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知識大全
秋季是個萬物凋零,開始衰敗的季節。秋季我們對於事物的逝去有著莫名的悲哀,那麼秋季有哪些養生知識需要知道掌握的呢?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歡迎參閱
秋季養生
靜情緒
秋風蕭瑟,天地間萬物皆由盛轉衰,草木也由榮轉為枯竭,這無一不體現了蕭條頹廢的景象。
秋天自然界的蕭瑟,使人容易觸景生情,尤其是對於老年人來說,更易在他們心中引起蕭條、淒涼、垂暮之感,勾起憂鬱的心緒。此時情緒調養應保持安寧平靜,以緩和秋天的肅殺之氣對人心理上的影響。
精神調節順應秋氣的特性,保持寧而不躁,斂而不洩,清而不濁,神氣內斂,做到清靜養神,排除雜念,達到心境寧靜之狀態。秋分過後適逢重陽時節,此時秋高氣爽,不宜閉戶家中,建議外出遊玩,登高遠眺,飽覽風景,可使人心曠神怡,愁悶全消。
行起居
秋分的時候,陰陽相半,白天和黑夜的時間幾乎一樣長短,隨後又會出現白天縮短,黑夜延長的現象,而且天氣也將會逐漸陰冷,所以人們的生活起居作息也應該按照日常的規律來有所改變,儘早改變暑天晚睡早起,並且恢復早睡早起良好習慣。
《黃帝內經》雲:“起居有常”,就是提倡按時作息,避免貪睡多睡損人正氣,也避免熬夜透支耗損陰精。晝則寤醒,夜則寐睡這種生理狀態與生俱來,是人類適應自然規律的表現。
天體的執行、陰陽的變化促成了晝夜的交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是古人起居有常的最好寫照。順應四時節律調整作息時間,應早睡早起,平行起居,能調節體內陰陽平衡,調和臟腑氣血,使血脈和暢,精充神旺。
調飲食
秋季飲食也應以平調為主,不宜大吃大補。人們可根據自己的體質情況,選擇適合性味的食材進行食療糾偏,體質虛寒者可適當進食溫熱助陽之品以溫陽補虛,體質燥熱者可進食甘涼滋潤之品以滋陰降火。甘涼滋潤食物有香蕉、甘蔗、蘋果、雪梨、荸薺、枇杷、桑葚、西紅杮、黃瓜、絲瓜、蓮藕、百合、沙蔘、麥冬、石斛、西洋參等。溫熱補陽食物有辣椒、花椒、生薑、蔥、蒜、韭菜、肉桂、茴香、榴蓮、龍眼、荔枝、粟子、鱔魚、蝦、雞肉、牛肉、羊肉、鹿肉等。
經過秋分之後,很多南方的地區天氣會越來越乾燥,而且秋涼陰寒之氣也會隨之加重,一些體質比較虛寒的人應該適量的進食一些具有溫熱補陽的食物,這樣就可以調平體內的陰陽,對身體健康非常的有益。另外,在秋燥來襲的時候,再適量加入甘潤養陰之品,陰陽調補同樣有所效果。
秋冬季養生
養生進補,藥補不如食補
中醫治病是用藥性之偏來糾正人體之偏,其實食物也有它的偏性。胡煒醫生說,食品一般無毒,而藥則不同,“是藥三分毒”,有許多中藥同時也是食物,所謂藥食同源。這裡給大家介紹幾種:
百合:百合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脫甲秋水仙鹼和鈣、磷、鐵及維生素等,是老幼皆宜的營養佳品。中醫認為,百合具有止血、活血、清肺潤燥、滋陰清熱、理脾健胃、清心安神、消除疲勞功效。
山藥:山藥為補中益氣藥,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不論男女老幼、體健體弱,都可食用,特別適合脾胃虛弱者進補前食用。秋冬進補前吃點山藥,有利於補品的吸收,為秋冬進補打基礎。
紅棗:紅棗能健脾益胃、滋陰潤燥、益肺補氣。特別是脾胃虛弱、倦怠無力的人,吃紅棗後能補中益氣、健脾胃,達到增加食慾的功效。同時,紅棗還具有補氣養血、養血安神、舒肝解鬱的功效。
蘿蔔:民間有“十月蘿蔔小人蔘”、“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等諺語,其藥用價值在於營養成分豐富而均衡。蘿蔔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蘿蔔的食用方法很多,燒、炒、燉、拌、作餡、作湯等,還可醃、醬、泡、晒乾,做成各種蘿蔔製品。
藕:鮮藕加熱後,性質變溫和,有養胃滋陰、生津、益血、止瀉的功效,能解秋燥、健腸胃。特別適合因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而表現為肌膚乾燥、面色無華的人食用。老年人常吃藕,可以調中開胃,益血補髓,安神健腦,具有延年益壽之功效。
蓮子:中醫認為蓮子性味甘、澀、平,入脾、腎、心經,有補脾止瀉、補腎澀精、養心安神、祛除餘暑,滋補強身之功。
牛羊肉:進入秋季之後,寒冷的天氣影響人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從而促進和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因此,秋冬季要多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以增加機體的禦寒能力,食用牛羊肉可溫補氣血。
秋季養生飲食禁忌
1、注意速度
很多老人牙齒不好,或者裝有假牙。食物咀嚼不充分會影響吸收,吃的太快也有可能將假牙吞下。
2、不要吃得太飽
吃得過飽增加腸胃負擔,容易造成腹部不適。而且長期暴飲暴食也容易導致胃下垂。
3、注意食物溫度
胃部對食物的溫度異常敏感,過熱和過冷的食物刺激腸胃,影響消化功能。
4、不要吃太硬的食物
秋季養生食物太硬不宜消化,而且長期吃太硬的東西,很容易造成胃潰瘍、胃炎等疾病。
猜你喜歡:
初春健康養生小知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