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惜糧食的小文章
珍惜糧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珍惜糧食
“餓死了,餓死了!”一個明朗的早晨,可以聽見一陣陣清脆的鳥叫聲。突然,一陣怨氣劃破了這陣清脆的叫聲。
好好好,馬上就開飯。煩死了!”媽媽連忙回敬到,“孩子他爸,你也來幫幫忙嘛,照顧孩子的事,你也有一份!”
首先,我來介紹一下明明:胃口超小,超級浪費糧食,平均每星期浪費1噸糧食也是起碼的。這不,又來了,我們的浪費大王又開始工作了。
望著這一桌子的美味佳餚,在桌旁墩著的大黃狗饞的口水直流。可我們的明明呢,又開始怨天怨地了。“又是一桌子爛菜,有啥好吃頭!”“你不是說餓嗎?餓就快點吃。”說著,便給他盛了一碗飯。明明正餓在頭上,只好吃了幾口。可過了一會兒,明明突然拿起碗,從椅子上跳下來,朝門口走去,想把飯倒掉。爸爸媽媽見況,連忙上前阻攔。連聲說:“慢著慢著,每次都這麼浪費,今天我非教導教導你一下不可。你看看外面的農民伯伯,那麼辛苦種出來的糧食被你一下子都浪費掉了。太不象話了。”明明的臉有點紅了。“人家貧苦地區還沒得吃飯呢,現在家庭條件富了,就學會浪費了?”明明的臉更紅了。“雞還知道要把穀子啄得乾乾淨淨,你怎麼就不知道愛惜糧食?”明明的臉這時比紅蘋果還紅了,“媽媽、爸爸,我以後再也不浪費糧食了!”
明明從那以後,改過自新了。實現了他的誓言。
:珍惜糧食
一天下午吃飯時,我不小心打翻了一碗飯,當時爸爸就批評我。並說今年爺爺老家裡收成不好,糧食都不夠爺爺家裡人吃了,我就這麼不愛惜糧食,真不懂事。
當時我懊悔極了,都怪我太不小心。仔細一想,農民真不容易。雖然國家對“三農”問題做了許多具體措施,但對我們邊遠山區來說國家的政策力度是遠遠不夠的,畢竟是欠發展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落後。應該用科學的發展觀,加強地方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才能改變舊面貌,農民的日子才能向小康邁進大的步伐。
我又想起我們剛學過的《鋤禾》與《憫農》,這才加深了我們對糧食珍惜,以後要注意不再浪費糧食。
:珍惜糧食
民以食為天,每個人都要吃飯。還沒等到下課,同學們的肚子就已經唱起了“空城計”,下課鈴一響,大家就爭先恐後地打飯。一些“眼大肚皮小”的同學,覺得飯菜很好吃,就打了很多,結果吃不完,就理所當然、毫不可惜地倒掉了。一些同學在打飯的時候心不在焉,搞得米飯掉了一地。天天都讓裝剩菜、剩飯的桶吃得飽飽的,挺著一個“將軍肚”。
這樣的現象,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李紳寫得《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確,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都包含著農民伯伯的辛勞和汗水。想想平時在家吃飯的時候,爸爸為什麼看到我的桌子上掉了米飯會那麼生氣,現在才知道,爸爸是為了珍惜糧食,是為了讓我養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
珍惜糧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我們這些生活在“蜜糖”裡的同學卻不知道珍惜。在當今社會上,還有很多生活在貧困山區裡的孩子,他們連溫飽都不能解決,和我們比起來,我們更幸福,卻不知道珍惜。正所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同學們,難道改掉那些浪費糧食的壞習慣真的很難嗎?其實不是的,那就讓我們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關於傍晚散步散文_描寫傍晚散步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