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學科教學技能總結
物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物理教學對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初二物理的教師們在學科教學技能上有哪些總結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一、教學方面
本學期來到阜城二中,我擔任八年級十一班、十二班的物理教學工作,在教學中我提倡自主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與參與者。在教學中,以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現象和實驗為起點,並結合書本知識啟發學生,讓學生明白物理來源於實踐並服務於實踐,儘量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心靈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滿足,他們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現,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穫,把原來的“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因此,我的課堂比較活躍,學生回答問題積極,課堂氣氛濃厚。
在備課方面,教學是一門藝術,備課是搞好藝術的基本條件。我的指導老師殷連會老師一直強調:教學一定要備好課才能上好課,備好課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好比導演,如果對劇本不了如指掌,對演員不徹底瞭解,也就不會導演出內容生動、劇情感人的好戲來,教學也是這樣,這是不爭的事實。每節課都要做到“有備而來”。備好一節課首先要備起點。再次要備重難點,一節課內,首先要在時間上保證重點內容重點講,以它為中心,輔以習題講演,引導啟發學生加強對重點內容的理解。難點要根據教材內容的廣度、深度和學生的基礎來確定,要注重分析學情,抓住關鍵內容,突破難點的學習。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授課的型別,擬定所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式及時間安排作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學設計。課後及時對本節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筆記,歸納成冊。
在課堂教學方面,我儘量提高教學質量,課前好好準備,使講解更具邏輯性,環環相扣,使知識點準確化,條理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小實驗、視訊、動畫等等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我還特別注重授課的規律性,每次授課都是先新課講解,其次是課後習題動手動腦學物理、ABC卷、課時練,最後是精講精練的複習課件。我的課堂一般都是採用學生搶答的方式,所以在課堂上作為老師的我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通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提問,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升。學生普遍反映喜歡上我的物理課,就連以前極討厭上物理的學生都能在物理課上坐穩、坐住了。
在作業的處理方面,我的物理課課下基本上沒有作業,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我希望學生課下能夠施展自己的才華,放鬆自己。學生對於學習的積極性很重要,喜歡這一學科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我在教學中游刃有餘。我注重的是課上的效率,佈置作業會精而又精,針對每個知識點設定習題,並且有層次性的針對每一階層的學生。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到各大網站去搜集資料,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我對“物理備課大師網”還是情有獨鍾,每次耐心的整理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我會在作業本上和學生進行心靈的交流,細心地寫上我的評語,課上將他們在做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穩步向前。
在課後輔導方面,我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對潛能生的輔導力度。比如,讓一部分潛能生每天做一道物理題,學生可以直接拿著題目去辦公室找我問,去找我的時候,我也會和他們閒扯幾句,一來二去潛能生們也很樂意去找我詢問問題。這樣,潛能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成自覺的求知上來。