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知易行難的諺語有哪些
知易行難指認識事情的道理較易,實行其事較難,關於知易行難的諺語你聽過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知易行難的諺語,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知易行難的諺語
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事非經過不知難
知易行難小故事:李興平
李興平的hao123網址導航的成功,就是簡單的一個html的幾個頁面,給別的網站做一些連線成導航形式,卻幫助了很多初級網民,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百度以3000萬的價格收購。hao123網址導航就非常簡單,簡單到一個初中生都能做出來,但是令很多大的門戶站都望塵莫及,現在已經成為網際網路流量的一個!這就是大道至簡,最成功的的事情可能就是你沒留意的在身邊最簡單的事情!但在現實中,人們更傾向於把簡單問題複雜化,把簡單問題複雜化可以顯得非常有學問,真是讓人深懷敬意啊。所以千萬別學中國式的磚家了!
知易行難小故事:蘇東坡
好多事情似乎道理我們都懂,但是行動起來難。這就是我所謂的“知易行難”,很多來訪者的問題就在於此,纏繞到問題在哪裡,如何解決,失敗後再重複這個迴圈。我討厭說教和大道理,那麼我們一起來看一個關於蘇東坡的小故事吧,用來詮釋什麼叫“知易行難”。
蘇東坡在瓜州任職時,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禪師,相交莫逆,經常一起參禪論道。一日,蘇東坡靜坐之後,若有所悟,便撰詩一首,遣書童送給佛印禪師印證: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禪師從書童手中接過詩作,莞爾一笑,拿筆批了兩個大字,叫書童帶了回去。蘇東坡見書童歸來,以為禪師一定會讚賞自己修行的境界,急忙開啟詩作,卻赫然看見上面寫著“放屁”兩個大字,不禁怒火中燒,立刻乘船過江,找禪師理論。
船到金山寺時,佛印禪師已在岸邊恭候多時。蘇東坡見禪師,大聲質問:“大和尚!你我是至交道友,我的詩,我的修行,你不讚賞也就罷了,怎麼可以惡語中傷?”
禪師若無其事地反問:“我罵你什麼了?”
蘇東坡把詩上批的“放屁”兩字拿給禪師看。
禪師看過,哈哈大笑:“哦!你不是說‘八風吹不動’嗎?怎麼‘一屁就打過江’來了呢?”
蘇東坡呆立半晌,終於恍然大悟,慚愧不已。
東坡居士自以為修行很好,已經到了“八風吹不動”的境界。但是,佛印禪師的一句“放屁”,就把他打過了江,可見,東坡居士的修行並非真的到了家。但是,他卻曉得“八風吹不動”這種不為外物所動的境界,是一個高明的、應該達到的境界。知道是知道了,但自己就是做不到,因為知與行之間,還是有著一段距離的。
陶行知先生早年叫陶知行,後來認識到,行動先於知識,於是改名為行知,先行後知之意。為此,他還專門寫了一首詩: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關於知與行的關係,明代大儒王陽明也認為,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致良知,知行合”。可見,知與行之間的關係,是一個絕大的人生課題。
我們都知道應該與人為善,但是看到情敵或競爭對手的時候,依然恨得牙根兒癢癢;我們都知道應該孝敬父母,但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似乎天天都在忙碌;我們都知道應該夫妻恩愛,但是世界上又有幾對夫婦不是經常吵鬧;我們知道要合理飲食,但是看到鮑翅海鮮卻依然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我們知道要遠離輻射,但是開啟電腦之後又有幾次是心甘情願地關掉?
