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功家庭教育案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5日

  父母要想培養孩子一個健康的人格,就一定要營造一個輕鬆和睦的家庭。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歡迎閱讀!

  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1:

  河南洛寧縣的賈容韜,原是該縣服裝鞋帽公司的經理,為了把一雙兒女培養成才,忍痛關掉生產紅火的工廠去陪讀,潛心研讀了數百本教育專著,終於將一雙兒女送上了重大大學,他自己,也成了聞名全國的教育專家。在賈容韜的幫助下,900多名厭學孩子成為優等生,400多名網癮少年成功戒掉了網癮,80多名輟學兒童重返校園。為使該成功案例能供更多的人蔘考,故在此將主要內容概述如下***具體見王衛、永存《培育大學生兒子:老爸意外成為教育專家》,載《家庭》2006年第4期***上半月***,P11-13***。

  孩子成績差得讓父親絕食。賈容韜有一女兒賈蕾,兒子賈毅,女兒大兒子2歲。為了一雙兒女的學習,賈容韜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和時間,結果卻令他很失望。一次考試賈蕾只考了70分,為此賈容韜傷心得躺在床上唉聲嘆氣,兩天兩夜不吃不喝,對女兒說:“你差30分才夠100分,我至少要絕食三天。”賈毅抱怨父親“只認分數不認女兒,算什麼父親?跟只認錢不認人沒啥區別。” 賈容韜又傷心又委屈,喊道:“我為誰呀?不就是為你們嗎?”他跳下床,抄起東西就摔,當然是抓醬油瓶子,揀不值錢的東西撒氣。

  女兒成績不好,兒子也不爭氣。一是上網玩遊戲,二是與同學打架,並且屢教不改,差點被學校開除。

  驚回頭,養兒不是養豬。1999年度,賈容韜出差到鄭州去看錶哥時,發現往日溫馨整潔的家,如今冷鍋冷灶的,桌上積滿了灰塵,牆角掛著蛛網,表哥獨自病懨懨地躺在床上,混濁的淚水無聲地從蠟黃的臉上流下來,說:龍龍以前是多好的孩子啊,後來我明明看到他講究吃穿,不走正道,卻因為工作忙沒有管他。是我害了他呀,也毀了這個家!原來,表哥的兒子龍龍寄宿在學校,離開了父母的管束,像脫韁的野馬,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後來竟染上了毒癮,導致因犯搶劫罪被判刑四年,表嫂氣瘋了,脫光衣服在大街上亂跑,被送進了精神病院。

  回家後,賈容韜想起表哥的泣血哭號,一整夜翻來覆去睡不著:任何成功都彌補不了教育孩子的失敗!想著如果任由犯有“遊戲***”病症的兒子賈毅,如果任由他滑下去,終有一天會變成龍龍那樣……想著想著,冷汗順著他的脊背往下淌。

  要教育孩兒,自己需先受教育。賈容韜心想,求人不如求己,與其把孩子推給學校,推給別人,還不如把自己變成教育內行。為此他毅然實施三戒——戒菸、戒酒、戒麻將,又訂了幾種雜誌報紙,買來了一大堆名人傳記和教育專著,將全部業餘時間用來讀書。過去,賈容韜和孩子聊天談心,總是那句重複了幾千遍也不嫌煩的“要努力學習呀”,現在他說提“李政道當年……,林肯小時候……”。

  當賈容韜第一次問兒子心情好不好時,賈毅大吃一驚:最近我沒有和別人打架呀,也沒有考試呀!他小心翼翼地看著父親說:“有啥事?直說吧!” 賈容韜被兒子噎得喘不過氣,訕訕地說:“以前我不知道兒子不是豬,不對,我是說養兒子不是養豬,不能餵飽就萬事大吉,還要關心兒子的喜怒哀樂。以後我要像歌詞裡說的那樣,快樂著你的快樂,幸福著你的幸福。”賈毅沉默了一會兒,紅著眼睛說:“老爸,謝謝你明白兒子不是豬。比起衣食,我真的更需要精神上的關愛,盼望遇事可以和老爸商量,煩惱了可以向老爸訴說。” 賈容韜眼眶也溼潤了:這麼多年來,兒子是第一次和自己掏心掏肺地說話!

