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雲南大理古城導遊詞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1日

  大理古城位於雲南省西部,又名葉榆城、紫城。古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為其新都。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佔地面積3平方公里。大理為1982年2月8日國務院公佈的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歷史間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內分佈了14處市級以上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承載著大理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遊核心區。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歡迎借鑑參考。

  一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城樓雄偉,風光優美。大理城的規模壯闊,方圍12裡,原城牆高7.5米,厚6米,東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門,上有城樓。如果說,自治州首府下關給人以繁盛、喧鬧的印象,那麼大理古城則是古樸而幽靜。

  城中有一貫穿南北的大街,街邊有各種專賣大理石製品、扎染、草編等名特產品的店鋪和風味十足的白族飲食店。

  城內流淌著清澈的溪水,到處可見古樸雅的白族傳統民居,這裡居民不論貧富,都有在庭院內養花種草的習慣。大理古城也就有“家家流水,戶戶養花”之說。

  大理古城距下關很近,乘公共汽車十多分鐘即可到達,城內各汽車站和主要賓館前都有車前往。也可由下關乘小馬車前往,不過千萬要在上車前談好價錢。

  到大理古城旅遊,如要留宿,城內有許多按照白族傳統民居建造的旅館可供選擇,價格不算貴。

  二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白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首府大理市,是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全州國土面積2.9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28萬,有13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佔50%,白族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大理歷史悠久,山河壯麗。唐宋時期先後建立的“南詔國”、“大理國”等地方政權延續500年,一度是雲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全州可供觀光旅遊景點達130多處。蒼山洱海珠聯璧合、相互輝映;劍川石寶山唐代石窟被譽為“西南敦煌”;佛教聖地雞足山與中國四大佛教名山齊名;巍寶山系南詔發祥地,有規模巨集大、儲存完整的道教觀宇建築群;洱海源頭的茈碧湖、溫泉聞名中外。加之獨特的旅遊條件,海外媒介將大理譽為 “東方日內瓦”。

  三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城樓雄偉,風光優美。大理城的規模壯闊,方圍12裡,原城牆高7.5米,厚6米,東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門,上有城樓。如果說,自治州首府下關給人以繁盛、喧鬧的印象,那麼大理古城則是古樸而幽靜。

  城中有一貫穿南北的大街,街邊有各種專賣大理石製品、扎染、草編等名特產品的店鋪和風味十足的白族飲食店。

  城內流淌著清澈的溪水,到處可見古樸雅的白族傳統民居,這裡居民不論貧富,都有在庭院內養花種草的習慣。大理古城也就有“家家流水,戶戶養花”之說。

  大理古城距下關很近,乘公共汽車十多分鐘即可到達,城內各汽車站和主要賓館前都有車前往。也可由下關乘小馬車前往,不過千萬要在上車前談好價錢。

  到大理古城旅遊,如要留宿,城內有許多按照白族傳統民居建造的旅館可供選擇,價格不算貴。

  四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xx旅行社的導遊,我姓鄭,大家可以叫我鄭xx,歡迎大家來到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簡稱葉榆,又稱紫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為其新都。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圓十二里,城牆高二丈五尺,厚二丈。東西南北各設一門,均有城樓,四角還有角樓。解放初,城牆均被拆毀。1982年,重修南城門,門頭“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書法而成。 由南城門進城,一條直通北門的復興路,成了繁華的街市,沿街店鋪比肩而設,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藝品及珠寶玉石。街巷間一些老宅,也仍可尋昔日風貌,庭院裡花木扶疏,鳥鳴聲聲,戶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戶幾盆花”的景象依然。

  古城內東西走向的護國路,被稱為“洋人街”。這裡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館、咖啡館、茶館及工藝品商店,招牌、廣告多用洋文書寫,吸引著金髮碧眼的“老外”,在這裡流連忘返,尋找東方古韻,漸成一道別致的風景。

  古城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為其新都。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圓十二里。

  1982年2月8日,國務院公佈大理古城為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的城門是雲南省首批重點文物保護的“世祖皇帝平雲南碑”,就聳立在三月街街場上。

  在古城西北1公里處,就是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大理三塔,與古城西南角的弘聖寺一塔遙遙相對,為古城增添了一層燦爛的色彩。

  大理古城的城區道路仍保持著明、清以來的棋盤式方格網結構,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稱。南北對峙的兩座城樓被修復一新。

