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牡丹的三篇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牡丹,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美麗的雅賞。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關於牡丹的散文,希望您喜歡!

  關於牡丹的散文一:洛陽牡丹花似錦

  春季去洛陽,當看牡丹花。

  牡丹是我國著名的傳統花卉。其花朵碩大,品種繁多,姿色萬千,冠壓群芳。觀古今花譜,佳麗360餘種,無一可與之倫比,因此,牡丹被譽為“花王”。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宋代歐陽修的詩句道出了洛陽牡丹生長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據記載,洛陽牡丹始於隋,盛於唐,“甲天下”於北宋。聽導遊介紹,洛陽盛產牡丹,民間有個傳說。天授二年臘月初一,西京長安大雪紛飛,武則天飲酒作詩,乘興醉筆寫下詔書:“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百花懾於此命,連夜開放,獨牡丹抗旨不開。武則天大怒,將牡丹貶出長安,發配洛陽,並施以火刑。牡丹遭此劫難,枝幹雖被燒焦,但到來年春天,反而開得更盛了。這個傳說顯示出牡丹堅貞不屈的品格。

  唐宋以來,不少文人騷客為牡丹留下了千古佳句。“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即是當時人們觀賞牡丹之風日盛的寫照。“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洛陽春日最繁花,紅綠叢中十萬家,誰道群花如錦繡,人將錦繡學珠花。”、“洛陽人慣見奇葩,桃李花開未當花。須是牡丹花盛發,滿城方始樂天涯。桃李花開人不窺,花時須是牡丹時。牡丹花開酒增價,夜半遊人猶未歸。”唐代詩人劉禹錫、宋代文人司馬光、宋代理學家邵雍的一句句、一首首詩,充分描繪出唐宋時期洛陽牡丹的珍貴及人們對牡丹的摯愛之情。在諸多牡丹中,有的已二三百年,有的已上千年,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牡丹品種不斷細化豐富,人們對它的喜愛程度也與日俱增。“啊,牡丹,百花叢中最鮮豔……”,1980年由喬羽作詞、呂遠作曲、蔣大為演唱的《牡丹之歌》,曾紅遍大江南北,這再次說明人們對牡丹花十分看好。

  如今,四月的洛陽是牡丹的海洋。放眼望去,王城、西苑等公園一畦畦、一片片,紅的、白的、黃的、油墨、粉紅、海藍等奼紫嫣紅,蔚為壯觀。二喬、魏紫、黑花魁、姚黃、西施等牡丹名品爭奇鬥妍,佔盡人間春色,儼然一個牡丹王國。看花的人們你來我往,摩肩接踵,如痴、如醉、如夢、如幻。我和團友小吳觀牡丹萬事全忘自不知,直至團長打電話叫我們快走,我們才戀戀不捨的告別牡丹園,跟上了正在等我們的團隊。上車後,有團友戲稱:“這倆人看花看的掉到花堆裡了”,眾人大笑。按說我不大喜歡花,可面對花枝招展、香飄四處的牡丹,我要說百花中只有牡丹配稱國色天香,它真有看過此花不看花的奪人心魄。

  “洛陽牡丹天下最”,洛陽牡丹除了花色、品種各地無法與之媲美外,洛陽牡丹文化節也馳名中外。據《經濟日報》報道稱,30年來,牡丹節從一個市民遊園活動到2010年被文化部批准為國家級會節,牡丹已從簡單的觀賞發展成為特色支柱產業,形成了產業鏈條,年年上臺階。2012年4月10日是第30屆洛陽牡丹文化節開幕之日,中外賓客在共同欣賞牡丹花的同時,也不由讚歎洛陽牡丹產業化的發展。

  在洛陽牡丹文化節的催生下,牡丹花種植規模由小到大,目前已發展到9大色系、10種類型、1100多個品種。種植面積由2005年的1.6萬畝發展到現在的7萬多畝,建成牡丹催花基地、盆養牡丹基地100多個,年銷牡丹100餘萬株。形成了精品觀賞、生產種植、資源保護、科學實驗、產品加工的系列牡丹產業。

  一榮俱榮。由牡丹產業的發展而衍生的產業鏈不斷拉長,較突出的是牡丹旅遊系列產品,如牡丹書畫、牡丹攝影、牡丹郵票、牡丹餅、牡丹茶等,這些系列旅遊產品已形成近億元的產業。牡丹產業從業人員已達3萬餘人,年產值10.8億元。此外,洛陽市還圍繞花會的舉辦借商招商。2011年全市簽訂招商引資合同專案199個,投資總額1051億元,接待遊客1770餘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87億元。

