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種植業的發展現狀如何
想要在我國發展種植業,就必須要了解目前它的發展現狀。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傳統種植業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中國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統籌城鄉發展的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出臺了一系列直接、有力的支農惠農政策,包括取消農業稅、特產稅和牧業稅,對農民實行種糧補貼、農作物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在這些方針政策的指導和帶動下,中國種植業發展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好形勢。
我國傳統種植業的發展現狀:發展方式轉變取得新進展
通過積極推進資源集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發展,種植業發展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一是優良品種應用面積進一步擴大。四大糧食品種綜合優質率達到61%;抗蟲棉推廣面積佔棉花總面積的70%;“雙高”甘蔗、“雙低”油菜比重分別達到90%和80%。
二是農業投入品利用率進一步提高。高效施肥、高效施藥和農田節水等技術得到大面積應用,不僅有力地促進了節本增效,而且對保護生態環境也起到了積極作用。目前,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為主的高效施肥技術應用面積已達到***億畝,相當於全國三分之一的耕地面積。
三是鮮食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一步改善。通過不斷完善例行監測、動態管理、產品認證和質量可追溯制度,蔬菜、水果、茶葉等食用園藝產品農藥殘留得到有效控制。
我國傳統種植業的發展現狀:糧食生產實現恢復性發展
從2004年開始糧食保持連續增產的良好勢頭,扭轉了前5年持續下滑的局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增加。2006年達到15.82億畝,2004到2006年三年累計增加9119萬畝。
二是單產連創歷史新高。2006年畝產達到314.4公斤,三年累計提高25.6公斤。
三是總產增加較快。2015年達到9950億斤,三年共增產1337億斤。今年有望實現連續四年增產,糧食產量有望超過1萬億斤。
我國傳統種植業的發展現狀:經濟作物持續穩定增長
2006年棉花產量達到675萬噸,糖料產量達到1.1億噸,均為歷史最高水平。油料單產連續三年突破歷史。與此同時,蔬菜、水果、茶葉、蠶繭等經濟作物單產提高、總產增加、品質優化、出口穩定增長。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保持協調發展,這在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我國傳統種植業的發展現狀:區域化生產格局初步形成
優勢產品生產在空間上日益集聚,出現了一批獨具特色、優勢明顯的專業化生產區域。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糧食作物九大優勢產業帶初步形成,面積分別佔全國的86%、92%、62%和53%;棉花已形成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西北內陸三大棉區,面積佔全國的98%;長江流域油菜產業帶面積佔全國的85%;桂中南、滇西南、粵西三個甘蔗產業帶面積佔全國的89%;渤海灣和西北黃土高原兩大蘋果產業帶面積佔全國的88%;長江上中游加工甜橙、贛南-湘南-桂北鮮食臍橙和浙南-閩西-粵東寬皮柑橘三個柑橘產業帶佔全國的面積達到49%。
我國傳統種植業的發展現狀:園藝產品競爭力增強
中國園藝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明顯競爭優勢。入世以來,園藝產品出口快速增長。蔬菜、蘋果汁、橘瓣罐頭、食用菌、番茄醬等已經成為出口創匯的主要產品。2006年園藝產品出口創匯85.5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2倍,實現貿易順差76.2億美元,成為貿易順差最大的一類農產品。
我國傳統種植業的發展現狀:種植業功能拓展
一方面,種植業作為農業的基礎產業,保障有效供給、促進農民增收等功能得到進一步強化。
另一方面,種植業在生態保護、觀光休閒等方面的功能日益顯現。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區,種植業已成為城市的綠色屏障,觀光農業已成為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
如何種植川貝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