  洋人街城內由南到北,一條大街橫貫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東縱橫交錯,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鵝卵石堆砌的牆壁,顯示著古城 的古樸、別緻、優雅。

  從蒼山俯看大理古城,文獻樓、南城門樓、五華樓,北城門樓一字排開,巍峨雄壯,使古城透出一種誘人氣韻。街道兩旁,白族民居古香古色。

  大理古城鳥瞰圖古城第一門——文獻樓。位於大理古城南門外1公里的文獻樓,素有古城第一門之稱,是大理古城的標誌性建築。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樓額懸掛雲南提督偏圖於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所題的“文獻名邦”匾 額,故名文獻樓。文獻樓橫跨在南面進入大理古城通道上,道路兩旁柳樹成蔭,拂面依依,頗有詩情畫意,是官府迎送達官貴人的門戶。文獻樓為兩層歇山式土木石 結構的鏑樓,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築特色,它矗立在磚石結構門洞上面,雄偉壯麗。

  洋人街——護國路。古城內東西走向的護國路,被稱為“洋人街”。這裡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館、咖啡館、茶館及工藝品商店,招牌、廣告多用洋文書寫,吸著金髮碧眼的“老外”,在這裡流連躑躅,尋找東方古韻,漸成一道別致的風景。

  大理古城古南詔的“天下第一樓”——五華樓。五華樓是古代南詔王的國賓館,又叫五花樓。從南詔開始,五華樓多次燒燬,又多次得到重建,也越建越小。五華樓一帶,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書畫市場,經營品種包括書法,國畫類的山水花鳥、人物等等,還有皮畫、油畫等交易十分活躍。

  大理古城基督教堂。大理古城基督教堂位於大理古城復興路和平路交叉處,始建於1904年6月,當時稱為“中華基督教禮拜堂”。1956年,更名為“大理基督教 合一會”。1980年,又更名為“大理古城基督教會”。2004年再次更名為“大理古城基督教堂”。2008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教堂主體結構為土 木結構、四撇水瓦屋頂,保持著西歐教堂的風格,又具有濃郁的白族建築特色,是一座中西結合式教堂。

  五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大理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大理古稱葉榆,是雲南古代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西漢漢武帝在大理設定郡縣;南詔國738—902年、大理國937—1253年在此建都,是當時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清初設迤西道、大理府等。由於大理文物古蹟眾多、文化藝術豐厚,被譽為“文獻名邦”、“西南的敦煌”。大理還是蜀身毒道及茶馬古道即今滇印、滇藏公路經由地,西亞、西南亞文化以及漢、藏、彝、白、納西、傣等民族文化在此交匯,形成歷史、宗教、文化、藝術的多元性、開放性以及寬和、相容的文化特徵,有“亞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之稱。

  1956年,成立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全國唯一的白族自治州。

  南城門

  前面這一座雄偉的城樓便是大理古城最古老的建築—南城門,它也是古城的正門。剛才在214國道隔離帶的巨石上我們看到“雙鶴拓疆”四個大字,傳說白族的祖先是循著一對雙鶴的足跡來到這塊風水寶地的,意思是“大理是仙鶴開拓的疆土”,所以南城門又稱為“雙鶴門”,雙鶴門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城門上巍峨的城樓被當地人稱為“南門古樓”,斗拱飛簷、雕樑畫棟,是古代殿式建築的典型代表。城門上的“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遊大理時所題。南城門是大理古城的標誌性建築物,也是影視中上鏡最多的“大理古城標準像”,可不要錯過拍照留念的好機會哦!

  各位朋友,拍完照後我們馬上就要沿著皇城根進入“六朝古都”—大理古城遊覽。請看,眼前的這一段城牆氣勢巨集偉、曲折蜿蜒,現存300多米,高8米,是1999年在原址上恢復重建的。

  登上城樓,大理風光奔來眼底,古樸的城牆處處透露出王者的風範,這也是我們將其稱為皇城根的主要原因。說到這,可能有的朋友就會問:剛才你說的“六朝古都”不會是南京吧?其實我告訴您,我們大理也是名副其實的六朝古都。熟悉雲南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我們雲南的彝族、白族都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從1000多年前的唐宋時期開始,先民們便已經在這塊土地上先後建立了獨立政治的南詔國和武俠小說中膾炙人口的大理國,再加上南詔國滅亡之後的三個小王朝和大理國時期的大中國、後理國,這幾個王朝都以大理古城為都,所以說大理古城是“六朝古都”。從公元779年到大理國滅亡前的500多年裡,大理一直是雲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直到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跨革囊渡過了金沙江,翻越蒼山滅了大理國,將雲南行省省會遷移至今天的昆明。

