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淺析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9日

  初中階段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關鍵階段,更是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時期,處於中學時期的他們更是一群叛逆孩子,種種的因素使得大部分的學生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心理問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及解決的對策》

  摘 要:初中階段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關鍵階段,更是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時期,處於中學時期的他們更是一群叛逆孩子,社會競爭的激烈性、父母的過高要求、自身願望的難以實現,這種種的因素使得大部分的學生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心理問題。怎樣調節他們的心理,使他們慢慢走出困境,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學生 心理健康 問題 成因 對策

  在生活中,每個家長都十分重視孩子的健康。感冒了,發燒了,家長會十分操心地叮嚀孩子吃藥,如果嚴重了,會毫不遲疑地聽從大夫的建議……打點滴!直至完全康復。然而,在學校中我們的孩子為什麼還出現厭學、暴力傾向等這樣那樣令老師家長頭疼的問題呢?

  一、問題產生的原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解釋:健康不僅是指沒有疾病和病痛,還包括軀體和生理的完美性以及良好的社會適應狀態。現代健康的含義是多元的、廣泛的,具體地說,健康包括軀體、器官等生理方面的正常發育,也包括認識、情感、意志與人格特徵以及社會適應等心理方面的正常發展。軀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統一起來,才是完整的健康。”

  依據上述標準,世界衛生組織的全球調查結果顯示,真正符合健康定義、達到健康標準的人群只佔5%,有約20%的人群是需要診治的病人,其餘75%的人群處於健康和患病之間的一種過渡狀態,稱之為亞健康狀態,亞健康狀態其實是心理疾病。

  根據著名心理學家王極盛先生公佈的對全國中學生的多年調查結果,32%的中學生有心理問題。在最近一次對北京市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調查中,結果顯示有16.5%的學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問題。

  目前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十個方面。一是學習壓力感;二是偏執,總覺得大多數人不可信任,自以為是;三是敵對,經常與人抬槓或者有暴力傾向;四是人際關係敏感;五是抑鬱,認為學業、前途、未來沒有希望,整日沒精打采;六是焦慮,心裡煩躁;七是自我強迫現象,明知沒必要做還要做;八是適應不良;九是情緒不穩定;十是心理不平衡性,對他人比自己強或獲得了高於自己的榮譽而感到不平。

  二、解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對策

  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陣地。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也是思想品德教學所要解決的根本任務之一。我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學生身上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作為學校來說,應該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和放大以下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1.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滲透“美”的教育

  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代中學生的審美觀、審美標註在悄然變化著:他們認同運用知識改變命運,通過自己的奮鬥追求高品質的時尚生活;他們也喜歡告別用“飛吻”著裝求“另類”,呆著耳機很輕狂的走在大街上,嘴裡有無數的“網路詞彙”,總覺得這樣的派頭才叫“酷”。美在當代中學生的身上體現的很多元。那麼,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我們可以花大把的時間去引導學生討論和認識:著裝儀表的美、內在氣質的美、道德品質的美,人與自然相互交融的美……從而,幫助學生正確的審美,要求學生在“美”中綻放自我。

  2.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滲透“愛”的教育

  隨著科技的發展,經濟的騰飛,有很多人在抱怨:“錢多了,情淡了”。由此,折射出了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人們對愛的呼喚、對情的渴求。而孩子們又會表現得怎樣呢?

  生活中的父母關心、呵護著孩子不斷長大,而當父母阻撓孩子的某些要求時,有很多孩子會拿自己的“命”來要挾父母,無奈的父母搖頭、嘆息。甚至,有報道稱,一中學生因父母阻撓其上網玩遊戲而心生忌恨,竟在飯菜中投毒,害死父母。隨著網路資訊科技的發展,“網癮”危害了無數的孩子,據報道:一中學生在網咖玩暴力遊戲時,與同伴發生口角,激動的他拔刀取其性命後,依然沉浸在網路遊戲中,渾然不覺。近日,有這樣的一則報道:一13歲的少年,將一個3歲的孩子從電梯口騙回自己家中,百般折磨後,將其從16樓的視窗扔出。然後,竟若無其事地幫3歲孩子的奶奶尋找孩子……

  這一幕幕血的教訓帶有偶發性但它給我們的思考卻是無盡的、深刻的。是什麼讓一個涉世未深的少年變得如此殘暴,如此喪盡天良!每一個慘劇的背後都有著紛繁複雜的具體原因,但由於愛的缺失、愛的教育的缺失,是最關鍵的社會根源、社會因素。那麼,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就應該從正面大力的引導學生知道為什麼要“愛”?怎樣去“愛”?要求學生不僅僅要愛自己,還要愛父母、愛老師、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懂得“愛”的博大。

  3.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滲透堅強意志品質教育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句響亮的口號喊了很多年,口號的本意是喚起人們對教育的重視,對孩子成長的關注。而今天我們需要反思的是:很多家長一味地寵孩子、慣孩子,捨不得讓孩子吃一點兒苦。結果,導致孩子形成怕吃苦、不吃苦,甚至認為不能吃苦、不能受委屈的不健康思想。有些學生會因老師嚴厲的就悶悶不樂好幾天;有些學生因考試失利而意志消沉;有些孩子因陷入早戀的誤區無力自拔而自甘墮落,任學習成績一滑再滑。甚至,在某中學還發生了這樣的事:一女生因同學冤枉她偷錢了,竟選擇從五樓跳下,以此證明自己的清白。

  如今的青少年真是太脆弱了。與此同時,現在的孩子因接受的資訊豐富,自我意識強、認識水平普遍較高。比如,在一次“我長大了幹什麼?”的問卷調查中,許多孩子都選擇從事高、尖、新的科研工作、考古工作、設計工作等,而選擇像老師、醫生這樣的大眾職業的很少,原因是不甘平庸。有豪情壯志卻未必有為實現壯志的艱苦奮鬥精神和吃苦耐勞品質,而這種心理和現實的落差,如果解決不好,就不僅僅是一個心理健康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的道理,以正確的心態面對挫折,以合理的方式應對挫折。主動在生活中自找“苦”吃,增強抗挫能力,做意志堅強的人。

  4.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滲透與人為善、以和為貴的思想教育

  加強合作與交流是當今時代發展的趨勢和潮流。不善於合作,就不能很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不會合作,就必然會處於孤立和被動的地位。而現如今的青少年往往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喜歡強調自我,與人相處時易衝動、易偏激。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強化認識合作的意義,要求學生寬容他人,理解他人,與人為善,和諧相處就顯得重要而實用。

  參考文獻

  [1]《家教》***趙石屏著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8年7月第二版***

  [2]《家庭教育熱門話題》***劉元璋主編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1993年2月第一版***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論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淺析論文
相關知識
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淺析論文
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淺析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淺析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探析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分析論文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析論文
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淺談論文
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淺談論文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談論文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