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與企業管理心得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3日

  國學與企業管理國學是老祖宗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最適合國人的思想道德規範。你知道是什麼嗎?接下來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供大家閱讀!

  篇1

  當代管理者要學習國學的智慧。國學智慧的主幹是易學,易學包含了宇宙、社會、人生運動變化的大規律,以及測變、知變、應變的大法則,應當承擔起國學管理智慧源泉的角色。再以易學為主幹串起儒、道、釋、兵、醫等國學支脈,共同組成國學管理的巨集大體系。這個體系的外圍,是國學智慧之“道”統馭下的西方管理之“術”,道之馭術就像大腦支配四肢,兩者在體系中相得益彰。

  漢以後國學的三個代表是儒道佛。有人說: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也有人說:儒家講倫理,道家講生理,佛家講心理。這些說法雖有一定道理,但分別得太清楚了,所以是不對的。其實三家雖有各自的學說,但在核心觀念上卻是一致的。按《周易》的話來說叫著“同歸而殊途”。

  管理的創新首先是思想觀念的創新,儒家德治和道家道治是亙古而彌新的思想,是柔性管理的典範,所以也必將是管理創新的思想資源。當代企業家應該學習儒家德治和道家道治。從而達到老子《道德經》所提出的無為而治的最高管理境界。

  篇2

  人類有史以來,管理活動橫跨數千年,可謂歷史悠久,綿延悠遠。其實,這一觀點是從現代管理學的角度倒推回去才形成的。遠古時期,人類順應自然、改造自然的一些活動其時幾乎不能稱為管理。當今世界,由於管理已成為一種系統理論和專門學科,人們才認為以往的人類活動也具有管理意義。

  中國古代的管理思想和實踐活動極其豐富多彩。《尚書·堯典》中描述了堯、舜、禹和皋陶關於職能分工以及管理國家的事蹟。3600年前的商代,皇帝己經統轄和指揮幾十萬軍隊進行征戰,管理著上百萬分工不同的奴隸從事生產勞動,朝廷中的管理機構已相當複雜。公元前12至前11世紀,《周禮》第一次把中國官僚組織機構設計為360職,並規定了相應的級別和職數,層次、職責非常分明。春秋時期,一些諸侯國在新兼併的地區設縣,後來又在邊地設郡,郡縣制從根本上消除了中央和地方的對立。秦統一後,以郡縣制作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天下分為36郡,郡以下設縣,縣以下設鄉、亭,基本上實行直線制的組織管理。秦王朝還修建了聞名世界的萬里長城、秦兵馬俑、都江堰、阿房宮等巨集偉建築工程,顯示出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就己經具備了很高的管理水平。此後,中國經歷的文景之治、開元盛世、貞觀之治、康乾盛世等很多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的時代,其中均體現出了中國古代非凡的管理智慧,並展示了豐富多樣的管理實踐活動。

  從古至今,儒家的以人為本,中庸之道,仁義道德;道家的無為而治,道法自然;佛家的因緣和諧,一善為念;法家的法制嚴刑,施術用勢;兵家的奇正變幻,計謀權變;墨家的兼愛交利,善立表率;名家的巧言善辯,擅長解析;農家的因地制宜,嚴守節令;縱橫家的縱橫捭闔,相爭聯合;陰陽學說的剛柔相濟以及和諧發展觀,這些學說無不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周易·繫辭下》中曾說“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事實上以上這些學說都屬於“治世之學”,即講統治管理的哲學,但角度不同、觀點各異。總體上,中國古代以儒家思想管理國家,儒家思想主要講的是“仁”和“禮”,所以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禮”。其突出特點是:提倡積極的入世精神,重視管理倫理,注重“中庸”的管理觀念和“天人合一”的主旨。

  西方管理思想萌芽於文藝復興時期,得益於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在整個世界上的確立,形成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它的成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即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這段時期內。一般認為,在19世紀末期和20世紀初期,美國人泰勒開始使用秒錶研究如何提高工作效率,而法國人法約爾一直在思考組織管理活動的普遍性和獨立的規律,這標誌著傳統管理學的誕生。除了美國管理學家孔茨劃分的11個管理學派的管理叢林之外,進入80年代後,西方新的管理思想正在形成而且處在不斷地演化之中。比較突出的特點是,西方的現代管理思想明顯地向人性迴歸,對於人本身的研究明顯加強,管理理論研究在利用社會科學的其他理論和工具方面越來越強,並大量利用現代經濟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發展自身的理論,計算機與網路的發展也對管理理論的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總體上,西方管理注重個人能力和績效的發揮,重視個人責任和權利,強調製度管理,同時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當前,中國的管理正在借鑑西方的管理的成果不斷髮展,迴歸傳統文化、發揚“國學”思想智慧的潮流與日俱增,“天人合一”的和諧管理理念已為社會所普遍應用。就中西方管理差異而言,有人簡單總結為:西方的管理方式可以形容為教科書式的,更講究效率,講究客觀方法和規範,強調的是事;中國的管理更多是自己探索總結的,適合中國的文化,講究人情,講究做人,強調的是人。