  期末考試,賈蕾數學只考了60多分,回到家裡,她先讓母親做了幾個好菜,然後在飯桌上不停地給父親夾菜說:“爸,吃得飽飽的,把四天的飯都吃進去。”60多分,按慣例,賈容韜會絕食四天。不料父親始終微笑著,賈蕾越發臉白,暗想:這是暴風驟雨前的平靜!賈容韜沒生氣,是因為剛讀完教育家魏書生的書。魏老師說:考砸了,正是孩子最痛苦、最傷心的時候,做父母的再打罵一頓,再給壓力,那不是往孩子傷口撒鹽嗎?有本事的父母應該幫孩子拿出提高成績的具體措施和方法,沒本事的至少要鼓勵鼓勵孩子。

  賈容韜收起數學試卷,很義氣地對女兒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初中時你多輝煌啊,數學還考過滿分呢。以你的聰明,只要用心,下次一定能考好。賈蕾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用懷疑的目光看著父親:你不絕食?賈容韜一本正經地說:你考砸了,我為什麼要捱餓?賈蕾“哇”地一聲哭了:爸爸,只要你相信我,我就有信心!自信的孩子一定能成功。高考時,賈蕾數學考了138分***滿分150分***,順利考上了重大大學——上海財經大學。

  家庭和諧,孩子才能健康成長。在此之前,賈容韜夫妻之間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十幾年,倆人還去過民政局鬧離婚,只是因為賈容韜的一個離了三次婚的朋友跟他說起離婚後的生活的時候,說是“如狼似虎”——走了一隻狼,又來一隻虎,一屆不如一屆,家庭才沒有解體。為了給孩子營造有利於學習的環境,賈容韜下決心和妻子建立友愛互助的關係。為此,賈容韜下決心改變自己的壞脾氣,他在床頭寫了一句話:“憤怒過後是後悔!”每當他要對妻子發火時,就趕緊往屋裡跑,對著床頭大聲吼:“憤怒過後是後悔!”堅持一段時間後,賈容韜的脾氣不再暴躁了,心胸也寬廣了,而且變得越來越理解妻子,甚至發現她很美麗。

  一天,妻子試穿新買的紅色毛衣,在鏡子前照來照去。賈容韜看得呆了:妻子身材苗條,在紅毛衣的襯托下,臉若桃花,看上去溫柔嫵媚。他紅著臉“吭哧”了半天說:真好看!結婚十幾年,妻子還是第一次聽到他的稱讚,笑著說: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了?當天晚上,妻子一口氣給賈容韜做了四個拿手的好菜。賈容韜吃得很高興,說:以後天天讓太陽從西邊出來!自此,夫妻倆又找到了初戀的感覺。也從此,十幾年的家庭烽火歲月結束了,一雙兒女星期天都願意回家來,他們一進門就唱:解放區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

  幫助孩子戒網癮,關掉工廠做陪讀。雖然這時候賈毅與父親的關係親如哥們,學習也比以往認真了很多,但網癮一時還戒不了,後來居然被學校警告。賈容韜為此驚出一身冷汗。他考慮到賈毅住在學校,身邊總有網友鼓動他去網咖,而賈毅的自控力又比較差,所以他決定關掉紅紅火火的工廠,和妻子一塊兒去給兒子做陪讀。妻子起初有點不情願,但賈容韜態度堅決:賺錢的機會以後還有,兒子的教育可誤不得。當賈毅看著父母揹著一大堆行李來陪讀時,馬上沉下臉來:你們想當看守嗎?賈容韜誠懇地說:你馬上就要考大學了,到那時,咱們父子天各一方,今後在一起的日子恐怕少之又少,咱們要珍惜父子情分,多做兩年伴,再說了,我也想靜下心來讀點書。賈容韜夫婦在學校旁邊租了一處房子,妻子負責伙食,丈夫負責轉移兒子對網路遊戲的興趣。為此,賈容韜在家裡支起了乒乓球桌,經常和兒子切磋球藝。每天清晨,賈容韜陪兒子去跑步。三個月後,賈毅不但乒乓球藝提高了不少,打球的興趣越來越濃,而且在學校運動會包攬了長短跑冠軍,這給了他極大的自信。也因此,賈毅去網咖的次數漸漸少了。一天多次沒去網咖的賈毅,在同學的鼓動下,又在網咖玩了一個通宵,第二天清晨才低著頭走進家門。賈容韜不但沒有批評他,還端上熱飯熱菜,說:賈毅,雖然你又去網咖了,但你的進步是驚人的,進網咖的次數已經大大減少了,這證明你是有毅力的人,離成功不遠了!連網魔這麼強大的敵人你都能戰勝,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呢?賈毅激動得大喊:老爸萬歲!賈容韜熱淚盈眶。後來,賈毅不但戒掉了網癮,同他姐姐賈蕾一樣,也考上了重點大學。

