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創業勵志事蹟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8日

  在創業過程中,如果說壓力,我認為選擇什麼不做是非常大的壓力。在商業的策略上,不是決定不做什麼,而是做什麼。看看那些在農村創業的事蹟,學習他們,找到自己的創業方法。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養殖土元和蟑螂年利潤百萬

  報紙一卷,或者舉起拖鞋一拍,這是我們對待“小強”的標準動作。在大多數人的眼中,蟑螂是害蟲,人人喊打,但膠州膠西鎮孝源店子村村民王衛祥卻樂意為它們親手製作一個溫暖的“家”,還每天好吃好喝的“伺候”著,在他眼中,這些蟑螂是“寶貝”。

  如今,王衛祥通過飼養土元和蟑螂,做成幹品直供製藥廠,已經成為青島、濰坊、大連一帶的養殖名人,年利潤過百萬元。

  偶然時機轉行養殖業

  “土鱉”別稱地鱉蟲、土元、地烏龜、蟅蟲,是一種緊缺的中藥材,常在溫暖潮溼陰暗的環境下活動,而隨著現代城市的改造及自然環境的改變,“土鱉”這一物種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我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能夠從事蟑螂和土元飼養也是機緣巧合。”王衛祥告訴記者,因為家裡比較窮,雖然成績很好但沒有參加高考就輟學了,過去幾年間,他在工廠做過小工、在超市打過雜。

  2009年,王衛祥跟妻子在北京做防水瀝青建築工作,到安徽亳州出差時看到當地的藥材市場上土元幹品供不應求,而且很多當地居民都因飼養土元而致富。“我對土元並不陌生,後來我就想著能不能自己也飼養土元。”王衛祥說,2010年,他們夫妻二人從北京辭職回到了老家。

  但是剛開始創業的時候,遭到了家人、親戚的一致反對。

  “養殖土元、蟑螂在咱這邊屬於新生事物,家人都說如果真的能賺錢,別人都去幹了,還能輪到你嗎?”王衛祥苦笑著說,當時說啥的都有。2010年,王衛祥拿著在北京打工攢下來的4萬塊錢開始了創業之路,並從亳州當地養殖戶手中學習了養殖技術,購買了一批蟲卵帶回老家孵化。

  創業總是有著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由於是第一次孵化土元種苗,可能溫度太低,卵鞘全部死掉,四萬塊錢打了水漂。

  王衛祥和妻子在家關著門抱頭哭了好幾天。“還好,妻子一直鼓勵我堅持下去。”王衛祥說,不能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於是又從銀行貸款4萬元,重新進行培育,經過8個月的努力,這次他終於成功了。

  隨著規模越來越大,王衛祥直接跟製藥廠簽了訂單直供製藥廠,目前他自己土元養殖面積是2000多平方米,僅土元一項能給他帶來60多萬元的收入。除此之外,還有留下一部分母體土元產卵育種,每年種苗的銷售收入也有二十多萬元。

  “今年土元的養殖面積已經達到三千平方米,產量在3萬斤以上,毛利潤將達到百萬元。”王衛祥告訴記者,飼養土元關鍵要掌握食物的乾溼度,土元是晝伏夜出的動物,最愛吃麩皮和蔬菜,如果食物水份太大的話,土元容易拉肚子,每天只要在傍晚的時候餵養一次即可,每平方米每天的餵養費用還不足三角錢。

  王衛祥說,每平方米的飼養池能養殖出活體土元50多斤,晒乾後能出10多斤幹品,現在土元的收購價格一直很高,通貨每公斤在50元左右,特貨達到了60元,現在每年土元幹品就可以收入七八十萬元。土元飼養8個月就可以達到出貨標準,還有留下一部分母體土元產卵育種,母土元產卵三個月後,相當於“高齡產婦”,立即淘汰晾晒成幹品銷售,每年種苗的銷售收入也有三四十萬元,加起來年收入達到百萬元。

  讓“土鱉”住進“樓房”

