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心理健康的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8日

  生活在複雜的社會群體中的個人,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和困難,造成心理失衡,進而產生心理障礙。下面讓小編給大家介紹,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首先,勞逸結合,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經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現代科學證明,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人類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證,是具有積極意義的衛生保健措施之一。反之,有害的不良的生活習慣,即不符合社會道德標準或不利於人的心身健康的生活習慣,將對人的健康產生負性的影響。我們常常看到有些人,一心埋頭於學習和工作,置其他於不顧,始終處於高度的緊張狀態;還有一些人,則是終日鬱鬱寡歡,無所事事;有的人生活沒有規律,吸菸、飲酒過量或不恰當地服藥,隨意破壞身體生物節奏和精神節奏的;這樣的結果是,工作和學習效果並不是很好。因為一張一弛是文武之道,也是心理健康的需要。人不可能總是在工作學習,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在業餘時間,完全放鬆自己,積極開展愉快的娛樂活動,使緊張刻板的生活得到調劑,消除疲勞,鬆弛情緒,煥發精神,提高效率,增加生活樂趣。

  其次,及時疏洩負面情緒。男孩子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是“男兒有淚不輕彈”,“打掉門牙和血吞”,久而久之,他們習慣於壓抑自己的情緒。許多女性也因為面子的緣故壓抑自己。這種長期壓抑情緒的結果直接導致心理障礙,因為負面的情緒自己不會消失,雖然暫時被壓抑,但是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以極端的形式暴發,造成的傷害會更大。因此,在生活中遇到令人不愉快和煩悶的事情,要及時使不良情緒得到發洩。你可以找好朋友、同學、親友等將自己的苦悶心情傾吐出來,從他們那裡獲得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援,獲得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壓抑的心情可以得到緩解,失衡的心理可以逐步恢復正常。使消極情緒對身心的傷害減低到最小程度。

  再次,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擴大人際交往。人作為社會的一份子,必須生活在社會群體中。通過社會交往活動,個人能找到志趣相投的人,進行思想的溝通和情感的交流,得到啟發和幫助。通過積極的社會活動,擴大人際交往,可以使人開闊胸襟,感受到充足的社會安全感、信任感、激勵感,大大增強生活學習的信心和力量,減少心理危機感。一個離群索居、孤芳自賞的人,一個生活於社會群體之外的人,是不可能做到心理健康的。

  最後,要正確評價自己,培養悅納自我的態度。心理學研究表明,凡是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與本人實際情況越接近,表現自我防禦行為就越少,社會適應性就越強。相反,自卑感過重的人或自我過於誇大的人,常會感到緊張焦慮而導致心理問題產生。因此,不要苛求自己,不要追求十全十美,不要為自己的短處和不足而懊惱,不以己之長來比他人之短,也不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長,要正確評價自己,肯定自我,悅納自我。在制定個人的奮鬥目標時要儘可能地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恰如其分,通過努力可以達到。在獲得成功的過程中,個人的需求得以滿足,個人價值得以體現,對自己的信心得以鞏固增強,使自己的心理機能處於良好的競技狀態。反之,如果不能客觀估量自己的能力,目標過高難以實現,倍感壓力;目標過低輕易取勝,易滋長自負心理。

  當然,增進心理健康的途徑還有很多,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其實,用什麼方法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要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做一個自我實現的人。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和米特爾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作適當的估價

  ***3***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4***與現實的環境保持接觸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8***適度的情緒表達與控制

  ***9***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條件下,對個人的基本需要作恰當的滿足

  ***10***在集體要求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自己的個性

  心理健康標準

  青春期標準

  根據我國青春期兒童的心理活動特點,他們達到心理健康應具備以下六個心理品質:

  一、智力發育正常,即個體智力發展水平與其實際年齡相稱。

  二、穩定的情緒。儘管會有悲哀、困惑、失敗、挫折等,但不會持續長久。

  三、能正確認識自己,清楚自己存在的價值,有自己的理想,對未來充滿信心。

  四、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尊重理解他人,學習他人長處,友善、寬容地與人相處。

  五、穩定、協調的個性,能對自己個性傾向和個性心理特徵進行有效控制和調節。

  六、熱愛生活,能充分發揮自己各方面的潛力,不因挫折和失敗而對生活失去信心。

  老年人標準

  老年人怎樣的心理狀態才算是健康呢?有關學者制定了10條心理健康的標準。

  一、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需要多層次的環境條件,如: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工作環境、家庭環境等等,其中家庭環境對安全感的影響最為重要。家是躲避風浪的港灣,有了家才會有安全感。

  二、充分地瞭解自己。就是指能夠客觀分析自己的能力,並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斷。能否對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觀正確的判斷,對自身的情緒有很大的影響。如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勉強去做超過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會得不到想象中的預期結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敗的打擊;過低的估計自己的能力,自我評價過低,缺乏自信心,常常會產生抑鬱情緒。