  大理古城的歷史

  古城大理,原為白族先民“西洱河蠻”所建築的“羊苴咩城”意為羔羊之城。據清代學者解釋說,大理地肥水美,就連嬌弱的羔羊都能在這裡幸福地生長,可見大理自古以來便是一個適宜人類居住的風水寶地。唐大曆十四年779年南詔第六代王異牟尋把都城太和城遷到這裡,仿長安城格局建造南詔王都。重建的羊苴咩城方圓十五里,外城“六街三市”為四方商賈所居,異國珍奇都在這裡交易。中間又築了方四里的內城,名為葉榆城,為南詔王室和文武大臣的住所。南詔第十代王勸豐佑時期824—859年,在城西南建立了“方五里,高百尺,上可容萬人”的五華樓;城西北又建崇聖寺和千尋塔,延續到大理國時期才完成三塔全部工程。後晉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國時,仍以羊苴咩城為都城,並以“大理國”為國號,改葉榆為大理。“大理”一詞來源於南詔國第十一世王世隆的國號“大禮國”。“禮”與“理”諧音。段思平改為大理國,有改革舊制、推行禮制、大治大理、富國興邦之意。此後,“大理”一詞便被沿襲成為以洱海

  為中心的白族地區的專有地名。大理城在唐宋500多年間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那個年代是古代大理城最輝煌的時期,據美國學者考證,公元1000年時大理曾為世界上十四大都會之一,排名第十三位。當時奉行對外開放政策,大理成為國際城市,被譽為“亞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

  如今的大理城,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南詔、大理國的都城—羊苴咩城西部的舊址上修建的。歷代曾經多次擴建、重修。大家看到的東洱海、南雙鶴、西蒼山、北三塔四座城門樓和部分城牆,按照當今國際上對古代文物的“修舊如舊”原則,已在逐步修葺,大體恢復了昔日的容貌。

  白族居民

  城內街道縱橫、井井有條,為典型的棋盤式佈局,九街十八巷大都保留明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居民建築特點,顯得故意盎然。

  白族居民特點:青瓦白牆、樸素大方、典雅別緻、崇尚文化。

  所謂“三坊一照壁”,即每戶院內均有一正房,兩廂房;正房對面是一面牆壁。大理建房靠蒼山、面洱海,正房坐西朝東,每當下午至傍晚陽光照耀在這一牆壁上再反射到院內,把整個院落都照得明亮,故稱“照壁”。所謂“四合五天井”,即由四方房屋組成,有四個院落,其中四方房子中間的院落最大,每輛房子相交處各有一個漏角天井,共四個,較小,故稱“四合五天井”。

  蒼山十九峰十八溪間的鵝卵石,被聰明的白族人民信手拈來,壘牆築房,造就了民間所說的,大理有三寶,其一是“卵石砌牆牆不倒”的奇蹟。根據8世紀的《蠻書》記載,大理用卵石砌牆的習俗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千百年來的豐富經驗,已形成特殊的砌牆技巧。其要點是:大小搭配、錯縫壘疊、大頭像內、小頭向外、認真填塞、塊石砌牆角。技法包括:幹砌、夾泥砌和包心砌三種。有趣的是,剛砌好的卵石牆,用手掌拍打,會顫抖的才堅固耐久,於是有“新牆如豆腐”之說。 另外還有哪兩寶?待會兒下了城樓,我帶大家細細看看去,慢慢道來?? 復興路

  穿過城門,回頭看,在城門後方還有佛龕,龕內有佛像,這是其他古城樓所看不到的,這些佛像是大力作為“妙香佛國”的重要見證。

  這條古色古香的街道叫復興路,它連線了南北兩座城樓,就像棋盤上的楚河漢界把古城一分為二。它不但是古城的“長安街”古城最長的南北主幹道,還是古城的“王府井”古城主要商業街。街道兩旁店鋪鱗次櫛比,土特產和手工藝品讓你看得眼花繚亂,這裡終日熙熙攘攘、365天的熱鬧非凡,就怕你不花錢。扎染、草編、大理石;翡翠、木雕、金銀器;沱茶、乳扇、滷餌塊、雕梅、蜜餞、水泡梨??就看你吃的了多少,馱得動多少嘍?不過合適的提醒你一句,回家的路費可要留夠哦!不然“討個鶴慶婆,當做騾子馱”,你買再多的東西也要有人幫你馱了;當地的白族金花,不僅溫柔善良,而且能幹賢惠,只是連你也許都會被馱到她家去嘍!

