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頌新疆的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走入新疆,你會對天人合一的粗獷,敬佩得頂禮膜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歌頌和讚美新疆的文章,希望你會喜歡!

  篇【1】

  南山牧場,是另外一種綠意,青絲絲的,鮮活生動,萌動著一種朝氣蓬勃的氣息。如果說,天池是神仙帝賢造訪留下的天上佳境,那麼,南山牧場則是凡夫俗子勞作蓄生的人間美景。

  仍然是一片廣闊,已不再有放眼之處皆是沙土礫石的空蕩,卻賦予了豐富多彩的內容。一望無際如波浪起伏的綠茵草場,似一張包容永珍的地毯,又恰似一幅漫卷開來、綠意殷殷的巨幅畫紙,那蒼翠成林的雲杉,如天上朵朵白雲般的哈薩克人蒙古包,或埋頭吃草或追逐嬉戲的羊馬,涓涓細流的小溪,衣著各異、圈坐彈唱、笑聲朗朗的人群,都毫無例外地被包裹吸納進這畫卷之中。

  浸入鼻孔的是,濃濃的汗漬味,腥膩的羊羶味,清馨的青草味,刺鼻的馬臊馬糞味。唯一剩下的,似乎只有一塵不染的空氣,清新得肌膚都能感到澈澈的寒。

  穿上色彩斑斕但領口袖角卻汙漬斑駁的哈薩克服裝,踩上光亮如新而泥垢昭然的馬鐙,扶上年代久遠翻毛起皮的馬鞍,揮舞著柔軟如蛇皴裂如鱗的馬鞭,我是那麼的氣宇軒昂。放眼牧野,天高雲淡,山清水秀,夕照餘輝,光斜影長,一切都那麼的渾然天然,一絲一毫都沒有刻意雕琢偽裝作秀的痕跡。

  不敢縱馬奔騰。逡巡幾步,顛簸將我弄得顫顫驚驚,怯聲連呼。臉膛被陽光晒得灰黑黯淡,鬍鬚被風霜浸蝕得斑白凋零,經胳被歲月沖刷得溝壑叢生——那個出租衣馬的哈薩克族老漢,眼光充滿商機無限的喜悅,不失時機地挑起大拇指,為我湊上一句:“雅克西!”

  “雅克西!”,兒時便能耳目能詳的詞語,今天,使用它,才算是真正的身臨其境。

  我也豎起大姆指,回他一句:“雅克西!”,不僅對他的服裝、馬匹,對他的服務,對南山牧場,對天池,對已經的、將去的、未至的新疆,都是“雅克西”——美極了,好極了,棒極了。

  烏魯木齊夜晚的街頭,琳琅滿目的商品,五彩絢麗的華燈,車水馬龍的繁鬧,都和其他城市所共有。

  與眾不同的獨特是什麼?我在尋找,在體味。整個街道,似乎都沉浸在煙氣瀰漫之中,與之經久不散的是,腥膩的羊羶氣味,噴香濃郁,令人饞涎欲滴,不禁駐足探詢。身著各式各樣、鮮豔奪目的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服飾的商販,操著蹩腳夾生的普通話,正在攤頭熱情地招攬著生意。大鍋裡沸騰翻滾的湯汁,冒著霧濛濛的蒸汽,通紅的烤爐架上油沫肉條發出“滋滋”作響的聲音,略帶薰糊的香味,化為嫋嫋直上的青煙白煙,吆喝聲、叫賣聲、盆碗撞擊聲,交織成一片。整座城市的夜,都被蒸煮燒烤得熱氣騰騰。

  新疆人用落落大方喜迎著四方的客人。這裡,才能真正稱作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地方。如鼎大的蒸鍋,只能煮上一兩扇羊肋;盆缽大小的粗瓷大碗,只容擺進一塊羊排,便已滿滿當當;烤羊肉一串頂仨。如果說上一句“這麼大的羊排,也不切上一切,不弄細了,如何下嘴?”你會被人笑傻,要的就是手撕口扯狼吞虎嚥的感覺。當酒意凜冽,不經意地揩拭佈滿嘴邊的油凍,你才發覺,飲食的快樂,原來可以這麼平白直樸。這種粗放,這種酣暢淋漓的痛快,是別的城市學不來的。也許,這才是西域風情的真味。

  篇【2】

  到了烏魯木齊,已是晚上十點。走出燈火通明的機場,幾輛等待拉客的計程車、三輪車,零零落落地停在有些灰暗的街燈下,稀稀疏疏的行人,凋落光淨的樹木,除了給人一種秋意黯然的感覺外,幾乎不能察覺,這已經到了最西陲的省會城市。

  街道,比所走過的城市,要寬出二至三倍,讓你嘆憾,新疆或者說西部人,在土地上的奢侈。道路兩旁的建築,沒有高層林立的豪華,偶爾還能見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房樓樣式。簡潔和樸素,依然是這個城市尚未消亡的一種格調。