  三、生活目標切合實際。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家庭條件及相應的社會環境來制定生活目標。生活目標的制定既要符合實際,還要留有餘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經濟能力的範圍。道家的創始人老子曰:“樂莫大於無憂,富莫大於知足。”

  四、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這樣一方面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包括三個方面,即與自然、社會和人的接觸。老年人退休在家,有著過多的空閒時間,常常產生抑鬱或焦慮情緒。如今的老年活動中心、老年文化活動站以及老年大學為老年人與外界環境接觸提供了條件。

  五、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個性中的能力、興趣、性格與氣質等各個心理特徵必須和諧而統一,生活中才能體驗出幸福感和滿足感。例如一個人的能力很強,但對其所從事的工作無興趣,也不適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夠體驗成功感和滿足感。相反,如果他對自己的工作感興趣,但能力很差,力不從心,也會感到很煩惱。

  六、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在現代社會中,為了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須不斷學習。比如:不學習電腦就體會不到上網的樂趣;不學健康新觀念就會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飽穿暖的水平上。學習可以鍛鍊老年人的記憶和思維能力,對於預防腦功能減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七、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的形成包括認知、情感、行為三個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聯絡是人際關係的主要特徵。在人際關係中,有正性積極的關係,也有負性消極的關係,而人際關係的協調與否,對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八、能適度地表達與控制自己的情緒。對不愉快的情緒必須給予釋放或稱為宣洩,但不能發洩過分,否則,既影響自己的生活,又加劇了人際矛盾。另外,客觀事物不是決定情緒的主要因素,情緒是通過人們對事物的評價而產生的,不同的評價結果引起不同的情緒反應。有一位老太太,大兒子是晒鹽的,小兒子是賣傘的。老太太總是發愁,陰天她為大兒子擔心,晴天為小兒子擔心。一位心醫生對老太太說:“您真有福氣,晴天您的大兒子賺錢,雨天您的小兒子賺錢。”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興起來。

  九、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一個人的才能與興趣愛好應該對自己有利,對家庭有利,對社會有利。否則只顧得發揮自己的才能和興趣,而損害了他人或團體的利益,就會引起人際糾紛,而增添不必要的煩惱。

  十、在不違背社會道德規範的情況下,個人的基本需要應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當個人的需求能夠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愉快感和幸福感。但人的需求往往是無止境的,在法律與道德的規範下,滿足個人適當的需求為最佳的選擇

  大學生標準

  在實踐中,我們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一、智力正常。這是大學生學習、生活與工作的基本心理條件,也是適應周圍環境變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證,因此衡量時,關鍵在於是否正常地、充分地發揮了效能:即有強烈的求知慾,樂於學習,能夠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二、情緒健康。其標誌是情緒穩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內容有,愉快情緒多於負性情緒,樂觀開朗,富有朝氣,對生活充滿希望;情緒較穩定,善於控制與調節自己的情緒,既能剋制又能合理宣洩;情緒反應與環境相適應。

  三、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種有目的的活動時,所進行的選擇、決定與執行的心理過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動的自覺性、果斷性、頑強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現出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學生在各種活動中都有自覺的目的性,能適時地作出決定並運用切實有準備的方式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能採取合理的的反應方式,能在行動中控制情緒和言而有言行,而不是行動盲目、畏懼困難,頑固執拗。

  四、人格完整。人格指的是個體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統一的人格,即個人的所想、所說、所做都是協調一致的。一是人格結構的各要素完整統一;具有正確的自我意識,不產生自我同一性混亂,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為人格的核心,並以此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標和行動統一起來。

  五、自我評價正確。正確的自我評價乃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大學生和自我觀察、自我認定、自我判斷和自我評價,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認識自己,擺事實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於別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於別人而自慚,面,能夠自我悅納,喜歡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強、自制、自愛適度,正視現實,積極進取。

  六、人際關係和諧。良好而深厚的人際關係,是事業成功與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現為。樂於與人交往,既有廣泛而深厚的人際關係,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獨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觀評價別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長工補己之短,寬以待人,樂於助人,積極的交往態度多於消極態度,交往動機端正。

  七、社會適應正常。個體與客觀現實環境保持良好秩序。做客觀觀察以取得正確認識,以有效的辦法對應環境中的各種困難,不退縮,還要根據環境的特點和自我意識的情況努力進行協調,或改革環境適應個體需要,改造自我適應環境。

  八、心理行為符合大學生的年齡特徵。大學生是處於特定年齡階段的特殊群體,大學生應具有與年齡與角色相應的心理行為特徵。


最有效的減肥方法是什麼
最簡單的保健養生方法
相關知識
促進心理健康的方法
體育運動對促進心理健康的作用
體育運動對促進心理健康的作用
促進心理健康的原則
女性心理健康的方法
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老人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推薦
判定老人心理健康的方法有什麼
關愛老人心理健康的方法
促進心理健康成長的手抄報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