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中藥材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4日

  白芍藥***學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也稱白花芍藥,是毛茛科芍藥屬植物。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栽培歷史,馳名中外,其稱白花芍藥。其根可入藥。那麼是什麼呢下面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對您有幫助哦!

  :

  【藥材名稱】白芍

  【拼音】Bái Sháo

  【別名】金芍藥***《安期生服煉法》***,白芍***《藥品化》***。

  【出處】《本草經集註》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芍藥***栽培種***的根。夏、秋採挖已栽植3~4年的芍藥根,除去根莖及鬚根,洗淨,颳去粗皮,入沸水中略煮,使芍根發軟,撈出晒乾。

  【原形態】芍藥***《詩經》***,又名:離草***《韓詩》內傳***,餘容、其積,解倉***《吳普本草》***,可離***崔豹《古今注》***,犁食、鋋***《別錄》***,沒骨花***《胡本草》***,婪尾春***《清異錄》***,將離***《綱目》***。

  多年生草本,高50~80釐米。根肥大,通常圓柱形或略呈紡錘形。莖直立,光滑無毛。葉互生;具長柄;2回3出複葉,小葉片橢圓形至披針形,長8~12釐米,寬2~4釐米,先端漸尖或銳尖,基部楔形,全緣,葉緣具極細乳突,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葉脈在下面隆起,葉基部常帶紅色。花甚大,單生於花莖的分枝頂端,每花莖有2~5朵花,花莖長9~11釐米;萼片3,葉狀;花瓣10片左右或更多,倒卵形,白色、粉紅色或紅色;雄蕊多數,花葯黃色;心皮3~5枚,分離。蓇葖果3~5枚,卵形,先端鉤狀向外彎。花期5~7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於山坡、山谷的灌木叢或草叢中。分佈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內蒙古等地。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性狀】乾燥根呈圓柱形,粗細均勻而平直,長10~20釐米,直徑1~1.8釐米。表面淡紅棕色或粉白色,平坦,或有明顯的縱皺及鬚根痕,栓皮未除盡處有棕褐色斑痕,偶見橫向皮孔。質堅實而重,不易折斷。斷面灰白色或微帶棕色,木部放射線呈菊花心狀。氣無,味微苦而酸。以根粗長、勻直、質堅實、粉性足、表面潔淨者為佳。

  主產浙江、安徽、四川等地。此外,山東、貴州、湖南、湖北、甘肅、陝西、河南、雲南等地亦產。浙江產者,商品稱為杭白芍,品質最佳;安徽產者稱為亳白芍,產量最大;四川產者名川白芍,又名中江芍,產昆亦大。

  芍藥名稱,初載《本經》,從陶弘景開始,分為白芍藥、赤芍藥兩種。目前藥材,白芍藥多為栽培種,赤芍藥則多為野生種,但在個別地區,如陝西所產的寶雞白芍,亦系野生種而作為白芍使用者。根條細瘦彎曲,大小不等,栓皮及鬚根痕較多,質鬆,粉性小,斷面射線不明顯,品質為次。

  【化學成分】根含芍藥甙、牡丹酚、芍藥花甙,苯甲酸約1.07%、揮發油、脂肪油、樹脂、鞣質、糖、澱粉、粘液質、蛋白質、β-谷甾醇和三萜類。另四川產者含一種酸性物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花含黃芪甙、山柰酚3,7-二葡萄糖甙,多量沒食子鞣質***10%以上***、除蟲菊素0.13%、13-甲基十四烷酸、β-谷甾醇、廿五碳烷等。葉含鞣質。

  【藥理作用】有抗菌作用。

  【炮製】白芍:揀去雜質,分開大小個,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撈出,晒晾,潤至內外溼度均勻,切片,乾燥。酒白芍:取白芍片,用黃酒噴淋均勻,稍潤,置鍋內用文火微炒,取出,放涼。***每白芍片100斤,用黃酒10斤***

  炒白芍;取白芍片,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色,取出,放涼。焦白芍:取白芍片,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黃色,噴淋清水少許,取出,晾乾。土炒白芍:取伏龍肝細粉,置鍋內炒熱,加入白芍片;炒至外面掛有土色,取出,篩去土,放涼。***每白芍片100斤,用伏龍肝細粉20斤***

  ①《雷公炮炙論》:"凡***白芍藥***採得後,於日中晒乾,以竹刀刮上粗皮並頭土,銼之,將蜜水拌蒸,從巳至未,晒乾用。"

  ②《本草蒙筌》:"***白芍藥***酒浸日曝,勿見火。"

  【性味】苦酸,涼。

  ①《本經》:"味苦,平。"

