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有什麼故事
孟子,中國文學史上的一代儒學宗師,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孟子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孟子的故事
一代儒學宗師孟子滿腹經綸,有著“大才雄辯,天下無對”之美譽,而戰國秦相張儀則因生就一條三寸不爛之舌而被稱為“天下第一利口”。彷彿冥冥之中自有註定,在兩位名家在學術及政治領域多有爭論,脣槍舌劍之激烈程度,不亞於現代名流微博過招的濃烈硝煙氣息。
兩人的多次言語交鋒中,尤以張儀的一句“儒家大偽”最為犀利,這一番千古絕罵,竟使得一向自命清高看不起縱橫謀士的孟子也無地自容,至此再不敢有“妾婦之道縱橫家”這等充滿諷刺意味的言論。
儒學文化,堪稱中華文化之正統,孔孟門生遍天下,大凡讀書之人,無不對這兩位宗師肅然起敬。可在百家爭鳴,各種思想言論大放異彩的春秋戰國時期,偏偏就有張儀這樣堪比現代叛逆青年的縱橫家對錶面假斯文的酸腐文人不屑一顧,竟在殿堂之上,眾目睽睽之下直指孟子“爾何其厚顏也”,更振振有詞地指責儒學文人迂腐愚昧、張揚刻薄,鄙視天下眾生,事事維護周禮、貶斥法制,說到底不過是一群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書呆子云云。一陣嬉笑怒罵,震懾得大殿中鴉雀無聲,而此刻孟子早已被這番“有辱斯文”的當眾嘲諷氣得無力反駁,羞憤之下一口鮮血噴出兩丈多遠……
在齊宣王的接風宴上,將孟子罵得體無完膚的,張儀恐怕是空前絕後的第一人。掩卷沉思,私以為戰國時期若有保險這一行業的話,張儀必定會為他那條賴以生存的巧舌一擲千金投下重保。然而這等巧舌如簧的政客卻偏偏入不了秦武王的法眼,最終還是落得個辭職返鄉,魂斷病榻的下場。
孟子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
戰國時代,諸國征戰不斷,導致百姓流離失所。孟子心繫百姓存亡,於是決定遊說諸國君主罷兵休戰。
孟子來到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勸諫魏惠王。魏惠王向孟子詢問治國之道:“孤王勞心治理天下,每日不敢懈怠,為什麼魏國的百姓沒有增加呢?”
孟子反問魏惠王:“兩國的軍隊在戰場上廝殺對戰。戰敗的一方士兵丟掉兵器,扔下盔甲爭相逃命。如果一個士兵只跑了五十步,他見有人跑了一百步就嘲笑那人貪生怕死。這是正確的嗎?”
魏惠王當即回答這不對。孟子又說:“大王你雖然用心治理國家,但是也熱衷對外開戰。戰爭就會使百姓傷亡,這和五十步笑百步不是一樣的嗎?”
孟子說政的這兩個典故充分體現了儒家仁政的思想。孟子為推行自己的仁政學說遊說天下諸國放棄戰爭,善待國家百姓的行為永遠值得我們歌頌。
孟子諫鄒穆公的故事
《孟子諫鄒穆公》選自《孟子·梁惠王下》。穆公是鄒國的國君,因孟子是鄒國人,所以鄒穆公才找到他,開始了一下這段談話內容。
這段對話發生下鄒國和魯國交戰的背景下,鄒穆公說:“寡人的官吏死了三十三個人,而那些老百姓,卻沒有一個願意為了戰事而死的。我真想殺了他們,可是百姓又有那麼多人,殺也殺不完;不殺他們,我實在恨不過,他們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的長官戰死卻不去救他們。我該怎麼辦才好?
孟子說:“這年頭,兵荒馬亂的,你的那些百姓,年老體弱的人死了,屍體都被丟棄在山溝裡;身強力壯的,到處逃亡,這樣的人好歹都有幾千人吧。大王你的倉庫裡藏滿了糧食,堆滿了金銀財寶,但是你的官員卻沒有一個人告訴你這樣的情況,這都是那些官吏殘害老百姓的結果啊。孔子的弟子曾子曾經說過:小心啊,你如何對待別人,同樣別人也會如何對待你。現在你的人民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的長官被殺而不去營救,這都是你的人民在報復他們。你還是不要再怪罪他們了。只要你從今以後開始施行仁政,你的人民自然會尊敬他們的官吏,再遇到這樣的事情,他們肯定會心甘情願為了官吏去犧牲了。”
這一段對話,和孟子見梁惠王一樣,他向鄒穆公闡述了推行仁政的必要性。強調了王道的重要性,主張德治,要求君王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樑上君子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