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小山村的散文隨筆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2日

  坐在通往家鄉小山村的公交車上,車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進,一路上都是高山丘陵,初冬的原野仍然披著綠色的外衣,丘陵上的田地裡的冬小麥還是那麼惹眼,碧綠。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家鄉的小山村

  自從離開家鄉那刻起,心裡一直惦記著曾經給我留下童年影響和記憶的小山村,即使現在也曾沒把他從記憶中抹去。每次回家探親,也總是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很少有時間去看看它的今昔。今年利用回老家給母親祭奠的機會,仔細看有些陌生小山村,小山村仍然是那個小山村,但是彷彿變得美了,變得清秀了。可能是我久不回家產生的視覺差異吧,總之,這個小山村給我此時印象家鄉是美的,而且很美。

  坐在通往家鄉的公交車上,車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進,一路上都是高山丘陵,初冬的原野仍然披著綠色的外衣,丘陵上的田地裡的冬小麥還是那麼惹眼,碧綠。如果不是秋收後空閒的田地少了些綠的色澤,真還分辨不出這裡是初秋還是十月深秋。

  公交車上,或許是農閒的緣故,進城趕集頗多,隨身攜帶的物品也是家用物資,車窗外,道路兩旁的村莊在車的行進中一閃而過,留給我們的是一排排一間間錯落有致紅瓦藍簷白牆的農村房舍,車在山間柏油路上穿行了大約一小時,便到了老家的村子裡……。

  下了車,我整了整行李,順便付了車費,便提起在縣城買的水果朝家走去。走著走著,抬頭望著四面環山的山村……;山,還是那山。曾經,這山給我留下了我不計其數的腳步和身影,留下了我童年的快樂的印痕;現在或許實行了退耕育林政策,原先成片的山地,現在已被成片樹林環抱著,看上去岱綠色還沒有褪去;只是在這深秋多了幾分黃色,越發顯得這山的寧靜。山間還點綴著紅磚白牆的幾間瓦房,或許是以前在山上居住那幾家住戶留戀這山還沒有遷走吧?比起初秋,這山的色調淡了許多,山野也似乎清瘦不少,但仍然掩飾不了綠的氣息!

  在快到家門時,碰到一個從田裡回來往家走的中年人;仔細一打量,原來是岳家的大兒子嶽寧。或許是歲月洗禮,他看上去蒼老了許多;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彷彿五十多的老年人一般。他曾經和我一同念過村小學,後來由於父母體弱多病,就輟學回家務農了。看他衣服有些舊,背個背篼,裡面裝滿了自家田裡產的白菜,準備回家做過冬的酸菜,看見我,就說道:“回來給你娘燒三年紙?”我應到,“恩”。我接著問他:“家裡還好嗎?”“還好”慢條斯理地答道。他也放下背兜,隨即我們便聊起來……。

  我問:“現在秋收完了,應該閒下來了?”他說著,便拿出裝在衣袋的旱菸袋,隨即摸出一張學生用過的作業本上的紙,撕下一溜,邊卷邊和我說:“農村人哪有顯的時候啊,秋收完了,犁田,種冬菜。家裡有勞力的,出去打工去了,留下我這些沒有力氣的人,幹些零碎活”,接著他從衣服兜裡摸出一盒火柴,小心翼翼點著紙菸後問我抽不抽。我說我不會抽菸,他不信,然後笑著說:”工作人哪能不抽菸?”我說我真不抽菸,他不在說什麼。下了車看到村子裡人走動不多,各家都關著門顯得村子靜悄悄的,這不像以前,以前每到初冬時機,農活忙完後,都無事可做,大大小小蹲在村子的灑太陽,吃牛,閒騙,很是清閒。便問道:“村子怎麼這麼靜,人都哪去了?”他笑著說道:“都出去打工了,家裡只留下些脫不開身的,老人、女人、娃娃。你看現在房子蓋得好一點,有摩托車,三輪車的都是去外面打工掙來的。有的家庭男人女人都出去了,直到農忙季節回來一趟,連春節這樣熱鬧的節都不過的!”我好奇問道:“現在都出去打工了,孩子學習不影響嗎?”他笑著說;“現在學生讀書實行“三免”,家長几乎沒有什麼經濟負擔,學生娃娃讀書可用功了,根本不用家長操心。學習好點的都去縣城讀書,有的家庭還為孩子的學習在縣城租了房子,真是想都不敢想。

