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心理學文章
健康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應用心理學學科分支,自1978年在美國誕生以來,健康心理學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充分共享。健康心理學在維持和改善人類健康;預防和治療疾病;評估和診斷健康;完善和改進健康防治體系;協助政府制定衛生保健政策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積極心理學
到底什麼是幸福?為什麼一些人會比另外一些人幸福?幸福控制在自己手中嗎?怎樣才能得到幸福?
科學家們發現環境中確實有一些與幸福相關的常量,比如噪聲,還有交通、金錢等。
事實上,在所有的環境因素中,人際關係是最重要的,愛情、友情、社群、歸屬感都直接指向幸福。幾年前,“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在一組問卷中抽取了10%自認為“非常快樂”的人,他們並不有錢,相貌平平,身材一般,沒有宗教信仰,也沒碰到過什麼特別的好運,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極度社交。
但是,塞利格曼認為,這樣的“幸福”遠遠不夠。它只是最淺層次的一種幸福。事實上,大部分人在談論“幸福”時,都是指這種“幸福”—愉悅的感覺,積極的情緒,它是短暫的,易逝的,獲得也相對簡單。
他認為一個人要獲得真正持久的幸福感,最重要的就是發現和了解自己最好的品質、最擅長的才華,反覆在生活中實踐,化枯燥為樂趣,併為更高的目標服務。比如知識、藝術、政治、宗教、正義,這樣才能得到整個的沉湎、投入,甚至意義。他從東西方文化中發掘了6個核心的美德:智慧、勇氣、人性、爭議、節制、超越,並將這6個概念細分為24種力量。
當一個人的強項力量發揮到最好的時候,會進入一種“流”的狀態,你完全意識不到時間的流逝。這是“積極心理學”的另一位重要人物美國心理學家米哈伊·柴科金特米哈伊的發現。人在運動中容易進入“流”的狀態,比如滑雪、下棋、在鄉村小路開車,或者在音樂和人群中,比如樂隊、舞池或在咖啡館與朋友進行一場激烈有趣的對話。“流”也經常發生在獨自的創造性活動中,比如畫畫、寫作、照相。
“積極心理學”總結了一個相當樂觀的“幸福公式”:H***幸福***=S***設定點***+C***客觀環境***+V***主觀行動***。客觀環境C指生活中無法改變的事實***如種族、性別、年齡、傷殘***和可以改變的事實***如財富、婚姻狀況、住址***。主觀行動V則是你選擇做的事情,比如冥想、鍛鍊、度假等。
在這個幸福公式裡,基因佔50%,客觀環境佔10%,主觀行動佔40%。很難說這樣的比例分配有多麼精確,更重要的似乎是傳達一種態度:追求幸福並非捕風捉影,只要有行動、努力以及有效的技巧,便可以長遠地改變自己的幸福程度。
:只有找到存在感才能擺脫拖延症
文/叢非從
在說拖延前,我想說說我身邊的一些人。經常聽到他們對於生活的無力感,感覺每天生活都很麻木和空虛,做著所有應該做的事情,得到了想得到的,也望著沒得到的,但是找不到快樂,甚至找不到存在感。
當我再次踏入養育我3年的高中,山東的某升學率很高的高中,見到我曾經意氣風發的班主任,聽他講一個高中老師十年的心路歷程,聽了一堂高二級部會議,無比感慨。拖延症、無力感、神經衰弱、意義感缺失、找不到存在的價值,這些出現在這個高中老師及身邊很多人身上的問題,到底是個人的悲哀,還是教育的悲哀,時代的悲哀。