  杜文秀帥府大理市博物館

  大家請看,大門匾額上刻著“總統兵馬大元帥府”,這裡原為雲南提督衙門,也曾是清末滇西農民起義領袖杜文秀的帥府,現在是達歷史博物館。該館陳列的歷史文物的藏品總數為4883件,其中不少是精品文物。分別有“歷史文物展廳”、“陶俑館”、“佛教藝術館”、“書畫藝術館”、“大理白族扎染藝術館”、“杜文秀起義圖片展”、“大力重點文物保護單點陣圖片展館”、“碑林區”等展區。館內的碑林是雲南省目前最大的碑林,收集了大理國至清代的200餘通碑刻,其中“山花碑”是用漢字記錄白語的珍貴碑刻,距今已有500多年,是明代白族著名詩人楊黼所

  作,碑文主要咱送了大理的美景和抒發了個人的思想感情,需用白族語言才能朗讀。

  紅龍井水景街

  這條潺潺的美麗小街叫紅龍井。那是因為這兒曾經有過一口水井,叫紅龍井,是附近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後來當地人就用“紅龍井”來指代這條400多米的街道。以井的名稱來命名街道也是古城的一個文化特色。

  大理古城周邊的美得益於滄洱美景,但城內真正的美卻在於水,在於清涼甘洌的蒼山雪水,在於神祕清甜的地下井水。這山溪與井泉,既平添了古城無限的靜謐與溫柔,也造就了水神與龍的美麗傳說。關於紅龍井,就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相傳古時有位孝子非常孝敬老母親,母親得了重病臥床不起,孝子四處求醫問藥,病情終未見好轉。一晚,孝子夢見一老者告訴他,在古城的某個地方埋藏著一顆玉白菜,可治百病;玉白菜有四條紅龍看守,讓孝子用誠心去感動紅龍。夢醒後半信半疑的孝子按照老人的指示果然找到了玉白菜,並告訴紅龍整個事情的前因後果。好心的孝子終於得到了紅龍的同情,摘得玉白菜,治好了母親的疾病。訊息傳開後,財主想霸佔這顆神奇的玉白菜,便冒充孝子來到紅龍井,貪心的財主想把整顆白菜拔走,一時間地動山搖,紅龍踩死了貪心的財主。從那以後大理就隔三岔五的地震,人們說,那是因為財主動了龍脈。

  2003年,大理市政府以“紅龍井與玉白菜”傳說為素材,全新打造了一個及食宿、休閒、購物、娛樂為一體的水景文化休閒區。水仍是蒼山流淌下來的溪水,穿西城從紅龍井洞直瀉而來;落差,則是古人的大智慧,幾百年前造城就順應自然,整個城市略微西高東低,無怪乎大理城自古“家家門前有流水,戶戶房前柳成蔭”。

  現在,我們進入了全長408米的紅龍井水景街區,溪水輕輕撫過四個盤形石水槽,奔流向東。這裡塑“孔方兄”寓意深長:方孔之中“水滿則溢”,水代財,屬於自己的財好好留住,不該屬自己的財就讓它自然地流去吧!我們可以沿著溪水兩旁的人行道分級而上,路兩旁綠柳成蔭,路上鮮花盛開;眼前清泉流淌,水花濺起,如玉珠落盤,潺潺水聲不絕於耳。大家看,頑皮的小孩追逐著跳過了水中的石頭,有的還乾脆脫掉了鞋子踏進溪水裡,有的半蹲著戲水打鬧;在尖叫聲、歡笑聲中,也許有回憶起了童年的你。水是這樣清澈,如果感興趣,你們也可以去踩踩水,去潑潑水,大理紅龍井的吉祥幸福水,會給你們帶來好運!

  我逆流而上,現在到達了景區的核心區。來,大家進入這個小亭子,這裡就是紅龍井的原址。請看!亭子中心這個雕塑正是傳說中的“玉白菜”;雕塑四周牆壁上:這邊刻有“紅龍井與玉白菜”的傳說;這邊有“十二生肖圖”,這裡是“紅龍井的建造過程”;哎!怎麼單單少了紅龍?哈哈!這位朋友精明!讓他看到了。我們就只顧往下面看雕刻,也沒注意朝上看看,這不是,龍正盤在亭子的四根柱子上守護著玉白菜呢!

