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總結人際關係方面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必不可少,所以對自己的人際關係進行總結可以更加有利自已處理人際關係上面的事情。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人際關係與他人認知
從人際認知的角度來看,對人際關係的認知應該分為對他人的認知和自我認知兩個維度。通過對他人語言、行為、表情的把握,我們會對其產生最初的印象和評價。我是一個十分注重非言語表達的人,也就是說我始終十分在意周圍人的目光和表情,因為我認為在語言溝通之前,目光會給對方直接的訊號來表明自己的態度,比語言更直接更可靠。因此在語言交流之前,我往往注意對方的目光和神態。眼神可以毫無保留地傳達一個人的喜怒哀懼,但為了避免衝突,人們往往會話鋒一轉,而避重就輕。也正是因為我注重表情,身邊的同學大多認為我是個相對可靠,理解他們的人,可以作為知心朋友相處,但有時對於我來說,這樣細緻地觀察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負擔,對行為做出的反應簡單而直接,不用經過大腦深加工便可以完成,而因為一個轉瞬即逝的表情而思考,未免有些給自己添麻煩,偶爾被人誤解為心多的人。
人際關係與自我認知
因此,從人際印象的角度講,印象管理也是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所使用的直接或間接的手段,我們運用多種策略控制和反饋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印象,希望自己可以得到對方的尊重和認可,不僅如此,有時甚至會希望對方向自己提出相應的報答行為,以便能更好地作出判斷和決策。“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句話看似瀟灑,卻沒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如此豁達,因為我們不僅僅因自己而生活,更多依靠周圍的人和事,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就會顯得尤為重要。我是一個十分在意別人看法的人,自己的舉手投足之間會給他人帶來怎樣的印象是我比較關心的話題,在別人表達不滿或者建議時,就會迫不及待地想要改正,不是想要改正自己的做法,而是改變對方的印象。尤其是在處理師生關係時,往往觸碰到學生最敏感的神經,我會盡量保持得體的形象出現在老師面前,通常都會表現得安靜、內斂,一是為了維護自己作為學生需要學習的尊嚴,二是為了迴避自己在知識上的貧乏。
我個人認為,交換的根源在於缺乏,無論是物質上還是情感上,有缺失,有需求才會想要得到。根據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在滿足人基本生理需要之後,產生更高層次的需要。奧德弗將需要層次壓縮為三種,生存需要,成員發展需要,相互關係需要。一旦需要有所缺失,我們就會想要從他人那裡得到補償。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是一個自卑和自負的人,如果不給予,就會不自信,別人給與的關注度降低,就會不習慣,所以我做事比較高調,也是為了證明自己。也許身邊的同學偶爾會覺得我有些強勢,有些要求過高,其實這是外強中乾的體現,內心越自卑,就會表現得越自信。也可以說,從內心看,我有自信的需要,或者是高成就需要,把事情做到最好來增強自信心。上大學之前,我也是個比較自負的人,只關心個人的需要,強調自己的感受,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為目中無人。與同伴相聚,不高興時會不分場合地亂髮脾氣,高興時則海闊天空、手舞足蹈講個痛快,全然不考慮別人的情緒和別人的態度。另外,在對自己與別人的關係上,過高地估計了彼此的親密度,講一些該講的話。這種過於親暱的行為,反而會使人出於心理防範而與之疏遠。這是一種人際交往時的心理障礙,生活在大學的小社會讓我學到了很多,漸漸與周圍同學處於自然的交往狀態,很輕鬆,遇到不開心的事也學會忍讓,先追究自己的錯誤和缺陷,這樣才能更好地與他人相處。
人際關係與個人魅力
一個人的社交圈大小,與其個人的人際魅力關係密切,或者可以說,個人吸引力會使得人與人交往溝通變得順暢和輕鬆。人際魅力通過人際吸引而表現出來,人際吸引是人與人之間在情感方面相互喜歡和親密的心理關係,是心理距離縮短的表現。它是人際關係的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是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現象。人際交往是一個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人際吸引既體現在個人的特點上又體現在雙方的關係狀態中。個人的外貌,個性品質,能力等等都決定了個人魅力的大小。我們喜歡和有個人魅力的人交流,這樣不僅能提升自己的個人魅力,也可以迅速擴大自己的社交範圍。
人際關係與他人衝突
一切人際交往的不和諧因素皆來自於人際衝突,正是由於衝突才會產生各種不正當競爭,以及一些極端的手段。相互爭辯或彼此牴觸的行為便是衝突。一般情況下,產生衝突的原因是人們都堅持自己的意見,常常以為自己的看法是最客觀最合情理的,為了印證自己的觀點而與他人爭論。在此我想強調的是與家人的衝突往往來自期望值過高。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我常常會與家人起衝突,因為20多年在父母身邊長大,他們應當瞭解我,理解我,所以每當他們責備或者抱怨時我的大小姐脾氣一發不可收拾。現在看來我忽略了他們的感受,對其期望值過高,他們照顧我的飲食起居,卻無法跟隨我的情感發展,加上所接觸的知識面不同,思考問題的角度必然不同,我們又處於年少輕狂的時期,與家人的衝突是很難避免的,但相互的理解和支援卻是必須的。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僅體現在學校,社會中,也充分地體現在家庭中。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協調與家人的關係,又怎能處理好與陌生人的關係呢?在大學裡,我所經歷的,見過的很大部分衝突來自於忌妒的情緒,而恰恰這種情緒很容易產生,如室友拿到獎學金,你卻因一名之差而喪失機會,或者成績不如你的同學比你提前入黨。這種情況在大學中已經不稀奇了。西班牙作家賽萬斯說過:“忌妒者總是用望遠鏡觀察一切,在望遠鏡中,小物體變大,矮個子變成巨人,疑點變成事實。”忌妒是一種不服,不悅,失落,甚至仇視的消極情感,有些人還會因為這種情感而惡語中傷他人,當別人有難時卻隔岸觀火。我個人認為存在忌妒心理很常見,也是一種正常現象,很少有人能做到身邊的人功成名就時自己無動於衷,重要的是我們能否客觀地評價他人取得成績的原因,然後給自己提供動力,把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將衝突化為奮鬥的目標前行,在解決人際衝突之前,首先化解自己內心的矛盾衝突。
人際關係與自我的心理健康
人際交往與心理健康之間有著重要的聯絡,良好的人際關係來源於健康的心理狀態,自信、樂觀、從容、友愛、助人、謙虛、寬容等等,這些良好的行為品質都可以在人際交往中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健康的人際關係也可以使人舒緩壓力、平復情緒,對人們的個人發展、身心健康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那些在人際關係中出現問題的人,也會多多少少存在著一些心理問題,甚至是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他們更多地表現出自負、自卑、干涉他人、多疑、敏感、嫉妒等消極心理,從而導致了人際交往的一次次挫敗。作為大學生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穩定自己的情緒,積極面對生活,培養自己為人處世的能力,做有益於自己,家庭,社會的事。在人際關係的課程中我意識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也學會了很多處理問題的方式,希望可以將理論和實踐更好地結合起來,調節好自己的心態。
影響辦公室人際關係的五個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