  現在娃娃們都趕上了好時機啊!”“他接著說“老三,你知道嗎?這幾年從咱們這個村子裡考上大學有好幾個呢!你六爺爺的兩個孫子一個考上了中國科大,一個考上了上海較大,你五爺爺的孫女考上了中國外貿大學……。還有一些次一點學校走的也有幾個呢。還有今年秋上你大舅的孫子被銀川一中錄取,楊家忠樹子家的老三被銀川二中錄取,樑家要平家被六盤山高階中學錄取這些將來都是進大學的的苗子啊……。”我隨即問他:“你家孩子也大了吧?”他一提到他家的孩子顯然有些難為情。他邊吸菸邊說:“我家那個挨刀的,死活不愛念書,高中畢業後整天無所事事,後來跟著忠寶子家的去了深圳,聽說在一家臺灣人辦的電子玩具廠打工,工資很高,但就是沒見它拿回一分錢,真的白養他了,眼看到了成家的年齡,可他一點都不急,真拿他沒辦法啊!”。我勸他想開點,我隨即問起我初中的同學陳家的連軍的近況,因為我自從離開這裡再也沒有見到他了,我和他從小學到中學畢業一直是最要好的夥伴。他說:你說他啊,唉,他可沒有你有出息,他中學畢業後一直在家務農,一直到三十二三才成的家。生了三個女娃,家庭負擔很重,這不出去打工去了,還沒有回來,還經常念及起你呢。不知你見了面還會認識否?關於另外幾個一起上學的同學他只簡單說了說,我也不好意思細問。畢竟相隔這麼久彼此都有些生疏,即使見了,除了敘敘舊情,還能做些什麼呢?

  說著聊著,不覺在家門口附近呆了,一個多鐘頭,他也覺得聊得有點久,隨即背起背篼和我打了聲招呼就走了。這時鳧鳧的炊煙隨風在村子上空飛揚,我也隨即朝老家大哥家走去。大哥家的門開著,我看到院子里人忙著搭建過事用的帳篷,驟然間一種凝重的心情湧上心頭……。

  :最美小鄉村

  過年的時候,去媽媽那兒,僅僅半年的時間,村裡又變化很多:各個街巷,都鋪了乾淨平整的水泥路,平時堆放在街道兩旁的柴堆和稻草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常青的綠化樹。

  “不是說建設小城鎮,馬上要拆遷了嗎?怎麼又全鋪上了水泥路?這樣不是浪費嗎?”我問開車的弟弟。

  “現在不興小城鎮建設了,在努力打造‘中國最美小鄉村!’”

  “中國最美小鄉村?這也太誇張了嗎吧?” 我心裡這麼想,嘴裡卻什麼也沒說。要說中國最美小鄉村,這兒確實有點誇張,但要說這兒是一個美麗的小鄉村,它確實當之無愧。

  媽媽這兒多半是水鄉。夏天,溝渠裡到處長滿了荷葉和蒲草,魚蝦自然也特別豐富。除了自然生長的荷葉,佔據著大部分水面。剩下的水面都被浮萍和水葫蘆佔據著,很少能看到乾乾淨淨的水面。

  一望無際、絲毯一樣、碧綠平整的稻田上,飛翔著成群的白鷺。淡淡的、荷花或者菱花的香氣,隨風而來,不時挑逗著你的嗅覺。遠遠的河堤上,綠樹像城牆一樣,蜿蜒而蔥鬱。碧綠蔥翠的稻田,一眼望不到邊。縱橫的溝渠,就像一條條、一面面明亮的鏡子,倒映著藍天、白雲或飛鳥的影子。

