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可以鑑別銀元真假?
銀元怎樣鑑定真假?
比較常用的鑑定方法有以下幾種:
第一、驗重量,量尺寸(直徑和厚度):一元銀元和原來七錢二分龍洋,重量標準一般為26.6克,流通磨損也應不少於25.5克,反之就要打問號;
第二、聽聲音:真幣輕輕碰擊,就會發出純真、婉轉動聽的聲音,反之其聲音或尖高,或尖銳短促,或純音或低啞。
第三、辯成色:民間有“銀子發白眼睛發黑”之說,就是說真幣越擦越白,晶瑩鋥亮,表裡一致,反之一擦就發黑,或灰白,或鍍銀所作,有一種浮躁感。
第四、看紋飾:真幣是鋼模具由機器衝壓而成,字圖案清新,流暢自然,龍鱗細緻入微,人像眉毛鬍子、雙眼皮十分清晰,反之圖案模糊不清,拖泥帶水而不平整。
第五、察邊窗:真幣經過流通,邊齒雖有些磨損,但齒距整體劃一;自然流暢圓潤,反之邊齒生硬,不太整齊,長短不一,有淺深之感。
第六、識包漿:銀元在流通或貯藏過程中表面會留下一種特質,叫包漿,又名黑漆古,它即有自然美,又有歷史陳跡的美觀、反之仿幣往往用煙烤或黑鞋油,黑泥等塗抹,看起來不自然,還有異味,很容易擦掉。
第七、摸幣面:真幣緊密平整,無毛孔,有柔和感反之多砂眼,毛孔版面顯得粗糙,在放大鏡下幣面有凸起的細粒狀。總之,我國銀元收藏投資,增值空間較大,它既有收藏價值,又有歷史研究價值,但在收藏銀元的過程中,千萬要提高警惕,因為當前造假者比比皆是,防不勝防,所以希望一些初涉銀元收藏領域的朋友,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增強辨別能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樣我們就不會上當受騙。同時也就會收藏到真品。
常見假銀元
銅版銀幣
形態、大小、圖案完全與真銀幣相似,但以銅為主體,圖案粗糙,在石頭上磨一下,即出現銅的本質,敲擊出來的聲音尖亮而有哨聲。
鉛版銀幣
以鉛充銀,即銀皮內夾鉛質之銀元。其花紋與正常銀元無異,但聲音較厚、發悶,陰沉而帶嗒音,以火烤之,鉛即流出。
夾版銀幣
外層包裹兩層銀皮,銀層較厚,一般不易磨出痕跡。這一種稱夾心銀元,是假銀幣最為常見的一種。內夾銅、鐵、鉛等多種成分,其聲音實短、沉悶且無轉音。
改小銀幣
將正常銀元之齒挫平、改小,然後獲取細毫碎銀。只要對照一枚足重的真銀元即可判別。
砂版銀幣
表面粗糙,圖像模糊不清,重量在20克以下,系翻砂版,用力向地上一砸,即刻碎裂,碎裂面呈淺灰色。目前市場上見到的假“袁大頭”多數屬於這一種類型。
洗版銀幣
亦稱洗澡版,即將正常銀元以硝酸蝕去一層銀,竊去一部分銀質。其特點是圖案模糊或有浮白色,發音微慢。嚴格說來這也不算是真正的假銀幣,但重量有所減少,已不足25克。如作為一枚藏品來說,其品相已不完整,收藏價值也就大打折扣。
私版銀幣
是私人鑄造的銀元。袁大頭幣、孫中山開國紀念幣、北洋造龍洋幣均有之,這種偽錢主要是從臺灣的錢幣市場上販運來的,民國時期在海南島鑄造,因此又稱做瓊版銀幣。其共同特點是,聲音尖高,質量低劣,銀的成色不足80%。 (注意,有些民國時期的私版並不被認為是假的。)
鍍銀銀幣
表面光滑,圖案清晰、精細,成色也逼真,與真銀幣一模一樣。表面鍍銀的,從形象上與成色上看是難以鑑別的。其重量一般是20-22克,雖然精工細作,但金屬的比重無法與真銀平衡,所以只要稱一下重量就能原形畢露。真銀幣雖然在流通過程中有所磨損,但不會低於25克(標準重量是26.8克)。
改版銀幣
這種銀幣一般收藏愛好者無法用肉眼鑑別,無論敲聲或測試銀幣成色,或看包裝均是舊制。唯一方法是依靠高倍放大鏡鑑別,細看每個字體的跡縫,是否留有刀痕跡,如有刻刀痕跡就是改刻的。這種做偽的方法是把真銀幣原有的字體用刀刻或挖掉,然後將特製銀字粘貼上去冒充傳世銀幣,牟取暴利。
真銀假貨
使用含銀量較高甚至與真......