  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2:

  用了一晚上的時間,一口氣讀完了宋丹丹的情感自傳《幸福深處》,印象最深的是她用娓娓道來的筆觸,寫下的關於兒子巴圖的段落篇章。巴圖在六歲之前,生活在和睦溫馨的家庭中,爺爺英若誠,父親英達,母親宋丹丹都是被媒體關注的公眾人物,他經常跟父母一起接受媒體的採訪,是個幸福得讓人羨慕的孩子。六歲生日之後,宋丹丹與英達婚姻解體,巴圖先隨父,後跟母,父親再娶,母親又嫁,。經歷這一系列人生變故他,假如母親的教養方式不當,他極容易成為那種心理有陰影,性格偏激的孩子。但是,他沒有。在宋丹丹細緻的呵護和寬嚴適度的管教下,巴圖在特殊的成長環境中,卻學會了愛,學會了寬容,直至成長為一個快樂、幽默、懂事的青年。這一切,與宋丹獨特而理性的教子觀有很大關係,現將其整理出來,供為人父母者借鑑:一不姑息孩子的“品質問題”巴圖3歲時,宋丹丹和小阿姨帶他去自由市場,巴圖在一個賣書的地攤前停住,向小阿姨申請買一本。小阿姨對他說:“管媽媽要,媽媽有錢!”“媽媽,我要這個!”巴圖指著一本精裝的連環畫書,理直氣壯地向媽媽張口。但是,宋丹丹卻拒絕了他,並解釋道:“這本書太貴了,媽媽需要考慮,可能你得等到媽媽下個月發工資。”宋丹丹本意是不能讓兒子感覺想要什麼都唾手可得,養成他嬌縱任性,自我中心的性格。巴圖畢竟是孩子,他立刻作出他那個年齡孩子常見的舉止,就是“哇”地一聲大哭起來,然後坐在了地上。面臨此情此景,宋丹丹堅決地對小阿姨說“不要理他!”,“我們走。” 然後直直地往前走,並警告小阿姨不許回頭。結果,巴圖哭聲漸小並快步跟上她們。宋丹丹並沒有就此罷休,回家後趕緊關起門來,跟三歲的巴圖進行了一次嚴肅的談話,提醒巴圖他做了一件“特別丟臉”的事情,因為“想要什麼不給就坐在地上大哭”是最令人討厭的了,所以巴圖今天的行為“很傷她的自尊”。幼小的巴圖眼淚一次次湧出眼眶並告訴媽媽:“我改”。我想,看到這個故事的父母,可能都會認為是宋丹丹小題大做。孩子要的是書又不是別的,何況年齡那麼小。但宋丹丹的做法絕對正確,而且蘊涵著極深的心理學道理。0—5歲是孩子性格習慣形成的關鍵期,這個時期,父母規範孩子的行為,訓練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中國俗語“三歲看到老”及西方很多早期教育的理論都證明了這一點兒。很多孩子年幼時,都有過跟巴圖類似的行為,看到好東西就想要,達不到目的時就用哭來威脅父母,而很多父母因為愛,因為不忍心,往往遷就孩子,在孩子的哭聲中妥協。結果,孩子憑藉“哭”這個利器,在家中橫行霸道,讓父母束手無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私自利,為所欲為的不良性格。用了一晚上的時間,一口氣讀完了宋丹丹的情感自傳《幸福深處》,印象最深的是她用娓娓道來的筆觸,寫下的關於兒子巴圖的段落篇章。巴圖在六歲之前,生活在和睦溫馨的家庭中,爺爺英若誠,父親英達,母親宋丹丹都是被媒體關注的公眾人物,他經常跟父母一起接受媒體的採訪,是個幸福得讓人羨慕的孩子。六歲生日之後,宋丹丹與英達婚姻解體,巴圖先隨父,後跟母,父親再娶,母親又嫁,。經歷這一系列人生變故他,假如母親的教養方式不當,他極容易成為那種心理有陰影,性格偏激的孩子。但是,他沒有。在宋丹丹細緻的呵護和寬嚴適度的管教下,巴圖在特殊的成長環境中, 卻學會了愛,學會了寬容,直至成長為一個快樂、幽默、懂事的青年。這一切,與宋丹獨特而理性的教子觀有很大關係,現將其整理出來,供為人父母者借鑑:一不姑息孩子的“品質問題”。巴圖3歲時,宋丹丹和小阿姨帶他去自由市場,巴圖在一個賣書的地攤前停住,向小阿姨申請買一本。