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文人畫閱讀答案
文人畫是中國古代具有深厚、全面文學修養的文人士大夫畫家的繪畫。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淺談中國文人畫》閱讀材料
文人畫是中國古代具有深厚、全面文學修養的文人士大夫畫家的繪畫。它與民間傳統繪畫、宮廷畫師的繪畫都有著明顯不同的特色,文人畫重主觀意念、重表現、重寫意的美學思想似乎是中華民族藝術特定的遺傳基因,早早就存在於中國畫的藝術理論與創作實踐中了。
傅抱石先生也有這樣的描述:他講文人畫第一是文***詩***,第二是人***人品***,第三是畫***技法***。其實這其中就包含了人的學問、道德人品和繪畫技法三層意思,中國藝術講究“畫品即人品”,強調人的人品、道德、學問與繪畫的統一,強調畫家的人品和才情是第一位的,這具有濃厚的人文價值,似乎就是中國藝術精神之所在。
關於文人畫的起源,畫壇普遍認為北宋時期是文人畫創作形成自覺意識和成熟的時期。北宋大文豪蘇軾首先提出了士人畫的概念,他在一段畫跋中寫到:“觀士人畫如閱千里馬,取其意氣所到。乃若畫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櫪芻秼,無一點俊發,看數尺許便倦。漢傑,真士人畫也。”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蘇軾不僅提出了“士人畫”的概念,還明確界定了“士人畫”與“畫工畫”的不同,他認為“士人畫”重意氣,而畫工畫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櫪芻秼”而已,無一點俊發。畫工畫只知道畫表面形體,只得到些皮毛,是對自然事物的描摹,無“意氣”,所以“看數尺許便倦”,而士人畫則有深度,取其內在意氣而不重表面皮毛,所以“真士人畫也”。這是文人畫與畫工畫在創作意圖和表現形式上的不同。
之所以說文人畫在北宋時期發展完備,是和這一時期的社會發展狀況相適應的。首先宋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經濟等空前繁榮的時期,中國的封建社會可以說發展到了頂峰期;其次佛教自唐傳入中原大地後,經過本土化發展,到了宋代,其中最盛行的一支——禪宗與中國傳統的儒、道思想相融合,形成了一種新的學說——理學,也正是在這種文化大繁榮的基礎上出現了“逸格”的說法,講究“逸”美,這也正是文人畫的主旨思想,所以說文人畫形成於這一時期是有其歷史發展的必然性的。
文人畫發展到元,出現了黃子久、王叔明、倪元鎮、吳仲圭四大家,這讓文人畫達到一一個歷史的繁榮期。後世的文人士大夫多以元四大家為師,如清初“四僧”之弘仁,便以師法倪雲林著稱。而“四僧”之石濤也深受其影響,其作品集合了儒道禪三家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並將中國山水畫的發展推向了歷史的最高峰。他的繪畫著作《畫語錄》,更是中國山水畫發展乃至中國藝術美學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
經過元明清幾代的發展,文人畫可以說到了清代發展到了高峰期,出現了以石濤、八大、弘仁、髡殘“四僧”為代表的“野逸派”,同時也出現了以王時敏為首的“四王”吳惲的“擬古派”,。“擬古派”在這一時期佔據著清初畫壇的正統地位,他們的“泥於古”而缺乏創新,所以使畫壇摹古之風日盛,雖然一定程度上弘揚了傳統文化,但卻束縛了畫家個性的發揮,往往容易陷入泥古不化的境地,所以石濤針鋒相對的提出了“尊受論”、“搜盡奇峰打草稿”、“我之為我,自有我在”等觀點,強調畫家要尊重自己的感受,“先受而後識”,如果忽視了自己的感受而一味的描摹古人的作品,那就會失去自我,反為古法所累,正所謂“借古以開今”,要堅持“古為今用”、“他為我用”,否則就會失去繪畫的本意,或稱不上繪畫只能叫複製了。
在對待文人畫之興衰及繼承問題上,不管出於何派別、站在何角度,堅持“借古以開今”、“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之觀點,以“不崇洋、不媚外”之心態,以“不譁眾、不取寵”之手法,從傳統文人畫中汲取養分以充實自我,以“無法之法“展示自我,弘揚傳統文化唯此是也。
《淺談中國文人畫》閱讀題目
6.關於文人畫的理解與分析,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文人畫有著明顯的特色,它是中國古代具有深厚、全面修養的文人士大夫畫家的繪畫。
B.文人畫重主觀意念、重表現、重寫意、重色彩的美學思想是中華民族藝術特定的遺傳基因。
C.文人畫重意氣、有深度,取其內在意氣並重表面皮毛,而畫工畫往往中知道畫表面形體,只得些皮毛。
D.在對待文人畫興衰和承的問題上,要堅持“借古以開今”“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要追求“有法之法”來展示自我。
7.下列關於文人畫的發展歷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宋朝文化經濟空前繁榮和佛教本土化的發展,是文人畫在北宋時期發展完備的重要前提。
B.關於文人畫有起源,社會普遍認為北宋時期是文人化創作形成自覺意識和成熟的時期。
C.元朝黃子久、王叔明、倪元鎮、吳仲圭四大家的出現,讓文人畫進入了繁榮期。
D.清代文人畫發展到高峰期,出現了反對為古法所累的“野逸派”和泥於古而缺乏創新的“擬古派”。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後世的文人世大夫都以元四家為師,清初的弘仁,更是以師法倪雲林著稱,“四僧”之石濤也深受其影響。
B.“擬古派”缺乏創新,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弘揚了傳統文化,但也不利於畫家個性的發揮,往往容易陷入泥古不化的境地。
C.石濤針對擬古派提出了“我之為我,自有我在”的觀點,強調畫家要尊重自己的感受。
D.我們要以“不崇洋,不媚外”的心態,從傳統文人畫中汲取養分以充實自我,弘揚傳統文化。
《淺談中國文人畫》閱讀答案
6.A***B項,原文無“重色彩”,無中生有。C項,原文為“文人畫是取其內在意氣而不重表面皮毛”。D項,原文是“無法之法”而不是“有法之法”。***
7.B***是畫壇而不是社會***
8.A***原文是文人士大夫大多以元四大家為師而不是“都以元四大家為師”。***
文人茶道的相關閱讀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