他說每天總是感覺很累。除了高中真的壓力大外,真的是心累。也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自己很勤勞,每天早上早起去查早自習,上午上課或蹲在辦公室,中午休息一會兒下午去上課,晚上執勤晚自習,熄燈後去查寢。看似正常的生活,總感覺有些不正常。唯一不同的是,沒有當年的激情和上進心了。現在看到學生犯錯的時候,抄襲的時候,自習講悄悄話的時候,能不說就不說了,自己也想明白了,人家的孩子也不好多管,發火對自己的身體也不好。
當年他不是這樣的。他工作的第一年,我讀高一。他工作的前3年,帶完了我整個高中。印象中全是他猙獰的臉,對錯誤的零容忍。熄燈後講話,被窩裡藏著小說,桌洞裡有女生的照片,這些都會引來大聲責罵甚至肢體懲罰。他回憶起那段時光來的時候,他說那時候剛參加工作,對學生要求高,上進心強。現在不行了。
當我問,你在為什麼而工作的時候,他沉思了。
剛工作的時候,是為了體現自己的價值,想成為一個好老師,想多賺錢。但是現在看來,這些都沒那麼重要了,工作的動力也就失去了。教育嗎?教師是園丁培養祖國花朵之類的,很顯然根本不適用自己。私人生活嗎?前些年結婚、生子、愛車、買房等年年有大事去奮鬥,現在卻沒了。現在也想再找個點去奮鬥,比如說換個好點的車,那個車是07年花3萬買的,至今看來已經是比較爛了。但是轉念一想,買個20萬的還有50萬的呢,還有100萬的呢。如果車子只是個代步的工具,現在這個就可以滿足呀。顯然換個車已經不能成為他奮鬥的動力。
現在工作穩定,房子車子老婆孩子都有。但是生活卻無比迷茫。
他談到了理想生活,談到了想去改變。想過轉行,覺得自己折騰不起了,教了十幾年書了,這是唯一會的東西了,其他可能什麼都幹不了了。理想的生活就是有個菜園子種點菜吧,又擔心生計問題無法解決。然後他昇華了下就是:做什麼都開始瞻前顧後。發個論文都怕人家不給發,反而把你寫的東西賣給他人,你就白寫了。
就是這種穩定的生活裡,也還是累。好多事情明知道躲不過去一定要做,還是在底線邊緣拖延,拖延也就罷了,沒幹的時候還總是想著這個事,特別心累。自己在教育學生不要拖延,自己都做不到。我說這是內耗,讓人憔悴。你要付出至少三倍的精力來完成這件事:惦記這個事的精力,推著自己做的精力,事情本身所消耗的精力。他默默的認可的時候,我又說:因為你的心不在這。
他說,每天的生活最快樂的就是等著下午4點鐘可以出來打打球。從早上走進辦公室開始,就開始盼望下午4點的到來。其實是發洩下情緒吧。總是壓著一股莫名的情緒,在辦公室裡呆一會兒就要出來透透氣,憋得難受。上網不用半小時就受不了,手機從來也沒有聯網,功能都不會用也不想用。心的確不在工作上了。
心不在這。那在哪呢?
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我不知道,他也不知道。這不僅是他的困惑,也是我和我的小夥伴們的困惑。當工作和生活成為了一種任務的時候,我們機械的去完成,心,卻不在了。心不在焉,拖拖拉拉,沒有激情,沒有存在感,就成為了一種常態。
依然每天很勤勞,做該做的事情,接送孩子上下學,完成該完成的工作量。但是這些更像是成為了一種責任,一種習慣,執行一個活著的程式,跟自己卻沒有一點關係。在他的世界裡,成為一個老師是好的,這意味著穩定,是父母和長輩無數次教育過的。他也認同,不願意轉行就是不願意失去這份穩定。然而他真的熱愛教育事業嗎?答案是否定的,期中考試、期末考試都要拼名次,拼升學率,找學生談話為什麼成績這麼差,有人能真的熱愛這個事業嗎?
我說這些只是你應該去做的事情。那你有想做的事情和喜歡做的事情嗎?