小阿姨對他說:“管媽媽要,媽媽有錢!”“媽媽,我要這個!”巴圖指著一本精裝的連環畫書,理直氣壯地向媽媽張口。但是,宋丹丹卻拒絕了他,並解釋道:“這本書太貴了,媽媽需要考慮,可能你得等到媽媽下個月發工資。”而宋丹丹對幼小的兒子出現的不良行為,既不姑息也不遷就,而是從嚴教導,讓巴圖自律而隨和,從不“自我中心”。這種理性而明智的教養方式,值得家長深思。二.孩子是誇大的。孩子生病都怕吃藥。巴圖卻得意洋洋地告訴別人“我最不怕吃藥了!”為什麼呢?我們先看看《幸福深處》中記載的一個小故事。有一次巴圖生病,醫生開了中、西兩種藥。宋丹丹先給他吃了西藥,他很乖。宋丹丹就當著巴圖的面對小阿姨說:“我發現巴圖和別的小孩兒不一樣,別的小孩兒吃藥都哭,可他從來不哭,他不怕吃藥。這一點他和別的小孩兒真的不同。”然後宋丹丹再把中藥端給巴圖。巴圖捧著碗,燒得紅紅的小臉一副緊張的表情,閉著眼睛一口氣就把藥喝下去了。在場的人都對巴圖讚不絕口。從那次起,多麼苦的藥巴圖都不怕了…從諸如此類的故事中,宋丹丹總結出這樣一條經驗:即: 孩子不是罵大的,孩子是誇大的。她認為:一定要經常發現孩子的優點,隨時表揚,因為表揚比批評重要得多。她是這麼想,也是這麼做的。當著別人的面她從不吝惜對巴圖的誇獎,有一次巴圖到醫院去看望爺爺,她就對好幾個護士講他是多麼懂事,巴圖很注意地聽著,然後悄悄走過來,咬著媽媽的耳朵小聲兒說:“媽媽,我知道你多麼愛我,因為你總是對人誇獎我。”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賞識,孩子年幼且無助,又沒有能力很好地評判自己,尤其需要父母的賞識和鼓勵。在讚美和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更自信,更陽光。而宋丹丹不失時機的讚美,也為巴圖奠定了快樂,自信,幽默,開朗的性格特質。三.讓孩子心中裝滿愛。宋丹丹和英達分手後,巴圖的監護權先是給了英達,宋丹丹到美國調整心態,才發現,離開兒子是自己一生中犯下的最大的錯誤。受不了對兒子牽腸掛肚的思念,她歸國後要回了兒子的“監護權”。宋丹丹意識到:父母離婚給未成年的孩子帶來的,除了“害怕”就沒有別的了。他不可能懂,也沒能力表達。所以,把巴圖接到身邊以後,她從來不在他面前講他父親半點“不好”,她不想讓兒子在心裡困惑父親的為人。如果說從前英達在巴圖心目中是榜樣,是權威,是偶像,那麼宋丹丹希望他一直相信這一點。她還很形象地比喻說:“我從來不以為孩子越怨恨父親,便越是會愛我。孩子的愛不是一盆水,倒給了爸爸,媽媽便沒有了。它更像一口井,如果你在他幼小的時候教會他如何去愛,在他漫長一生中是受用不盡的,他會愛朋友,愛師長,愛生活,更愛父母。而一個心裡被灌輸了”恨“的孩子,屬於他的那口井就乾涸了,他不愛父親,同樣不會愛母親,他很自私,只愛自己。”為了讓巴圖心中無恨,裝滿愛。她讓巴圖幫她決定再婚的物件,條件是要愛她也愛他的。她促成了巴圖跟繼父之間的親密感情。難能可貴的是,在她家一個擺放生活照的中式櫃子上,她還特意擺上英達和巴圖的合影。使巴圖明白血緣是不能忘記的。她這樣處心積慮的結果,使得巴圖沒有揹負父母之間的恩怨,成為再婚家庭中的情感大使,始終明亮,快樂,幽默,不但愛媽媽,愛繼父,還愛繼父的女兒,一個跟他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姐姐。愛孩子是母雞都會做的事情,如何教育孩子則是一門藝術,宋丹丹憑著充沛的母愛和悟性,無師自通地掌握了這門藝術。我對宋丹丹的喜歡,源於她在春晚表演的幾個小品。《幸福深處》之後,卻不由自主地被她的教子方略,被她對孩子充滿理性而智慧的愛而深深打動……