使學習成為他們自我意識力度的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一些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學習技能,使他們學得更加輕鬆,進步得也快,他們對學習興趣和求知慾也會隨之增加,成績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在考試方面,我積極推進素質教育,阜城二中目前的考試模式仍然是比較傳統的,這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模式要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層次上,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授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我儘量構建一個寬鬆的環境,讓學生在教師、班集體面前想表現、敢表現、喜歡錶現,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師生的互動與交流。我儘量精講精煉,節省出時間給學生進行練習,讓學生在課堂上當場掌握,一是可以減輕學生的課後作業負擔,二是可以促進學生提高上課效率,有時效性。另外適時的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討論,可以深化他們對問題的理解,並提出新的問題,有利於遞進式教學。
這半年我收穫了教學技能,我知道了如何做到專業的備課,解讀教材文字,分析學生情況,制定教學目標。學會了很多教學策略,還有教學媒體的合理運用;教學過程的設計,如何設計能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興趣;如何寫教案等。知道了如何上好一堂物理課,還學會了一些處理課堂突發狀況的應急措施,掌握了教學技能,規範了自己的教姿教態,規範了在課堂上的行為。學會了如何專業的觀課以及進行專業的評課,不要隨隨便便的評價其他老師的課堂。學會了如何進行教學反思,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所以這半年是成長的半年;這半年,是成功的半年。
半年的實習,我的物理教學成績和班級管理能力都取得了不小的成效,有了很大的進步,得到了同事和阜城縣教育局領導和二中校領導的認可。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課堂對他們的影響都可謂十分深遠,上好課是我們教師永恆的追求。不管怎樣,回顧過去,我為取得的成績和付出的辛勤勞動而感到欣慰,真正地體會到了“教與學的快樂”。同時也看到自己工作的許多不足,總結過去,望眼明天,腳下的路依然曲折,肩上的膽子仍然沉重,為了阜城當地的教育事業,我還要盡我所能。
***二***
物理課程不僅應該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而且還應重視技能的訓練,注重讓學生經歷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認識過程。物理教學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對這門自然科學的認識和學生學習的科學態度。初二物理課堂教學形式有多種多樣,傳統的物理教學模式基本上是教師上課講解加演示,學生課後做練習。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現代的初二生,物理教學需要進一步實行改革。怎樣把教學的側重點由教師的“教”轉到學生的“學”上來,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呢?從我十八年初二物理教學實踐來看,要抓好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上好第一節課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這裡蘊含著深刻的哲理。物理對八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門新課,學生對物理課自然有一種新鮮感。物理是什麼?物理有趣嗎?物理有用嗎?物理難學嗎?怎麼學好物理?帶著這些疑問和強烈的好奇心,學生對第一節物理課充滿了期待和嚮往,而這些問題也正好是初二物理課本第一課要解決的問題。因此教師要認真上好起始教學的第一課,使之有良好的開端,這對於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削除學習物理的畏懼心理,建立良好的心理環境,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無疑起著重要的啟蒙作用。例如,通過演示“三稜鏡分解白光”、“紙盒燒開水”、“被紙片封閉在倒轉的玻璃杯中的水不會流出來”、“用漏斗吹乒乓球吹不走”、“用絲綢摩擦的玻璃棒能吸引碎紙屑”等操作簡單、現象明顯的實驗,引起學生的疑問,激起他們求知的慾望。再舉一些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現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會彎折”、“同樣是電,小鳥能平安站在電線上,而人站在地面觸控電線就可能觸電”、“公園過山車快速通過圓環軌道頂端時人和車不掉落”等等,使學生一接觸物理就感覺到學物理有趣,為今後的奮發學習打下良好的開端。
二、建立師生友誼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而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學新課標中也明確指出,要讓學生由“學會”轉變為“會學”;而“會學”的前提是要讓學生對這門學科感興趣。而使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的重要基礎是建立良好的師生友誼。沒有這種情感,就不可能形成興趣。因此,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去,與他們同歡樂,共憂患,熱愛自己的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學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的熱愛之情。同時,也要求物理老師具有豐富的常識,要廣聞博覽。課前要做充分的準備,課堂上語言簡練、幽默、親切。有了良好的師生關係,學生才能熱愛教師,聽從教師的教誨。