他說有時候想寫點東西,因為是語文老師,還是比較想寫寫東西。很多東西一過腦子熱一下,真要寫的時候又不想寫了,靜不下來。我並不同意他的說法,我和他交流了我看到的他的規條:寫文章是沒用的,又發表不了,帶不來任何的價值,所以不想做。更深的規條就是:如果付出產生不了實際的價值,那就不要付出。做事情如果不實用還要去做,就挺浪費的。
我感到的悲哀就是,想做不想做並不重要,有沒有用能不能有實際產出才是重要的。
我們的心只會放到我們想做的事情上,但是想做什麼卻漸漸不知道了。只知道哪些是應該做的,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對的。我們的教育教會了我們什麼是好的和對的,卻沒有教會我們什麼是想做的和適合做的。當你不熱愛這個事業,不熱愛你的生活,又覺得應該做這些的時候,你就只能強迫你的肉體去做了,而你的心並不會被你使喚,跟著強迫過來。
於是憔悴。憔悴感就源於身心分離。你的心不在這,你的身體必須在這,你就會感到很累。不僅是你要付出3倍的精力去完成它,更是你失去了支援你去做的源動力。你不是在支配你的身體在做,而是強迫你的身體去做。你用非常大的規條,用很多“應該”和“責任”強迫了自己這麼去做。你的心說“不喜歡”,你的腦在說“要去做”。
分離嚴重了就會導致抑鬱。無法應對這種身心分離的焦慮,就會選擇逃避。把心藏起來,假裝它不會說話,於是就只聽大腦裡的聲音“這些是你的責任,這些是你應該做的”。
於是拖延就成了比較保護自己的一個選擇了。心雖然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還是會掙扎下,至少阻止下你做不想做的事。對於一件你不想做的事情,如何不拖延呢?除非腦子燒壞了。
這也是拖延的積極意義,如果積極去做了所有你的心不想做但你的腦子強迫你做的事情,你就會徹底的把心忘掉,在事情做完後陷入更加空虛和迷茫的狀態。
這就說到了生活推動力。推動你生活的,是“你想去做”,還是“你應該去做”。前者的力量是那麼的微弱,以至於你難以識別。後者的聲音是那麼強大,以至於都內化為了一種習慣。
可能很多人並不同意,他們會說,不想拖延,因為他們是真的想優秀,真的想做好。我聽到的背後的規條卻是:我應該做好,我必須優秀。不是這個事情本身我喜不喜歡,而是做好了這個事情我知道我應該做好。
當“應該”成為了生活的主旋律,人就放棄了存在感,放棄了喜悅和快樂。因為控制我們生活的不是自己的心,而是強大的規條。
你會問,有辦法破嗎?除非你放棄那種安全感。那種規條是那麼根深蹄固,以至於自己都那麼認同。因為社會就是這麼教我們的,家庭就是這麼教我們的:你應該奮鬥,你應該優秀,你應該節約,你應該做大家都認為對的和好的事情。你說,是啊,人活著不就是這樣嗎?我只是想說,問問你的內心:你真的是想這樣嗎?還是你覺得理所當然的認為應該這樣。
我陪著他聽完了一個高二年級的期中考試總結會,是所有高二同學都參加的在操場的會議。級部主任採取了10年前就對我們那一級使用的方法:宣佈了本次期中考試的結果,前15名分別是某某某。數學最高分是某某多少分,英語最高分是某某多少分。然後宣佈了進步大的同學,某某從多少名前進到了多少名,進步了幾個名次,然後上臺頒發獎狀。級部主任接著又開始:班裡前25名有希望考上二本學校,前10名有希望考上一本學校甚至重點。整個會議都在圍繞著如何提高成績及成績有多重要。依稀記得,我在這裡讀高中的日子,無比渴望被唸到名字,也非常想上臺領個獎狀,更很羨慕那些可以被提到的同學,也默默為獲得老師和校長的認同而奮鬥過。我就是這麼被他們內化的,放棄了所有的興趣愛好,只為獲得他人的羨慕和認同而選擇了他們認為對的價值觀:學習是唯一重要的事情,選擇他們認為對的事情去做:好好學習。
於是我越來越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自己想做的是什麼,我只知道了什麼是該做的。
幸運的是,當我遇到心理學的時候我為自己打開了一扇窗。不僅我發現我可以有自己所愛,更發現其實心理學漸漸帶我打破了那些籬笆,越來越去聽從自己的內心而不再去聽那些大腦裡的規條,於是我漸漸學會了跟自己說:因為我想做,所以我去做。不優秀又何妨,沒有產出又何妨,沒有結果又何妨,背叛了世界又何妨。只是因為我想去做,過程就讓我很快樂。
:惰性從何而來
文/面朝大海