怎樣分辨銀元真假?
真銀幣為白裡透亮,質軟,有延展性,撞擊時聲音清脆悅耳,版面平滑,邊道勻稱,圖文自然大方,且有流通磨損的痕跡。存放於家中的銀幣有堅硬細密的古黑色,埋入地下的會生些不規則的堅硬綠鏽。
假幣:
1、20世紀70年代末的假銀元,此幣工藝粗糙,厚薄不勻,較輕,時間略長易變黑但又在石灰牆上又畫不出黑色,是唯一會摔碎的假銀幣。
2、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假銀元,此幣圖文有較模糊和立體感太強兩種,邊齒基本勻稱但不自然,有銼刀痕跡,無使用磨損及舊色包漿,聲音尖高,表層電鍍磨去後出現淡黃色,這兩種假幣已基本退出市場。
3、面世於10年前左右的假銀元,顏色黑亮,在石灰牆上能反覆畫出黑線,聲音同樣尖高,做工往往有一面較逼真,齒邊雖勻稱但較生硬,肉眼也能看出些砂眼、斑痕及銼刀加工過的痕跡。
4、近期的假銀元,寡白色略有光澤,音尖、質硬、略輕,立體感太強,圖文欠神韻,且有銼痕。
以上4種假幣材料均不是真銀壓制,真銀壓制的偽幣最難識別,色偏白,重量基本一致,26-27克左右,因壓力不足,偏厚,邊牙有模糊處,邊齒均勻但不自然,圖文相對清晰,但同樣免不了些許砂眼,用放大鏡觀察,圖案及文字雖較逼真,但空白處版面不太平滑,無自然流通磨損的痕跡及古舊色包漿。
鍍銀銀幣:表面光滑,圖案清晰,精細,成色也逼真,與真銀幣一模一樣,表面鍍銀的,從形象上與成色上看是難以鑑別的。其重量一般是20———22克,雖然精工細做,但金屬的比重無法與真銀平衡,所以只要稱一下重量就能原形畢露。真銀幣雖然在流通過程中有所磨損,但不會低於25克(標準重量是26.6克)。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想大家應該對真假銀元有了些瞭解,下面我在做一下總結:鑑別銀元首先看是否做工粗糙,有厚薄不勻;再者看是否表面泛黃不正色;
第三看有無流通磨損的痕跡; 第四聽音色撞擊時聲音清脆悅耳;最後一招也是最難的一招,把銀元放在你最無力的一個手指上上下掂動,有下墜感。這種細微的重感差別(在2克左右)很難把握。
真假銀幣的鑑別
時下,收藏各種錢幣古玩已成風潮,就清朝及民國銀幣而言,上到幾十萬元一枚的珍品,下到價值幾元的銀毫,仿造的假幣無所不有,所用材料也各不相同,讓人防不勝防。下面列舉真銀幣及幾種假銀幣的不同之處,略供參考。
真銀幣為白裡透亮,質軟,有延展性,撞擊時聲音清脆悅耳,版面平滑,邊道勻稱,圖文自然大方,且有流通磨損的痕跡。存放於家中的銀幣有堅硬細密的古黑色,埋入地下的會生些不規則的堅硬綠鏽。偽造的黑色及綠鏽用沸水煮泡即會褪盡,很容易分辨。
20 世紀70年代末,兩廣及福建、湖南山區所鑄錳鎳合金假銀幣幾乎遍及全國城鄉,此幣工藝粗糙,砂眼多,含顆粒,厚薄不勻,較輕,時間略長易變黑但又在石灰牆上又畫不出黑色,是唯一會摔碎的假銀幣。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期,銅鎳合金鍍鎘製成的假幣工藝有所進展,圖文有較模糊和立體感太強兩種,邊齒基本勻稱但不自然,有銼刀痕跡,無使用磨損及舊色包漿,聲音尖高,表層電鍍磨去後出現淡黃色,這兩種假幣已基本退出市場,但仍有些縣城小攤把其當真銀幣賣。
第三種假銀幣面世於10年前,材料為鎳鋅合金,顏色黑亮,發鉛黑光,在石灰牆上能反覆畫出黑線,聲音同樣尖高,略比銅鎳合金沉悶,做工往往有一面較逼真,齒邊雖勻稱但較生硬,肉眼也能看出些砂眼、斑痕及銼刀加工過的痕跡,目前此幣在省城錢幣攤還能見到。
近期,市面上又有一種製作較為精良的鎳鎘釩合金假幣,除去少許砂眼,版面較平滑,寡白色略有光澤,音尖、質硬、略輕,立體感太強,圖文欠神韻,且有銼痕。
真銀壓制的偽幣最難識別,近年產於廣東、......