  傍晚的時候,明月初上,炊煙四起,淡淡的暮靄,悠然地在樹葉間遊走。這時候,牧歸的老牛,傳來的幾聲長哞,再加上萬千鳴蟬,千百青蛙,一起唱起它們的歡歌,一曲鄉村消夏圖,就這麼立體、這麼直白地呈現在你的面前。

  秋天更好,爬山虎的葉子已經變得紅豔,蔥翠碧綠的稻田,也開始變得一片金黃。天高雲淡,晴空萬里,颯颯的秋風,從稻田上吹過,層層稻浪,次第地向你湧來了,又次第地向遠處湧去,總讓你覺得,眼前就是一片水稻之海,黃金之海... ...

  河堤上,那些蔥翠的白楊樹,葉子開始變得黃綠相間,遠遠看去,就像一道迷彩的城牆,慢慢地蜿蜒向遠。

  冬天的時候,因為天冷,我從來都不出門。覺得那兒的冬天,一定了無生趣。所以,每次去了,都是窩在家裡,和孩子們玩樂。今年因為二弟回來了,我們姐弟四人,加上兩個弟妹,一起到自家臺田的溝裡去捉魚。

  溝裡的水,是從地下滲出來的,夏天與那些縱橫的溝渠,連線在一起,而冬天的時候,溝渠裡已經沒水了,這些水就成了死水。就是這些死水,水質經過土壤的層層過濾,看起來像綠玉一樣溫潤而柔美。那些隨意生長的野菱角、蒲草和荷葉,都已經乾枯了,只有那些小魚兒依然生活在水下;只有一些野菱角,寂寞地躺在水下,等待著春天到來的時候,萌生成新的菱角。

  就這樣,兩條溝中間一塊田,他們稱之為臺田。裡面的小魚兒,魚鱗都是透亮的,彷彿沒有一點汙染,沒有一點雜質。忽然就依戀起這片土地,忽然就覺得,故鄉原來可以這樣寧靜而柔美... ...

  春天的時候,這兒沃野千里,不僅是放風箏的好地方,也是踏青挖野菜的好地方。常常是大人帶了孩子,孩子帶了風箏,一起走到田野裡去。於是蔚藍的天空中,飄著五彩的風箏,青青的麥田裡,遊走著挖野菜、放風箏的大人和孩子。碧綠的麥田裡,人如豆、麥如錦,美不勝收。

  但,就是這樣美麗的地方,土地也一樣有很多被撂荒了。大家都選擇去城裡打工,因為打工一個月的收入,足以超過一畝土地一年的收入!現在這些土地,只能養活它們的兒女,已經無法滿足它們的兒女了!

  再美麗的小鄉村,也不能支撐起現代人的慾望和需求,這些小鄉村,只好自己美麗著,孤獨著,等待著... ...

  :古老的小山村

  初夏,收到了婆家的請柬,老公的哥哥70大壽,我們又回到了資中發輪鎮龍水橋這個古老的小山村。走進這美麗的地方,一陣微風夾雜著花草樹木的清香撲面而來。遠離了喧鬧的城市,遠離了喧囂的人群,遠離了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我彷彿來倒了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

