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7日

  中醫養生學以傳統中醫學的理論和古代哲學思想為指導,以“天人相應”和“形神合一”整體觀為出發點。那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醫養生的基本原則

  中醫養生的基本原則1、天人合一

  人在天地之間,宇宙之中,所有的生命活動都與大自然息息相關。中國傳統醫學認為:人是個小天地,自然界是個大天地,它們都相通相應。不論季節氣候,晝夜晨昏,還是日月執行,地理環境,各種變化都會對人體的生理、病理產生影響,從而直接影響到人的情志、氣血、臟腑以及疾病的產生。因此,掌握和了解四時六氣的變化規律和不同自然環境的特點,順應自然,保持人體與外界環境的協調統一,才能達到養生保健防病的目的。

  中醫養生的基本原則2、形神共養

  形即形體,神即神志、意識、思維。形與神兩者相互影響,密不可分。形神共養是要求人在日常生活中既要重視形體的保健,更要重視心理和精神的調養。在具體應用上就是調和情志,保持心態的安閒清靜,並與保養形體相結合,通過合理飲食,適當運動,規律生活,使人氣血調暢,形體強健,情志安和。

  中醫養生的基本原則3、動靜互涵

  動和靜,是物質運動的兩個方面或兩種不同表現形式。人體生命運動始終保持著動靜和諧的狀態,維持著動靜對立統一的整體性,從而保證了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功能。體現在中醫養生的一是要靜以養神,我國曆代養生家十分重視神與人體健康的關係,認為心神清靜,可致健康長壽。二是動以養形,運動可促進精氣流通,血氣暢達,疏通經絡、通利九竅、防病健身。三是動靜適宜,提倡動靜結合,形神共養。只有做到動靜兼修,動靜適宜,才能“形神共俱”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中醫養生的基本原則4、正氣為本

  中醫所指的“正氣”,是維護人體健康的臟腑生理功能的動力和抵抗病邪的抗病能力。正氣充盛,可保持體內陰陽平衡,更好地適應外在變化,故保養正氣是養生的根本。保養正氣,就是保養精、氣、神。其根本在於護養脾腎。在中國傳統醫學裡,腎為先天之本,是人體陰陽的根本,與人的生長髮育和衰老有極為密切的關係。脾為後天之本,為水穀之海,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腎二髒關係極為密切。脾氣健運,必借腎陽之溫煦。腎精充盈,有賴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的補養。兩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這是保全身形、防止早衰的重要途徑。

  中醫養生的基本原則5、辨證施養

  辨證施養是從辨證分析的角度,通過觀察個體的反應狀態和體質差異,充分考慮個體所在的時間和地域的不同,進行個體化的養生保健調理。它很好地體現出中醫養生保健的價值和特色。辨證施養的突出環節就是因時、因人、因地制宜。也就是說養生保健要根據時令、地域以及人的體質、性別、年齡等不同,制訂相應的方法。

  中醫養生的五大方法

  動形養生 :中醫認為,“人慾勞於形,百病不能成”。因此,古人在醫療及生活實踐中摸索形成了諸如按摩、氣功、太極拳、八卦掌、五禽戲等動形方式,以強身延年。當然,人若勞累過度,則容易引起“勞傷”,也稱“五勞所傷”,即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飲食養生:合理飲食可以調養精氣,糾正臟腑陰陽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壽。中醫養生理論認為,飲食要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無蓄為益,五菜為充”,還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臟六俯功能失調而致病。

  修身養生:中醫養生理論認為,凡追求健康長壽者首先應從修身養性做起,如平日應排除各種妄念,多說好話、多行善事,可使自己心胸開闊、情緒安定,從而維持身心健康。

  靜神養生 :靜神養生在傳統中醫養生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古人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衡,可以保養天真元氣,使五臟安和,有助於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反之,則會導致情志內傷,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以至誘發種種身心疾患。

  調氣養生 :人體元氣有化生、推動與固攝血液、溫養全身組織、抗拒病邪、增強臟腑機能的作用。營養失衡、勞逸失當、情志失調、病邪夾擊等諸多因素,可致元氣虛、陷、滯、逆,進而使機體發生病理變化。中醫調氣養生法主張通過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調七情、省言語、習吐納等一系列措施來調養元氣、祛病延年。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

寒露節氣中醫養生有哪些方法
中醫養生有什麼好處
相關知識
中醫養生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中醫養生的按摩手法是什麼
經絡養生的基本好處是什麼
經絡養生的基本好處是什麼
製作個人簡歷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健身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立春養生的健康原則是什麼
有助於養生的六度原則是什麼
冬天養生的飲食原則是什麼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