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的健身作用
散打也叫散手,古時稱之為相搏、手搏、技擊等。簡單而言就是兩人徒手面對面地打鬥。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散打是國標武術一個主要的表現形式,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為主要進攻手段。另外,還有防守、步法等技術。散打也是現代體育運動專案之一,雙方按照規則,利用踢、打、摔等攻防戰術進行徒手搏擊、對抗。是中國傳統武術的擂臺形式,也是中國武協為了使武術能夠與現代體育運動相適應所整理而成。
1979年散手在我國成為競技的比賽專案。在80釐米高,8米見方的擂臺上進行比賽。散手比賽允許使用踢、打、摔等各種武術流派中的技法,不允許使用擒拿,不許攻擊喉、襠等要害部位;運動員分體重、穿護具在相同的條件下平等競爭。在對敵鬥爭中這些界限就沒有了,軍警對敵鬥爭就專尋對手的要害部位擊打。使用的招法也比較凶狠,殺傷力較大,散打的出現讓中國武林***格鬥界***火紅起搏擊熱。
散打是中華武術的精華,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體育專案,多年來在民間流傳發展,深受人民喜愛。散打起源與發展,是和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同步。它從先輩的生產勞動,生存鬥爭緣起,但又服務於此,演化至今成為華夏民族燦爛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原始社會人類為了爭取自下而上、獵取食物,長期與野獸搏鬥,學會了與野獸搏鬥所使用的不同方法。如:拳打、腳踢、抱摔等簡單的散打技術,並學會了一些野獸獵取食物的本領,如:貓撲、狗閃、虎跳、鷹翻等。
現在的散打是兩人按照一定的規則,運用武術中的踢、打、摔和防守等方法,進行徒手對抗的現代體育競技專案,它是中國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武術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套路演練形式,一種是格鬥對抗形式。散打就是格鬥對抗形式的一種。
1979年,隨著中國武術熱的再度興起,中國體委按照競技體育模式,首先在浙江省體委、北京體育學院和武漢體育學院進行了武術對抗性專案的試點訓練,並於同年5月在廣西南寧舉行的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上做了首次彙報表演。同年,又進行了幾次比賽。1982年制定了《散打比賽規則》,1987年,散打被國家體委批准為正式比賽專案,並設“團體錦標賽”和“個人錦標賽”賽制。現在武術散打對傳統技擊術進行歸納、整理,捨棄它們的具體形態,找出其中帶有共性的規律,即把中國各拳種門派的拳法、腿法通過規整,總結出它們的基本運動形式,經過高度抽象,確立進攻技術具有兩種運動形式:一種是直線型方法,另一種是弧線型方法。拳法以衝、摜、抄、鞭,腿法以蹬、踹、掃、擺、勾為內容,摔法則根據“快摔”的要求和“無把”的特點,主要把握“破壞重心”和“掄圈”的要點,創造出“接招摔”和“夾打摔”的方法。同時,防守技術也劃分為“接觸式防守”和“不接觸式防守”兩種。散打從比賽形式上採用了中國傳統的“打擂臺”的方式,一方掉擂出局即為輸方。在競賽方法上採用三局兩勝制,先贏兩局者即為贏家。2000年首屆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在湖南長沙市舉行,湖南衛視對賽事作了全程報道,這是中國武術散打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國武術散打進入了專業賽制的時期。眾多散打高手登臺競技,當年的散打王是來自解放軍體院的“劈腿王”柳海龍。2001年3月27日,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在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中國武術協會散打館拉開帷幕,比賽的直播工作在2000年湖南衛視現場直播的基礎上,採取國內各地方與國外電視臺同步直播的形式進行。從2001年2月15日開始,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體育報、北京電視臺、北京有線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全國180多家媒體對賽事的籌備情況進行了跟蹤報道,引起了社會各界對2001年散打王爭霸賽的廣泛關注。 通過2000年一年來的比賽,散打王爭霸賽已經在體育界、武術界尤其是散打專業隊中得到了普遍認同,廣大教練員、運動員參加散打王爭霸賽的熱情空前高漲。 2001年,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的報名工作業已於2月10日截止,報名隊由2000年的25支增加到40多支,報名人數由117名增加到200多名,其中很多是國內、國際比賽的冠軍。由於報名人數的大幅度增加,比賽採用單迴圈淘汰制。
2001年的散打王爭霸賽以北京為主賽區,在全國各大重點城市輪迴比賽的形式進行比賽,這場賽事給越來越多的人帶去新的驚喜。2001年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在整體燈光、音響、舞臺包裝、武舞表演比2000年更精彩,更具有觀賞性和娛樂性,這是競技體育、時尚文化和影視藝術的完美結合,是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新的里程碑。2001年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在競賽組織方面的最大突破是邀請外國選手正式組隊參加常規比賽。這標誌著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的國際化理念將由設想變成為現實。2001年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將分為資格晉級賽、八強賽、半決賽、決賽***各級別冠軍賽***、總決賽***王者爭霸賽***、超級散打王爭霸賽等六個階段進行比賽。當年的散打王是來自北體大的“白眉大俠”“鞭腿王”苑玉寶
傳統武術和散打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