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健康養殖管理要點
甲魚的健康養殖生產應堅持“防病重於治病”的基本原則。在整個養殖過程中,細緻的養殖環境觀察與準確的病害調控能讓我們及時消除病害隱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健康養殖管理甲魚的注意事項,歡迎參考。
一、水質監控
在日常的水質管理上,須從源頭抓起,謹防因水源的汙染引起池水的惡化或甲魚疾病的發生。應定期全程巡視引水渠的周邊環境,確認引水渠水質的清潔衛生,謹防潑灑過農藥的稻田水進入引水渠。養殖過程中定期***每4天至少一次***進行池水的溶解氧、pH值、亞硝酸鹽、氨氮、透明度、水位等的監測並做好相應記錄,池塘水體的溶解氧應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亞硝酸鹽須低於0.1毫克/升,氨氮須低於1毫克/升,pH值維持在7~8.5,透明度維持在20~30釐米。水質的調控,應該保持主動的調控方式,使甲魚能在良好的養殖環境中健康的生長。定期潑灑光合細菌、芽孢桿菌及池底有機物分解劑***如海中寶等***,以營造健康穩定的水體環境。每天在看料的過程中認真觀察池水水色,繼而初步判斷水體中所含藻類類別、水體中的其他生物種類及數量。當水體呈暗綠色或黑褐色等較差的水色時,應該及時採取措施,開啟增氧機,潑灑池底改良藥物及池水改良劑等。
二、溫度監控
甲魚養殖過程中,甲魚的吃食情況與水溫、氣溫關係緊密。適宜的水溫能增加甲魚的攝食慾望並促進其消化。在甲魚溫室養殖模式中,水溫嚴格控制在29℃~30℃之間,氣溫一般略高於水溫3℃~4℃。外塘養殖模式下,甲魚對環境溫度變化極敏感,環境氣溫大於25℃時,能正常攝食。
三、攝食監控
影響甲魚攝食的因素較多,包括:氣候、氣溫、水溫、甲魚體質、飼料的品質、食臺***投料板***的設定方式、投喂餌料加工形態和喂料方式等。
首先考慮的是食臺的設定,食臺作為甲魚覓食的主要場所,適宜的食臺設定尤其必要。採用水上投喂方式時,可考慮使用石棉瓦作為投料板,充分利用石棉瓦上的凹槽投放軟顆粒飼料。池塘應設定足夠數量的投料板,投料板放置在池塘的邊緣,沿池塘邊平鋪,以便於投料操作,投料板與水面成30度角放置,池塘水位線約在投料板的1/3~2/3處。
其次應重點關注所使用的飼料的品質,建議使用優質的全價配合飼料產品。甲魚每天的攝食量和營養消化吸收的量是有極限的,除了甲魚大小規格的影響外,和飼料的配方結構也有著極大的關係,甲魚對營養素含量較低的飼料每天的攝食量會相對偏多。過多的攝食量和過低的攝食量都是會影響甲魚的生長速度,也直接會導致餌料轉化率的偏低。甲魚個體平均規格在100克以下適合採用團狀水下投料的餵養方式,當個體平均規格達100克後,應改為軟顆粒水上投料的飼養方式。在飼料投喂的過程中,應密切注意甲魚的攝食情況,嚴格控制甲魚的吃料時間,一般水下團料投料模式的吃料時間控制在1個小時以內,水上軟顆粒投料模式的吃料時間控制在半個小時以內。嚴格控制甲魚的攝食時間,時間一到就要及時進行巡塘,發現有剩餘殘餌應及時進行清理,避免放任不管或直接將殘餌掃入水中的情況,這樣會嚴重汙染水質,繼而誘發甲魚病害。此外,按照三定的原則,參照當天氣候、氣溫 、水溫及甲魚目前的攝食情況,科學合理的安排當日飼料的投餌量,不能盲目地加大日投餌量。因過大的日投餌量一方面會加大甲魚的消化負荷從而影響甲魚的健康,另一方面,會造成排洩量的增加,導致水體負荷的增加影響了水質的穩定性。
最後,養殖管理過程中應該做好相關的養殖記錄。細緻清晰的記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總結經驗,讓我們在治療疾病時有一個客觀直接的資料依據。
甲魚養殖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