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學法指導
在高中近三年的學習中,許多學生還是說不清楚高中生物是一門怎樣的學科?有什麼特點?應該如何學習?我們都知道,對一個學科認識的越多,感覺越好,學習的效果也就越好,生物學科也不例外。那麼高中生物究竟是一門怎樣的學科?
一、高一生物教學安排及特點
1、教學安排
高中要學習的生物教材有5個模組,高一學習必修一《分子與細胞》和必修二《遺傳與變異》,高二學習必修三《生物與環境》,此外,理科生還要學習選修一和選修三兩個模組的內容。
2、生物學科的特點
生物學還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與我們的生活聯絡非常密切,只要我們細心留意就會發現,生活很多問題都涉及到生物的知識,都能用生物課上學到的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此外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實驗很重要,雖然我們條件有限,很多實驗都無法做,但課本上的實驗大家要加以重視起來,通過學習課本的實驗,我們要掌握科學的實驗設計方法;同時生物也屬於理科,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非常注重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理解的基礎上去做題目。
二、學好生物學的方法步驟
生物學科的學習大體上也要從預習—聽課—複習、作業—總結這幾方面有規律地進行,下面我將從這幾個方面跟同學們一起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一***、 第一步 要預習好
預習是在老師講課前,先瀏覽一遍講課內容,在瀏覽時,應用筆將自己認為是重點的內容劃出來,將自己看不懂的內容標出來,將瀏覽後產生的問題記下來,有能力、有條件的還可以自己做出預習筆記。通過這樣的預習,為下一步聽講奠定基礎,使自己的聽講更加有的放矢,聽講時就可以對自己已經弄懂的或重點知識重新加深印象,並比較一下老師的理解與自己的理解有什麼差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則可以進一步加深理解。對於自己預習時還不懂的問題,則是聽講的重要內容,一定要當堂弄清楚。對於在預習中產生的問題,如果老師講到了,則要聽懂,如果老師沒有講到,一定要向老師問清楚。預習也為將來的自學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第二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聽好課
有很多學生就是課上認真聽講,在40分鐘的時間裡完成學習任務。但是,總有些人,課堂上不認真聽講,白白浪費掉40分鐘,反而在課下再花時間去完成轉化,此時已沒有老師的指導,只有課本上的內容,顯然是不會有好效果的。如此花雙倍或更多的時間,去完成效果不好的學習任務,就是常說的事倍功半。只要我們把主要功夫下在課上,那麼,課下的負擔也就會減輕,而且學習效果也會提高,時間上也會更加充裕,這就是常說的事半功倍。所以,聽講這一步驟是極為關鍵的,那麼,聽講時聽什麼?怎麼聽呢?
聽什麼?
有相當多的同學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思維,筆記也記得相當不錯。但是,一節課下來,問問他們都掌握了什麼內容,都說不清楚。而有的同學想把老師在課堂上講的每一句話都記住,這願望是好的,但很難實現。那麼,一節課40分鐘怎樣才能提高效率,收到好的聽課效果呢?這就需要明確課上要聽什麼。根據多數人的經驗,課堂上要做到“三聽”,即聽思路、聽聯絡、聽重點和難點。
首先是聽思路。老師講每節課都有一定的思路,因此,聽課時要注意聽老師是怎樣引出新課題的,又是怎樣把新課題展開的,怎樣講解的,怎樣歸納小結的 。如果上新課前能夠切實進行好預習,則可以把自己預習的情況與老師講課的內容進行比較,這在預習一項裡已談到了。這樣,就可以在聽課時,明確老師的思路,這思路也就是我們掌握知識的思路。 例如,我們在學習有關DNA的分子結構的知識時,老師講課的思路一般是由簡單到複雜的順序來講解的,而這一順序是:①構成DNA的基本元素是C、H、O、N、P;②構成DNA的基本組成物質是脫氧核糖、含氮的鹼基、磷酸;③構成 DNA的基本組成單位是四種脫氧核苷酸;④成百上千的脫氧核苷酸構成兩條互補的脫氧核苷酸鏈;⑤兩條互補的脫氧核苷酸鍊形成有規則的雙螺旋的空間結構。這一順序也就是掌握DNA分子結構的思路,其層次性很強,很容易理解、記憶。
第二是聽聯絡。老師講課時,一定會聯絡許多過去學過的舊知識,使學過的舊知識成為學習新知識的基礎。上課時注意聽這種聯絡,不但可以複習鞏固舊知識,而且對於學習新知識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例如,我們前面學習的關於蛋白質、核酸、糖類、脂類等化合物的結構和作用的知識,是我們後面學習細胞新陳代謝、遺傳變異等眾多知識的基礎。我們前面學習的關於葉綠體、線粒體等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的知識,是後面我們進一步學習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基礎。
老師講課時,還會聯絡很多生活實際、生產實際、自然實際,科學實驗等,這些聯絡不但可以使我們加深理解知識,而且能使我們運用所學知識去解釋或解決實際問題。因此,上課時也要注意聽好這些聯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理論聯絡實際的主要內容。
第三是聽重點、難點。 每一節課都有每節課的重點內容,有的課還有一些難點內容。對於重點知識,老師會反覆強調,會不斷地從不同的角度去講解,會圍繞重點提出一些問題,以便讓同學們理解和掌握。有時老師會明確指出哪些內容是重點,是必須掌握的。一般情況下,在每節課快要結束時,老師都會對本節課的講課內容加以歸納總結,而歸納總結的內容恰恰是本節課的重點。對於上述幾種情況,都需要在聽講時加以注意,我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老師講的每一句話都記住,但重點內容是必須記住的。有時重點知識就是難點,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知識,減數分裂的知識,基因的概念,基因突變的知識等等。但有的難點知識並非重點知識,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知識等等。對於難點知識,老師一般也會想各種辦法講清,做為學生則要在課上把難點聽明白,使難轉化為不難,如果課上沒聽明白,課下也要找到老師問明白,不然有些難點也會成為我們學習過程中的攔路虎。特別對那些既是重點,又是難點的知識更要弄個一清二楚。
怎麼聽?
