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防疾病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9日

  春天氣溫氣壓變化較大,一些慢性疾病和精神方面的疾病也容易復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適時增減衣服。要遵循"春捂秋凍"的古訓,初春乍暖時,不要急於給孩子減衣,氣溫驟降時,要及時添衣。

  2、注意衛生。要經常保持室內清潔,開窗通風,使室風空氣新鮮,陽光充足,要勤晒被褥、勤換衣裳,少帶小孩去擁擠的公共場所。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加強食品衛生,注意餐具消毒等等。

  3、合理膳食。日常膳食中,除吃適量魚、肉、蛋外,應多吃些乳、豆製品、蔬菜和水果,嬰幼兒必要時要吃點魚肝油和鈣片。

  4、充足睡眠。春天易發生"春困",保證小兒充足睡眠,既有利於小兒生長髮育,又可增強免疫力。

 

  5、加強室外活動。風和日麗,讓孩子到室外活動,能得到日光照射,吸進新鮮空氣增強小兒造血及免疫功能。

  春季常見高發疾病

  第一大類:呼吸道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是春季最常見的疾病,佔兒科門診急診就診患者的80%左右,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等。

  第二大類:過敏性疾病:過敏體質的兒童容易誘發哮喘、過敏性鼻炎、變態反應性蕁麻疹、結膜炎等過敏性疾病,其中以過敏性哮喘最為危急,處理不及時容易導致生命危險。

  第三大類:腸道疾病:因為外出的機會增多,在外吃東西的機會也增多,孩子們時常用髒手吃東西,患腸道疾病的機會會增加。

  第四大類:傳染性疾病:其實這一類與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的疾病有一定的交差,如風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猩紅熱、禽流感、手足口病等發病率增加。

  春季兒科疾病的介紹

  歷代兒科醫家均注重望診。尤其重視望神、望形態、望面部五色、望苗竅及望指紋。面部是十二經總彙之所,五臟變化可從面部相應的五部、五色表現出來。如錢乙《小兒藥證直訣》創立五臟證治法則,重視面部望診即面上證與目內證。曾世榮在其《活幼口議》亦云:“凡理嬰孩先看面部,定氣察色最為要也。良由內有疾而形於外,是以本位與地位一體。”望診要“精觀形氣”、“細察盈虧”。望診應注意觀察小兒面部氣色和精神狀態兩個方面。

  《醫宗金鑑·四診心法要訣》先將五色匹配五臟,指出“肝青心赤,脾臟色黃,肺白腎黑,五臟之常。”並利用五行生剋關係來判斷疾病的輕重。變色大要,生克順逆,指出:五行五色,黑復生青,如環常德。正色正病,為病多順。病色交錯,為病多逆。母乘子順,子乘母逆。相剋逆凶,相生順吉。認為面部望診不但同臟腑有關,而且面色同樣也存在著相生與相剋的關係。青赤兼化,赤黃合一,黃白淡黃,黑青深碧,白黑淡黑,為相生的關係。白青淺碧,赤白化紅,青黃變綠,黑赤紫成,黑黃黧立,為相剋的關係。面部的氣色,可根據五行生剋,來判斷病變的輕重順逆,一般五部五色為相生關係的為順,預後較好;為相剋關係的為逆,預後較差。其生克關係在臨床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如小兒腎病,五行屬水,若出現面色微黑,則疾病預後較好;若疾病過程中出現了白色,金水相生,即使此時患兒呈現高度浮腫,甚至神昏抽搐,但經過一定的治療,也可以取得很好的預後,為相生之吉;相反若患兒面頰萎黃,為凶中之逆,即使目前一般情況良好,因土克水,也可能出現頻繁抽搐,有腎功能急劇惡化的可能。《醫宗金鑑·四診心法要訣》還區別主氣、客氣,分析疾病的轉歸及預後。其中有“髒色為主,時色為客。春青夏赤,秋白冬黑,長夏四季,色黃常則,客勝主善,主勝客惡。”不同的體質有不同的主色,可能一生都難以改變。而客氣為四時之氣,隨春夏秋冬不同,符合春青夏赤,秋白冬黑,長夏色黃的規律。一般而言,客氣勝主氣提示預後良好,主氣勝客氣提示預後較差。常人以客氣為主要,若肝病的患兒在冬季面部出現青色,表示主勝客氣,提示預後不佳。
 

春季高發疾病
美白的食療小偏方
相關知識
春季防疾病知識
春季預防疾病知識
冬季預防疾病知識作文
春季防疾病黑板報
春季防晒小知識短文
春季預防疾病常識
春季流行性疾病知識
春季養生小知識有哪些
關於春季養生的知識
夏季防暑小知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