翻開一本書,還沒有看兩眼,就站了起來。在外邊走了一圈,又回來坐下看書,沒看幾分鐘,又站了起來。就這樣,迴圈反覆了不知多少次,最後終於毅然決然地將書合上,開始發呆。這個時候腦子裡什麼都不願意想,就是想保持這個狀態很久,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突然心情一下子舒暢了起來,於是才能靜下心來開始看書。
不知怎麼,最近總是看不進去書,一看書,就會感覺心裡發癢,總是想幹那些自己比較喜歡的浪費時間的事情。很多時候,明明知道要趕緊把手頭的東西做完,可是就是這樣一直拖著,拖到最後,果真如同學所說:本來需要一個禮拜的事情,結果卻是僅用一天完成,甚至更短。這不併不是說自己有多麼智商高抑或是高創造性思維,只是緣於惰性使然。
這些天在不斷懶惰,也同時在不斷地尋找惰性從何而來。
惰性,首先來源於自己的不喜歡,亦或是不感興趣。生活中,往往有很多名人會讓你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自己擅長的事情,他們說這樣你才能有所作為。聽了這麼多年,我依然對此深信不疑。可是問題是,更多的身邊人會告訴我:人這一輩子能夠將興趣與工作統一的人少之又少,所以還是做好工作,興趣也就是輔助性的東西,閒暇之餘可以玩玩。我不是一個超級現實主義者,但是這些年的感觸和他們一樣: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惰性,其次來源於沒有動力源泉。這就相當於一臺機器沒有發動機,怎麼也轉動不起來。想讓一個小孩親你一下,給他點好吃的零食就可以辦到,可是現在的我早已不是小孩,什麼美食都吊不起胃口,仿然也對什麼東西都不感冒。誰都知道,看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也許用處自然就會來到。可是這話也就只能夠說說,“無利不起早”的時代,能夠做到如此的人能有幾個,要麼是閒人,要麼是聖人。
惰性,然後是來源於缺乏目標。從5歲讀學前班開始,我就知道學習的目標是通過考試,考試的目標是升級,中考的目標是高中,高考的目標是大學,然而大學的目標是什麼,這至今仍然是中國的大學存在的最大的並且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依然沒人解決,又或者是依然解決不好,大學畢業生們便只能自己解決,但是每年700萬左右的畢業生,全球經濟又不景氣的年頭,大學畢業生們自己又怎麼能夠解決得好呢?有人站著說話不腰疼地提議向西方看齊,可是你可知道,在西方很多國家,你一出生就不用為衣食而憂,畢業了即使找不到工作也還有失業保障金,至少可以讓你過上體面的生活,你一生都不用為後半生和醫療儲蓄,如果不是這樣,就不會有現在的肯德基,你可要知道這位老頭是在古稀之年才利用保障金創辦了肯德基。
惰性,最後是來源於自制力不足。自制力這個東西絕對是因人而異,也因所對待的物而異。自制力究竟是不是天生的,這個我不好說,但是肯定是有一定的基因成分,心理學上也早已經證實,但是個人的發展終究還是依靠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來發揮決定性作用。一個人基因再好,他就是不努力,整天睡大覺,那也是白搭。然而自制力又是人的內心深處的東西,這與長期養成的習慣和接受的道德是非觀念等都有關係,很多時候,有的人會突然一下子改變某種行為,其實就是內心深處一下子醒悟了,比如戒菸、減肥就是如此,他們的自制力應該是比較強大的。
說了這麼多,我也不知道我在說些什麼,和想要說些什麼。就是覺得惰性這個東西一定得想辦法克服,真的可以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然而究竟怎樣戒掉自己的惰性,這個可能就得因人而異了。縱然人都是有惰性的不假,但是畢竟每個人的大腦都有所不同,心理學家給你再多的建議那也僅僅是建議,並不是什麼靈丹妙藥,最終你會發現,還是需要依靠自己內心的強大信念來起作用。
最後想用電影《天堂電影院》裡的一句臺詞來作結尾: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世界。
安全方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