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香水的使用注意事項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我們都知道,很多女性朋友都會經常使用香水,香水是很受歡迎的一種護理產品,它的種類繁多,味道芬香迷人。那麼香水噴在哪裡最好呢?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香水的使用注意事項,歡迎閱讀。

  香水噴在哪裡最好

  頭髮

  將香水噴在頭髮上能夠使香水的氣味更加的持久,特別是配合洗髮水、護髮素使用的時候。

  方法:噴少量香水於頭髮上,然後使用髮梳梳頭。

  耳後

  將香水噴在耳朵後面,耳朵後面的靜脈是香水的脈衝點能夠使香水的香味慢慢自然散發出來。

  方法:可以直接撩起頭髮噴或者是用指腹蘸取香水後拍打在耳朵後面。

  鎖骨附近

  將香水噴在鎖骨附近,這個位置有很多的骨結構,將香水噴在這裡能夠給香水充分的休息,和面板產生相互作用。

  方法:直接將香水噴頭距離鎖骨附近肌膚15~20釐米少量噴一點即可。

  背部

  將香水噴在背部,能夠延長香水的香水保質期,而且能夠讓香水的香味悠悠的散發出來。如果是有比較容易出汗的話,香水還能夠掩蓋你的汗味哦。

  方法:將手繞過頭部,對著脊樑噴兩下即可。

  膝蓋彎

  將香水噴在膝蓋彎,讓香水的香味隨著膝蓋地不斷移動,大量熱量產生的同時香味也慢慢隨著向上移動。

  方法:可以直接將香水噴頭距離膝蓋彎15~20釐米的位置噴2下。

  手肘彎

  將香水噴灑在手肘內部隨著脈搏的跳動,熱量不斷產生,香水味能夠慢慢散發出來。

  方法:可以直接將香水噴頭距離手肘彎15~20釐米的位置噴2下。

  肚臍

  將香水噴在肚臍上,不僅能夠讓香水得到休息,還能夠讓香水血管肌膚進行很好的互動,產生的多餘熱量讓香味悠長散發。

  方法:用手指蘸取適量香水之後塗抹在肚臍位置即可。如果是噴頭式香水距離15~20釐米噴2下即可。

  香水的使用要點

  香水的正確噴灑方式

  香水的正確使用方式有2種,一是塗抹式,一是噴灑式。而其中噴灑是我們常用的方式。噴香水又可以分為兩種方式,一是直接對準身體噴灑,一是對著空氣噴灑,然後人從香水空氣中穿過以沾上香水。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不同方式。

  香水的正確噴灑位置

  正確使用香水一定要注意香水的噴灑位置。一般我們將香水噴灑在手腕內側、太陽穴、臂彎裡、喉嚨兩旁。這些位置是脈搏跳動的位置,溫度較高,香水可以慢慢蒸發,保持它的活動性。

  香水的正確噴灑量

  香水的噴灑我們知道不宜過多,以免香味過濃反而適得其反。一般說來,淡香水可以一天噴灑3~4次,間隔時間在4小時左右如果是較濃的香水一天噴2次即可。另外如果是直接噴在身體衣物上,可以在身體一處噴1次即可,如果是噴灑在空氣中可以噴2次左右。

  分季節正確使用香水

  香水的使用也是需要看季節的。比如夏天天氣炎熱,身體需要清爽的感覺,這個時候宜選擇淡淡香味的香水,將香水在空中噴灑後身體湊近均勻蘸取香氣即可。如果是在冬天的話,最好能夠在盛裝、宴會上使用較濃的香水,上班的時候使用較淡的香水,噴香水的時候同樣離身體30公分噴灑讓香水更均勻分佈。

  香水的使用注意事項

  1、香水不要灑在易被太陽晒到的暴露部位。因為香水中的香料有些是從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揮發油,這些揮發油中有的含有呋喃香豆精的成份,如香檸檬油等,若噴灑在面部以及易被太陽晒到的部位,日光中的長波紫外線就會與面板上噴灑的這些化學物質相結合,出現光化學反應,最後導致臉上出現面板炎症和點狀黑斑。

  2、香水不宜直接擦在臉上及過敏性面板上面。由於香水含有較多量的酒精,尤其是花露水,酒精含量更多些,刺激性較大,故臉部及易過敏的面板和嬰兒面板都不宜直接擦在上面。

  3、香水不宜總是直接灑在面板上,因為面板若長期受酒精的刺激可能會產生過敏現象。所以應變換使用方法,可根據情況,有時將香水灑在衣料上散發香味。

  4、香水不宜過濃或灑得過多,不然會適得其反,還易導致嗅覺障礙症,於精神不利,另外也易給人一種孤傲浮華、孤芳自賞的感覺。

  5、香水不宜塗在額上、腋下和鞋內等易出汗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汗液多,易將香水沖淡,而且汗味和香味混合會產生怪異氣味。

  6、香水不宜噴灑在毛皮、黃金和珍珠等服飾品上,因為香水會使它們失去天然光澤。

  7、兩種不同的香水不宜混在一起使用,混合後的香味會使原來的每一種香水都失去純味,且很可能聞起來極不舒服。


沖泡咖啡有哪些方法
香水怎麼用香味更持久更濃更吸引人
相關知識
女士香水的使用注意事項介紹
新車磨合期使用注意事項介紹
電熱水袋的使用注意事項
跑步機的使用注意事項
儲水式電熱水器使用注意事項有哪些
玻璃杯的使用注意事項和挑選須知
家用玻璃杯清洗機的使用注意事項有什麼
洗衣球的使用方法是什麼_洗衣球的使用注意事項有哪些
無影膠的使用方法_無影膠的使用注意事項
風油精的使用注意事項和基本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