  迄今,洛陽牡丹不僅走出了國門,而且還遠銷美國、法國、新加坡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徹底結束了牡丹能看不能賣的歷史。隨之,牡丹的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各項技術均有了新突破。牡丹花期由原來的10天延至20~30天,甚至更長,這為洛陽牡丹的進一步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洛陽牡丹花似錦,觀之能平添幾多風雅幾多樂趣,令人遐思萬端。 願洛陽牡丹花常開不衰,芳香永駐!

  關於牡丹的散文二:牡丹

  見過牡丹,註定一生難忘,任菊花再如何清高,終比不了牡丹的一襲素雅,即使沒有花香,依然阻我侃侃前路,我註定要為此停留。

  驚豔於牡丹的美麗卻又調侃著它的美麗,因為得不到這份美麗,寧願不屑於這份美麗。洛陽牡丹,雍容華貴,文者墨客一一持扇擺手,罷看這一襲白錦雅妝,卻在扇角閃動的睫毛下偷偷覬覦著那份獨一無二的氣質。

  難怪人多,也難怪少有人直面說它美麗,因為扇面背後的美人總高貴的讓凡夫俗子退避三舍,而世上男兒有幾個是坦蕩君子?或許,最可怕的不是接觸和坦白,而是直面自己的氣度。沒有牡丹,可以有菊蘭梅竹,沒有了獨一份的美麗,或許就有了直面自己的勇氣。信或者不信由你,但是我信了,即使擁有了直面自身的勇氣,牡丹花永遠撩人心魄,在不知道什麼時候

  就會浮現腦海,那是什麼,是香,是未曾蒙面的香氣,是聞得到但得不到的香氣。

  牡丹花下君子多,但終於得以近身的卻沒有幾個,或者近身但生命堪憂,紅顏薄命,為紅顏千軍縞素的那些人呢,是否性命安然?得到了眷戀又是如何,勇於面對自己並爭取自己又如何,誰人可以保障那些些暗念都能換來美滿,誰人可以證明那些些美滿不是過眼雲煙?是福是禍,看來沒有定論,或許那些為愛止步的人,也許會過的更幸福。

  牡丹,牡丹,佳人是否平安?若然牡丹有情,也不會眷戀,因為它向來高貴,哪怕花殘葉落,哪怕只剩孤莖潺潺。花落的時節,想起牡丹,花開的季節想起牡丹,只是,花開花落都不再是牡丹。相濡以沫,還是相忘於江湖?朝朝暮暮,還是咫尺天涯?若然可以選擇,還是相濡以沫,還是朝朝暮暮,只是事事總無法選擇,無奈之下寬慰自己,還是淡於江湖。不是我們由衷的選擇,卻是最終唯一的選擇,寒心的是離開的人,更寒心的是留下的人。牡丹,你的孤寂可有幾人懂得?

  可是春華秋實,春去冬即,年華易老,難擋歲月寒氣,在某一個日子裡,牡丹花死了,隔壁卻靜的半點無聲,隔壁的隔壁正開滿了耀眼的芍藥,似乎比牡丹有過之而無不及,遙遠的鄉鎮裡那些坦蕩之人,在牡丹死寂的夜裡,醉死在其它花圃裡,口中還吟著詩句:傾城為何,一人足矣。

  一縷幽香蓋過俗氣,“若無牡丹,龍井茶又怎能留我?”

  幾人可如此決絕,幾人可如此執著,大概所剩無幾。

  關於牡丹的散文三:春末夏初話牡丹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春意正濃的四月,百卉爭豔,馨香飄逸,此時,正是洛陽牡丹盛開的時節。自小生於中原,長於中原的我,雖沒有去過古城洛陽,也沒有見過儀態萬方、雍容華貴的洛陽牡丹,可那流傳於世“洛陽牡丹甲天下”的名句和畫家筆下婀娜多姿、氣韻生動、豔中藏雅而不俗的國色天香,卻早已成為一道揮之不去的風景,定格在我的心靈深處;那繁衍於心絲絲縷縷的牡丹情結,常常縈繞在夢境裡,讓我為之傾倒,讓我為之獨有情鍾。為了讓心中的夢有所皈依,為了以償我一睹牡丹芳容的夙願,於是,在與千里之外的知心妹妹相約小遊幾日之後,我們攜手踏上了久負盛名的古城洛陽之行。

