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之戀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5日
每回走故鄉,與父老鄉親閒敘,都象喝上一罈陳年老窖,清香而快慰。這次回家過年,卻頗感睽隔,沉沉地躺在床上,遙望寒夜星光,怎麼也無法入眠。
故鄉曰高家墩。舊曆年底,茫茫原野上到處籠著一層過年的味道。烀茶打糕,日以繼夜,屋子裡炊煙瀰漫,聞其聲而難見其人。曉風殘月,三兩人一擔柴禾,一桶黃豆,趕向豆腐坊排檔,磨豆、燒漿、舀箱,直忙到豔陽高照。撣塵、送灶、浣衣,女人們恨不能再長雙手,夜闌人靜,她們坐在被窩裡納鞋底,“呼呼”地拉著長長的鞋線。雖是各家都忙,但象烀茶這樣的大宗活計,還是幾家搭夥幹,不喊自到。誰家先烀,拾幾碗送到四鄰八舍嚐個鮮。隨著除夕將近,大人小孩都盼著、數著,喜慶的笑臉如燦開的桃花。
大年初一,早早地便聽見鑼鼓一響,龍燈開舞。我們墩上是傳統的白龍,其大其長,其色其舞,威震鄉鄰。十里八鄉,一提起這條龍,人們便肅然見恭,舞者遇之,莫不退避。與剛勁威風的龍燈舞相比,搖花船則顯得柔情萬種。一個俏麗的村姑“坐”在色彩絢麗的花船中,邊搖邊唱;兩位英俊少年撐著花船邊說邊歌,與姑娘應和。唱到柔情處,讓人遐想;說起幽默來,叫人捧腹。村上人講,不少姑娘小夥子竟也唱成了鴛鴦。因是過年,大人們得以整天閒下來,串門、喝茶、聊天。葵花籽兒、花生,各家傾其所有。到了吃飯的時候,大家也不客氣,圍坐一桌,多個人多雙筷,鄉音鄉情,醉成一片歡笑。有時初頭裡晚上還有電影看,男人們搖著一隻船,墩子上的人簇擁一起,月光向小河撒下無數把碎銀,晶晶亮亮。搖啊搖,穿過蘆葦,越過魚籪,悠過石橋,小夥子摘片枯葉卷蘆哨,吹起一段段歌謠,在夜空中飄飄渺渺,把寂靜的鄉村夜晚撫慰得更加安寧和迷人。
還是春節,這回我卻沒有感受到那份情趣。而今,各家烀茶打糕再也不是幾籮筐,只是象徵性的一點點。豆腐、卜頁不要自家做,全由店裡送;鄉下女人納鞋底的也不多見,幾十元、上百元買一雙不心疼。總覺得與往日過年相比,多了點現代味,似乎少卻了一些溫馨與和美。細想想,龍燈不知在何處起舞,花船不知搖到哪裡。偶爾有唱道情、跳財神的,單鑼獨鼓,其音嘔啞。墩上的姑娘小夥子,似乎也不象先前那般融和。有的在東北、甘肅做工,不回家過年;有的開辦私營企業,鑽在雞樓裡沒空玩耍;有的匠人年初就已經開鋸忙乎起來。鄰居們只是偶有走動。我平常不大回故鄉,墩上每家每戶是必去拜望的。還是拿煙,還是泡茶。然而,多了份禮儀和客套,少了份親近和摯誠。那種叫一聲乳名,大嗓門無遮無掩,鄉情漫天的情景成為過去。在鄰居們的眉宇間,我彷彿一行行讀出了市場經濟有意無意地在人們的心靈上灑上一層輕紗般的競爭和涼薄。