  本質上,無論是中式管理還是西方管理,均不可能從中尋求到解決企業管理具體困難和問題的現成答案。研究管理理論和實踐活動,意在學習、借鑑多方的學說、理論、經驗和成果,並充分結合企業的實際,用新的角度去審視問題,並加以更深刻的思考和應用,從而讓進企業的管理境界步入更高層次。

  篇3

  考古學界、史學界認為,早在3600年前的商代,中國商業、商人、商業文化已經起源並逐步發展。時代跨入21世紀後,越來越多的商業組織融入到全球的經濟範圍之內,進入了競爭更為激烈的國際商圈——商者已無域。面對環境、資源與文化衝突,企業家、職業經理人、管理學家、經濟學家等都在開始認真反思傳統經營方式、競爭手段和發展管理模式所面臨的各種矛盾和挑戰,紛紛探索和研究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當前,企業已有太多的問題急需處置。處於創業期的企業,深感創業之艱難;陷於經營困境的企業,面臨生存壓力;急於轉型的企業,有的則步入發展迷途,不知去往何處;經營穩定的企業,則要考慮永續經營、基業長青的難題。企業界尤其體會到,西方的管理理論已不足以引領企業持續前行。迷茫困頓之際,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把目光轉向一國之學的國學,希望從國學思想中汲取靈感,並用以破解迷思、內觀反省、反哺修煉、追求超越,從而把企業置於良性、持續、和諧的發展軌道。

  近現代意義的國學一詞,源於清末民初。儘管對國學一詞的內涵、內容和範圍學術界還有不同的觀點,但人們還是普遍認同國粹派學者鄧實的觀點。1906年,鄧實在《國粹學報》發表的《國學講習記》一文中說:“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 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狹義的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現在一般提到的國學,是指以先秦經典及諸子學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廣義上,中國古代和現代的文化和學術,還包括歷史、思想、哲學、地理、政治、經濟乃至書畫、音樂、術數、醫學、星相、建築等都是國學所涉及的範疇。

  管理學Management Science是研究人類管理活動規律及其應用的科學。管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以弗雷德裡克·溫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名著《科學管理原理》1911年以及法約爾H·Fayol的名著《工業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為標誌。一般認為,管理學至少已發展有十幾個學派,典型的有:古典學派、行為學派、社會系統學派、決策理論學派、系統管理學派、經驗主義學派、權變理論學派、管理科學學派、組織行為學派、社會技術系統學派、經理角色學派、經營管理學派等等。這些流派儘管各有自己對管理的看法,各有自己的理論主張,但從內容上來看不超出三大內容,即組織、管理方式以及經營。

  企業發展遵循一定規律,國學思想在企業中的應用以及與企業管理的融合也絕非偶然。一是西方管理學說的進入,使得國人領略了嶄新的管理理念,清新與科學之氣氛深入企業。但是,中國企業成長的環境與階段自有其特殊性,西方式的管理思維和方法,在國內全面應用必有其侷限性。二是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不斷更迭、更新,管理堪稱時尚,企業界感到莫衷一是。在複雜的商業環境中,人們體悟到,國學思想本是企業管理的皈依之道、門徑之一。三是西方管理方式重視制度,講究科學,比較理性,而中國的企業倚重人情。基於中國的文化傳統和企業特點,企業界希望以國學智慧來彌補西式管理的弊端,使管理更具人性和藝術性。四是中國的企業管理原本就離不開國學思想。中國有著5000年的歷史,以儒家為主,道家為輔,兼蓄法、墨等諸子思想的學說,早已根植國人心中,中國的企業管理自然擺脫不了本土文化背景和世俗的環境。

  90多年前,梁漱溟先生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裡說過,“世界文化的未來就是中國文化的復興”。當前的國學思潮的返歸,正驗證了樑先生的語言。國學思想博大精深,其中蘊含的力量、真知和奧妙絕非用語言可以描述。但是,傳統的國學思想也並非是企業管理的獨家妙方和靈丹妙藥。從本質上講,中式管理和西式管理其實是相通的。將國學思想在管理中的作用過分誇大,導致對國學的誤讀及濫用,絕對不可取。在西方管理思想中加入國學因素,讓管理更具人性和藝術性,這才是真正的國學思想管理應用之道。正如《文子·道德》中所言:“聖人者應時權變,見形施宜。”


廣播站工作心得體會範文
公司會議學習心得
相關知識
國學與企業管理心得
學習企業管理心得體會感想
學習企業管理心得體會範文
學習企業管理心得3篇
現代企業管理心得感想與收穫
企業管理心得體會_學習企業管理總結
現代企業管理學習心得體會_學習現代企業管理心得體會
現代企業管理心得體會
菸草企業管理心得體會範文
企業管理心得感受範文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