三、構建興趣物理教學按照心理學的理論,興趣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兩種。直接興趣是有意義的事物本身在情緒上引人入勝而引起的,具有暫時性的特點;間接興趣是指對某種事物活動本身沒有興趣,但對其結果產生的興趣,具有較穩定的特點。因此構建“興趣物理”教學就必須是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雙方面的培養。尤其是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間接興趣會起到主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要設法幫助學生渡過這一“困難時期”。例如:學習“長度測量”後問:你怎樣測一筒捲紙的總長度?學“大氣壓”後,問:為什麼吸管能將瓶內的酸奶吸***中?學習“浮力”時,問:為什麼一小塊磚不能浮在水面上,而質量高達幾千噸的航空母艦卻能在海上航行?學習“液化”後,問:冬天和夏天,家中開空調時,窗戶玻璃上常常有小水珠,它是怎樣形成的?它附著在玻璃的內側還是外側?學習“電功率”後,提出為什麼“100W”的燈比“60W”的燈更亮?書寫檯燈為什麼能調光等。由於這些都是在現實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發生的物理現象,所以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又穩定了學生對物理學的濃厚興趣。當然“興趣物理”教學法在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的同時也給物理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拿應用舉例來說,它要求物理老師具有豐富的常識,要廣聞博覽,舉出的例子要準確無誤,因此,它無疑是對物理老師的綜合素質的一次全面的檢驗。
四、加強實驗教學新課程標準要求物理實驗教學要向培養學生的實驗思維、實驗技能和實驗能力,促使學生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物理規律,激勵學生熱愛科學,培養科學素質建立正確的世界觀而轉變。因此,要強化初二物理實驗教學。實驗能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生動,把要研究的物理現象清楚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幫助他們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又由於中學生的身心特點決定了他們好動,喜歡實際操作。因此,課堂教學中應加強實驗教學,多給學生動手的機會,儘可能地變“演示實驗”為“分組實驗”,增加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增強對物理學的興趣。例如“浮力”教學中,引入浮力概念時,讓每位同學用同一規格的測力計分別測量課桌上老師準備的小重物,然後再用測力計把小重物懸掛浸入水中,觀察測力計示數的變化,將小重物提出水面,觀察測力計示數如何變化,再用手向上托起小重物,觀察測力計示數又如何變化。這既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對實驗現象和資料的分析能力,對物理研究問題方法有有良好的啟迪作用。通過實驗使抽象的物理概念更加具體化,更有利於學生的理解和掌握。也能幫助學生找到和建立自信,使他們越學越有勁,越學越有興趣。
五、加強有針對性的訓練現行初二物理教材雖然改變了原課程內容的繁、難、偏、舊和偏重課本知識的現狀,但加強了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和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絡,加強了個學科間的融合,使物理與生活實際聯絡更加緊密。這就對當代中學生學習物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觀察生活,要有較寬泛的興趣愛好,要有較豐富的生活經歷。而現代的孩子很難具備,這就使得他們在學習物理過程中對於那些理論性較強、較抽象的物理概念、規律、物理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較為困難。例如,對“米/秒”、“千克/米”、“牛頓”、“帕斯卡”“瓦”等單位感到陌生抽象,單位換算存在障礙;又如,“力”、“慣性”、“電功”、“電功率”、“磁場及磁感應線”、“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慣性定律”,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這對於剛入物理門檻的初二生的確感到困難。因此,教師要在平時物理教學中弄清重點、難點和關鍵,進一步明確要掌握的是哪些知識,要培養的是哪些技能;認真研讀分析教材,幫助學生梳理出知識結構,總結其規律,使其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可有效地將知識轉化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梳理知識的過程中,要注意查漏補缺,爭取在知識準備上不留死角,不留疑點和盲點。解題訓練也要有針對性,抓住中學物理的基本知識、基本思想和基本思維方法。解題訓練過程中,還要注意審題能力的培養,養成良好思維習慣。特別要注意規範地做好各項練習,因為要想通過練習達到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規範地解題是應該遵循的一個原則。具體地說,要做到兩條:
一是要規範地使用物理規律。如果在平時練習中始終能堅持規範地使用物理定律、定理,時間稍長必然會加深對規律的理解,能力一定會上升到新的層次。