什麼地方可以鑑定銀元真假,謝謝回答。
北京公博鑑定中心,你在百度輸入:公博,就可以了,鑑定費是按照鑑定東西的不同決定價格的!
如何鑑別銀元的真假
鑑別銀元的真假:
真銀元的特點主要是聽聲音脆而洪亮,有音韻,互擊有餘音產生,反之則偽;看其幣面禒色潤白,圖案自然清晰,色澤細膩豐富。當然真正細緻鑑定的過程可歸納為四個方面:聽聲音、看外形、稱重量、定成色。也可用直觀法若有一枚真品,一份清晰原大照片或精工製作的拓片,或下載同類型錢幣, 藉助電腦軟件二者對照,偽品會馬上原形畢露。
上述民國十八年孫中山、孫中山開國紀念幣、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這幾個不是真品,屬仿真贗品工藝價大概在8--10元.
如何識別真假銀元
三招鑑別銀元真假 專家表示銀元的造假手法總的來說不外乎全造假與半造假,全造假即用現代材質製作假文物銀元,而半造假則是將普通文物銀元稍作改造,建議可通過看、稱、聽等三招基本識別真假。 招數一:二觀一察 所謂二觀,即是觀銀色與神韻。葉暉拿出兩枚真品“孫中山頭像銀元”,只見真品色澤潤白柔和,可用手或軟布擦拭包漿,可反射出強烈的亮光。而贗品多為白銅、鉛、錫等合金,顏色發青灰或乾白。其次,真幣多為雕版高手雕模,以機器衝軋,圖案精美,齒邊深且有序。葉暉指出一定要看清楚每個細部,最好是用20倍放大鏡,觀察其幣面是否平整光潔,有無砂眼,圖像細微處是否缺失或被改動,有些造假者將六角星改成五角星。 招數二:稱重量 所謂稱即是稱重量,這類銀元一般重量在25.5克至27克之間,每枚真銀元之間誤差不會超過0.4克。而假銀元都摻入了較大比例的銅、鉛、鋅等其他金屬,因此只要用同等體積的假銀元與真銀元比較一下,用手指輕輕一掂,就會發現假銀元輕,真銀元重,一般來說輕了1克以上的即為贗品。 招數三:聽音韻 聽音韻是鑑別真假銀元的主要手法之一。據瞭解,假銀元材質分銀包銅與銀包圈等多種。葉暉用食指輕託銀元中心部,以另一銀元輕敲邊緣讓記者試聽,真銀元發出的聲音純正婉轉、柔和,聲音悠遠綿長。葉先生說聲音尖銳短促的可能是全銅鍍銀的仿製品,含銅量高的假銀元敲擊聲尖而高,含鋅量高的假銀元聲音脆而響,夾銅或夾鉛的假銀元聲音呆滯而沒有轉音,挖補的銀元聲音低啞或成“啞版”。此外,也有一些真銀元經過火燒、猛摔產生裂痕或長期受潮後聲音也可能變得反常。
如何辨別銀幣真假
鑑別銀幣的真偽各有各的高招。鑑別古代銀幣與鑑別近現代機鑄幣耿略有不同,但同時又存在許多相通之處。就機鑄幣的鑑別而言,無外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大小(包括厚薄)。有些粗製濫造的假銀幣連大小都沒有過關,對於這樣的低級贗品。普通愛好者也不難區分;二是成色。與其它收藏品的作偽一樣,質地的作偽是極為困難的一環,因為即使作偽者搞清楚了仿製對象的主要成分,他也無法弄清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更不知道這些微量元素如何添加、鑄人,而真品的外觀卻常常決定於這些微量元素,使贗品露出馬腳。