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父母的經典短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父愛如山,屹立於天地之間,阻擋來自外界的風霜;母愛如水,涓涓細流,潺潺的圍繞在身旁。父母都是偉大的,無私的。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父母的愛

  父愛如山,屹立於天地之間,阻擋來自外界的風霜,那是一種剛強的愛,濃厚但不強烈,堅挺但不銳利,就像是經過歲月沉澱的大山,結實而堅韌;

  母愛如水,涓涓細流,潺潺的圍繞在身旁,如絲如縷,總是柔和的,暖暖的,細細的包圍在我們身邊,這愛,如朝陽,暖兒不晒;如微風,清爽而不強勁,如細雨,潤物而無聲;

  童稚的時候,我們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外界的風雨根本吹打不到我們的身上;

  青年的時候,我們認為自己已經足夠通透世情,父母為我們建立的堡壘被我們從內部破壞,叛逆、任性、憤憤……各種情緒衝擊著,急於掙脫父母的管束,渴望感受外面的藍天白雲,自由遼闊。然而,父母的愛,依然如和風拂面。雖然,在我們的強烈要求下遠離我們的領地,可依然站在遠處,那個我們認為足夠的距離之外,不會多出一分的空地上,靜靜的,構建更大的堡壘,只不過,不讓我們感受到而已。

  我們漸漸的大了,考上大學,離開家,真正的走出父母的視線,去感受外面的世界、去體會自由的空氣,去結識陌生的朋友,這一切都讓我們感到新鮮,我們筆直的朝前跑去,沒有一絲回顧,沒有看到,自己的身後是父母殷殷掛念的心,時時注視的眸。

  這時,父母的愛已經不是那個圓形的堡壘,而變成了絲般細微,煙塵般繚繞的縷縷,不管你所去何方,父母的愛都會穿越時空的界限,以任何方式到達你的身邊。

  我們茁壯的成長起來,有了自己的事業,自己的天空。這時,我們的父母則由曾經的青壯變成了遲緩的老人,他們佝僂的腰背承載著我們成為青壯之前的種種重量,雖然彎曲,但依然堅韌。

  俗話說:“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就算我們成家立業,兒女繞膝之時,我們的父母,他們的愛依然那麼溫煦如初,依然在心中惦念你的種種,依然大愛無聲。

  篇2: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指引和內心的關愛

  可依靠的唯有自己

  這是發生在一個普通猶太人家庭裡,父親和兒子的故事:

  兒子叫約翰,在他4歲那年,有一天他和姐姐在客廳玩捉迷藏。他們玩得正高興,父親抱起小約翰,把他放在沙發椅上面,然後伸出雙手做出接的姿勢,叫他往下跳。小約翰毫不猶豫地往下跳,在即將抓住父親的瞬間,父親縮回了雙手,約翰摔到了地板上,他號啕大哭起來。小約翰向坐在沙發上的媽媽求助,媽媽若無其事地坐著,並不去扶他,只是微笑著說:“呵,好壞的爸爸!”父親站在一邊,以嘲弄的眼光望著上當受騙的小約翰。

  這便是猶太家庭教子的方法之一,這樣做的目的是灌輸給孩子一個理念:社會是複雜的,不要輕信他人,唯一可依賴的就是自己。

  猶太家庭的孩子都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房子被燒著了,你將帶著什麼東西逃跑?”如果孩子回答是錢財,母親會進一步問:“有一種沒有形狀、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麼嗎?”如果孩子回答不出來,母親會告訴他:“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錢財,而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著你。”

  你對爸爸的愛,遠遠勝過那部車

  一個猶太家庭的父親,存錢存了很久,終於買了一輛自己嚮往已久的新車。新車開到家後,他珍愛有加,每天都要洗車打蠟。他5歲的兒子見父親這麼愛車,也常常樂此不疲地幫爸爸一起洗車。

  有一天,這位父親開車回到家後,累得一動也不想動。於是他決定破一次例,改天再洗車,儘管自己的愛車因淋了雨,而顯得髒亂不堪。

  這時,5歲的兒子見父親這麼累,就自告奮勇地要幫爸爸洗車,見他這麼小的年紀,就知道體諒自己,心裡甚感欣慰,便放手讓兒子去洗。

  兒子要動手洗車了,卻找不到洗車用的毛巾。於是他走進廚房,立刻便想到母親平時煮菜洗鍋時,都是用鋼刷使勁刷才刷乾淨的,所以既然沒有毛巾,就用鋼刷吧!他拿起鋼刷用力地洗起車來,一遍又一遍,像刷鍋一樣地刷車。

  等他洗完之後,聽見“哇”的一聲,他失聲大哭起來,車子怎麼都花了?這下可闖大禍了,他急忙跑去找父親,邊哭邊說:“爸爸,對不起,爸爸,你來看!”父親疑惑地跟著兒子走到車旁,他也“哇”的一聲,“我的車,我的車!”