二是要將習題做完整。許多物理題,粗一看解題方向似乎很明顯,仔細一解才發現裡邊隱含著重要的變化及關鍵。此外,一個完整的解題過程要有嚴密的邏輯過程;要有簡明扼要的文字表述;有單位的處理;有數字的運算。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設法使學生的思維方法跟上,並側重對差生的基本功進行強化訓練,從而減輕差生學習物理的困難。在教新課前,教師應要求學生按每一條的預習提綱先預習新課內容,上課首先檢查預習情況,課後應要求學生把上過的課文複習一遍,對課文中的概念、原理、公式做到透徹理解的前提下然後再做作業,做作業時應該注意力集中,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並養成自我檢查的良好習慣。
六、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新課標強調要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加強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物理概念、規律一般是客觀平白的描述,如果稍不注意,就會影響對概念、規律的理解,因此,教師在閱讀課文時必須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從而提高閱讀效果,增強對概念、規律的理解。例如:機械運動的定義是:一個物體相對於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這裡“位置的改變”就是關鍵詞;又如壓力的定義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這裡“垂直”一詞就是關鍵詞;又如在講光的折射時,讓一束光通過玻璃槽蓋子上的狹縫,斜射到水面上,這裡的“斜”字就是非常重要的詞;又如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這裡“一切”、“沒有受到外力”、“總保持”就是關鍵詞。在指導閱讀時,首先要讓學生把關鍵性的詞自己找出來,把學生的閱讀感覺從模糊的總體轉變到精確的定位上來。在這些關鍵處放慢閱讀速度,從字面意義理解物理實質。此外,教師還應要求學生儘可能結合自身的實際感受去閱讀,這對培養學生形成理論聯絡實際的思維方式很重要。對一些抽象概念,在教學前,先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有一些感性知識的積累,如在學習慣性之前,先佈置一些觀察思考題:觀察用臉盆潑水的動作過程和發生的現象;坐公共汽車,突然開車和突然剎車時各有什麼感覺等等。這樣學生在閱讀慣性概念時就覺得容易接受,從而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七、拓寬學生的思維能力新課程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初二階段的學習以理解和應用為主,不能只侷限於知識的學習,而要重視觀察、思維、分析、閱讀、動手等能力的培養。而思維能力恰恰是學生學習能力的核心。良好的思維品質有助於發展學生智力、提高學習效率。相應於新課程的試題新穎、靈活,如果孩子學得死,要取得理想的成績非常困難。因而培育良好的思維品質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任務之一。因此,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敢於聯想,敢於發表不同的見解,教師也可有意地製造“矛盾”,把學生置於是非徘徊中,誘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發揮其創造性。例如:在學習“刻度尺的使用”後,可以提出如何用刻度尺直接測出一塊磚的最大對角線的長度?又如:在學習“密度”後,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給你一張某城市的航拍照片,若干張厚度均勻的硬紙板,天平,剪刀,鉛筆、複寫紙,你如何測量該城市的實際面積?又如:在學習“伏安法測電阻實驗”後,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其他器材不變,僅把其中的電壓表***或電流表***換成一阻值已知的定值電阻,如何測量位置電阻的阻值?
八、加強理論聯絡實際“知識就是力量”是英國哲學家培根的名言,它是以應用為前提的。物理知識來源於生活實踐,必然服務於生活實踐。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對實際問題展開具體分析與討論的教學過程,也是知識的進一步深化與活化的具體過程。把物理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絡,學生就會感到親切、感到物理學與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就會激發起他們求知的主動性,進而產生思考與解答問題的興趣與慾望。當問題與生活、生產配合得越緊密,這種求知的主動性、解答問題的興趣與慾望就越強烈。例如學習了“慣性應用”後,引導學生分析為什麼車子沒停穩之前不要往下跳;學習了“密度的應用”後,引導學生用密度的方法鑑別金戒指的真偽;學習了“連通器”以後,引導學生分析衛生間排水管彎曲部分防止臭氣倒流的道理;學習了“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後,引導學生分析龍捲風為什麼具有極大的破壞力;學習了“電功率、電功”以後,啟發學生應用白熾燈已知的電功率和耗電時間粗略測定電度表“走”得是否準等等。因此,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學用結合的能力,把物理學活學透。與此同時,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到工廠、建築工地、碼頭等地去觀察,看看哪些地方用到了所學物理知識。如學習“浮力”後,可去碼頭看看船舶上標著的“吃水線”,搞清輪船的排水量是怎麼回事。學習了“簡單機械”後,到建築工地去看看大吊車,看看它哪部分是槓桿,哪部分是輪軸,哪部分是滑輪組,然後進一步觀察這些部分是如何協調運用的。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教師要提醒學生處處留心,把所學知識和實際運用聯絡起來,才能真正學好物理。