  記者來到青島天尚土元養殖基地,剛推開飼養室的門,感到一股熱氣撲面而來。儘管室外非常寒冷,但飼養室內卻暖融融的,在狹隘的養殖室過道上,兩名工人正在篩選土鱉的變異品種。屋內被分割成四排,每排分六層,每層又被分割成一平米的單間,每層飼養池裡的土鱉爬來爬去,養殖基地負責人王衛祥正在給飼養池新增飼料。

  “這是我自己設計的立體高密度養殖法,飼養室沒有任何取暖裝置,靠土鱉自身發熱,室內恆溫常年保持在30℃以左右。”王衛祥告訴記者,他採用的是立體高密度恆溫養殖技術,是靠蟲體自身發熱保持室內溫度,不受天氣影響一年四季保持室內恆溫,即省力又省工還節省了取暖費用。王衛祥利用這種飼養模式把室內的空間全部利用起來,不僅大大提高了土鱉的養殖密度,還靠著這種立體養殖技術,把土鱉的養殖週期從3年縮短到了8個月。

  多種經營拉長鏈條

  土元的收益挺可觀,但王衛祥並不滿足這種單一的養殖模式。“再賺錢的東西你也不能保證它沒有價格跌入低谷的時候,咱得把它發展成一個致富鏈條,才有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

  為了拓展經營品種,王衛祥又把主意打到了蟑螂身上。在王衛祥的青島天上土元養殖場裡,封閉昏暗的養殖室內整齊地排列著數架夾板,夾板之間呈三角形,數千萬只蟑螂就住在這樣的百葉“蟑螂屋”裡。

  王衛祥所飼養的蟑螂品種是美洲大蠊,原產於南美洲,其提取物有廣泛的藥用價值。而且蟑螂的習性和土元差不多,也喜歡黑暗,只不過土元喜歡在土裡,蟑螂喜歡趴在牆壁和石棉瓦做的層斷上。王衛祥將兩種蟲子混養,使得飼養空間、飼料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無論是蟑螂還是土元,都屬於晝伏夜出的物種,所以餵養時間要注意,必須要在下午六點之前喂完,如果太晚,很容易出現自相殘殺的局面。”王衛祥強調,除了餵食時間外,餵食的食物也要注意一點,“如果只按照土元的口味餵食蔬菜的話,容易引起蟑螂腹瀉,不利於其成長。”

  “目前,合作社蟑螂飼養面積是600平方米。”王衛祥介紹說,蟑螂的價格要高一些,基本在每公斤90元以上。差不多一年能達到20萬左右的利潤。

  無償傳授技術帶領村民致富

  在自己致富的同時,王衛祥還把技術無償向周邊村民傳授,只要哪家有養殖土元的想法,隨時可以上門討教。

  記者採訪當天,正好遇到一位來自濰坊地區的村民來到王衛祥的養殖基地學習。這位村民一直在關注土元、蟑螂的養殖技術,但是苦於沒有養殖經驗,這次他來找王衛祥就是求教如何建造飼養池。得知這位村民的來意後,王衛祥接著就詢問起對方家裡的面積,並拿出筆來記錄著詳細的尺寸。

  “這是一個效益很好的養殖行業。”王衛祥介紹說,通過養殖土元、蟑螂,王衛祥也成了當地的名人,周邊不少村民都前來向他學習養殖技術。“不光咱青島的,還有湖南長沙一帶的農民來找我學技術。他們回去後也搞起了土元養殖,成功後再把土元、蟑螂賣給我。”

  據瞭解,王衛祥飼養土元、蟑螂這五年來,發展青島周邊養殖戶近200家。“現在製藥加工廠對土元、蟑螂幹品的需求量很大,供不應求一點也不誇張,下一步我打算在周邊鄉鎮大力推廣土元養殖,延長產業鏈進行深加工。因為土元養殖有很多優勢,一是土元耐病性強,不像養豬和雞型別的,容易得瘟疫;二是養殖成本低,一萬元就可起步。”王衛祥介紹道。***嶽柏宇***