  這位父親怒氣衝衝地走進房間,氣急敗壞地跪在地上禱告:“上帝呀,請你告訴我,我該怎麼做?那是我新買的車,一個月不到,就變成這樣,我該怎麼處罰我的孩子?”

  他才禱告完,耳邊忽然出現一個聲音“世人都是看表面,而我卻是看內心!”突然間,他徹悟了。

  他走出房門,兒子正害怕地流著淚,動也不敢動。

  父親走上前去,把孩子緊緊地擁在懷裡,親切地說:“謝謝你幫爸爸洗車,爸爸對你的愛,遠遠勝過對那部車子。”

  凡事要透過表面去看本質,當家人或朋友無意間做錯了某件事時,我們要理智對待,不要只看事情的表面,而忽略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學會用愛心去包容愛心,家會讓你感覺自己的周圍,時時洋溢溫暖的陽光。

  這種信任和理解真的很重要。

  這個故事對於眾多家長來說有很強的的啟迪和警示作用:“你到底愛的是孩子,還是孩子努力的結果?如果是後者,那說明你不會愛!”亦或是“你到底是愛自己的孩子,還是愛那個你心目中的孩子?如果是後者,那說明你不會愛!”,往往,在和孩子互動過程中,我們關注自己的感受,關注孩子是否改錯,關注孩子是否優秀,而我們忽略了關注孩子本身,這些都是打著愛的旗號傷害著孩子,但我們往往認為這就是愛。請牢記,孩子本身最重要!

  讓孩子去開闢自己的天空

  《一個猶太人的家庭教育》講的是一個偉大的猶太母親把三個孩子培養成才的理念和方法。這位母親生在上海,父親是猶太人,在她12歲那年去世了,隨後母親也離她而去,她成了孤兒。長大後在上海銅廠做女工,結婚後生下三個孩子,但不久後丈夫又離她而去了。為了逃避痛苦,她成為中以建交後第一批迴到以色列的猶太后裔。

  為了生存,也為了三個孩子能早日回到以色列,她先發奮學習希伯來語,然後,在路邊擺了個小攤賣春捲。以色列的官方貨幣是謝克爾,一謝克爾兌換人民幣2塊錢,更小的幣值是雅戈洛,一謝克爾等於100雅戈洛。她的春捲小攤每天只能賺到十來個謝克爾……

  1993年,她接回了三個孩子,大兒子14歲,二兒子13歲,小女兒11歲。開始她一直秉承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則,依舊做著合格的中國式媽媽。把孩子送去學校讀書,她賣春捲,孩子放學,她就停止營業,在小爐子上面給他們做餛飩或者麵條。這一幕被鄰居看到了,就來訓斥大兒子:“你已經是大孩子了,你應該學會去幫助你的母親,而不是看著你母親忙碌,自己就像廢物一樣。”然後轉過頭訓斥母親:“不要把那種落後的中國式教育帶到以色列來……”

  大兒子和她都很難受,但他們都在慢慢地改變,大兒子不但學會了做春捲,還把春捲帶到學校賣,每天,三個小孩子能賺到10個謝克爾,回家交給母親。母親覺得很心酸,讓他們小小年紀就擔起生活的擔子,但猶太人不這麼認為,在猶太家庭裡,孩子們沒有免費的食物和照顧,任何東西都是有價格的,每個孩子都必須學會賺錢,才能獲得自己需要的一切。

  於是媽媽不再提供免費的餐食和服務,同時也給他們賺錢的機會,以每個春捲30雅戈洛的價錢批發給他們,帶到學校後,可自行加價出售,利潤部分自由支配。

  三個孩子賣春捲的方式竟然截然不同。小女兒最老實,按老價錢50雅戈洛一個零售;二兒子則以40雅戈洛的價錢批發給學校餐廳,每天讓他送100個春捲;大兒子則舉辦了一個“帶你走進中國”的講座,講座的噱頭就在於可以免費品嚐美味的中國春捲,但需要買入場券,每人10雅戈洛,結果收入1500雅戈洛。

  隨後他們琢磨出了更多更新穎的賺錢方法,他們很努力地去學習和思考,學業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同樣作為父母,是不是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我們每天一睜開眼睛就為了孩子忙活,做飯、洗衣服、接送、輔導作業,然後才是做自己的事情,每天忙的團團轉,累得筋疲力盡。一發牢騷,孩子還會心生厭煩,根本不理解我的付出。再回頭看看,每一位中國母親不都是這樣嗎?這樣我們就很偉大嗎?我們付出了很多,卻造就了一個又一個“小皇帝”、“小公主”……

  我們希望孩子成才,卻又過度的保護他們,使得孩子變得無能無法自立;過分的溺愛,帶來孩子的無情;過多的干涉,讓孩子多了很多無奈;過多的指責,讓孩子變得不知所措,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想要為孩子創造一個無憂無慮,快樂成長的天空,但卻發現自己完完全全的佔據了創造者的位置,其實,這個位置也要有一部分讓孩子承擔。現在的照顧,也許會暫時保護著他們,但是他們總有一天會長大,會在長大後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那個時候,我們是如何也幫不了他們的……也許,讓孩子過早的面對金錢面對名利面對社會,會有不捨和心疼,但他們總有一天要面對,總有一天要承擔。

  我們為何不像那位猶太母親那樣,放開手,讓孩子自己去開闢屬於他們自己的天空呢?