九、加強物理與其他學科間的滲透“注重學科之間的滲透、人文精神與自然科學的交融,以使學生獲得對自然界更加本質的認識,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這是《物理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的課程基本理念。物理學不僅涉及到安全教育、健康教育、資訊科技等科目,與經濟、環保和社會發展等方面也存在著必然的聯絡。教師在物理教學中要注意研究其它學科如何為物理學服務,物理學怎樣整合其它學科。要重點研究初二數學教材,特別是研究物理中用得較多的數學工具,在數學教材中的進度安排是否與物理相應部分同步;還要研究生物、化學等理科教材中與物理相關的內容。其次還要挖掘語文、地理、美術、音樂、體育、安全教育、資訊科技等學科中能與物理相聯絡的內容。教師要通過對各科教材的研究,充分認識到物理在各學科中的地位和作用。總之,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是課程改革,而初二物理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傳授知識和提高能力、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教改的關鍵是充分調動主體——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想學、愛學、樂學、會學。作為主導的教師,在整個物理教學過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導學生的學法有機統一起來,同步進行,實現教學的優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提高物理教學質量提高我國科技教育水平提高青少年科學素質更是廣大中學物理教師所關注且必須身體力行的。而更新教育理念針對現狀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實施有效教學則是我們的必由之路。
一、實踐“有效教學”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社會各界對我國基礎教育狀況微詞頗多。當前我國中小學教學的突出問題是教師很辛苦學生很痛苦應試教育的陰影始終籠罩著基礎教育界而揮之不去然而我們的學生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這是家長、社會和廣大教育工作者都不滿意的也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必須面對的問題。而擯棄舊習慣、更新教育理念不再墨守成規做到與時俱進則尤為迫切。
1、“有效教學”的理念“有效教學”的理念起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是在受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影響的教學效能核定運動之後提出並引起世界各國同仁的關注。隨著20世紀以來科學思潮的影響以及心理學特別是行為科學的發展人們逐步認識到教學也是科學。即教學不僅有科學的基礎而且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並由此開始關注教學的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的理論基礎以及如何用觀察、實驗等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教學問題。
有效教學它的核心問題就是教學的效益。所謂有效是指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2、樹立“有效教學”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念是一個人具有的準備付諸行動的信念它既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行動。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我經常環顧周圍審視同仁也常常反省自己。發現絕大多數教師工作非常辛苦不計較個人得失體現了很好的奉獻精神。許多媒體也常用這樣的語言文字誇讚他們甚至被譽為“紅燭精神”。不少老師為提高教學質量、提高統考成績、提高中、高考升學率不管白天黑夜加班加點採取題海戰術但最終收效甚微。對於這種無效或低效教學他們往往責怪學生而缺少自我反省。事實上若老師首先重視如何引起學生學習的意向使教學在學生想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那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次是指明學生所要達到的目標和所學的內容讓學生知道學到什麼程度以及學什麼學生只有知道了學什麼或學到什麼程度才會有意識地主動參與三是採用學生易於理解的方式教學語言有自己的獨特性--讓學生容易聽清楚、聽明白語言上能借助於重複、深入淺出、抑揚頓挫等對調動學生情緒和學習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無疑都是有益的。
實施有效教學我們就必須做到:
①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
②關注教學效益建立時間與效益的觀念;
③關注可測性和量化;
④具備反思的意識;
⑤建立一套有效教學的策略。並時時、處處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