  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3:

  李嘉誠對兩個兒子的培養教育抓的很早。他要求兒子生活上克勤克儉,不求奢華;事業上注重名譽,信守諾言。他特別教導兒子套考慮對方的利益,不要佔任何人的便宜,要努力工作。當李澤鉅和李澤楷到八、九歲時,李嘉誠召開董事會,就讓兒子坐在專門設定的小椅子上列席會議。開始兄弟倆覺得新奇好玩,瞪大眼睛,認真聽父親和各位董事討論工作,有時大家爭得面紅耳赤,吹鬍子瞪眼睛,兄弟倆嚇得哇哇直哭,李嘉誠說:“孩子別怕,我們爭吵是為了工作,正常現象,木不鑽不透,理不辯不明嘛!”有一次李嘉誠主持董事會討論公司應拿多少股份的問題,他說:“我們公司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我主張只拿9%的股份。”董事們有的贊成,有的反對,爭論不休。這時李澤鉅站在椅子上說:“爸爸,我反對您的意見,我認為應拿11%的股份,能多賺錢啊”弟弟李澤楷也急忙說:“對只有傻瓜才拿9%的股份呢!”“哈哈,”父親和同事們忍俊不禁。他說:“孩子,這經商之道學問深著呢,不是1+1那末簡單,你想拿11%發大財反而發不了,你只拿9%,財源才能滾滾而來。”實踐李嘉誠的決策是英明的。公司雖然只拿了9%的股份,但生意興隆,財源茂盛。後來李澤鉅和李澤楷在美國斯坦福大學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想在父親的公司施展才華,幹一番事業。李嘉誠沉思了片刻說:“我的公司不需要你們!”兄弟倆都楞住了,說:“爸爸,別開玩笑了,您那麼多公司不能安排我們工作?”李嘉誠說:“別說我只有兩個兒子,就是有20個兒子也能安排工作。但是,我想還是你們自己去打江山,讓實踐證明你們是否合格到我公司來任職。”兄弟倆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父親是把他們推向社會,去經風雨,見世面,鍛鍊成材。兄弟倆到了加拿大,李澤鉅開設了地產開發公司,李澤楷成了多倫多投資銀行最年輕的合夥人。李嘉誠在香港常常打電話問兄弟倆有什麼困難他可以幫助解決。兄弟倆總是說:“謝謝爸爸的關心。困難是有的,我們自己可以解決。”其實李嘉誠不過是隨便問問,並不真的想幫助他們解決什麼困難。當然兄弟倆對父親的為人最清楚了,你真的求他幫助解決困難,他也不肯幫助。父親的“冷酷”得似乎不近人情,但兄弟倆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兄弟倆在加拿大克服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把公司和銀行辦的有聲有色,成了加拿大商界出類拔萃的人物……兩年後,李嘉誠把兄弟倆召回香港,滿面春風地說:“你們乾的很好,可以到我公司任職了。”並面授他們一些經驗說:“注重自己的名聲,努力工作,與人為善,遵守諾言,這會有助於你們的事業。”

  李嘉誠欣慰地看到兩個兒子的迅速成長和出色業績,終於可以心安理得地宣佈退休了。每當人們稱讚兄弟倆時,李澤鉅說:“感謝父親從小對我們的培養教育,它是最好的商業教師,尤其在教授“不賺錢”這點上。我從父親身上學到了最主要的是怎樣做一個正直的商人。”

安全教育在頂崗實習中的重要性心得感悟_安全教育在實習中的重要作用
成功的家教案例
相關知識
關於成功家庭教育案例
成功家庭教育案例
成功家庭教育案例故事
成功家庭教育案例分享
成功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成功家庭教育案例範本
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及關鍵要素
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_家庭教育的成功例子
關於單親家庭教育孩子的書籍
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_家庭教育的成功例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