  二:

  美術碩士回鄉養豬用紅薯菜葉養黑豬

  好豬肉是什麼樣的?在80後豬倌向平東眼裡,應該是“有鄉愁味道的豬肉”。昨日,在東湖風景區落雁島的倉庫裡,向平東埋頭於豬油、豬肉、豬油渣?之中,整理貨架,忙碌而充實。很少有人知道,這位年輕的豬倌,還是位美術碩士。只是因為想“做點自己喜歡的事”,他毅然關掉廣州的公司,回鄉養豬。

  美術碩士回鄉當豬倌

  面板黝黑,戴著眼鏡,笑聲爽朗,初次見面,很難把向平東和“豬倌”聯絡起來。向平東是宜都市松木坪鎮楊樹坪村人。1999年,他被湖北美術學院?美術學系錄取,成了村裡第一個大學生。2003年,他又考入廣州美院攻讀廣告設計專業研究生。碩士畢業後,他進入一家品牌設計公司任職。兩年後,他辭職創?業,在廣州成立了自己的品牌設計公司,運營基本穩定,逐漸步入正軌。2012年底,向平東卻出人意料地關掉廣州的公司,“想回歸鄉村,做點自己喜歡的?事。”

  父親聽到兒子的想法後急了:“好不容易培養個研究生,做點體面工作不行?你瞎折騰個什麼呢!”向平東耐心解釋:“研究生養豬不是什麼醜事,我要養和別人不一樣的豬——用粗糧蔬菜餵養的黑豬。”

  向平東來到宜昌秭歸大山裡,與人合夥養起了黑豬。

  紅薯菜葉古法養豬

  向平東養豬的方式是與農戶合作,養殖基地將豬仔養到兩個月大時,交給農戶養殖,七八個月後,再將豬回收到基地。別人的豬用飼料喂,4個月就能出?欄;他的豬是圈養加放養,吃的全是玉米、紅薯、菜葉等,10個半月才能長到200斤,達到出欄標準。“我給我的黑豬定義是‘古法養豬,自然之道’。就是遵?循千百年來農民自然養豬之道,養綠色、健康的豬。”向平東說。

  在向平東的老家,也有村民與他合作。宜都市松木坪鎮楊樹坪村村民王長玉介紹,村裡100多農戶中,目前有30多家與向平東合作養黑豬,他家已經養了15頭黑豬。

  記者在向平東拍攝的黑豬放養視訊中看到,簽約農戶將豬驅趕至山坡上,將玉米、紅薯、菜葉等撒在地上,黑豬立刻圍成一團,互相拱著搶食。向平東介紹,每天,農戶們都會拍下一段當日放養情況的視訊發給他,雖然身在武漢,但他時刻掌握著黑豬的成長狀況。

  想把黑豬趕上新三板

  雖然養殖基地遠在宜昌秭歸,但向平東在武漢設立起體驗基地,向客戶展示公司產品。從養殖到銷售,向平東去掉了所有的中間環節,直接面向客戶。

  “豬也要賣得藝術”,向平東的產品均為淺綠色包裝,看起來格外清爽,豬油用精緻的玻璃罐罐裝,外面還套著質樸的麻袋,有一種古樸的美感。

  去年5月,向平東報名武漢大學EMBA課程,學習新的經營模式和理念,同時積累資源,擴大人脈。春節前夕,向平東帶領銷售團隊,穿梭於各個商會的年會活動,宣傳自己養殖的土豬肉。一斤黑豬肉售價?為35元至40元,因為品質可靠,僅去年春節前的年豬銷售,一個月內就賣出400頭。兩年多時間,向平東成功售出1500頭黑豬。

  光靠“圈子營銷”還不夠,向平東計劃今年在武漢的高階社群裡開10家肉鋪,首家肉鋪已於1月下旬在漢口後湖開業。

  向平東的養豬事業也吸引了一些投資人找上門來。2月初,他從一名廣州投資人那裡拿到了200萬元的天使投資。“不僅提高餐桌上的生活品質,更讓?大家感受慢下來的快樂。”向平東希望,自己的產品能承載並傳遞傳統文化及樸素的價值觀。他計劃明年將黑豬品牌推上新三板,目前正在積極做準備。