  沒有了婆婆的婆家,回去的少了些。但這個美得令人流連的古村,常常浮現在我的腦海裡。村邊不高的小山坡環繞著整個村落,一條沒有被汙染過的,清澈見底的大河從村前流過。每次回去,我都新鮮好奇,有看不夠的感覺。別看它小得不起眼,可是它卻有近2000年的歷史,早在隋朝它就是一個縣城。前幾年,四川省和資中縣人民政府在河邊碼頭立碑為證。告訴大家它不是傳說,這裡曾經是隋朝年間的一個真實縣城。老公也告訴我,當年他們種地時,挖不了幾鋤就會挖到泥瓦磚石,他們曾經挖到過許多文物,石獅、石鼎、香爐……,件件雕刻都精美絕倫,可惜那時誰也不懂文物的珍貴,隨手丟棄。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拉上老公四處看看。走到河邊碼頭,撫摩著政府立的石碑,踏著腳下古老的驛道,碾過歲月的年輪,掠過時光積澱的記憶。那破碎的一磚一瓦,彷彿在跟我輕輕地訴說著它曾經的繁華;那埋藏在地下的殘垣斷壁,低吟著一曲曲蕩氣迴腸的古老歌謠。此情此景,讓我一時夢迴隋唐。那粉牆宮瓦的縣衙,富麗堂皇;那雕龍畫鳳的庭院,古色古香;那鱗次櫛比的屋宇,不同凡響;那層巒疊嶂的古木,直衝雲霄;那寬闊的大河邊,“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來來往往的船隻,不正是那繁榮昌盛的見證嗎?這裡不僅有古老的縣城遺址,還有濃厚的中國古老文化。在村頭不遠處有個天然大洞,孔子先生的音樂老師萇芎老先生曾經在此避過難,教過書,生活過很久,故名“萇芎洞”。後來人們在洞裡修了學校,建了教室。籃球場、跑道、沙坑、乒乓臺……應有盡有,全建在洞裡,可見這個冬暖夏涼的“萇芎洞”有多大。也許是沾了孔子和萇芎先生的靈氣,這裡從古至今走出去了不少優秀學子。

  現在,小山村還是資中縣著名的橘鄉,漫步屋前屋後滿山遍野的柑橘林,我的眼睛被驚豔了一把。雨水剛剛洗過的柑橘葉,綠得清新耀眼,在風兒中搖曳多姿。大多數柑橘花剛剛謝了,還有開得遲些的花,綴滿在綠葉之間。潔白的花瓣,嫩黃的蕊,散發出醉人的香味。謝了花的花柄處冒出了像豌豆般大小的柑橘,那麼嬌小可愛。要不了多久,它們就會穿上綠皮衣,慢慢變黃然後變紅。看著這羊脂般的花朵,撫摩著這珍珠般的小果,我憧憬著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收穫美景。

  當年,我第一次來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可不是這般模樣,茅草屋,煙熏火燎的柴灶,完全沒有了隋唐盛世的風光。但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政府幫助人們大力發展經濟,山上種滿了各色品種的柑橘,遠銷省內外,錢源源不斷地流進了農民的荷包。現在,村裡村村通的水泥路四通八達,致富了的人們過上了現代化生活。抬頭一看,滿眼盡是新樓房,屋頂都有太陽能;嶄新的摩托車、帥氣的小轎車比比皆是。但這裡最難能可貴的不是物質上的富饒,而是它還保持著悠久的淳樸民風,人們夜不閉戶,道不拾遺。剛開始我不相信沒有小偷,後來看見鄉鄰們的日用東西,甚至摩托車、自行車從不上鎖,隨意擺放在屋外,完好無失。我真的很感慨,在今天的城市裡,防盜門窗把城裡人都關在籠子裡了,可這裡卻保持著濃郁的古韻民風,保持著如此美好的品德,足見這是一個被濃厚的中華文明浸染透了的地方。它是名副其實的穿行於古老與時尚之間,滄桑與輝煌並存的小山村。

  傍晚時分,遠山近水,顏色瞬間變得濃郁,晚霞從山的縫隙灑下來一片嫣紅,屋後的柑橘林在夕陽下娓娓訴說著久遠的故事。
 

描寫美麗風景的散文隨筆
描寫清明節的散文隨筆
相關知識
描寫小山村的散文隨筆
描寫水仙花的散文隨筆作品
關於描寫水仙花的散文隨筆
有關描寫梧桐樹的散文隨筆
描寫牽牛花的散文隨筆
有關描寫牽牛花的散文隨筆
關於描寫水仙花的散文隨筆精選
描寫大草原的散文隨筆
描寫清明節的散文隨筆
描寫初冬雪的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