  這一路上,我們看到了那麼多的小酒吧、小餐館,且大都將座椅放置在水邊,如果有誰走累了,在竹椅上歇歇,沏上一壺清茶,來幾樣美味或點心,約上幾個朋友,照樣也能談天說地聊人生。夜晚來臨,當水邊的仿古街燈依次亮起,燈光隨水晃動,景緻更是迷人。坐在水邊,不用彎腰,你的手野呢個伸進清涼的溪水;清風拂過,柳葉劃過你的髮梢,遠處傳來飄渺的古樂,你肯定以為自己來到了世外桃源。呵呵,人生之愜意,也不過如此吧!大理,更適合一心向往“慢生活”節奏的忙碌都市人解壓放鬆、休閒度假。

  大理武廟

  您前方這塊古照壁已經屹立了600多年,它長21米、高15米,屬大理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當年大理尚“武”精神的見證者。照壁具有裝飾、辟邪和反射陽光的作用,曾有人說埃及人在金字塔裡用鏡子層層反光彙集陽光,而我們白族則是用智慧留住了陽光。

  照壁對面就是大理古城內香火最旺的地方—武廟會。

  大門石碑牌坊—櫺星門,本該是文廟建築。跨過此門,考生學子得神賜福,必定金榜題名。請注意:坊門正面字型顏色為青色,背面則為藍色,喻指從此步步高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此為“石馬井”,相傳是古城財富之眼,圍繞古井,依四象方位有麒麟、貔貅、金蟾、龍龜四隻招財納福的祥獸鎮守。品飲瑞祥獸口中湧出的清泉,福祿壽喜便會始終圍繞在身邊。地上的雕刻均為“孔方兄”,還刻著四個字“河賧古道”,什麼意思?讓我給大家解釋:據唐宋時期文獻記載,洱海在南詔國時期稱為“河”,白族稱壩子盆地為“賧”,河賧就是洱海地區,河賧古道,也就是指通過大理洱海壩子的這段古驛道。

  穿過武成門,地上鋪就著“陰陽太極八卦圖”,寓意天、地的鯤魚和鵬鳥雕塑下方各置一刻度盤,每盤刻有易經六十四卦象,對應關武帝與六十三白族本主神,轉動鯤鵬依卦象找到自己的守護本主,為幸福生活祈願祈福。

  再穿一殿,又一廣場,中央置道教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後天八卦與二十八星宿組合的卦位圓盤環繞四靈而設,可對照生辰卦位找到自己的守護星辰。

  我們眼前這座氣勢恢弘的建築,就是在明代原址上恢復重建的武廟大殿。進得大殿,對面端坐正中的紅臉美髯公—對,您說對了,關聖帝君!中國人再熟悉不過了,關羽,三國名將,一位武功蓋世、高風亮節,集忠、孝、節、義於一身的歷史人物,堪稱人之楷模,為萬世敬仰。他還有“治病救災、驅惡辟邪”,“庇護商賈、招財進寶”的神力,所以被奉為武財神。旁邊兩位照例是關平、周倉。可後邊的呢???不知道了吧!那是六十三位我們白族的本主神。

  將關帝聖像與六十三尊大理本主神像同儕供奉,妙香千里。這可是頭一回,大理武廟將成為全球3萬多座武廟中唯一的“本主武廟”。

  何謂本主呢?本主是白族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等原始宗教觀念的產物,其實就是本土本地的保護神,也稱為村社保護神或民族保護神,就是掌管本地區、本村寨居民生死禍福的神靈。在大理白族地區,幾乎村村寨寨有自己信奉的保護神,有龍、虎、牛、羊、雞等動物;有南詔王勸豐佑的清平官段宗榜;有唐代征伐南詔的將軍李宓;有為人民除害的英雄段赤誠以及歷代的節婦孝子等等。這是一種由神到人的意識觀念的轉變現象。每逢春節以及本主神,所有村民都要沐浴更衣,打扮一新,殺雞宰羊,敲鑼打鼓,載歌載舞將山上本主廟中的本主迎接到村中供奉,一同歡度佳節。此風俗一直延續至今,一年比一年熱鬧,一村比一村隆重。

  歷史上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大理會舉辦規模很大的“春醮會”,主會場就在武廟內,來自四面八方的賓客雲集武廟,向關帝求財祈福、祁五穀豐登,然後在廟會上看錶演、聽洞經音樂,進行商貿交易,逛集攤點,熱鬧非凡。

  武廟會將推出最原生態的廟會和民俗文化活動,特別不同的“本主文化體驗周”:拜本主諸神、吃本主宴席、賞本主舞樂、接本主巡遊等活動,把原汁原味的,兼具觀賞性、趣味性與參與性的白族本主文化推介給全世界!

