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有什麼歷史由來
土家族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一個民族,世居湘、鄂、渝、黔毗連的武陵山區。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傳統舞蹈有“擺手舞”“八寶銅鈴舞”及歌舞“茅古
土家族的先民與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淵源關係。但其來源,目前說法不一,一說為古代從貴州遷入湘西的鳥蠻的一部;另說是唐末至五代初年***910年前後***從江西遷居湘西的百藝工匠的後裔。史籍湘鄂西一帶土家族稱為“土人”、“土民”等,清末地方誌中開始用“土家”名稱。
歷史上封建領主經濟從五代***907~979年***起就有一定發展,直至清朝雍正***1723~1735***年間“改土歸流”時,逐漸過渡到地主經濟。新中國成立前社會經濟處於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新中國成立後,實行了社會改革,與苗族聯合建立了2個自治州。
2 0 0 0 多年前,他們定居於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帶,與其他少數民族一起,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宋代以後,土家族單獨被稱為“土丁”、“土民”等。新中國成立以後,根據土家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土家族。
對於土家族的源流,一直以來史學界存在許多爭議,但大多數學者認為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後裔。他們普遍認為,西元前400至600年,是巴人的國土巴子國***今重慶市***最興旺的時期,但到西元前316年,巴子國卻被秦國所滅。巴子國滅亡前後的一段時期,巴人開始從重慶一帶往東遷移。從西元1300年開始,這一帶的居民逐漸被統稱為“土家”。
巴人演變成土家族的論據:
1、巴人和土家族族稱發音相同。土家族自稱“比茲卡”, 其中“比茲” 是名稱本身,“卡” 等於“族” 或“家”。而古代與中古的巴人, 自稱中也有帶“比” 的音節,如地名方面,巴人曾經活動過的區域內有:湖南的白抵城、百曳灘,湖北的百節峒、北佳坪、白脊山、柏子山、白雉山,貴州的必際縣,重慶的百節、柏枝山, 以及一些帶有“鱉” 或“別” 的地名如“鱉縣” 等。在人名、姓氏、族稱方面,在巴人活動過的區域或歷史中,有:胚氏、“斑子” 與班氏、“復夷”、比足齊、必際、鼻息等。
2、巴人和土家族均生活在一個多虎的環境且都有白虎神崇拜。巴人與土家族生活過的西南和中南地區, 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虎的環境,這在古籍《山海經》、《漢書》、《華陽國志》、《南齊書》、《蠻書》、《談苑》、《虎薈》等古籍中,比比皆是。
巴人自稱白虎後裔,有白虎神崇拜。《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說: “廩君死,魂魄化為白虎。巴氏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祠焉。” 《華陽國志》記載,漢初的“板簷蠻” 又稱“白虎復夷”。東漢繁長、張祥等題名的碑裡列有兩個“白虎夷王”,名叫資偉與謝節。入晉以後, “板簷蠻” 又有“弓弓頭虎子” 的稱號。南北朝末葉,鄂東長江沿岸的巴人中有自稱屬於“虎蠻”部族的。樊綽《蠻書》卷十說: “巴中有大宗,廩君之後也。……巴氏祭其祖,擊鼓而祭, 白虎之後也。” 可見,從西漢初年到唐代, 巴人或自稱為“白虎夷”,或“虎子”、“虎蠻”。
