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修辭方法知識點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8日

  修辭手法在很多的時候都會用到,高考的很多考題也會考到,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高二語文的修辭手法知識點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二語文修辭方法知識點

  課標與教材對修辭手法這一考點的相關要求是:

  1.瞭解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

  2.在閱讀過程中能判斷常用修辭方法的種類並理解其表達作用;

  3.在交流和寫作實踐中能恰當地運用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等修辭方法;

  4. 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判斷修辭方法運用的正誤。

  常用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覆、對比、借代、反語。

  1.比喻: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用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事物解說、幫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種類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2.擬人: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作用: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3.誇張:對事物的性質、特徵等故意地誇張或縮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4.排比: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聯的三個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

  5.對偶: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於記憶,有音樂美感。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覆:為了強調某個意思,某種感情,有意重複某個詞語或句子。反覆的種類:連續反覆和間隔反覆。連續反覆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間隔反覆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7.設問: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內容。

  8.反問:無疑無問,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

  9.引用:引用現成的話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兩種。

  10.借代:用相關的事物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替整體。

  11.反語: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按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

  常見考法

  修辭手法的題型主要是選擇題和擬寫題。解答修辭試題,不僅要正確辨析具體語言環境中的修辭方法,還要注意體會修辭方法在特定語境中的積極作用和表達效果,避免比喻不貼切、比擬不當、誇張失真和排比生硬等問題。

  誤區提醒

  例析:下面一句話屬於一般性的描寫,請發揮你的想象,增加一些詞語或句子,使用誇張、擬人的手法,使其傳達出一種炎熱難耐的意境。

  盛夏的中午,太陽發著光,樹上的蟬兒鳴叫著,小草立在路邊。

  盛夏的中午,

  答案示例:盛夏的中午,太陽發著刺眼且毒辣辣的白光,***使人眩暈,***樹上的蟬兒煩躁地聲嘶力竭地鳴叫著,小草耷拉著頭***腦袋***,無精打采地立在路邊。

  分析:這是一道近似於擴寫句子的試題,要求考生把一個一般性描寫炎夏的句子,用上誇張、擬人的手法,新增一些詞語和句子寫出其“難耐”的炎熱程度來。解答這道題,考生必須在給定的句子基礎上做,要用上誇張、擬人兩種手法,要動用自己的知識儲備新增詞和句,把炎熱難耐的盛夏中午寫具體、寫生動。

  例析:根據下面文字的內容,用排比句概括蘇州的美。

  蘇州的美是古典的。哪怕是一木一石,它也是那麼優雅,那麼莊嚴。它一會兒叫你想起我們偉大的歷史,一會兒叫你溫習許多美麗的傳說。含蓄也是蘇州的美。要是不下一番搜尋的工夫,你就別想領略它。蘇州人從來不喜歡在你面前誇口。他只是帶著恬淡的笑容,引你走到那兒,直到你在他面前發出大聲的驚歎。蘇州的美還呈現出它的多樣性。在蘇州,你喜歡古樸,請到滄浪亭;你愛好清幽,就去拙政園;你喜歡疏朗,不妨到怡園;你傾向於深邃,這兒有獅子林。

  答案示例:蘇州的美是古典的,蘇州的美是含蓄的,蘇州的美是多樣的。

  分析:這是一道根據材料按排比要求寫句的試題。考生失分之處在:離開材料寫排比句,所寫的排比句不能概括蘇州的美。比如,有的考生誤將“優雅”“莊嚴”“恬淡”“古樸”等詞視為對蘇州美的概括,而導致錯答失分。解題方略是,抓語段中的關鍵詞或中心句。

  1、修辭手法作用類

  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喻另一事物。

  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用在記敘、說明、描寫中,能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給人以鮮明的印象;用在議論文中,能使抽象道理變得具體,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最常用的還是生動形象。

  借代:借代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與其相關的事物來代替。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體、生動的效果。

  誇張:誇張指為追求某種表達效果,對原有事物進行合乎情理的著意擴大或縮小。

  作用:烘托氣氛,增強聯想,給人啟示。可以引起豐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徵,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對偶:它是一對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意義相關的短語或句子。

  作用: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節奏感強,具有音律美;內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

  排比: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組合而成。

  作用:可增強語言的氣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用來說理,可把道理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用來抒情,可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設問:無疑而問”。往往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題不需要確定答案。

  作用:引起讀者思考。用在標題上,能吸引讀者,啟發讀者思考,更好地體現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開頭或結尾處,除引起思考外,還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用在議論文中,能使論證深入,脈絡清晰。