首先,是前面提到的預習步驟要認真落實,使聽講能有的放矢。
第二,聽講時要開動思維機器,通過聽、看、寫等方面,隨著老師講課要多思考 ,特別是圍繞上面提到的“三聽”來思考問題,在頭腦中多問幾個為什麼。思考的問題,如果老師在講課中已經講到了,說明問題基本解決了,如果老師在講課中沒有講到,則應該向老師提出。
第三,多提問題。 無論是課上想到的問題,還是課下遇到的問題,都應及時向老師提出,要有“刨根問底”的勁頭兒。課上沒時間問,就課下問,最終要把自己的問題解決。
第四,認真記好筆記。 老師在黑板上寫的課堂筆記,應該說是課本知識內容的高度濃縮,是重點所在,是精華所在,也可以認為是知識內容的綱要,所以要認真記好筆記。此外,老師寫的筆記不可能包括許多具體的內容,這就需要在記筆記時,根據自己的理解多記一些內容。如老師講課時舉的一些例項,畫的一些簡圖,提的一些問題等等,都應該記下來。記好筆記不但促進我們思維活動的積極開展,而且為我們複習提供了提綱和資料。
***三***、複習和作業
我們有一部分同學,在聽老師講課時,好像聽懂了;翻開課本看看,好像也全明白了;考試時把書本一扔,就什麼都不知道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會課後及時複習,複習應分幾步進行:
1 、嘗試回憶。 就是在課後複習時,先不忙看教科書,做作業,首先靜靜地坐下來,仔細地按老師講課的思路,將老師講課的內容回憶一遍。這實質上是在強化存自己的頭腦中的記憶表象的過程。一邊回憶,一邊在紙要點記下來。能回憶出來的,往往是自己已經掌握了的;回憶不出的,常常是自己沒有弄明白的,應該馬上翻開書,對著筆記好好將這內容看一看,將它弄懂。嘗試回憶時一定要注意及時,因為知識表象在頭腦形成後在1~2小時內遺忘最快,所以嘗試回憶不能拖得太久。
2 、閱讀教科書。 教科書是針對學生的特點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而編寫的。非常精煉、嚴謹和深刻,是一般的學習參考書無法替代的,所以課後複習時應認真鑽研教科書。看教科書時,一要善於把握住教材中的主要內容,一般每一節都有一段或幾段主要內容,每一段中也有一兩句中心句子,每一中心句也有幾個關鍵詞語,即把握住:中心段——中心句——關鍵詞。二要最好邊看邊想邊寫,也就是說在看書的時候,要動腦筋,將概念、原理和要點勾劃出來 ,並可將主要內容用盡可能少的字將它概括出來,寫在空白處。看書時,要能做到書越看越薄,也就說明真正弄懂了。
3 、獨立完成作業。 學生的作業、練習和考試卷,對教師來說,可以獲得反饋資訊,瞭解每一個同學的學習情況,有利於對學生個別輔導改進教學工作,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而對於學生來說,則可以用來複習和檢測,瞭解自己的學習情況,特別是找出自己學習中的薄弱環節,可以及時加以彌補和提高。做作業時一定要獨立完成,不可抄襲。還要注意經常練習用自己的話來回答問題,並及時更正錯誤,旨在克服考試時明白簡答題的道理而回答不準確的弊端。
***四***、要善於做好總結和歸納
總結是指在學習完某一章知識,對此章知識進行整理、重組,總結出該章知識的聯絡、知識的系統或知識的結構,以便我們能從知識的整體上把握知識,從而加深理解知識和靈活掌握知識。總結的方法一般可用構建知識網路的方法和綱要法。
總之,做好總結是我們學習常規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因為通過總結,不但可以複習鞏固所學過的知識,而且能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使知識連貫起來、綜合起來,使知識建立起各種聯絡。這樣,就使我們能在一個新的、更高的水平上來對待知識,就好像我們站在山頂上來看山下四周的景色一樣,不但能看清所有景點,而且能看清各景點間的關係。由於我們站在了一個新的高度上來看待知識,我們也就有了駕馭知識的能力,就是說我們能靈活理解、掌握和運用知識了。
上述的預習、聽講、複習和作業、總結等步驟的學習常規,要在實踐中形成習慣,開始時可能會感到有一定的難度,但只要堅持下去就會見到成效,一但形成學習習慣,就會嚐到甜頭。正如:沒有好習慣,成功不容易;有了好習慣,失敗不容易。
黨員廉潔自律從政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