我們知道的太多,做到的卻少。知行合一的道理,看著簡單,做到太難。
知難行易的生活例子
碩士研究生全國統考就在前天業已閉幕。
從走出最後一科考試的考場到此刻,我卻感覺像是很久很久的往事一般,猛然閒了下來,又無比的懷念那段此生難忘的經歷。我算是90後吧,1990-12-13,2012,那已經是去年了,去年6月份,我只能說,我必須走出校門,考研的失敗,愛情的失敗,工作的敲定,這些的這些是我最後從學校帶出來的東西。那時的我就像四年前我自比的風箏,只是那次風箏斷了線,看似開始自由自在的飛翔,卻也慢慢地下墜。 夏季的武漢,燃燒著畢業的憂傷,烘烤著青春的激情,那一襲襲來自油漆馬路的熱流,把我們的青春年華逼到了焦灼的角落。我們是父老鄉親眼中的大學生,我們是社會職場的楞頭青,我們要得學會把青春沉澱,把理想當做留念,把未來塞滿荼餘飯後。我們用憂傷與喜悅點綴了學生生涯的散宴,把感慨和珍惜夾在了最後的送別的目光中,我們離開了。
在南京工作的日子裡,一開始我常常會相念在學校裡的日子,對工作也按部就班的,可當和同事們一起購買生活用品,準備安心過日子時,一種莫名的恐懼把我推入思想的波谷,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似乎從將要畢業到開始工作,我都沉浸在頹廢與絕望中,而從沒有認真地思考過這個問題,渾噩中把畢業證領了,迷糊中把生活走成這個樣子,我曾經的理想,我曾經的信念又把我從妥協中拉到了不甘,把我看似穩定的生活催化成了岔路口,於是工作中喪失積極性,思想也無比的掙扎。
曾經我是多麼想要讀研啊,因為我堅信自己的夢理,我要做學術,我能做學術,然而回望曾經為之而付出的奮鬥,我問自己盡力了嗎?為自己的理想盡力了嗎?顯然理想是那麼的堅挺,而努力卻還不能令自己信服,2012,我22歲,一輩子有多遠,沒有人知道,人生能有幾個十年,我花了十幾年去讀書,到頭來連自己唯一的夢想連堅持都沒有堅持就輕易的放棄了,妥協了,這不僅與我的性格不符,也是對我人生信條的挑戰。我能夠忍受孤獨,喜歡思考一些問題,我有多於常人的靈感,我有區別於常人的認知,我要闡釋我的價值,我就需要一個平臺,需要一個成長的環境,而這又是我不曾有的,那不正是我所需要的嗎?於考研成了我方向上的第一個節點,我要再撬一撬這個點。
國慶期間,我開始醞釀著辭職,距離考研3個月,我問我二考的同學,2個月複習考前,能完成嗎?他建議我說對著目錄做計劃,如果你的計劃做的完,你就去做。第一天我做數學複習全書,複習了50面,總共有500多面,這只是一門,還有政治,英語,專業課,算起來40天就可以完成,而我也自信我能完成。於是國慶放假結束後,10月8號遞交辭職申請,國企的辭職手續非常冗雜,直到15號才解除勞務合同,一系列的合約簽字蓋章才終於完成,而我最擔心的,也是最關鍵的是我的檔案和黨組織關係,這兩項在得到單位的安排辦理程度後,18號在武漢母校旁邊租房住了下來。
接下來就開始了我的苦旅,一開始我並沒有像想象中的那樣,早出晚歸的誇張學習,那套方案不適合我,每天按照計劃學幾個小時,偶爾和同學一起玩遊戲,唱K,有過學習到第二天凌晨的經歷,有過打遊戲打到凌晨的經歷,遊戲畢竟相對來說少之又少的時間了,計劃一步步的進行著,期間一位同學好友跟我這兒逗留到11月底,而到11月底是我的第一個恐慌期,數學基本複習完,政治基本過了一篇,英語時常帶著,專業卻沒有動,然而到了12月6號我所要考的所知識內容已經全部複習完,對著自己當初粗略預計的計劃表,塞進去些休息娛樂的時間,算的上是基本完成計劃。然而整個12月是我這輩子最痛苦同時也是最快樂的時光,我跟自己掙扎著,我以為我能忍受孤獨,可這茫茫多的人頭竟沒有一個能與我對話,這嘈雜的街巷竟是出奇的安靜,我內心開始恐懼,感受沒有安全感,彷彿這個世界只我一個人,只有我自己的聲音,我痛苦著。我機械地行走著,我機械地思考著,我也忘記了我的動力源泉來自於什麼,我也忘了那本來漫長的一天,是如何演變的竟是那樣的短暫,看著每兩三天用完的一隻只筆推滿了窗臺,看著每天一包煙的菸頭一杯杯地倒掉,我唯一放鬆的機會是每晚唱上幾著奔放的歌曲。冰冷的床鋪,寂靜的日日夜夜,卻又讓我感到那麼充實,我快樂著。
學習之餘,我作些詩賦,寫寫毛筆字,如今整間出租屋讓我貼滿了軒紙,房東來收水電費時,盯著我屋裡的《滕王閣序》,懦懦地說都是你寫的?我苦笑地嘆了口氣:“是啊!”。考前前一天,我寫了四個字貼在玻璃拉窗上“知易行難”。
這期中,直到11月份,換號後的我才給家裡一記電話,告訴他們我辭職了,在考研。家長不能想象我的處境,不能理解的想法與做法,但他們給予的唯一支援就是,我們除了在經濟上支援你以外,其他的你怎麼的放手去做吧。父母總是這樣的,這種被默默支援的力量,是世界最真最強大最無可替代的力量。母親領了工資跟我說,給你打到卡里了,我自己留了兩百看病。那天我流淚了。父母總是這樣,讓我們不管置身什麼的處境總能被感動著。
關於行動的英語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