  洋人街

  大理有條洋人街,很多遊客千里而來,慕名尋訪,這部,我們已經來到街口了。大家看,街道兩旁雖都為白族居住,可櫥窗上卻寫滿了洋文,旅遊旺季時金髮碧眼的老外滿街都是,進了小酒吧,那四面的牆壁,甚至頂上,哪國的文字都有,寫得滿滿的。洋人街原名“護國路”,為紀念民國初雲南人民反對袁世凱稱帝,全國首義、起兵護國而得名。在20世紀80年代初,大理旅遊業逐漸興盛起來,外國遊客越來越多,基本都住在這條街的第二招待所內後改名紅山茶賓館,現已拆除並建為中心廣場,為了適應這些遊客的需要,這裡陸續出現了很多面向外國人的酒吧、西餐廳、工藝品店、彩拓店以及計程車鋪,無論早晚,都能看到很多金髮碧眼的外國遊客慵懶地坐在路邊的小桌旁,或埋頭看書,或低聲敘舊,或高談闊論,組成了大理一道別致的風景,整條街充滿了濃濃的西洋味,久而久之成了一條亦中亦西的街道,於是這條街就被稱為“洋人街”。

  如今,隨著大理旅遊接待設施的逐步完善,外國人的身影已經在大理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了。來自各省的國內遊客從當地人那裡開始學會了感受說,享受生活。尤其是學會享受大自然所賜予的一切或許激情過後更需平淡,或所以更趨向於恬靜、安逸便變成了大力順德黛米。很多到過大理的朋友都認為,在大理的感覺其實就是像鄧麗君各區《小城故事》中的境界,在冬日溫暖的的陽光下、在洋人街邊放一把椅子,一杯清茶,一本好書,這樣的生活不知大家是否嚮往?

  當天邊大團大團的雲朵自由舒捲,當清爽的空氣裡開始瀰漫山花的幽香,當身著豔麗服裝的白族男女擦肩而過,終於相信,這一次真的來到了大理。

  早起的晨光將肅穆的大理古城塗上一層淡淡的金色,九街十八巷式的棋盤式佈局隱隱透射出古代王都的風采,大理的源頭最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從兩漢起,中原通往緬甸、印度的南方絲綢之路和溝通東南亞與川滇藏的茶馬古道交匯大理,使之一躍成為亞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

  南昭十三代,大理國二十二代,連續了516年。多種外來文化的影響鑄就了傳統中最富內涵的人文精神。相容幷蓄,和諧共生。追憶這段輝煌的遺蹟,在大理隨處可見。太和城舊址樹立的南詔德化碑以漢語駢文寫成,表達了南詔國與唐朝修好的願望。在張勝溫繪製的大理國繁像中,古代南亞西亞16國君王,朝賀大理國王的生動畫面歷歷在目。著名的藍天瑰寶劍川石窟裡有一副南詔第6代國王異牟尋議政圖,形象再現了南詔王的宮廷生活。有力佐證了大理區域文化形態徹底的開放性和廣泛的包容性。屹立在蒼山洱海間的崇聖三塔彷彿沖天的文筆記錄了大理的滄海桑田,物是人非。清風吹皺的三塔的倒影,散作漣漪遠擴,這一刻,歷史好想要被喚醒了似的。歷史是鮮活的,它植根在大理的山水人情,更融進了每一個搭理人的血脈中,閒遊大理,沉浸在歷史的古色古香,更為天地造化的自然景觀歎為觀止。風花雪月地,山光水色城。佇立在瀾滄江的霽虹橋上,斑駁的鐵索曾一次次承載著滿懷艱辛與希望的旅程。小坐於沙溪古鎮幽暗的驛站,彷彿滿耳都是馬幫如釋重負的酣暢歡笑。 大理之美,首推橫列蘆萍,十九峰連綿不絕的蒼山,高原巨大的雲朵將沉沉的影子肆意投射其上。蔓延的綠色被塗抹的深淺不一。走進蒼山,數不清的奇峰怪石撲面襲來。穿越在巨石之間,居然體會到夾縫中求生存的快感。這是一山分四季,隔離不同天的世界。山勢巍峨挺拔,造成了明顯的地理氣候。奇峰怪石,豐富植被,賦予了蒼山雄偉的險境和千般的俊秀,清白如練的溪流瀑布讓蒼山充滿了動人的靈性。蒼山腳下的蝴蝶泉因五朵金花聲名遠揚,至今遊人如織。每年的蝴蝶泉會,身著盛裝的白族青年男女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傳遞著愛情,歡樂地氛圍另蒼山也為之側目。

