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構成的主體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3日

  期貨市場是現貨市場發展的高階形式,是現貨市場歸避風險的有力工具。中國期貨市場由中國證監會、期貨交易所、期貨經紀公司、套期保值者和投機商構成。小編在此為大家簡單介紹期貨市場構成主體。

  各類投資者***客戶***

  參與期貨交易的各類投資者包括套期保值者和投機商。

  套期保值者是從事商品生產、儲運、加工以及金融投資活動的主體。他們利用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機制來完成對現貨市場交易的套期保值,同時放棄在期貨市場贏利的目的。

  投機商是以自己在期貨市場的頻繁交易,低買高賣賺取差價利潤的主體。他們是期貨市場的潤滑劑和風險承擔者,沒有投機商的參與就無法達到套期保值的目的。在現實市場中,投機商與套期保值者並不是截然可分的。


期貨市場構成的主體

  中國證監會

  中國證監會是國家行政管理機構。負責制定巨集觀管理政策,監控市場風險,審批期貨交易所、期貨經紀公司、期貨交易所的交易規則和上市品種,任命期貨交易所高階管理人員。

  經紀公司

  期貨經紀公司是經中國證監會批准並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註冊的獨立法人。期貨經紀公司至少應成為一家期貨交易所的會員。按照中國證監會的規定,期貨經紀公司不能從事自營交易,只能為客戶進行代理交易。是收取佣金的中介機構,接受客戶的買賣委託指令,通過交易所完成交易。

  期貨市場的發展簡史:

  產生

  隨著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極大提高,國際貿易普遍開展,世界市場逐步形成,市場供求狀況變化更為複雜,僅有一次性地反映市場供求預期變化的遠期合約交易價格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而要求有能夠連續地反映潛在供求狀況變化全過程的價格,以便廣大生產經營者能夠及時調整商品生產,以及迴避由於價格的不利變動而產生的價格風險,使整個社會生產過程順利地進行,在這種情況下,期貨交易就產生了。

  最初的期貨交易源於16世紀的日本,大阪。在日本的大米市場得到了發展。直到19世紀,仍是日本獨有,後來漸漸被全世界效仿。

  1848年美國芝加哥的82位商人為了降低糧食交易風險,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CBOT的成立,標誌著期貨交易的正式開始。1865 年,CBOT 推出了標準化合約並實行了保證金制度;1882 年,CBOT 開始允許以對衝方式免除履約責任; 1925 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結算公司*** BOTCC ***成立,同時規定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所有交易都要進入結算公司結算。至此,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開始形成。

  期貨交易的產生,不是偶然的,是在現貨遠期合約交易發展的基礎上,基於廣大商品生產者、貿易商和加工商的廣泛商業實踐而產生的。1833年,芝加哥已成為美國國內外貿易的一箇中心,南北戰爭之後,芝加哥由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而發展成為一個交通樞紐。到了19世紀中葉,芝加哥發展成為重要的農產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大量的農產品在芝加哥進行買賣,人們沿襲古老的交易方式在大街上面對面討價還價進行交易。這樣,價格波動異常劇烈,在收穫季節農場主都運糧到芝加哥,市場供過於求導致價格暴跌,使農場主常常連運費都收不回來,而到了第二年春天穀物匱乏,加工商和消費者難以買到穀物,價格飛漲。實踐提出了需要建立一種有效的市場機制以防止價格的暴漲暴跌,需要建立更多的儲運設施。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穀物生產地的經銷商應運而生。當地經銷商設立了商行,修建起倉庫,收購農場主的穀物,等到穀物溼度達到規定標準後再出售運出。當地經銷商通過現貨遠期合約交易的方式收購農場主的穀物,先儲存起來,然後分批上市。當地經銷商在貿易實踐中存在著兩個問題:他需要向銀行貸款以便從農場主手中購買穀物儲存,在儲存過程中要承擔著巨大的穀物過冬的價格風險。價格波動有可能使當地經銷商無利可圖甚至連成本都收不回來。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最好的辦法是"未買先賣",以遠期合約的方式與芝加哥的貿易商和加工商聯絡,以轉移價格風險和獲得貸款,這樣,現貨遠期合約交易便成為一種普遍的交易方式。

  然而,芝加哥的貿易商和加工商同樣也面臨著當地經銷商所面臨的問題,所以,他們只肯按比他們估計的交割時的遠期價格還要低的價格支付給當地經銷商,以避免交割期的價格下跌的風險。由於芝加哥貿易商和加工商的買價太低,到芝加哥去商談遠期合約的當地經銷商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去尋找更廣泛的買家,為他們的穀物討個好價。一些非穀物商認為有利可圖,就先買進遠期合約,到交割期臨近再賣出,從中盈利。這樣,購買遠期合約的漸漸增加,改善了當地經銷商的收入,當地經銷商支付給農場主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發展

  1848年3月13日,第一個近代期貨交易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成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成立之初,還不是一個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所,還只是一個集中進行現貨交易和現貨中遠期合約轉讓的場所。

  在期貨交易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兩次堪稱革命的變革,一是合約的標準化,二是結算制度的建立。1865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實現了合約標準化,推出了第一批標準期貨合約。合約標準化包括合約中品質、數量、交貨時間、交貨地點以及付款條件等的標準化。標準化的期貨合約反映了最普遍的商業慣例,使得市場參與者能夠非常方便地轉讓期貨合約,同時,使生產經營者能夠通過對衝平倉來解除自己的履約責任,也使市場製造者能夠方便地參與交易,大大提高了期貨交易的市場流動性。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在合約標準化的同時,還規定了按合約總價值的10%繳納交易保證金。

  隨著期貨交易的發展,結算出現了較大的困難。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起初採用的結算方法是環形結演算法,但這種結算方法既繁瑣又困難。1891年,明尼亞波里穀物交易所第一個成立了結算所,隨後,芝加哥交易所也成立了結算所。直到現代結算所的成立,真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才算產生,期貨市場才算完整地建立起來。因此,現代期貨交易的產生和現代期貨市場的誕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的內在要求。

  從1848 年到 20 世紀 70 年代,期貨市場的交易品種主要是商品期貨,他們可以分為以小麥、玉米、大豆等為代表的農產品期貨;以銅、鋁、錫、銀等為代表的金屬期貨和以原油、汽油、丙烷等為代表的能源期貨三大型別。

  上世紀 70 年代,利率、股票和股票指數、外匯等金融期貨相繼推出,而美國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合約於 1982 年 10 月 1 日 在 CBOT 的上市,又為其他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交易開闢了一方新天地。

期貨撮合成交價格應該如何確定
期貨市場的產生與發展
相關知識
期貨市場構成的主體有哪些
股指期貨反向市場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臺式電腦主機構成的硬體有哪些
市場上雞的分類有哪些_雞的養殖技術
期貨投機常犯的錯誤有哪些
市場調研的方法有哪些
期貨強行平倉的情況有哪些
商標構成的條件有哪些
商品期貨投資交易的特點有哪些
白銀期貨投資面臨的風險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