3、巴人和土家族語言中有相同的詞彙。這就是:虎稱“李” 和魚稱“娠隅”。巴人與土家族都有虎稱“李” 的詞彙。巴人稱魚“娠隅”這個字例,與今天土家族的同類稱呼相通。
4、巴人和土家族姓氏的相同據《世本》和《華陽國志·巴志》載,廩君之巴有五姓,而板簷之巴有七姓。關於巴人姓氏的研究,是與其起源、演變和融合有關的重要內容,因而歷來學者均較為注意。潘光旦先生在其著作中,對巴人五姓與七姓的發展及下落作了詳盡的考述。關於前五姓,他說:巴,除了廩君自己姓巴名務相以及戰國時代有一個巴蔓子而外,作為一個姓氏,似乎沒有在巴人區域裡流傳下來.而在漢人的區域裡,卻出現了一些姓巴的人-樊,有些帶樊字的地名,如樊口、樊城等,或許與巴人的樊姓有關;可以和樊氏一起說到的是範氏和繁氏。瞫,直接以瞫字為姓的人,文獻無證,但和在音讀與形象上相同或相近的姓,如覃、潭、譚等,則盡有其例,它們都或多或少與巴人及其後裔土家人有關。相,據傳後來演變為土家族的大姓向。鄭,今土家人中亦有存在。
斯”;樂器有嗩吶、木葉、“咚咚喹”、“打傢伙”等。
習俗
男女多經對歌相愛結婚。土家族婚俗女子出嫁前,有“哭嫁”的風俗。為了準備哭嫁,女孩稍懂事,就要學習哭嫁。觀摩、學習如何哭,很小時就陪哭。在哭嫁時,口中唸唸有詞,叫做“送嫁飯”。哭嫁時,同村親友的女該都來陪哭。陪哭的人,哭得越傷心,越動聽,越感人越好。在出嫁前,姑娘如果不會哭嫁,就會受到歧視和譏笑。男方必須送粑粑到女方家,參加哭嫁的人多、範圍廣,而且有專門的哭嫁歌。在婚前哭嫁的時間短則五、六天,長則一二個月。要與家人、親戚、朋友之間哭。哭的內容有“哭爹孃”、“哭哥嫂”、“哭姐妹”、“哭媒人”、“滿堂哭”、“表姐妹哭”、“堂姐妹哭”等等。解放後哭嫁已逐漸淡化,僅在深山僻野居住的部分土家人中還有遺風遺俗。
喪葬基本是土葬,古代巴人也有火葬、懸棺葬、船棺葬的習俗。現已基本滅跡。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實行火葬。土司制度時期至今實行土葬,葬禮由土老司主持操辦,土老司祭祀亡人時,將天視窗的紡車倒紡三下,唸經送亡人過天橋上天庭。然後假扮亡人,圍繞“哈哈臺”轉圈出門,死者子女跟隨土老司哭喪,土老司唱喪歌,吹牛角,頓時火炮連天,哭唱哀鳴,極為悲痛,歷時幾天幾夜。然後將裝好遺體的棺木抬上山埋葬。改土歸流至民國時期,土家族喪葬由道士主持,停屍三、五、七日後,由道士根據主人家境做不同等級的道場,有“小十王”、“大十王”、“隔夜素堂”、“一豎桅”、“二豎桅”、“七豎桅”等名稱。一般道場都履行下柳床、開路、薦亡、交牲、上熟、散花辭解、解燈、打燒棺、辭靈、掃堂等具體操作程式。死者親屬披麻戴孝,跟隨道士行喪禮,還請人唱孝歌,以哀弔亡人。新中國成立後,土老司、道士停止活動,以開追悼會唱喪歌代替道場。
土家族節日民俗較多。從節日內容看,有祭祀節日、紀念節日、慶賀節日、社交娛樂及生產性節日五類。其宗教信仰有對自然崇拜和信仰,如土地、岩石、山、河、水等皆為崇拜物件。動植物崇拜:牛、羊、狗等,圖騰崇拜,如鷹、白虎圖騰,特別是以白虎為祖先神,各地都有白虎廟,立有白虎神位,經常祭祀。還有對祖先、鬼神等崇拜。
牛毛大王節 土家人以四月七或十七,四月八或十八為中毛王節。這天一定要殺豬,做大坨肉祭祖,擺筵席招待親友及出嫁姑娘,當地流行講"牛毛大王的故事",傳說古時農民刀耕火種,所獲無幾,餓屍遍地,牛王據實稟告玉皇大帝,大帝看牛王勤儉刻苦,命令牛王下凡到人間傳旨,只准三日一餐,牛王到凡塵瞭解到三日一餐難以活命,於是改為一日三餐。牛王返回覆命,下帝聽了大怒,立即貶牛王為民耕田,終日食草。牛王為民出力,土家人稱其為牛毛大王。據傳牛王下凡時間是四月七或十七,有的則過四月八或十八,作為牛毛大王的生日。每到這天,牛不耕田。用最好的飼料餵養。
晉書郭璞傳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