  反問: 反問的特點也是“無疑而問”,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思,句末一般打問號,有的打感嘆號。

  作用:以加強語氣,增強表達效果,起強調作用

  擬人:作用:使事物人格化,使語言富有神采

  反覆:由二個相同的詞語或句式構成反覆

  作用:主要起強調作用

  2、修辭方法及表達作用答題方式:

  比喻,擬人: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了 ,表達了 情感。

  排比:表現了 ,抒發了 ,增強了語勢,加強了感情。

  反覆,誇張:突出了***強調了*** ***的情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設問:自問自答,引起讀者思考 ,使文章有起伏。

  反問:加強語氣,增強語勢,表達了 ***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模式: ***1***.點明何種表現手法 ***2***. 表現了什麼內容***3***.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此句運用了……從而生動形象表現了……表達了…… 這一句採用了… …的修辭手法, …....***作用***論述了… …***內容***。

  高二的文言實詞知識點

  “常見”指出了考查範圍,即教材中出現頻率比較高的實詞;“文中”是給出確定實詞含義的具體語境;“理解”“含義”則說明高考既考查學生掌握文言實詞的詞義但又不是對原來知識的照搬和死記,而是藉助具體語境,考查學生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部分知識點包括: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偏義複詞、同形異義等。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需要注意一下幾種情況:

  1.注意詞的古今義

  文言實詞,有的與現代漢語意義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這兩類詞都可以不去管它,重點應放在古今既有聯絡又有差別的實詞上。如“食已與與如也”的“已”今作“已經”,這裡是“罷”“完”的意思;如“偷”,古義有苟且、馬虎、刻薄等意,今為偷竊。理解時不能不辨古今差別而隨便地以今義釋古義。

  2.注意單音詞和雙音詞

  文言以單音詞居多,漢語以雙音詞居多。不要把兩個連用的單音詞誤判白話文中的雙音詞,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現象

  古代漢語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說”能“悅”,“諭”通“喻“。因此,理解時不要誤把通假字作為本字。如 “以身徇國” ,“乃是天子報爾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來,就會解錯。

  4.注意偏義複詞現象

  所謂偏義複詞,就是由兩個意思相近、相對或相反的語素構成的詞,其中一個詞素表示意義,另一個只作陪襯,如《孔雀東南飛》中“晝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親父兄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義,“公姥”只有“姥”的意義,“父兄”只有“兄”的意義。如果不解依據上下文看出它們是“偏義”,就會理解錯誤。

  5.要注意一詞多義

  一詞多義,在文言中是常見的語言現象,應根據具體語境作辨別。如“舉世混濁而我獨清”中的“舉”是“全”的意思***與“獨”相對***;“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中的“舉”,根據前後文,應解釋“攻取”。

  【文言實詞考點分析】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在文言文閱讀中常作為第一題進行考查。考試題型主要有下列兩種。

  題型一:給出四個文中詞語的解釋,選出 錯誤的一項。這是最常見的題型。

  題型二:從試卷上的文段中選出四 個詞語,再從學過的課文中選出四個相 同的詞語,不給出解釋,讓考生自己比較它們意義或用法的不同。

  【文言實詞知識點誤區】

  推斷實詞意義的方法

  1.利用音形的分析來推導 如覲,從“見”旁可以推出“拜見”;“造 ”,“辶”與走有關,解為“到”“去”。

  2.利用語法結構推導,例:①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解先入關破泰

  “意”作動詞,後面帶有賓詞語,應解釋為“料想”。

  3.利用聯想的方法推導,平時我們學過不少文言文和成語,在解題時,利用學過的知識並遷移過來,也是不難解決的。

  例如: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不速之客***。腥臊並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

  4.利用組詞來推導,文言文詞語都是單音節的,現代漢語是雙音節的。將單音節的文言詞語,作為語素組成雙音節的現代漢語片語,然後根據實際去選擇一個最恰當的。

  5..根據前後述說的內容作推斷。


高二語文文言翻譯句子知識點介紹
高二語文的病句辨析知識點介紹
相關知識
高二語文修辭方法知識點介紹
高二語文寫作方法知識點
中考語文修辭手法知識點複習
中考語文修辭手法知識歸納
高二語文詞類活用知識點梳理
高二語文滕王閣序知識點
高二語文學習方法指導介紹
高二語文學習方法詳細指導
教師推薦的高二語文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學習方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