  篇3:父母,孩子人生路上第一盞明燈

  一場考試,觸及靈魂——題記

  期中考試後第三天,兒9歲,三年級,他告之我說,“明天,要開家長會,老師說,必須要帶一支筆。”

  其實不是家長會,沒有往常的通告、總結、家長代表講話。確切的說,這是一場考試,面對家長的考試,或者是一次調查。

  題目簡單,直接,都是生活中的小細節。

  第一題是這樣的:“你家有藏書嗎?有多少冊?

  “有多少?不太清楚了?”我摸了摸腦袋。

  已經有好幾年沒逛過書店,也沒有認真地讀完一本書了。 這些年來,房子倒是寬敞明亮了些,但曾經夢想的書房,卻最終泡了湯。家裡那些書籍,是剛工作那陣子買的,現在,被遺忘在角落裡,滿是塵埃。

  “隨便填個數字罷,現在,誰還正兒八經地坐在書房裡看書啊,要想了解資訊,電腦、手機裡到處都是。”我在心裡滴沽著。

  沒想到緊接著的第二題竟然是:“哪些書是你讀完的?你還記得主要內容嗎?你和孩子討論過書裡面的故事情節嗎?”

  我的汗一下子掉了下來。

  這些年來,我把主要的精力都花在了工作和孩子的培養上,沒心思完整地讀過一本書,也沒有和孩子聊過多少書中的故事。

  第三道題:“你陪孩子去過哪些地方,你和孩子一起照過像嗎,?”

  第四道題:“每週有幾天,你能和孩子共進晚餐?能和孩子歡樂時光?”

  第五道題:“你能說出孩子的幾個同學?你知道孩子最喜歡和最討厭?”

  第六道題:你埋怨過父母嗎?你有不講原由的責罵過孩子嗎?你消極面對工作中的加班嗎?

  ……

  我努力回憶著,這九年間,和兒子相處的點點滴滴,回味著,這些年來和兒子互動的頻率,我已然汗流浹背。

  其實,題目都是和孩子互動的的小細節,我也留意了一下身邊的家長,但很多家長,還是被難住了,或者說是被震住了。在這些簡單的試題面前,我們的日常生活狀態,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中所擔負的角色定位,都一一呈現出來了。

  交卷後,班主任走上了進臺,一臉的意味深長:

  “與其說,這是一次考試,不如說是一次問卷、一項調查。其核心是:在孩子的成長中,作為孩子父母的我們,會帶給孩子一些怎樣積極向的的情緒,或者會給孩子帶來消極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若是每天堅持閱讀半小時,孩子也會拿起書本來,你若在公共汽車上,給老人讓座,孩子也會適時站起來,把位子讓給老奶奶,你若堅持每天對你的爸媽送上一杯茶,有一天,孩子也會給你遞上一杯溫暖身心的茶。”

  “其實,孩子的成長,就是“拼爹媽”的時代,但這個“拼” ,拼的是,我們是不是一個積極向上的父母,是不是一個以身作則的好榜樣?拼的是,我們有沒有為他培養一個好的習慣,是不是和他建立了一個健康和諧的親子關係?拼的是,我們為他打下了怎樣的基礎,為他指明瞭怎樣的方向。”

  所以,我的結論是:作為家長的我們,給你的孩子樹立什麼樣的生活狀態,將深層次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我的話完了,感謝你們今天能參與這次活動,但願你們有啟發,在孩子的教肓方面,在自己人生的旅程之中。”

  最後,班主任,面對我們,深深鞠了一躬。 掌聲如潮的響起來。

  聽到這兒,我終於意識到: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自己的角色定位,很不到位。換句話說,自己很多時候只在意孩子的成長,而忽視了作為父母自身的提高,忽略了自身一言一行對孩子的潛移默化,耳濡目染。

  這次考試,真的一下子考進入了我的靈魂深處,讓我更明白了一個父親對孩子的責任,幸運的是,這明白還不是太晚。

  是的,我們也許只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但對孩子來說,我們就是他的啟蒙老師,就是他的成長過程的標尺和榜樣,就是他人生路上永遠亮著的那盞燈。千萬不要小自己的正能量,我們牽著的他的小手往哪個方向走,那很可能就是他的未來,他的明天。

  所以,請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別讓我們的孩子,從我們這裡沒有得到任何可“拼”的資本。

  

有關寫父親的背影精彩作文
關於親情的作文寫我的父親
相關知識
關於父母的經典短文
關於父親的經典散文
關於父愛的經典散文
關於父母的感動短文
關於父母的感人短文章
關於愛情的經典短文章
關於放棄的經典短語
關於父親的經典句子_父親節經典語錄
關於成功的經典短語
關於愛情的經典短語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