  初到洛陽,只覺得陽光格外的溫柔,空氣格外的清新。坐在車內隔著潔淨的玻璃車窗,依然能真切地感受到這個中國最佳休閒城市雋永的秀美。洛陽不愧是“牡丹之都”,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淵源流長的文化歷史,將這座無愧於國色天香之美譽的千年古都,浸潤得滿是古代文人水墨畫的氣息。街道、馬路、小區、陽臺、庭院,到處都盛開著牡丹花,那陣陣淡淡的花香撲面而來,籠罩著整個洛陽城,清芳四溢,直透肺腑。朵朵淡定、枝枝嬌憨的牡丹,包裹著洛陽城,包裹著世世代代的洛陽人,包裹著他鄉的遊人,讓你恍惚覺得,整個洛陽城就是一朵綻放在春風中雍容豔麗的牡丹之王。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一個“動”字,讓置身於牡丹園內的我們,真正領略到了這令人舉城若狂曠世奇花的風致、領略到了這曠世奇花的神韻之美。“不識牡丹真品貌,只緣未得見真容。”那滿園流芳鬥豔、爭相綻放的牡丹,花朵嬌豔飽滿,花瓣重重疊疊;花色更是數不勝數,那醉人的嬌紅、冷豔的素白、恬靜文雅的淡黃、貴氣逼人的雅紫,是哪種花都比不了的。那一枚枚纖美柔軟的花瓣環抱著金黃的花蕊,自然捲折羞澀含蓄的開在鋸齒形的綠葉之間,一叢叢地在紫紅的玉光中流動,一層層地在翡翠的綠色裡飛揚,或類似皇冠,或似閣樓,有的嫋娜而綻,有的含苞待放,枝丫縱橫交錯,有高有低,穿插聚散,或靜臥叢中,或傲然挺立,微風過處,枝曳花顫,那麼從容,那麼絢爛,那麼絕美,仿若站在春風中婉淑貞靜的女子,即便是淡妝素裹,可那一種靜穆,那一種嫻雅,那一種素淡,那一種高貴之氣,讓那些曾經那麼妖豔無比爭春的芍藥,羞赧地收斂了芳容;千層萬層的花冠,千縷萬縷的花香,讓我目不暇接;千姿百態的花形,千重萬重的花影,讓我沉醉而不能自拔。那一刻,仿若自己也幻化為群芳中一株小小的牡丹,感受不到“本我”的存在了。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騷客揮毫潑墨,用許多華麗的詞藻,把洛陽牡丹的美與她的雍容華貴、她的國色天香、她的卓爾不群展現在河洛文學繁榮的厚壤沃土中;如“春來誰作韶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虛生芍藥徒勞妒,羞殺玫瑰不敢開;開當青律二三月,破卻長安千萬家。”“看遍花無勝此花,剪雲披雪蘸丹砂。”等等,其中以“嬌含嫩臉春妝薄,紅蘸香綃豔色輕”最為絕佳;唐人李正封的“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吟詠牡丹的名句,讓牡丹也因此博得了“國色天香”的美譽,而白居易的一句“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更是把牡丹推到了美的極致。“牡丹芳,牡丹芳,黃金蕊綻紅玉房。”當一株株千片紅英如霞般燦爛地映紅了天空將大地鋪展出如錦緞般綺麗、將春光渲染得如詩意般美麗的時候,那綴滿滴滴輕盈露珠的一簇簇葳蕤的紫豔,那姿態萬千的鵝黃粉綠,那深深淺淺的紅紫色光波,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閃光,隨意起伏著,在生命的能量中熱烈地釋放著。