殘月西沉,東方已露出魚肚白。老家門前這片偌大的桃園又映入眼簾,幾十年盛衰枯榮,但我知道,桃花凋謝必有重放的時候。小村的嬗變,細品起來,未嘗不是一種進步。想到此,在淡淡的惆悵中,我的心頭又漫上一泓暖暖的愉悅和興奮。
小村之戀
青青翠竹
故鄉曰高家墩。舊曆年底,茫茫原野上到處籠著一層過年的味道。烀茶打糕,日以繼夜,屋子裡炊煙瀰漫,聞其聲而難見其人。曉風殘月,三兩人一擔柴禾,一桶黃豆,趕向豆腐坊排檔,磨豆、燒漿、舀箱,直忙到豔陽高照。撣塵、送灶、浣衣,女人們恨不能再長雙手,夜闌人靜,她們坐在被窩裡納鞋底,“呼呼”地拉著長長的鞋線。雖是各家都忙,但象烀茶這樣的大宗活計,還是幾家搭夥幹,不喊自到。誰家先烀,拾幾碗送到四鄰八舍嚐個鮮。隨著除夕將近,大人小孩都盼著、數著,喜慶的笑臉如燦開的桃花。
大年初一,早早地便聽見鑼鼓一響,龍燈開舞。我們墩上是傳統的白龍,其大其長,其色其舞,威震鄉鄰。十里八鄉,一提起這條龍,人們便肅然見恭,舞者遇之,莫不退避。與剛勁威風的龍燈舞相比,搖花船則顯得柔情萬種。一個俏麗的村姑“坐”在色彩絢麗的花船中,邊搖邊唱;兩位英俊少年撐著花船邊說邊歌,與姑娘應和。唱到柔情處,讓人遐想;說起幽默來,叫人捧腹。村上人講,不少姑娘小夥子竟也唱成了鴛鴦。因是過年,大人們得以整天閒下來,串門、喝茶、聊天。葵花籽兒、花生,各家傾其所有。到了吃飯的時候,大家也不客氣,圍坐一桌,多個人多雙筷,鄉音鄉情,醉成一片歡笑。有時初頭裡晚上還有電影看,男人們搖著一隻船,墩子上的人簇擁一起,月光向小河撒下無數把碎銀,晶晶亮亮。搖啊搖,穿過蘆葦,越過魚籪,悠過石橋,小夥子摘片枯葉卷蘆哨,吹起一段段歌謠,在夜空中飄飄渺渺,把寂靜的鄉村夜晚撫慰得更加安寧和迷人。
還是春節,這回我卻沒有感受到那份情趣。而今,各家烀茶打糕再也不是幾籮筐,只是象徵性的一點點。豆腐、卜頁不要自家做,全由店裡送;鄉下女人納鞋底的也不多見,幾十元、上百元買一雙不心疼。總覺得與往日過年相比,多了點現代味,似乎少卻了一些溫馨與和美。細想想,龍燈不知在何處起舞,花船不知搖到哪裡。偶爾有唱道情、跳財神的,單鑼獨鼓,其音嘔啞。墩上的姑娘小夥子,似乎也不象先前那般融和。有的在東北、甘肅做工,不回家過年;有的開辦私營企業,鑽在雞樓裡沒空玩耍;有的匠人年初就已經開鋸忙乎起來。鄰居們只是偶有走動。我平常不大回故鄉,墩上每家每戶是必去拜望的。還是拿煙,還是泡茶。然而,多了份禮儀和客套,少了份親近和摯誠。那種叫一聲乳名,大嗓門無遮無掩,鄉情漫天的情景成為過去。在鄰居們的眉宇間,我彷彿一行行讀出了市場經濟有意無意地在人們的心靈上灑上一層輕紗般的競爭和涼薄。
殘月西沉,東方已露出魚肚白。老家門前這片偌大的桃園又映入眼簾,幾十年盛衰枯榮,但我知道,桃花凋謝必有重放的時候。小村的嬗變,細品起來,未嘗不是一種進步。想到此,在淡淡的惆悵中,我的心頭又漫上一泓暖暖的愉悅和興奮。
青青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