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故鄉長沙的情感故事隨筆
編者按:跟北上廣深相比,長沙是個小城。在長沙工作、生活的五年時光裡,雖然大多數時間僅我一個人,但一葉知秋,一人亦可為家。
小城小家
蔡運磊河南 南粵作家
跟北上廣深相比,長沙是個小城。在長沙工作、生活的五年時光裡,雖然大多數時間僅我一個人,但一葉知秋,一人亦可為家。
五年裡,我先後搬了兩次家。第一次是從遙遠的“豫A”鄭州搬到“湘A”長沙的衛星城寧鄉,第二次是從寧鄉搬到長沙市區。五年來,我的這個“一人之家”就像長沙、寧鄉一樣,變化相當大。
剛到寧鄉時,那時候還沒有撤縣建市,租住在城中村的一個居民樓裡。儘管周圍高樓林立,但沒有一棟高於七層。推窗四望,前面是高牆,後面是垃圾箱;左面是雜木林,右面是廢品處理廠。每次回家,都膽戰心驚,倒不是路燈不亮怕黑、擔心一腳踩到遍地的狗屎,而是害怕居民養的那些形形色色的“汪星人”“攔路搶劫”。如今的寧鄉縣,不,應該叫寧鄉市了——早已高樓林立,街道整潔有序,昔日的髒亂差早就被整改為白富美,一棟棟十幾層、幾十層的大樓拔地而起,幾乎覆蓋了城區的角角落落,且造型多樣、風格迥異,令人目不暇接;醫療、教育資源更是首屈一指、名列前茅。當然,我的那個小家也搬遷了——因為拆遷,我從城中村搬進了企業公寓,寬敞明亮,還帶有獨立衛生間,配有寬頻、電視機和席夢思、飲水機、中央空調,麻雀變鳳凰,一步登天了。
愛人帶著孩子來時,每次漫步街頭,我們就感嘆,寧鄉雖是個小地方,但也是個新地方——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鍾靈毓秀。不僅擁有劉少奇故居,而且距離湘潭的韶山故居也不遠;出門就是繁華市區,密印禪寺等名勝古蹟星羅棋佈;週末呼朋引伴,登溈山,泡溫泉,品臘肉,不亦樂乎。就是想去長沙市區,也是須臾即達。加上江南水鄉溫暖溼潤,隔個三五天,就來一陣雨“清潔”一番。別說霧霾了,連粉塵都很少見。因此湖南的同事常問我:“跟你老家相比,覺得我們這裡怎樣?”“此間樂,不思蜀”,我這樣的回答常讓眾人笑倒。
由於工作關係,我後來“進城”了——在市區一家醫院集團供職。工作地點比較遠,每天都要從汽車西站往返黃土嶺兩次。老闆見我辛苦,不但主動讓人資部給予我免於打卡考勤的“超員工待遇”,而且叮囑河西分院負責人,要把我的起居照顧好。
入住之後,果然不錯——“醫院級”的,單人宿舍,而且醫院定期派人為我清洗床上用品,還提供勞保用品,堪比酒店待遇!
樓下就是長沙市的一條主街道——桐梓坡路。從住地出發,不管是去長沙南站還是老火車站,都相當方便。更重要的是,同寧鄉相比,新環境不僅交通方便,而且距離我仰慕已久的嶽麓山、賈誼故居、杜甫江閣、馬王堆漢墓等都不遠,一天下來,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對“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的我來說,相當舒爽!
我愛晨練。每天清晨,只要不下雨,就能在醫院周圍的廣場上、小區空地上聽到悠揚歡快的音樂,晨練者有跳廣場舞的,有做操的,還有練劍、打拳的,笑語聲聲。小朋友也不甘示弱,聞雞起舞。“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居有所樂,滿足而愜意。
後來,我雖然離開了長沙,但每每想起,依然是“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看到這個徵文活動後,忍不住編個打油詩表達下心情:五年彈指一揮間,湘城地覆又天翻。祝願時時國昌盛,神州處處春光豔。
公眾號:南粵作家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於傾聽鄉愁的情感故事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