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泰為什麼極力推崇孔子
伏爾泰與孔子同樣都是著名的思想家,可是伏爾泰卻十分推崇孔子。那麼伏爾泰為什麼推崇孔子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伏爾泰為什麼推崇孔子,希望對你有幫助!
伏爾泰為什麼推崇孔子
關於伏爾泰為什麼推崇孔子這個問題,首先是因為他們所研究的領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相同的,孔子的一些思想在當時可能不被所有人接受,因為思想之間有所差距,也不能真正的意識到孔子思想的偉大之處。可是在伏爾泰瞭解到孔子後,他便被孔子的思想深深吸引,因為孔子的思想可以帶給他共鳴,伏爾泰作為一位思想家,他可以明白孔子思想的精華,所以伏爾泰便大力推崇孔子,主要是為了讓人們更好的去多接觸孔子的思想。
孔子作為中國思想的一個代表,當時中國政府的執行模式就深受歐洲大陸民眾的喜愛,伏爾泰就是一個代表。孔子宣揚仁政德治,這個思想主要是針對政府執行體制的。這個思想和伏爾泰政府理想的執行體制是完全符合的,即便是君主制度,但要剔除其中的專制制度。伏爾泰思想與孔子的思想產生了共鳴,而且對於中國政府執行體制伏爾泰是十分贊同的,於是伏爾泰十分推崇孔子。
除此之外,伏爾泰之所以極力推崇孔子,是因為伏爾泰的內心深處對中國懷有一種很美好的情懷。他覺得中國這種開明的文化是離不開孔子的儒學的,中國這種倫理制度也都說來自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不僅可以治國還可以育人,這是伏爾泰極其渴望得到並想運用到法國社會中的。所以孔子在伏爾泰這裡享有好的聲譽,也受到了極力的推崇。
孔子的天命觀是什麼樣的
孔子的天命觀,就是“知天命、畏天命、順天命”,孔子曾經提出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說法,孔子還曾說過“不知天命無以為君子”,可見孔子對於天命觀是多麼的重視。
孔子所說的天命和現在的一些算命的所說的天命,不是同一個東西,這裡的天命是指上天給我們的使命。而一些算命的所說的天命,是指上天給一個人安排的命運,這種天命是一種迷信的說法。
在孔子看來,每一個人的出生,都是帶著使命而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是因為有上天的使命。上天之所以給你天賦,是想讓你用自己的天賦來完成他所給你分配的任務。那麼,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知道自己到底承當了怎樣的天命,這就是“知天命”的意思。其實,“知天命”就是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到底擅長什麼,適合幹什麼,這需要時間的積累的,所以孔子才將五十歲定為“天命之年”。
只有“知天命”才能很好地認清自己,擔當起拯救天下的重任,這樣的人才會“畏天命”知道自己身負重任,在巨大壓力的推動下,才能不斷的去學習,去完善自己,這樣到了最後,就能隨心所欲,順應天命,必然能夠走上高位,實現自己的理想的。
孔子的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斷的完善自己,最後終於能夠順應天命,流芳百世。其實,孔子的天命觀也是一個理想觀,我們可以將天命看成是理想,有了目標,為了目標,努力去完善自己,不斷的進步,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
孔子為何不惜“得罪”孺悲
自從孔子被漢儒們簇擁著,孔子形象的裝飾與塑造,就成了歷朝歷代統治戰略的一部分。關於“孺悲欲見孔子”這個故事就展現了孔子的另一面。
在這個故事中,主要涉及了兩個人物:孺悲和孔子。關於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是:孺悲想要見孔夫子一面,於是找人通傳,自己站在門外等著回話。孔子知道是孺悲,於是就以有病為理由而將了他一軍,負責傳話的學生剛剛出了門口正向孺悲回話,孔夫子卻取來瑟一面彈一面歌,目的是讓孺悲聽見而有所悟。
孔子為何不見孺悲,卻沒人知道。一般道理上說,孺悲肯定有什麼地方令孔子不滿的地方。當初就像“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就因為陽貨想要篡權,所以才會討厭陽貨。現在也極有可能是相同的情況,可能是孺悲在向孔子學習“士喪禮”過程中,有一些孔子不喜歡的的言行。所以孺悲才會請見,孔子上演了這麼一出。根據合理的推測是在初學“士喪禮”之後。不過,對孺悲“辭以疾”和對陽貨“不見”的倆件事情記載是不同的,從兩個內容上看孔子對兩者拒見的態度有所不同。“辭以疾”較為客氣,“不見”則乾脆、決絕。故可斷定,孔子對孺悲未至厭惡地步。那到底又是什麼原因呢?
事實上孔子這樣做也是為了教導孺悲,只不過方法不同罷了。這件事情中,孔子主要是採用“以不教為教”的方法,是要讓孺悲通過自己的反省,檢查錯在哪裡了,然後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得以改正。這也是在勸告後人,要時刻的“吾日三省吾身”。
孔子對我們的影響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