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怎麼治療流產
流產的主要症狀是腹痛及陰道出血。先兆流產出血量少,輕微下腹疼痛,無妊娠物排出,或伴腰痠及下墜。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中醫治療流產的方法。
中醫治療流產的方法
1.腎虛型:主要症狀為妊娠期陰道少量出血,色淡暗,腰痠,下腹墜痛,或伴頭暈耳鳴、小便頻數、夜尿多,或有自然流產史,舌淡苔白,脈沉滑,兩尺脈弱。治宜補腎安胎。方用壽胎丸加味:菟絲子、枸杞子、桑寄生、覆盆子、川續斷各15克,阿膠20克,益智仁3克,黨蔘、白朮各10克,水煎服,每日1 劑,分早、晚兩次服用。
2.氣血虛弱型:主要症狀為妊娠期陰道少量流血,色淡紅,質稀薄,或腰腹墜脹疼痛,伴神疲氣短、面色蒼白、心慌失眠,舌質淡,苔薄白,脈細滑。治宜補氣養血,固腎安胎。方用胎元飲加減:黨蔘、熟地各15克,白朮、白芍、杜仲、桂圓肉各10克,陳皮、炙甘草各6克,黃芪、阿膠各2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
3.血熱型:主要症狀為妊娠期陰道下血,色鮮紅質黏稠,或腰腹墜脹疼痛,伴心煩、手足心熱、口乾咽燥、小便短黃、大便祕結,或午後發熱,舌紅苔黃而幹,脈滑數。治宜滋陰清熱,養血安胎。方用保陰煎加味:山藥20克,生地、熟地、白芍、續斷、黃柏、黃芩、苧麻根、阿膠各10克,生甘草3克,女貞子、旱蓮草、菟絲子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
4.跌僕傷胎型:主要症狀為妊娠外傷,腰痠,少腹墜脹,或陰道少量下血,血脈正常。治宜補氣和血安胎。方用聖愈湯加味:黨蔘、益母草、菟絲子各 15克,黃芪25克,當歸20克,生地、熟地、續斷、桑寄生各10克,川芎6克。若陰道下血,去當歸、川芎、益母草,加阿膠12克、艾葉炭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
療效確實的治療中藥
紫蘇:性微溫,味甘、辛,具有解表發汗、寬胸利膈、順氣安胎之功。適用於妊娠期風寒感冒及脾胃氣滯所致的胎動不安、胸脅脹滿、噁心嘔吐等症,常與陳皮、砂仁等配伍。臨床觀察發現,蘇梗安胎效果優於蘇葉。
黃芩:性寒,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之功,適用於懷胎蘊熱之胎動不安,常與白朮、當歸等配伍。也可治療妊娠期溼熱瀉痢、黃疸及肺熱咳嗽、高熱、熱毒熾盛之出血、瘡瘍腫毒等。
桑寄生:性平,味甘,有祛風溼、益肝腎、強筋骨、固衝任、安胎之功,多用於肝腎精血虧虛之胎動不安、胎漏下血,常與阿膠、川續斷、菟絲子等同用。
砂仁:性溫,味辛,能化溼行氣、溫中止嘔、止瀉、安胎。適用於妊娠初期胃氣上逆所致之胸悶嘔吐、胎動不安等,常炒熟研末單用或配蘇葉、藿香、黃芩、白朮、當歸等一同使用。
艾葉:性溫,味苦、辛,有溫經止血、散寒調經、安胎之功,適用於下元虛寒或寒客胞宮所致的胎漏下血、胎動不安,常與香附、當歸、小茴香、川續斷、桑寄生等同用。
白朮: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健脾、燥溼利水、和中安胎之功。適用於脾虛氣弱之胎動不安,可配陳皮、茯苓、黨蔘、生薑等使用。還廣泛用於懷胎蘊熱***配黃芩、梔子、白芍等***及血虛***配當歸、白芍、生地等***、腎虛***配桑寄生、續斷、山藥、山萸肉等***所致的胎動不安。
菟絲子:性溫,味甘,能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固元安胎,用於肝腎不足之胎動不安,常與續斷、桑寄生、阿膠等配伍適用。還可用於腎虛之腰痛、消渴、尿頻帶下,肝腎不足之眼目昏暗、視力減退及脾腎虛瀉等。
杜仲:性溫,味甘,具補肝腎、強筋骨、安胎之功,適用於肝腎虧虛、下元虛冷之胎動不安、妊娠下血、習慣性流產等,可配續斷***共研末***、棗肉為丸服,或配續斷、菟絲子、阿膠等煎服。
續斷:性微溫,味苦、辛,可補肝腎、續筋骨、通血脈、安胎,適用於肝腎虛弱、衝任失調之胎動欲墜,配伍桑寄生、菟絲子、阿膠。
阿膠:性平,味甘,有補血止血、滋陰潤燥、安胎之功,適用於衝任不固或陰血虧虛之胎動不安、崩漏下血,可配生地黃、艾葉等,還用於治療婦女月經過多、產後便祕等。
竹茹:性微寒,味甘,有清熱化痰、除煩止嘔、安胎之功,用於懷胎蘊熱之胎動不安,可單用,也可與黃芩、苧麻根等同用。
苧麻根:性寒,味甘,具有清熱涼血、解毒安胎之功,適用於熱毒熾盛之胎動不安、胎漏下血,可單用,也可與阿膠、黃芩、當歸等同用。
石菖蒲:性溫,味辛、苦,有開竅寧神、化溼和胃、安胎之功,適用於溼濁中阻之胎動不安,對緩解胸悶腹脹、嘔吐等症狀有良效,常與砂仁、蒼朮、厚朴等配伍。
葡萄:性味甘、酸、平,入脾、肺、腎經,有補氣血、益肝腎、強筋骨、生津液、止煩渴、利小便之功。
檸檬:性味酸、平,入脾、胃、腎經,有生津止渴、安胎祛暑之功,對孕婦中暑胎動不安甚效。
雞肝:性味甘、苦、溫、入肝、腎經,有補肝養血、溫腎益氣之功,對妊娠後氣血不足、胎動不安有效。
鯉魚:性味甘、平,入脾、胃、腎經,有補益脾胃、利水消腫、養血通乳之功,與苧麻根同用,安胎效果甚佳。
猜您感興趣:
耳鳴中醫怎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