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孟子思想有何區別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7日

  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那?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孔子和孟子有何區別,希望對你有幫助!

  孔子和孟子區別

  首先是兩人的性格上。孔子幼年家裡貧窮,他的滿腹才華,基本都是靠自學。他向長者請教學問的時候,都是彬彬有禮,這也就塑造了他敦厚的性格。他教育學生,總是不厭其煩。甚至連性格暴躁的子路也被他感化,心甘情願拜他為師。而孟子則不同,孟子的性格較剛烈,憤世嫉俗。這也可能是孟子生活的年代已經和孔子有所不同。孔子時期還是春秋時期,周朝的禮樂尚未完全崩壞,而到了孟子的戰國時期,各路諸侯互相攻伐,早已把禮樂全部拋到了腦後。孟子自視為救國救民的濟世能人,他看到諸侯交戰,百姓餓殍遍野,其憤怒之情不愈言表,才有了“當今之世,捨我其誰”的話。

  其次,兩人對“仁義”的看法也有所不同。孔子的“仁義”思想是建立在周朝的基礎上,他提出的“仁”,還只是一個較為模糊的概念,而到了孟子,他“仁”的定義更加形象化了,對“仁”也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概念。

  第三,從施政角度來說,孔子比較偏向於“復古”。他提倡恢復周朝時期的禮樂,他對禮樂的看法就是不僭越,所以他才有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說法。而孟子則比較激進,在他看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對施行暴政的君王總是一語中的,表現了他朗朗正氣。

  孔子與孟子簡介

  縱觀幾千年的浩瀚如煙的的歷史,我們從中可以發現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一直的深深影響著我們。兩個人都是我國古代上偉大的思想家,以及哲學家。他們的言行和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對於“仁”的看法,對我們今天有著重要意義。

  孔子對於“仁”,正是以往關於“仁”的思想的總結和發展。首先他將“愛親”作為是“仁”的源泉。但是,在另一方面又將“仁”定為“愛人”。孔子對於“仁”的倫理道德不僅僅指的是個人還指的是政治上的“仁”,儘管孔子對管仲在禮儀上的行為頗為不滿,但是還是站在政治的立場對管仲進行批評。這就說明孔子早就從自身做起將個人意義上的“小仁”上升到國家政治層面的“大仁”。其次還追求“仁、智”統一的思想人格,他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就是與“禮”統一的“仁”德,他認為作為一種完善的理想人格,除了“仁”還要具備“智”和“勇”。

  而孟子“仁”的理論是以“仁義”為理論核心,並以仁政“得民心”作為道德作用論。他在繼承孔子“貴仁”的基礎上提出以“仁義”為主體的仁、義、禮、智四德統一的道德規範體系。其次,孟子還主張“施仁政於民”希望能夠給人民切以實際的利益。從這一方面就體現了孟子注重人民的物質需求,相比於孔子,有一定的進步性。

  孔子怎麼死的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死於公元前479年,享年73歲,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學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

  古來聖人都很長壽,孔子的弟子,有著“亞聖”之稱的孟子活了84歲,莊子活了83歲,墨子則活的更長,有92歲,而孔子只有73歲。孔子的壽命比其他的聖人稍短一點,主要是因為他在晚年受到了幾次嚴重的精神打擊。

  孔子69歲時,他的獨子孔鯉因病去世,雖然孔鯉留有自己的後代,但是孔鯉是孔子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孩子,獨子的去世給孔子帶來了極大的打擊。兩年後,他的得意門生顏回也因病去世,孔子的悲痛之情更勝自己的獨子去世之時,他哀嘆道“天喪予,天喪予”,意思是“老天要亡我啊,老天要亡我啊”,可見愛徒的去世,對孔子的打擊是多麼的巨大。

  顏回去世的那一年,有人曾在魯國的西部抓住了一隻類似麒麟的異獸,但是這隻異獸不久就死去,孔子認為瑞獸出現又死去,是天下大亂的前奏,遂停止《春秋》的編撰,開始憂心天下。第二年,孔子的愛徒子仲由死於衛國國難之中,子仲由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他的另一個名字,大家肯定知道,子仲由的另一個名字叫子路,是《論語》之中,出場次數非常之多的人物。

  子路去世之後的第二年,飽受打擊的孔子,不堪重負,病倒了,在床上躺了七日之後去世。孔子死後,他的弟子將他葬在魯國的汜水上游,每人一捧黃土,築起了孔子的墳塋。
 

道教老子在思想上主張什麼
孔子的名言名句加解析精選
相關知識
孔子和孟子思想有何區別
融資租賃和金融租賃有何區別
腦筋急轉彎孔子和孟子有什麼區別
孔子和孟子有什麼區別_孟子對孔子的評價
孔子和孟子有何區別_孔子孟子的故事
孔子和孟子有什麼區別腦筋急轉彎
孔子和孟子的名言
孔子和孟子合稱為什麼
孔子和孟子的區別
酒駕和醉駕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