希望我們能做到愛國報國,勤奮學習,深入實踐,奉獻社會,努力成長為黨和人民需要的合格人才。希望我們把深入實踐作為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當代青年學生要健康成長、茁壯成才,仍然必須堅持這個正確方向、這條正確道路。對青年學生來說,社會是瞭解國情、增長本領的最好課堂,是磨練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熱熔爐,是施展才華、開拓創業的廣闊天地。只有加深社會的認識,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深入到企業和群眾中去,才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社會實踐是實踐育人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是貫徹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服務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有力舉措,也是共青團組織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的重要工作內容。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和《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精神,引導青年學生踐行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貢獻,在已有社會實踐工作經驗和總結的基礎上,繼續大力開展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服務青年成長成才。
作為新時代的有志青年,我們充分認清自身肩負的責任,弘揚“五四”精神,勇挑時代重任,牢記黨和人民的重託,自覺投身新時期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以此為自己的神聖職責,以此為自己的人生理想,以此為自己的最大光榮。我堅信通過我們不懈的奮鬥,定將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上譜寫出更加輝煌的青春樂章。
猜你喜歡:
中招工作會議講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