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代茶飲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中藥茶飲在養生中還比較普遍,中藥代茶飲也要注意一些養生小常識哦,不能亂喝,小編現在就告訴你關於中藥代茶飲的養生小常識,快來看看這篇文章瞭解詳情吧。

  中藥代茶飲的養生小常識

  作為中醫的一種治療方式,中藥飲片“代茶飲”對於一些較輕的疾病或慢性疾病是有療效的。但中醫專家認為,現在很多人將中醫誤認為以“養生”、“保健”、“治未病”為主,忽視、混淆了“中醫治療”。加上中藥藥材是天然草木,往往被認為是無毒害,可以隨意使用的。於是,民間流傳著許多調理方子,藥店裡,消費者可以隨意配伍這些“偏方”回家泡水喝,超市裡販賣許多包裝精美的“清心茶”、“明目茶”、“潤喉茶”、“養顏茶”、“安睡茶”……這些是否真的會對身體有益?是否也會有隱患和不良作用?

  不要混淆“治療”與“養生”

  近日,網上一位業內人士發了這樣一條微博,被很多人討論:“濫用藥茶埋下嚴重健康隱患”菊花茶清熱解毒,人蔘茶補元氣,橘皮茶消炎、化痰、開胃,胖大海潤喉,決明子茶清肝明目,銀杏葉茶降血脂…… 這些茶飲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而中藥專家認為,這些加入中藥的茶,都屬中藥飲片代茶飲範疇,人們隨意在茶中加泡中藥飲片是嚴重的藥物濫用行為。”

  “中醫90%的內容是治療學,而不是用來養生的。中醫不等於養生,用中醫來治未病的願景很好,但實際操作可能性非常差,一個人沒有病,上醫院開什麼藥?”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明說。將“代茶飲”這種治療疾病、增加患者依從性的方式,是建立在醫生專業診斷和權衡的前提下的,沒有那麼高的普適性。

  “一個什麼都不偏的人,天天喝清熱解毒的,反而會損傷陽氣,反而吃偏了。”陳明教授舉例說,預防疾病的能力不是通過吃什麼藥來提高的,關鍵是飲食合理、起居規律,才能抵抗外邪。“不要動不動就要用藥物來預防。中藥也是一種藥。”

  中醫辨證治療講究個體差異

  “我認為,保健市場上的許多宣傳點雖然打著中醫的旗號,卻不是按照中醫的理論來的,他們往往給人造成‘一藥治百病’的錯覺,實際上,中醫講究辨證論治,每個人的體質是不同的,人有胖、瘦之分,也有容易上火的,有怕冷的,有怕熱的,每個個體的體質不同,在吃保健品或藥品時,也不能一樣。”陳明教授說。

  夏天裡許多人愛喝涼茶,怕上火。“實際上,夏枯草不能當作食物來吃。含有夏枯草的涼茶,雖然可以洩肝火,但不是每個人都適用的。脾胃虛寒者就不適。中醫裡講心火要清,腎火要滋,脾火要生,不是見上火就要喝涼茶。”陳明教授解釋中醫的辨證治療首先要辨證,各有定位。

  中醫講究“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字面上看,即上火的人要用寒涼的藥食去剋制,虛寒的人用熱***食祛之。“這是同類相聚,細菌病毒感染與人的身體環境息息相關,喜歡涼爽環境的細菌,往往會容易侵犯那些虛寒的人;喜歡溫暖環境的病毒,往往容易感染容易上火的人。中醫藥不是用來殺菌消炎的,而是通過改善全身身體環境和狀態,來使得細菌、病毒存活不了。”

  陳明舉例道,同樣的淺表性胃炎的胃鏡報告,其中一人是一吃涼的就胃脹,還有一個吃涼的胃才舒服,冬天要吃冰淇淋才舒服的那種,前者開熱藥,後者開涼藥。中醫用藥不是看錶現為什麼症狀,而是通過對病機的判斷來給藥。“一群人看不同的病,結果病機相同,可能使用的就是同一個方子;而同一種病如淺表性胃炎,可能病機不同,虛寒表現不一,可能會開五六個不同的方子。不是可以隨便去藥店自己配一服治療胃痛的飲片就可以的。”

  當歸、黃芪等,在南方是經常作為食材,燉湯中使用,有補血之效。網上也有一些治療婦女痛經的“偏方”中用到當歸、黃芪燒水喝,“血虛的人可以吃,但血稠的人吃的話就反了,反而會淤血。”陳明說,當歸是溫補的,對虛寒性痛經有效,對溼熱的人是無效的。

  隨意使用中藥代茶飲,可能導致不良後果

  再比如說吃人蔘,人蔘是溫補的,有的人吃完後滿嘴上火起泡,晚上睡不著覺,就可能是燥熱體質。“老百姓知道,一般來說,高血壓病人是不能吃人蔘的,但是有一部分病人是虛寒體質的高血壓,這種高血壓病人如果不用人蔘和黃芪,血壓反而降不下來,而吃治療高血壓的龍骨牡蠣湯,反而會血壓越吃越高,吃壞了腸胃。虛寒的人需要祛寒來降壓。”陳明說,中醫與西醫不同的理論體系是,西醫看的是高血壓,目的在降壓,看的是“人的病”;而中醫看的是“病的人”,看的是個體的體質。“在沒有醫生辨證的情況下,不加選擇使用中藥代茶飲,可能導致不良後果,可能因為不對症而增加不適,或是選用了不應長期選用的中藥,而導致毒性,所以是不可取的。”

中醫養生茶飲
眾聖養生茶
相關知識
中醫養生代茶飲
中醫養生代茶飲***2***
中醫養生傳統飲食的養生宜忌
中醫養生花茶
中醫養生茶飲
中醫養生飲食
茶道與中醫養生文化的關係
中醫養生飲食健康知識
中醫養生茶配方
冬季中醫養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