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的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30日

  崩漏是指婦女非週期性子宮出血,其發病急驟,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為“崩”;病勢緩,出血量少,淋漓不絕者為“漏”。為什麼女性會有崩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由情志抑鬱、操勞過度、產後或流產後起居飲食不慎、房事不節等引起衝任二脈功能失調而致。

  1.暴崩致脫 血崩日久不止,導致臟腑氣血虛脫。

  2.氣血兩虛 崩漏反覆發作,氣隨血去,導致氣血兩虛。

  3.脾腎兩虛 素體脾虛或多產房勞傷腎,同時飲食不慎,脾胃受損,脾腎兩虛,統攝無力而致崩漏。

  4.肝腎陰虛 素體陰虛或大病失血,精血兩虧,衝任失養而致。

  5血熱妄行 素體陽盛或情志不暢,鬱而化火,傷及衝任。

  6.氣滯血瘀 肝鬱氣滯,久滯血瘀,瘀阻胞宮,新血不得歸經,離經之血妄行而致。

  崩漏的併發症

  ***1***貧血:崩漏失血過多,就會出現面色蒼白、脣色淡白、頭暈目眩、精神倦怠、氣短無力、心悸怔仲、失眠多夢、脈象細弱等一系列貧血徵象。

  ***2***虛脫:崩漏病起,如來勢猛,出血量多,崩下不止,常可引起虛脫,出現神昏面白、四肢冰冷、汗出淋漓、氣短喘促、脈浮大無根或沉伏不見的危重證候,如不及時搶救則有生命危險。

  ***3***邪毒感染:表現為下腹疼痛拒按,腰痛,帶下稠粘,色黃氣穢或五色並見,伴有煩躁口渴,小便黃,大便於,舌苔黃膩,脈象細滑等。

  崩漏中醫治療方法

  基本治療

  ***1***實證

  治法 行氣散寒,通經止痛.以足太陰經及任脈穴為主.

  主穴 三陰交 中極 次髎

  配穴 寒凝者,加歸來,地機;氣滯者,加太沖;腹脹者,加天樞,氣穴;脅痛者,加陽陵泉,光明;胸悶者,加內關.

  操作 毫針瀉法,寒邪甚者可用艾灸.

  方義 三陰交為足三陰經交會穴,可通經而止痛.中極為任脈穴位,可通調衝任之氣,散寒行氣.次髎為治療痛經的經驗穴.

  ***2***虛證

  治法 調補氣血,溫養衝任.以足太陰,足陽明經穴為主.

  主穴 三陰交 足三裡 氣海

  配穴 氣血虧虛者.加脾俞,胃俞;肝腎不足者,加太溪,肝俞,腎俞;頭暈耳鳴者,加懸鐘.

  操作 毫刺補法,可加用灸法.

  方義 三陰交為肝脾腎三經之交會穴,可以健脾益氣,調補肝腎,肝脾腎精血充盈,胞脈得養,衝任自調.足三裡補益氣血.氣海為任脈穴,可暖下焦,溫養衝任.

  其他治療

  ***1***耳針法 選內生殖器,交感,皮質下,內分泌,神門,肝,腎,腹.每次選2~4穴,在所選的穴位處尋找敏感點,快速捻轉數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針20—30分鐘.也可用埋針或埋丸法.

  ***2***皮內針法 選氣海,阿是穴,地機,三陰交.消毒穴位後,取撳釘型或麥粒型皮內針刺人,外用膠布固定,埋入2天后取出.

  ***3***面板針法 選下腹部任脈,腎經,胃經,脾經,腰骶部督脈,膀胱經,夾脊穴.消毒後,腹部從肚臍向下叩刺到恥骨聯合,腰骶部從腰椎到骶椎,先上後下,先中央後兩旁,以所叩部位出現潮紅為度,每次叩刺10-15分鐘,以痛止,腹部舒適為度.

  ***4***穴位注射法 選中極,關元,次髎,關元俞.用2%普魯卡因或當歸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入藥液2毫升,隔日1次.

鼻咽癌的原因
北京霧霾的原因及危害
相關知識
崩漏的原因有哪些
崩漏的原因
記憶體洩漏的原因是什麼
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原因
耳漏的原因是什麼
尿崩症的原因是什麼
引發股市崩盤的原因是什麼
兒童尿崩症的原因
血崩的原因是什麼
雪崩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