  ②《吳普本草》:"桐君:甘,無毒。岐伯:鹹。李氏:小寒。雷公:酸。"

  ③《別錄》:"酸,平微寒,有小毒。"

  【歸經】入肝、脾經。

  ①《品彙精要》:"行手太陰、足太陰經。"

  ②《本草經疏》:"手足太陰引經藥,入肝、脾血分。"

  【功能主治】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治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①《本經》:"主邪氣腹痛,除血痺,破堅積,治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

  ②《別錄》:"通順血脈,緩中,散惡血,逐賊血,去水氣,利膀胱、大小腸,消癰腫,***治***時行寒熱,中惡腹痛,腰痛。"

  ③《藥性論》:"治肺邪氣,腹中疞痛,血氣積聚,通宣臟腑擁氣,治邪痛敗血,主時疾骨熱,強五臟,補腎氣,治心腹堅脹,婦人血閉不通,消瘀血,能蝕膿。"

  ④《唐本草》:"益女子血。"

  ⑤《日華子本草》:"治風補癆,主女人一切病,併產前後諸疾,通月水,退熱除煩,益氣,治天行熱疾,瘟瘴驚狂,婦人血運,及腸風瀉血,痔瘻發背,瘡疥,頭痛,明目,目赤,胬肉。"

  ⑥《醫學啟源》:"安脾經,治腹痛,收胃氣,止瀉利,和血,固腠理,瀉肝,補脾胃。"

  ⑦王好古:"理中氣,治脾虛中滿,心下痞,脅下痛,善噫,肺急脹逆喘咳,太陽鼽衄,目澀,肝血不足,陽維病苦寒熱,帶脈病苦腹痛滿,腰溶溶如坐水中。"

  ⑧《滇南本草》:"瀉脾熱,止腹疼,止水瀉,收肝氣逆疼,調養心肝脾經血,舒經降氣,止肝氣疼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4錢;或入丸、散。

  【注意】虛寒腹痛洩瀉者慎服。

  ①《本草經集註》:"須***一作’雷’***丸為之使。惡石斛、芒消。畏消石、鱉甲、小薊。反藜蘆。"

  ②《本草經疏》:"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洩,腹中冷痛,腸胃中覺冷等證忌之。"

  ③《藥品化義》:"疹子忌之。"

  ④《得配本草》:"脾氣虛寒,下痢純血禁用。"

  【複方】①治婦人脅痛:香附子四兩***黃子醋二碗,鹽一兩,煮幹為度***,肉桂、延胡索***炒***、白芍藥。為細末,每服二錢,沸湯調,無時服。***《朱氏集驗醫方》芍藥湯***

  ②治下痢便膿血,裡急後重,下血調氣:芍藥一兩,當歸半兩,黃連半兩,檳榔、木香二錢;甘草二錢***炒***,大黃三錢,黃芩半兩,官桂二錢半。上細切,每服半兩,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後溫服。***《素問病機保命集》芍藥湯***

  ③治婦人懷妊腹中疞痛:當歸三兩,芍藥一斤,茯苓四兩,白朮四兩,澤瀉半斤,芎藭半斤***一作三兩***。上六味,杵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金匱要略》當歸芍藥散***

  ④治產後血氣攻心腹痛:芍藥二兩,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兩。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聖濟總錄》芍藥湯***

  ⑤治痛經:白芍二兩,乾薑八錢。共為細末,分成八包,月經來時,每日服一包,黃酒為引,連服三個星期。***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⑥治婦女赤白下,年月深久不差者:白芍藥三大兩,乾薑半大兩。細銼,熬令黃,搗下篩.空肚,和飲汁服二錢匕,日再。***《廣利方》***

  ⑦治金創血不止,痛:白芍藥一兩,熬令黃,杵令細為散。酒或米次下二錢,並得。初三服,漸加。***《廣利方》***

  ⑧治腳氣腫痛:白芍藥六兩,甘草一兩。為末,白湯點服。***《歲時廣記》***

  ⑨治風毒骨髓疼痛:芍藥二分,虎骨一兩***炙***。為末,夾絹袋盛,酒三升,漬五日。每服三合,日三服。***《經驗後方》***

  【摘錄】《中藥大辭典》

雲南名貴中藥材品種
熬湯的中藥材香料
相關知識
白芍中藥材
能美白的中藥材以及常識
具有美白護膚功效的中藥材盤點
具有美白護膚功效的中藥材盤點***2***
白髮中藥治療方法
治療白髮中藥方
適合旱地種植的是什麼中藥材
適合貴州種植的中藥材
適合廣西種植的中藥材
種植中藥材除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