  向平東是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應邀回母校做這場講座的。2003年,向平東從湖北美院美術學系畢業後,又考入廣州美院攻讀研究生。碩士畢業後,從事了創意設計工作的向平東,兩年前回老家宜昌幹起了養豬事業  。去年11月,向平東以武漢儂家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身份亮相武漢,參加團省委舉行的創富大賽,闖入15強。公司誕生半年來,有多家天使投資公司一直關注他們的成長,但他卻謹慎地保持著與“天使”們的距離。他希望自己創立的儂家屋黑豬品牌,能按自己的初衷發展,併成為黑豬市場的一匹黑馬。

  向平東的故事:曾經沒錢上大學,湊不齊學費

  “我是帶著感恩的心態回到這個城市的。”作為年輕的創業榜樣,向平東卻不懼坦承自己的窘迫往事。

  向平東是宜都市松木坪鎮楊樹坪村人。1999年,19歲的向平東被湖北美術學院錄取。作為村裡的第一個大學生,鄉親們都為他感到驕傲,但他卻為湊不齊學費而發愁:向平東8歲時母親去世,父親在當地煤礦打工,收入微薄。他報考的美術學系僅學費一年就要6500元。同學們都已順利報完到、軍訓去了。學校為他保留一個月的學籍,希望他能在一個月內湊齊學費報到。走投無路的向平東只好向本報求助。

  “我好想上大學。”15年前的9月20日,武漢晚報在頭版頭條報道向平東的文章,表達他內心的渴望。

  報道見報次日,時任副省長王少階作出批示,要求不使特困生失學。眾多熱心讀者紛紛為向平東捐款,很快就為向平東湊齊了學費。

  拿著讀者的捐款,向平東百感交集,特意留下一封給讀者和本報編輯部的感謝信:“我是一個普通的學生,在過去的十天裡,經歷了一個複雜的感情轉折。本來是懷著渺茫的希望,在晚報大門前猶豫了許久,才將那份求援信送給一個陌生的編輯。幾天前由對求學的失望,到街頭流浪、四處尋工,再到受到大家無私的關懷……”

  看到記者儲存的信紙和已經開始發黃的感謝信,向平東露出了驚訝的表情:沒想到您還儲存著這個。當記者問他是否還記得其中的內容時,他只說了4個字:“刻骨銘心。”

  他記得在晚報6樓過道的沙發上度過的一夜,記得文教部員工拿出自己的飯卡,讓他到食堂就餐:記得一位下崗女工特意從漢陽趕到報社,為他捐出100元……

  “雖然四年的大學生活僅學費就要支付3萬多元,但我有信心通過自己的勞動來完成學業,把社會對我的扶助變成奮鬥的動力。我請求做晚報讀者公益扶助中心的一名義工,加入到幫助更多不幸人的活動中去。”

  昨日採訪時,記者得知,向平東與一些資助過他的讀者,一直保持著良好聯絡。“雖然我現在還不能算成功,但我沒有辜負他們,對他們當年的無私資助,我也一直心懷感激。”

  向平東透露,他的儂家屋實行古法養豬,以保證豬的品質。從養殖到銷售,整個產業鏈去掉了所有的中間環節,直接面對客戶。因為品質可靠,僅春節前的年豬銷售,一個月內就賣了400頭。“把一件事情做好,也算是我對社會的一個回報吧。”

創業勵志農村經歷
在農村創業勵志的故事
相關知識
在農村創業勵志事蹟
農村創業勵志事蹟
在農村創業勵志的事蹟
在農村創業勵志故事
在農村創業勵志的故事
回家在農村創業勵志故事
在農村創業勵志經歷
在農村創業勵志的經歷
在農村創業養殖事蹟
返鄉農民創業勵志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