  翻開中華五千年浩瀚的歷史,那些千古流傳有關牡丹花神的神話故事、典故傳說,更以文學的手筆使洛陽牡丹的輝煌永載史冊。而民間流傳廣泛的則是武則天怒貶牡丹的傳說。相傳武則天稱帝時,已是深冬季節,她心血來潮要賞花,竟下一道"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的詔命,令後苑百花一夜之內全部盛開。眾花屈於皇帝的淫威,都按時開放;唯獨牡丹嚴守花信,不違時令,擴旨不發,武則天大怒,下令把牡丹全部燒掉,並要連根剷除,貶出長安扔到洛陽的邙山嶺上。可命運多舛的牡丹,硬是靠山石中少許的土壤,把根深深植於石縫之中,頑強地生活著;它吮吸著歲月之精華,大地之靈氣,年復一年,它那矮株細葉,雖因生長環境的貧瘠,顯得堅韌而蒼老,但仍不失嬌貴,年復一年,時令到來,它就會把豔麗的花朵奉獻給人們,它的花瓣是那樣的曛紅、潔白,它的枝葉是那樣的翠綠,它的精神是那樣的頑強。它那無與倫比的豔麗,它那無可超越的氣質,它那非凡脫俗的高雅,它那佔據了一份高貴、一方風景的芳姿,無不一一對世人展示著一種獨特的端莊之姿,展示著一種富麗堂皇的光華,展示著一種別具一格的美!

  在眾多的花卉之中,牡丹花不但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也是世界上園藝化最早原產中國的世界名花。據資料記載,中國人最早是將牡丹作為藥用植物而栽種,直到隋代,牡丹才開始作為觀賞植物進入宮廷,它的根、莖、葉、花、甚至皮等每一個部分都可以在人們的生活中找到,其全身充滿了商機和財富,真可謂“才貌雙全”。牡丹花:是清熱解毒的傳統藥材,具有和血、生血、涼血之功效,主治血中伏火,除煩熱。花瓣中的原花色素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抗氧化活性最強的物質,具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而那小小的花粉粒,也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維生素。牡丹葉:含有多糖,有抗腫瘤、降低血糖、抗衰老等作用,此外還可以跟黑礬共同作用,作為染布的顏料。牡丹根皮:有鎮痛、解熱、抗過敏、消炎、免疫等作用,此外,牡丹皮中含有20多種揮發性油,提取後可製成精油和各種化妝品等。牡丹果:其種子的油脂含量高達33%,僅次於花生仁和芝麻。

  牡丹,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美麗的雅賞。它柔而不媚,它天資偉岸,它品格高潔,它不媚俗流,它冠絕群芳;它有國色天香的嬌妍,它有雍容華貴的大氣,它有富麗堂皇的莊重,它有柔腸百轉的溫情,它更有俠肝鐵骨的凜然。它以其美麗與芳香娛人的性情,帶給人們無盡的精神享受,更通過它富有神奇的傳說賦於以高尚的品格,從中寄寓人們的理想情志。看著這些已被奉為“百花之王”的牡丹,我已很難想像當年被貶往邙山的牡丹是如何在千溝萬壑中紮根,又是如何在偏僻淒涼的所在開出了醉人眼眸的花朵?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生靈,大自然的愛憐和垂青、天下百姓的鐘情和文人騷客的推波助興,與那具有豐富深邃內涵的牡丹文化與許多關於牡丹的種種神話故事,兩相結合得是如此的相得益彰,天衣無縫,細細品味,那麼,洛陽牡丹被世人註定為“花中之王”的封號,也就不足為奇了。

  千年帝都,不是幾卷竹簡所能夠承載的,牡丹芳華尤物,亦不是水墨丹青所能夠完全表達的。我想,時至今日,這世間所有的百花,是否仍在感嘆大自然造物主的不公,將牡丹雍容華貴的外貌在供人們觀賞的同時,又賦予它饋贈與人們極高的利用價值?是否在為大詩人徐凝“何人不愛牡丹花,佔盡城中好物華”的詩句而對牡丹暗生妒意? 只是,如果牡丹有知,又會作何感想呢?她可曾為自己命運多舛而自怨自艾?可曾在春風中把富貴招搖?可曾冷豔如霜?可曾孤標傲世?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試想,這樣的牡丹,這樣的曠世奇花,怎不令人為它油然而生敬重?這樣的國色天香,這樣的傲視群芳,怎不讓人為它駐足而流戀忘返?

關於鳥的散文三篇
關於那抹綠的散文三篇
相關知識
關於牡丹的三篇散文
關於牡丹的抒情散文欣賞
關於朋友的三篇散文詩
關於桃花的三篇散文
關於秋風的三篇散文
關於四月的三篇散文
關於旅程的三篇散文
關於分享的三篇散文
關於優雅的三篇散文
關於音樂的三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