  仍然是寬闊空蕩的沉寂。

  走入新疆,最先體味到的是,天地的廣,人丁的稀,景物的清,以及這種反差,所帶來的靜寞,靜得讓人有種不驚不乍的淡定從容,天崩地陷也能無動於衷的漠然。

  年輕貌美的導遊小姐,清新歡快的氣質,讓遠道而來的客人眼前一亮,因旅途帶來的勞累,因寥落帶來的乏然,一掃而光;她流利的普通話,嫻熟而娓娓動聽的講解介紹,使你心中暫被壓抑的憧往,又再沸騰昇起。

  她自稱祖籍南京,爺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因墾戌來到新疆,至她已然三代。談吐之中,眉宇之間,她沒有流露出半絲顛沛流離的悽苦,卻有著落地生根的安然和豁達。同為墾戌邊陲,這些遷移的故事,並不新奇,可一行人,卻為她的爽朗大方所感染。故鄉,不再遙遠,他鄉,不再陌生,異客,不再孤獨,思親,不再愁苦。

  這麼晚了,趕緊領去進餐吧。導遊小姐聽得客人一番抱怨,欣然一笑道:速去進餐,那是自然,晚?近四小時的時差,這個時間對烏魯木齊來說,才算夜色初上,明早十點——這個城市的黎明時分,我們將開始第一天的行程,如果有頭昏腦脹、難以入眠、疲勞至極現象,可能是時差反應,趁早來找我。

  綠意乏然。一路上的感覺,到了餐桌之後,更為強烈起來。有魚有肉有土豆,有飯有面有饃饃。可卻,物以稀為貴,惡劣的環境,使得青鮮的蔬菜,顯得那麼的稀缺珍貴。

  為了消除我們的錯知錯覺,導遊小姐一大早便特意領著我們,乘車經過一段繁華的市區,具有現代氣息的摩天大廈,撥地而起,新疆人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異鄉客刻意故作矜持卻掩不住的驚歎。發展的振奮,充盈著每個人的心頭。

  進入郊區,空曠感,又再襲入眼簾和心底。除了城郊結合部,為數並不多的挖土採石機械轟隆隆的作鳴聲外,仍是放眼望去的空曠。

  你會覺得,土地的奢侈,除了面積的寬廣之外,似乎就一無所有。富庶,與此地無緣,貧瘠,一直同它結伴而行。

  戈壁灘、沙丘、鹽鹼地,一望無垠的荒涼。礫石、沙粒,是這個地方最不稀缺的產品。柏油公路,筆直地伸向前方,有人調侃道:這地方,駕車不用打方向換檔,容易瞌睡;公路也恁好修,拿個釘耙將滿地的石子耙平,澆上柏油就成了。導遊小姐也不失幽默地湊合道:我們這裡一個縣長,就抵你們那的一個副省長。客人不解,導遊小姐笑道:新疆有個縣,轄區面積25萬平方公里,差不多接近你們一個省的面積,可是讓沿海地區的村主任來互換職務,打死都不來。眾人一笑莞爾。

  沒有怨天尤人的妄自菲薄,卻有生於斯長於斯樂於斯的隨遇而安,新疆人有著樂天達然的積極生活觀。

  滿目的灰色,灰色的沙子,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塵霧,灰色的原野,一切都是灰濛濛的單調。一丁點的生機,便會給你一種驚喜,一種衝動;偶見偶遇的人影,或許就是一個奇蹟,一份希望。缺少生機,生命方顯得珍貴;地廣人稀,人情才那麼的溫暖。生態的優越感,容易使我們滋意踐踏生命,人口的繁盛,可能會使世態變得更加炎涼。

  一棵棵,一點點,一簇簇,一塊塊,一片片柏、杉、鬆,一陣陣生機盎然的綠意由遠及近,灰色漸行漸無,綠色不再稀罕,鮮明而強烈的對照,清新而又活潑,提醒著你,已進入天山天池風景區。

  與其說嚮往天山,不如說是嚮往尋夢,去尋一個梁羽生筆下俠客影跡的夢。

  凌末風與劉鬱芳相邀“錢塘觀潮,天山賞雪”,卻因一個事件,最終只能“相忘於江湖”。想來,這天山賞雪,應當是足令心醉的遐意之事。

  不見雪,卻見一池翡翠。那種綠,給人一種沁人心脾的舒暢,那種清,給人一種醒目開竅的豁明,那種晶瑩剔透,給人一種明亮通徹的恬靜。微風起處,忽晃出道道條紋,石墜槳起,卻濺出明珠澈玉。這本不是水,而是瑤池的玉液瓊漿。