由此可見教育理論的學習對每個老師或教育工作者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則將會迷失前進的方向新教育理念在理解基礎上的建立和實施則是教師能與時俱進、不致被時代淘汰的保證。而用新教育理念武裝自己、進而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也是教師為祖國科學技術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一份力量的基本要求。
二、中學物理學科的教學現狀和反思
1、我校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現狀對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現狀在基礎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取得較大進展的同時仍然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與實施素質教育和教育現代化的要求不相適應教師隊伍的學歷水平總體偏低部分教師職業道德、教育觀念、知識結構、教學方法、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隊伍結構性失衡問題較為突出學段分佈與學科結構不合理教師拔高使用現狀較為普遍師範教育教學改革有待進一步加強等等。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我校基礎教育質量制約著我校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2、物理學科遭遇的尷尬和變革機遇儘管物理學知識在現代科學技術和日常生活中都非常重要但在中學階段的各個年級都有為數不少的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頗為頭痛。究其原因既有基礎較差、學習習慣不好的也有因物理學科學習難度較大、概念比較抽象難懂而逐漸喪失學習信心的還有因老師追求中、高考升學率不顧學生實際一味加大難度而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而最終放棄的。上述情況無論屬於哪種教師都有或多或少的責任。在新課程改革程序中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而教師是否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較高的專業化水平尤為重要它是教師能否積極投身教改、並使教改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證。從中考成績統計可見一斑整體文化素質水平高的考生群體各科成績的平均水平都高但各分數段考生的物理平均分比必其他科目平均分都低。系統誤差極大地挫傷了廣大物理考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助長了一些人的功利心。很多人遠離了吃力不討好的物理學科而選擇了易得高分的學科。
三、有效教學在物理學科中的實踐初探
1、尋找有效教學在物理學科中的切入點根據赫斯特等人的研究有效教學應該保證學生有興趣能自我激發動機有自主權。這樣學生大腦完全投入到處理教材和學習任務之中他們就會一直學習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有效教學”的精髓就是學生不僅學到教師傳授的大部分學科知識而且學到許多其他知識上課結束很久以後學生還在繼續研究和探討上課內容不是強迫學生學習而是學生渴望學習。要使學生的學習能達到此種境界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因為學習不是玩電腦遊戲不可能有那麼大的魔力但我們應從中得到啟發並加以改進如何想方設法使起始階段的知識儘可能的豐富有趣千方百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待他們建立起濃厚的學習興趣後再進行較深入的理論分析探討就方便多了。由此可告別物理學科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歷史。
物理學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自然科學實驗性強、概念性強是它的兩大特點因此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當初實驗裝置匱乏時很多老師只好重視概念教學以彌補不足現在實驗裝置得到滿足時仍有不少老師嫌麻煩、圖省事而儘量少做實驗或用課件來代替實驗實際上是進入了物理教學的誤區。演示實驗的功能就是展示相關物理情景、過程讓學生通過對鮮明實驗現象的觀察留下深刻印象有助於加深對物理概念、規律的理解。既能滿足青少年的獵奇探究心理又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而學生分組實驗則是讓他們在做的過程中去認識現象、體會要領和發現規律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近幾年來隨著新課程標準和物理新教材的實施為課程改革和廣大師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構建了良好的發展平臺也為教師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遇。教師在自身多參加研究實踐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帶領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通過摸索我以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探究性實驗、創新設計實驗為切入點注意把它們與教材有機地結合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從而促進物理教學質量提高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從頭開始、藉助探究實驗把“有效教學”落到實處《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一節的學習內容作為物理學科的第一節入門課對學生今後的學習和物理課堂教學活動健康、順利地開展毫無疑問影響甚大。