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歷史學習文章
只要抓住了學習的方法,各種學科都不會太難,所以其實歷史學起來並不難,重要的是學習方法。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1
學好歷史主要在於細和活。一是細,所以要強調記憶,要記得熟;二是活,要善於分析問題,善於知識遷移,善於從小處著眼發現問題。具體有以下三種方法:
首先要把一個知識點分解成若干成小的知識點,對這些知識點分別加以分析,多方位理解,掌握細節。
任何一個歷史事件,有它發生的時間、原因、條件、過程、性質、意義和侷限性,比如像德意志統一這個歷史事件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它分解成若干個要素,分別加以學習和研究。首先是時間,這個歷史事件發生在1860—1871年間;按著分析原因,從根本原因來說就是資本主義發展要求,然後從這個原因出發我們又可以把它細緻地分解成若干個小原因;進而分析條件,這個事件的總體條件有兩個,一是普魯士的強大,二是資本主義的強大發展;然後還可以繼續細分,這一歷史事件經過三次王朝戰爭來實現統一,這是的過程;其性質是作為19世紀晚期資產階句;侷限性是保留了封建殘餘。
每節按背景,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間接原因等***性質,經過,結果,歷史意義等自己列提綱式的知識結構圖。從這幾個要素出發我們可以把這個事件的各個要素加以把握,同時還能夠向外延伸構成廣闊的知識網路。在對各個知識點有了初步瞭解後,又可以再從幾個要素出發,反過來從整體把握知識點,從而初步將知識網路化,把握主幹知識。
2
歷史知識一般由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幾個基本要素構成,教學方法無外乎串聯、並列、分析、比較、列舉等,相對而言,較為枯躁,容易引起學習疲勞。在課堂教學之中穿插學生喜聞樂見的遊戲或活動,可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分析綜合能力,拓寬學生獲得歷史知識的資訊渠道,活躍氣氛,增加興趣。
每節課的開始,安排5分鐘的主題自由講話。“穿在身上的歷史”、“姓氏演變溯源”、“文字追根”等都是說的內容。例如“穿在身上的歷史”,學生可以談唐朝的裝束、清朝的服飾,也可以說說關於帽子的演變、鞋子的發展等。人類發展處處都留有歷史的影子,這樣的主題自由談論讓學生興趣盎然。根據教學進度每週設計一個談論主題,要求學生從網路、圖書中尋找相關內容,提前作準備,然後帶到課堂上交流。學生親自參與、親身體驗,縮短了與史實的距離,對比較枯躁的歷史學習能產生親近感。這個活動能為教學內容作很好的鋪墊,匯入新知順理成章。
學習結束或在學習過程中,依據教學內容做做適當的文字遊戲,既能複習鞏固歷史知識,熟悉歷史人物事件,又讓學生感到輕鬆愉快。如猜謎語:湘雲筆錄***猜一中國古代史學名著***——《史記》;捷報***猜一農民起義領袖***——陳勝;遙望南嶽***猜一古代科學家*** ——張衡;點睛之後破壁飛***猜一歷史名圖***——龍圖騰;不願短兵相接***猜一歷史戰爭***——寧遠之戰;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猜一歷史軍隊名***——太平軍;始終不含糊***猜一歷史時間名詞***——明末清初。
猜謎語可以教師出謎,學生競猜,也可由學生個人、小組制謎,師生互相競猜。學生有了興趣,還可發展成為課外活動,大面積開展。
教學中穿插一些有趣的聯話,學生既能獲得知識,又能親身感受人文情懷,體驗漢語言文字的無窮情趣。如:抗戰勝利後,在成都流傳著一副對聯,上聯由三個國家名組成,下聯由三個城市名組成。即“中國日本;南京成都”。此聯巧妙別緻,反映了抗日戰爭勝利後中華大地歡喜若狂的氣氛。要求同學們把該對聯補寫完整***中國捷克日本,南京重慶成都***。學生有了胃口,課堂一下子熱鬧起來。
除了陳述錦聯妙對、讓學生補充對聯、求徵下聯等活動形式外,也可根據學習內容指導學生嘗試有感而發,寫出有自己獨到見解的歷史對聯,使歷史教學真正達到“史學”“文學”兩不誤,雙管齊下、一箭雙鵰。
3
歷史是門嚴肅的學問,嚴肅得甚至近乎枯燥,所以大家都不願意去學。但是我對歷史卻似乎有著無窮的興趣,從來不會把它當作負擔或累贅,反而越學越想學,許多別人很頭疼的知識點,對我而言,都是在不經意之間就掌握了。其實我的“訣竅”,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歷史趣味化。
首先,我總樂意把自己“代入”歷史。歷史是人的歷史,是我們先輩的生活。我會把自己想象成當時的一位著名的歷史人物,來理解歷史事件的發展經過與結果。
比如,有時,我把自己變成一方諸侯,在亂世中求生存,在面臨亂世紛爭時,儘自己的才能來使自己強大;有時,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位雄才偉略的君主,想辦法在當時的背景下如何使自己在治世上大放異彩。
我習慣在每天散步或出行的時候,一邊走一邊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治世”方針中,就彷彿在腦海裡自編自演了一部《三國演義》。這樣,歷史成了我的“工具”,我自然就越用越熟了。
現實與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聯絡現實來學習可以更深入地瞭解歷史事件的影響與意義。因此,我經常從現實出發,採用假設法來學習歷史。我常常想:“如果沒有發生這件事,我們現在會怎樣?”比如,“如果沒有鴉片戰爭會怎麼樣?”也許,沒有鴉片戰爭,我們就不會流失那麼多金銀,淪喪那麼多領土,也就不會遭受那麼多苦難;可同樣,也許我們就不會有轎車,不會有樓房,沒有民主的共和國。有時候隨著知識的進一步深化,我會不斷髮現自己以前的假設存在缺陷,或是這個假設就不應該存在。比如,我當時的這個鴉片戰爭假設,現在想來,問題就很多。但在剛接觸一個新知識時,正反面都考慮進去,有益於我把歷史學得更全面更透徹。
對於那些無法按照邏輯記憶的,如時間、地點之類的知識點,我習慣把它們寫成一張張紙條,貼在鏡子上,桌子上或者杯子上,這樣就不需死記硬背,每天早晨起來就有意無意的看一眼,幾天之後,不知不覺中就已經記得很牢固了。
以上就是我學習歷史的三點心得,學無止境,我相信大家一定會發現出許多比我好的學習方法。
關於數學學習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