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哲學家楊時的生平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4日

  楊時,字中立,號龜山。北宋哲學家、文學家、官吏。先後學於程顥、程頤,同遊酢、呂大臨、謝良佐並稱程門四大弟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楊時簡介

  楊時,中國古代著名的一位理學家。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楊時簡介。楊時,字中立,號龜山,公元1053年出生於南劍西鏞州龍池團。熙寧九年考取了進士,擔任過知縣、工部侍郎等官。楊時的理學思想是他一生中的閃光點,他對理學的傳承和發展有很大的作用。

  楊時在年少時,就十分的聰明伶俐,讀書成績也十分的優秀,於是大家都叫他“神童”。楊時雖然是個理學家,但他並不是一開始就讀的儒學,他最早接觸的其實是佛學。楊時在八九歲時就已經會作詩賦了,在明溪縣那一帶十分有名。二十四歲時,考取了進士。

  考取了進士之後,楊時被授予司戶參軍,但是他用生病這個理由沒有去赴任,而是專心的研究理學,寫了《列子解》這一本書。後來楊時去到洛陽,拜了著名的理學大師程顥為師,一心鑽研理學。在當時,與遊酢、伊熔、謝良佐一起成為了程顥門下的四大弟子。那個年代的學者大多都是學的佛學,只有楊時只衷心學習理學,因此楊時在拜在程顥門下之後,對於理學的學習有常人無法比擬的長進。

  學成之後,楊時去了徐州,擔任司法一職,在職期間,又撰寫了《莊子解》一書。不過楊時對於的理學的追求並沒有因此而停住了腳步。在楊時四十一歲時,又去拜了程顥的弟弟同為理學大師的程頤為師。當時的楊時,其實在理學方面已經有很高的造詣了,但是他依然虛心求教、勤奮好學,終於學到了程門理學的真諦。

  楊時繼承了程門理學,又對後代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有非常深的影響,所以說楊時在理學上具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承前啟後的過渡作用。以上就是楊時簡介。

  楊時求學

  楊時,不僅自己對理學的研究頗有成就,而且將理學從北方傳到了南方,讓理學不僅僅只在北方傳播,被世人成為“閩學鼻祖”。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楊時求學的故事。楊時求學的過程被流傳成了一個成語故事——程門立雪。這樣說大家可能就十分熟悉這個故事了。

  當時,理學大師程頤在官場上遭人陷害,官職遭罷免後流放故里。而且洛學在那個時期不是正統學說,一直受到官方的藐視,於是程頤就下定決心歸隱洛陽。楊時得知這個事情之後,就與好友遊酢一起前往洛陽探望程頤先生。

  當時正好是隆冬,朔風凜凜,天寒地凍。寒冷的北風肆無忌憚地颳著。但是楊時和遊酢並沒有因此而停下腳步,而是將自己的衣服裹得緊緊,揹著北風向前行進著。一路上楊時和遊酢二人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理學思想。在第二日天剛剛亮的時候,二人終於到達了程頤的住處。但是不巧的是程頤剛好去了嵩山書院,不在家裡。

  楊時和遊酢二人雖然已經身子凍得瑟瑟發抖、嘴脣凍得發紫、雙腿也凍得邁不開退,但是急於見到程頤先生的心,還是支撐著他們二人一路趕到了嵩山書院。傍晚來到嵩山書院後,又被告知程頤已經在早晨的時候回去了。二人只說了句真不巧,又匆匆趕回了程頤先生的住處。

  等趕到程頤住處時,程頤先生正在閉目養神。二人覺得不應該打擾大師,於是站在屋外靜等先生醒來。等到程頤先生醒來,發現二人正站在雪中,連忙將二人迎進門,此時屋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

  楊時見程頤於洛

  楊時見程頤於洛陽講得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程頤是北宋的大教育家,自幼非常聰明,還當過帝師,慕名來求教的人很多。楊時是劍南人,小的時候據非常善於寫文章,後來他考中進士當官了。那時,程頤講授儒家的學術精要,洛陽的學生都過去拜他為師。楊時正好調去做官錯過了這個機會。

  後來楊時拜程頤哥哥為師,兩人的關係非常好。就這樣過了四年,程頤哥哥去世了,楊時還專門為他設立靈堂。楊時為了再學習,決定到洛陽去拜程頤為師。他拉了個朋友一起去拜訪,但程頤正好在睡午覺,兩人不便打擾他。大雪不期而至,為了能在程頤醒後第一時間見到他,他們二人就沒有離去。他們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口,不說一句話,就這樣等了大半天程頤才睡醒。程頤看著這兩人吃了一驚,原來雪已經下了很久,門口的雪已經積了到了人的膝蓋 ,兩人完全變成了雪人。可是兩人冒著雪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等待還是沒有半點不耐煩。後人把楊時見程頤於洛陽的故事總結出程門立雪這個成語,意思就是心志堅定地向老師虛心求教。

  這個故事的版本有很多,有些人認為當時楊時與朋友不是立在門外而是在屋簷下等待程頤甦醒。他們的觀點是現代人望文生義,為了讓這個故事更動人,就說楊時與好友是在大雪中等待,忽視了事實的真相。


百歲掛帥佘太君的生平簡介
日本戰國武將山本勘助生平簡介
相關知識
北宋哲學家楊時的生平簡介
北宋文學家蘇洵的生平簡介
北宋農學家賈思勰生平簡介
南宋理學家朱熹的生平簡介
北宋文學家王安石生平簡介
德國哲學家費希特生平簡介
南宋文學家葉紹翁生平簡介
南宋文學家范成大生平簡介
唐代文學家楊敬之生平簡介
哲學家叔本華生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