我認為“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據“先入為主”的習慣若能一開始就實施有效教學吸引著學生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並將此教學理念認真貫徹、實施於中學物理教學全過程無疑是非常有益的值得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並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進行嘗試。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使學生認識到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什麼是振動傳播聲音的介質又是如何運動的如何能在較短的課堂時間內讓學生理解、信服並接受是本課能否成功的關鍵。為此上課前一天我要求每人用細鐵絲或細銅絲製作一個帶把的直徑約5cm的圓環準備下一節課用。儘管大家對“做圓環幹什麼”有些納悶第二天還是都把做好的圓環帶來了。
早在介紹《科學之旅》時我們曾用會跳舞的小人說明物理的有趣。我認為和課本第12頁圖1。1-1“物體發聲時有什麼共同的特徵”的幾張圖片一樣其目的都是為了說明聲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但作為初二學生在不做深刻分析的前提下對振動的理解確實困難。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呢在聲音產生的新授課上我先和同學們一起欣賞了圖1.1-1的四幅圖片簡單討論後又把“會跳舞的小人”實驗演示了一遍還請幾位同學上臺先後用手輕按音響面板感受音響面板的運動狀態並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感受分別加以描述歸納出音響水平放置時上下抖動豎直放置時前後抖動的結論。在此基礎上再以鐘擺為例進而給出了振動的定義。鑑於多數同學還沒有切身體會我取出事先準備好的音叉、泡沫塑料球等裝置如右圖所示音叉兩側各放置一隻緊靠音叉葉片的泡沫球使懸掛泡沫球的細線保持豎直。傳統做法只在一側懸掛泡沫球實際上此種狀況下泡沫球的運動並不能說明音叉在振動因泡沫球懸掛於音叉左側時向左敲擊音叉後音叉葉和泡沫球會一起向左運動即使我們握住音叉使其靜止泡沫球與音叉撞擊後仍舊保持原來的運動而改成兩側各懸掛一隻泡沫球敲擊音叉後兩隻泡沫球分別向左右擺動就能很清楚地說明音叉在振動請大家注意觀察用塑料小槌敲擊音叉時無論是向左、還是向右敲音叉音叉左側的泡沫球總是向左運動音叉右側的泡沫球總是向右運動當我向同學們提出靜止的泡沫球為何會運動為什麼音叉左側的泡沫球總是向左運動音叉右側的泡沫球總是向右運動時同學們都能很好地回答出靜止的泡沫球之所以會運動是由於音叉運動所引起至於為什麼音叉左側的泡沫球總是向左運動音叉右側的泡沫球總是向右運動那是由於音叉左右振動所引起的。由此可見雖然僅在傳統做法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泡沫球就可以把不可見的音叉振動通過左、右泡沫球的運動放大後科學地表現出來讓學生易於理解、接受將這一教學難點、重點較好地解決了達到了有效教學的目標。
在接下來學習聲音的傳播時雖然用演示實驗“真空罩裡的鐘聲”能使學生感受到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而空氣正是傳播聲音的最常見介質。但空氣和其它介質傳播聲音時是如何運動的由於看不到摸不著又讓他們困惑了。此時我拿出裝肥皂水的燒杯讓大家取出帶把的金屬圓環在肥皂水裡刮過後金屬圓環上留下了肥皂膜再讓他們將肥皂膜豎立仔細觀察周圍無聲源時、分別對著正在發聲的音響、說話的人嘴和被敲擊後的音叉根據自己的觀察描述四種情況下肥皂膜的運動狀態並在此基礎上經過自己的思考加以總結。由於現象鮮明同學們認真討論後很快有了自己的描述沒有聲源時肥皂膜靜止音響發聲時、人說話時、音叉被敲擊後發聲時肥皂膜都會前後振動。進一步的分析、歸納可知肥皂膜的振動是由聲源振動、通過介質傳播的結果肥皂膜的振動是把不可見的空氣運動形象化、可視化了。並由此得出結論空氣和其它介質傳播聲音時傳播的是聲源振動這一運動形式。至此同學們對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都有了較深刻的認識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我也有了如釋重負後的輕鬆和喜悅。
3、以“物理創新實驗設計”為切點將“有效教學”落實於物理課堂內外盤錦市教育局每年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的“科技創新小發明、小製作”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活動。它鼓勵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在運用已有物理知識的基礎上對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進行改革和創新既能使其更好的服務於物理教學又能讓學生的創造性有了展示的舞臺還能鍛鍊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和演講才能更能將“有效教學”落實於物理課堂內外。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五節《聲的利用》中安排了一個演示實驗去掉罐頭盒兩端的蓋子給一端蒙上橡皮膜並用橡皮筋紮緊。對準燭焰敲橡皮膜燭焰跳動。當有同學對實驗效果不太滿意提出“敲槌滅火”的設想以便我們對聲波傳遞能量有更好的理解和更深的印象時我及時給予鼓勵並且從張嘴吹燭焰、喇叭等生活經驗予以啟發還介紹了“伯努利原理”。湯浩、王常昊等同學聽後熱情很高找來器材反覆推敲、多次試驗終於研製成了“聲能滅火器”有效地展示了聲音具有能量、聲波傳遞能量。不但生動地闡明瞭物理原理還易於操作又能給大家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印象。在盤錦市教育局開展的“科技創新小發明、小製作”活動中獲得一等獎和二等獎受到有關專家的好評。
