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不喝水的危害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一般醫生開藥時都會囑咐多喝白開水利於病,其實吃藥的用水量掌握不好也會影響藥效,那麼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很多人都覺得吃藥是件再簡單不過的事了,雖然藥品說明書上一般都寫著用溫開水送服,但有人圖省事,會幹吞藥物或僅喝一口水,認為只要把藥物吞下肚去就達到了服藥的目的。其實,這種服藥的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口服的藥物***如片劑和膠囊***在服用時,一定要喝足量的水,一般要用200毫升左右的溫開水送服。”河南省人民醫院藥學部主任秦玉花說,如果幹吞藥物或喝水不夠的話,雖然也達到了使藥物進入體內的目的,但其實藥物並不能馬上進入到胃內,它會長時間滯留在食管中,由於藥物濃度過大,特別是一些有刺激性的藥物,會對食管黏膜產生比較大的刺激,甚至會導致一些不良反應的發生。

  “幹吞藥物或喝水不夠,對藥物在體內的吸收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李曉華介紹說,服藥時多喝水不但可以加速藥物在胃內的溶解速度,還可以減輕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及減少胃酸對藥品的破壞,“服藥時除要遵醫囑外,還要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一般有特殊服用要求的,說明書上都會註明。”

  需要大量喝水服用的藥物

  1.對食管黏膜的損傷比較明顯的藥物,如氯化鉀、阿司匹林、四環素、氨茶鹼、消炎痛、強的鬆等,服這些藥應喝200毫升以上的水。

  2.喹諾酮類藥物,如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磺胺類藥物,如複方磺胺甲惡唑,其代謝產物易在尿中析出結晶,可引起結晶尿、血尿、尿痛等。

  3.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藥物也易引起尿中不溶性結晶,所以服藥期間應大量飲水。

  4.鹽類瀉下藥,如硫酸鎂;解熱鎮痛類藥物,如含有對乙醯氨基酚的感冒藥,服後會使人大量出汗,服藥時多喝點水可補充人體對水的需求,防止體內水、鹽代謝紊亂。

  5.服用可能產生口乾的藥品,如阿托品片、山茛菪鹼片、顛茄合劑等,吃藥時也應多喝水。

  需要少喝水服用的藥物

  1.最常見的是一些抗酸、保護胃黏膜的藥物,如達喜、樂得胃、麥滋林顆粒劑等,服藥時一般只需少量水送服即可,且服藥後半小時不宜喝水。因為這類藥物具有獨特的大分子層狀網路結構,進入胃中會變成無數不溶解的細小顆粒,保護胃黏膜免於胃酸侵蝕。服用這類藥物時,如果喝很多水反而會稀釋藥物,使覆蓋在受損胃黏膜上的藥物顆粒減少,保護膜變薄,降低治療作用。

  2.常用的消化道黏膜保護劑,如思密達,其主要成分為蒙脫石,其具有較強的吸附力,藥物可均勻地覆蓋在整個腸腔表面,以吸附致病微生物,故每次服藥只需50毫升水沖服。

  不要碰熱水的藥物

  用白開水送服藥物是個常識,但有些人喜歡用50-60攝氏度以上的熱水服藥。殊不知,部分藥品遇熱後會發生物理或化學反應,進而影響療效。

  一、助消化類。如胃蛋白酶合劑、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均含有助消化的酶類。酶是一種活性蛋白質,遇熱後會凝固變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指出:“胃蛋白酶遇熱不穩定,70攝氏度以上即失效”。

  二、維生素類。例如其中的維生素c不穩定,遇熱後易被還原、破壞,而失去藥效。

  三、止咳糖漿類。急支糖漿、複方甘草合劑、蜜煉川貝枇杷膏等,是將止咳消炎成分溶於糖漿或浸膏中配製而成的一類藥物。患者服用後,糖漿或浸膏覆蓋在發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便於快速控制咳嗽,緩解症狀。如果用熱水沖服,更易降低糖漿的黏稠度,影響保護膜的療效。

  四、活疫苗。如小兒麻痺症糖丸,含有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服用時應當用涼開水送服,否則疫苗滅活,不能起到免疫機體、預防傳染病的作用。

  五、含活性菌類。乳酶生含有乳酸活性桿菌,整腸生含有地衣芽孢桿菌,媽咪愛含有糞鏈球菌和枯草桿菌,合生元***兒童益生菌沖劑***含有嗜酸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此外,酵母片、麗珠腸樂等藥物均含有用於防病治病的活性菌。遇熱後活性菌會被破壞。

  六、清熱類中成藥。中醫認為,對燥熱之證,如發燒、上火等,應採用清熱之劑治療,此時不宜用熱水送服。用涼開水送服則可增加清熱藥的效力。


猜你喜歡:

盆腔炎吃藥多久能好
吃藥不喝水的危害
相關知識
吃藥不喝水的危害
吃藥不喝水的危害
冬天不喝水的危害有哪些
寶寶不愛喝水的危害有哪些
服感冒藥後喝酒的危害
長期吃藥對身體的危害
吃感冒藥喝酒的危害
感冒不喝藥喝酒的危害
常吃止痛藥對身體的危害
不吃早餐對胃的危害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