  不是嗎?《穆天子傳》說得清楚明白:“乙丑,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既然是觴,定有歡筵酣醉對歌的暢快淋漓,極有可能也發生了意亂情迷的悱惻纏綿,不然怎會成為文人墨客爭相傳誦的千古佳話?為鑿證並非子虛烏有的傳說軼事,導遊小姐還指東邊的“梳洗澗”和西邊的“洗腳盆”小天池及“隱乳洞”,又不無遺憾道,冬天來看雪景最妙,那時池面堅冰,滑雪溜冰,妙然生趣。

  西王母天仙貌美,非但穆天子為之傾倒,就連仙風道骨的老聃在與之同浴天池時,也動了凡心戒念。“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花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池月下逢。”與其說太白詩仙在稱讚楊貴妃,不如說是因見楊貴妃而想到了西王母,想起了那場神眷仙羨的瑤臺相逢。仙境,離得如此之近,蟠桃盛宴的饞香,似乎飄然而至鼻尖。

  “一池濃墨沉硯底,萬木長毫挺筆端。”郭沫若吟道。天池,其實不用濃墨彩繪,就足以讓你如痴如醉。

  看,那就是天山著名的博格達峰。順著導遊小姐的手望著,天池盡頭,山戀疊幛,正中三峰品字排開,赫然屹立,峰頂煙霧繚繞,積雪覆蓋。雪線之下,山體通褐,雪線之上的冰川,似乎也被映成得灰褐一色,顯得更為詭異神祕。博格達,蒙古語就是聖山神峰,難怪如此,山如其名,遠遠望去,有種高貴莊嚴不可侮謾的氣勢。

  博格達峰給我一種頓悟。我知道了,天山,以及從天山可知的崑崙山,代表了只能永遠望其項背而不能超越的修為境界。武功,武德,如此;天命,人生,悟道,參禪,亦如此,這就叫至尊無上,這就叫出神入化。

  不見俠蹤俠影,卻知道丘處機在天池西北岸修了一座鐵瓦寺,至今遺址尚存。也算是聊以自慰吧,純屬意外地找到一個金庸筆下武林名宿的足跡。王重陽的大弟子,全真教的掌門人,這不假,可歷史上的丘處機,不會武功,王重陽也不會,他的修為與建樹,遠比他在金庸筆下的武功和俠氣,要大得多,深遠得多。他來過天山,來過博格達峰,也真正到達了這種境界。

  不見俠蹤俠影,可卻想知道,莫問、游龍、青幹、競星、日月、天瀑、舍神七劍,哪一柄慧劍,真能斬斷情根?

  真的能“相忘於江湖”?除非是未曾生情,除非是泯滅記憶,方能相忘。縱然是因愛而徹恨,依然是銘記,依然是化灰卻更加刻骨的銘記,怎能相忘?眼前晃過一個影兒,不覺想得痴了。

  篇【3】

  新疆有一片片石油寶地,但這油寶地卻又是那樣乾旱、炎熱、荒涼,幾乎沒有生命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然而放眼荒涼的戈壁,我欣喜地發現不遠處有一種生命在風中搖搖曳曳,展現著它獨特的美麗,那便是戈壁紅柳。

  紅柳是一種低矮的植物,在惡劣的環境中,它學會了紮根汲取養料,學會了把極少的養料轉化為巨大的成長動力,學會了與風搏鬥,與乾旱抗爭,正是因為紅柳的這種頑強毅力,才使它在惡劣的環境種生存不息。

  佇立在荒涼的戈壁灘上,凝視著一株株紅柳在風中搖搖曳曳,我忽然感悟到一個人活在世上就好比一株紅柳紮根荒涼的戈壁。總是有風來襲擊,卻很少有雨來滋潤。於是人們在困境中學會了堅強,在磨難中看到了希望,人就像紅柳一樣,紮根一方土地,不論有多大的風沙暴雨,都要充滿生存的希望,充滿力量的活著,即使有最後一滴養料,那就是希望。沒有風浪,怎麼顯現出帆船的博大;沒有風沙,怎麼顯現出森林的茂盛,經歷了挫折與坎坷,才能感受到生存的快樂,生存的價值……記得有一位偉人說:“人是要有點精神的。”

  溫室裡的花朵,永遠感受不到每一次生存的快樂;池塘裡的水仙,永遠不知道每一滴雨露的珍貴。唯有戈壁紅柳,經歷了千年萬載的磨練,才懂得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我讚美紅柳,讚美紅柳精神!

  

歌頌辛棄疾的文章
歌頌辛苦工作的文章
相關知識
歌頌新疆的文章
歌頌農民的文章
歌頌美好的文章
歌頌烈士的文章
歌頌春筍的文章
歌頌交警的文章_讚美交通警察文章
歌頌警察的文章
歌頌黨歌頌中國的文章_歌頌祖國讚美黨的文章
歌頌大學的文章
歌頌校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