4、在系列探究實驗中找出規律認識現實物理世界本質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學”用細金屬絲製作一個帶把的直徑約5cm的圓環將圓環在肥皂水裡刮過後金屬圓環上就留下了肥皂膜別看這個裝置容易製作且其貌不揚可肥皂膜的作用還真不小頗為神奇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利用它我們完成了初、高中物理學習階段的好些個實驗
①聲音具有能量用肥皂膜對著正在講話人的口或是發聲的音叉共鳴箱、播放音樂的音響都會看到肥皂膜在輕微地運動而當發聲的物體停止發聲時肥皂膜也會靜止。因一切運動的物體均具有動能由此可見肥皂膜的運動是由聲源發聲的物體運動、通過空氣這一介質傳播引起的由此可以表明聲音具有能量。
②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我們還可將肥皂膜對著發聲音叉的共鳴箱口或其它發聲的物體注意觀察肥皂膜的運動情況可以看見肥皂膜在平衡位置附近左右振動進而知道發聲的物體將其自身運動形式通過空氣傳遞給肥皂膜。肥皂膜的振動是把不可見的空氣運動和聲源的運動狀態可視化了從而幫助我們得出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結論同時還可顯示鼓膜的工作狀態幫助同學們加深理解。
③聲波是縱波我們知道最普遍的聲波是由發聲的物體振動通過空氣做介質傳播的。用肥皂膜不但可驗證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還可方便地檢驗聲波是縱波。具體方法是先讓肥皂膜平面與聲波傳播的方向垂直放置可清晰地看到肥皂膜前後振動而將肥皂膜平面沿聲波傳播的方向放置時無論聲源振動如何激烈振動時間有多久卻始終看不到肥皂膜的振動可見聲波振動的方向與其傳播的方向在一條直線上。根據機械波及縱波的定義由此可斷定聲波是機械波且是縱波。
④液體表面存在表面張力在細金屬絲製作的帶把圓環上系一截略大於直徑的細線將圓環在肥皂水裡刮過後金屬圓環上就留下了肥皂膜。此時被肥皂膜包圍的細線呈現自然彎曲狀未被拉緊且將肥皂膜一分為二當將細線一側的肥皂膜劃破消失後細線就會被另一側的肥皂膜拉緊且彎向肥皂膜。由此可見開始細線受到兩側肥皂膜的分子力作用而平衡而當細線一側的肥皂膜被劃破後細線因只受一側肥皂膜的分子力作用被拉緊向肥皂膜彎曲。此現象可說明分子間存在分子引力作用液體表面存在表面張力。
⑤光的干涉將金屬圓環上的肥皂膜豎立時我們會看到本來無色透明的肥皂膜變成了彩色薄膜。這種彩色薄膜是如何形成的呢這是因為當金屬圓環上的肥皂膜豎立時在重力作用下肥皂膜就會變成從上到下厚度逐漸增大的劈形膜。根據光的干涉原理光照射到肥皂膜的前後表面時都會發生反射現象當從肥皂膜前後表面兩次反射的光程差是光的半波長的奇數倍時反射光因反相而削弱或抵消而當兩次反射的光程差是光的波長的整數倍時反射光因同同相而加強。因白光裡含各種不同波長的彩色光故肥皂膜上不同位置會因不同的光程差使不同波長的某種色光被加強而顯示對應的顏色整個肥皂膜也就變成彩色的了。當然若肥皂膜從上到下厚度均勻增大的話則形成漂亮的彩色干涉條紋。由此可見肥皂膜可幫助我們認識光的干涉。
不起眼的肥皂膜在我們的挖掘下竟然綻放開如此絢麗多姿的花朵。當來自幾個年級的同學們看到共同努力的成果時無不相互道賀露出燦爛的笑臉。“肥皂膜尚且有如此大的潛力何況你們這些聰明能幹的俊男靚女以後一定會前途無量啊”這句看似不經意的調侃不僅當時會在他們心中泛起漣漪更會成為他們今後前進道路上鞭策自己的永恆動力甚至可能會由此成就他們日後的輝煌。
以做好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探究性實驗、創新設計實驗為切入點去嘗試、實施“有效教學”既加深了我對“有效教學”重要性的認識也嚐到了“有效教學”的甜頭。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有效教學”顯現出其強勁的生命力。多次受到有關專家的好評。
在嘗試、實施“有效教學”過程中我欣喜地找到了物理學科實施有效教學的一條好途徑--以做好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探究性實驗、創新設計實驗為切入點。無論條件多麼優越我們都要發揚當年蘇州大學物理系主任朱正元老先生“罈罈罐罐做實驗”的艱苦奮鬥精神將“有效教學”理念貫徹於中學物理教學全過程一切從效果出發想方設法把不可見的現象視覺化既有助於學生的觀察理解又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求知慾其成效也堅定了我沿著“有效教學”這條路走下去的信心和決心。原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福家教授指出“學生有沒有創造性關鍵在中小學中小學的關鍵又在教師教師學會啟發學生很重要。”他還說“好的教育是把人的潛能激發出來並注意發展個性的教育好的教師應善於幫助學生把自己腦海中的火種點燃而不是把它撲滅。”在大力推廣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今天這些語重心長的教誨值得每個有責任感的老師深刻反思、認真實踐。而要實施素質教育貫徹“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教育理念教師本人更得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加速自身專業化發展多思考、多思索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教育和教研工作中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教學”為促進我國基礎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八年級物理培優補差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