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古代歷史上商人們的經商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10月02日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很早的商人們就精確算,善權衡,那么現在讓我們來都有哪些,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古代歷史上商人們的經商方法。

  1:以義為利,趨義避財

  清朝年間,有一商人名舒遵剛,精榷算,善權衡。經商之暇,喜讀《四書》、《五經》,把書中的義理運用於經商之中,他曾說:“錢,泉也,如流泉然”。他還說:“對人言,生財有大道,以義為利,不以利為利,國且如此,況身家乎。”徽州商人李大皓告誡他的繼承者說:“財自道生,利緣義齲”以此嚴於律己,做到“視不義富貴若浮雲。”子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以義取利,德興財昌,舍義取利,喪失了“義”也得不到“利”,為商者應深以誡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如果一個經營者有長期的理性和智慧,他必不會用惡劣、卑鄙之手段去獲利;用惡劣的手段去做任何生意,最終將會失去已獲的利潤。

  2: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韓非子·五蠢》中說:“鄙諺曰:‘長袖善舞,多錢善賈’,此言多資之易為工也。”這裡強調了一個“善”字。資金不足,必須善於使用,使用的目的也是獲利,唯有資金與商品流通不息,才能使利潤滾滾而來。對待商品要做到“務完物”,即貯藏的貨物要完好,“腐敗而食之貨勿留”;處理資金要做到“無息幣”,即指貨幣不能滯壓,“貨幣欲其行如流水”,貨幣和商品流通了,買賣就活了。宋代的沈括舉例說:十萬元資金倘不周轉,“雖百歲故十萬也”,如果貿而流通,加快週轉,“則利百萬矣”。

  3:奇計勝兵,奇謀生財

  兵家常說:“將三軍無奇兵,未可與人爭利”,“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中說:“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勝。”書中還列舉了賣油脂的雍伯、賣肉製品的濁氏等商人,他們都是掌握一技之長,經營奇物的商品而致富的。後世的“張小泉剪刀鋪”亦然。清代山西太谷縣一個曹氏商人,有一年看到高梁長得莖高穗大,十分茂盛,但他覺得有些異樣,隨手摺斷幾根一看,發現莖內皆生害蟲。於是,他連夜安排大量收購高梁。當時一般人認為豐收在望,便庫存高梁大量出手。結果高梁成熟之際多被害蟲咬死,高梁欠收。而曹氏商人卻奇計獲利。

  4:居安思危,處盈慮方

  《書經》有云:“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漢書·息夫躬傳》有言:“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商人李祖理“精理精勤,竹頭木屑之微,無不名當於用,業以日起,而家遂燒”。秦末有位任氏商人“折節為儉”,要求家人“公事不畢則身不得飲酒、食、肉”。古人關於經商理財的記載中還有:“生意要勤快,切勿懶惰,懶惰則百事廢;用度要節儉,切勿奢華,奢華則錢財竭”。由此可見,經商者居安思危,勤儉為尚。“處乎其安,不忘乎其危”。少一些安樂,多一份憂患,將使經商者進入佳境。

  5:擇人任勢,用人以誠

  孫子曰:“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故善戰者,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勢”。春秋戰國時期,有一位齊國的商人叫刀閒。當時的商人一般都不願僱用頭腦靈活的人做事,惟獨刀氏專門使用這種人,並給以豐厚的報酬和充分的信任,放手大膽地讓他們去幹,這些僱工幹得十分賣力,也非常出色。明代蘇州有個叫孫春陽的雜貨店,其店分為南北貨房、海貨房、醃臘房、醬貨房、蠟燭房,“售者由櫃上取下一票,自往各房發貨,而管總者掌其綱。一日一小結,一年一大結。自明代至清乾隆年間二百多年,子孫尚食其利,無他姓頂代者。”像蘇州這個店鋪林立之地,孫春陽的雜貨房生意竟然能興盛二百多年,其成功之奧祕當得益於用人以誠,店規之嚴。清道光年間的黔商胡榮命在江西經商50餘年,由於他以誠待人,童叟無欺,名聲大著,晚年罷業回鄉,有人要求“以重金賃其肆名”,他一口回絕,並說:“彼果誠實,何籍吾名也!”可見,“誠信為本”是中國人經商的傳統美德。

法顯求經的歷史事件
中國古代明朝歷史事件
相關知識
瞭解古代歷史上商人們的經商方法
瞭解古代歷史上湘西趕屍事件
列舉古代歷史上暴力衝突的例子
古代歷史上最帥的皇帝
中國古代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
古代歷史上悽美的愛情文章
古代歷史上預言鼻祖的預言介紹
古代歷史上著名的不敗將軍是誰
古代歷史上真實的悽美愛情文章
史上最簡單的瘦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