  與蒼山相映成趣的是洱海,曾孕育出大理最早的人類文明。250多平方公里的廣闊水域,由北望,浩大汪洋,音波無際,從西看,清新秀美,猶如新月。迎帆點飾,海鳥翩躚的景緻為蒼洱風光平添了幾分雅趣。上官花迷離了遊子的雙眼,下關風飄落了一牆的愁緒。

  天,藍的純粹,雲,白得純粹;山,綠得純粹,水,清得純粹。置身其間,彷彿遨遊於一個巨大的美的氣場,連心靈也純淨了許多。大理地區長期和睦共處著漢、白,彝族、苗,回等多個名族。

  南詔大理國一脈相承的開放與寬容,令他們創造出豐富而多元的文化模式,大理宗教最富特色的是白族的多神崇拜。它集原始崇拜和佛道儒等宗教內容於一體,神人物之間沒有嚴格定義,自然隨性,帝王將相,英雄孝子,甚至奇樹怪石都可位於供奉之列。

  以百組文化為代表的大理世俗文化,精彩紛呈,與日程生活中處處顯示出無盡的創造性和對生活的深刻領悟力。白族尚白,婦女的服飾保持著鮮明的民族特色,戶戶有水,家家養花的白族,十分注重居住環境,村寨一般保持一致的格局,門樓常用花雕砌成飛簷斗拱,並飾以浮雕、彩繪,形成一高兩低的三滴水並隔式建築,院落則流行土木結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景和走馬轉閣樓。白族人待客的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以最簡單的形式凝練了人生百態,蜚聲海外的大理石天然畫,意境悠遠,渾然天成。運用古老傳統工藝製作的扎染,印紋自然,明楚清雅。

  最顯大理大理風情的,當屬每年眾多的節慶儀式,一街趕千年,千年趕一街三元街,白族的火把節,東方狂歡節的繞三菱等,彙集了成千上萬,身著鮮豔民族服裝的、普通百姓,彈起三節琴,敲起八角鼓,舞動霸王鞭,縱情釋放著大理人自信、豁達的天性。那種集體狂歡的場面,洋溢位一股股生命的本真。即使是旁觀者,也無不為之動容。

  皎潔的洱海月,映襯著大理源遠流長的過去,古城洋人街上,闌珊的燈火,昭示著大理充滿希望的明天,大理的山水人文,彷彿一面多能鏡,折射出五彩斑斕的浪漫魅力,親近大理,感悟大理的方式有許多種,慕名而來,一見傾心,住上三五載甚至度過一生的遊致,休閒度假,盤桓月餘,樂而不思歸的遊致,即使一個行色匆匆的遊著,在大理毅然會收穫頗多,攜著一抹蒼山的悠遠,帶著一泓洱海的寬廣,還有大理人臉上溫暖的笑意,生命中從此從滿了一種積極樂觀,寬容和諧的情愫,而大理作為一個經濟和諧發展,民族和諧共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樂土,正逐漸演變成一個記憶中的亮點,時間越久反而更加清晰明朗。

  大理好風光,世界共分享。

最新的雲南瀘沽湖導遊詞範文
最新的雲南麗江古城導遊詞範文
相關知識
最新的雲南大理古城導遊詞範文
最新的雲南麗江古城導遊詞範文
最新的雲南和順古鎮導遊詞範文
最新的湖南鳳凰古城導遊詞範文
最新的湖南靖港古鎮導遊詞範文
最新的雲南梅里雪山導遊詞範文
最新的雲南元陽梯田導遊詞範文
最新的雲南香格里拉導遊詞範文
最新的雲南玉龍雪山導遊詞範文
最新的山西平遙古城導遊詞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