一般來說,普通的偽造銀巾銀色略偏黃,而一些檔次較高的贗品銀色偏白。三是分量。大小做像了,由於成色等原因,分量不定仿得相同,各種傳統機鑄銀幣的分且之間雖有一些差別,但確仍有規律可尋,用秤稱,真偽立辨。袁世凱頭像一元銀幣,般含銀89%,含銅10%,重量為26.86克,而贗品重量一般在25克以下。
銀元求鑑別價格和真假
閣下的這幾枚“銀元”是從地攤兒買的吧!假的,上面那枚還好一些,下面那枚廣東省造的銀元是典型的臆造幣——歷史上根本沒有,它的原型是廣東省造雙壽字庫平重一兩銀幣,據說是廣東巡撫為慶賀慈禧太后70大壽鑄造的,只鑄造了3萬枚,是紀念幣。閣下的這枚假銀元在地攤兒上很常見,在內行看來屬於一眼假,分文不值。
如何辨別民國銀元的真假?
您的問題,真銀圓的成色一般含銀量都在90%左右,達到此含銀量的銀圓,色澤潤白柔和;擦去汙鏽後,有很強的光澤。而成色底的銀圓或假銀圓,色澤暗淡,含紅銅的銀圓帶微紅色,含黃銅的銀圓帶微黃色,含白銅的銀圓帶微青色,含鉛的銀圓帶灰黑色,含鋅的銀圓帶青灰色。
二、聽音韻 真銀圓敲擊後發出的聲音純正婉轉、柔和,感覺沉穩。含銅量高的假銀圓,敲擊後發出的聲音尖高,含銅鍍銀的假銀圓聲音尖銳短促,含鋅量高的假銀圓聲音脆而響,夾銅或夾鉛的假銀圓聲音呆滯而沒有轉音,挖補的銀圓聲音低啞或成“啞版”。
三、用比重法測試
白銀的比重10.5克,低於黃金、白金比重,而高於銅、鉛、鋅等其他普通金屬的比重。一枚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的銀圓,一般重量都在25.5克至27克之間,一兩銀圓的重量為36克,真銀圓的誤差不會超過0.4克。而假銀圓的都摻入了較大比例的銅、銀、鋅等其他金屬;知道了不同金屬的比重,只要用同等體積的假銀圓與真銀圓比較一下,用手指輕輕一掂,就會發現假銀圓輕,真銀圓重。用天平稱稱,假銀圓比真銀圓輕2至5克。
若滿訂,謝謝採納。
我有個銀元,想鑑定下真假,但不知道去哪裡鑑定,怕遇到騙子
相不怎麼樣。由於你的圖有限是沒有辦法作出準確判斷的。請上正背,邊齒清晰大圖。 在真假銀元的鑑定上,除了聲音,還要從白銀成色、重量、色澤以及一些舊時錢莊的戳記等幾個方法來綜合考查。 一、看成色。真銀元的成色一般含銀量都在90%左右,達到此含銀量的銀元,色澤潤白柔和;擦去汙鏽後,有很強的光澤。而成色低的銀元或假銀元,色澤暗淡並有偏色現象,如摻銅的銀元帶微紅色或微黃色,含鉛、鋅的銀元帶灰黑色。 二、聽音韻。老銀元用手指託其中心點,敲擊後發出的聲音純正婉轉、柔和,感覺沉穩,好比男高音。而一些新制的假銀元,即便為全銀打造,但敲擊後發出的聲音尖高,猶如女高音。一些銅、鋅量高的假銀元聲或音脆而響或音質呆滯而沒有轉音。但要注意因某種原因,一些經火燒、或受鹽鹼等地理環境所影響的真銀元,也會出現音質低啞或成“啞版”現象。這就需要從其他幾個方面進行考證。 三、測比重。白銀的比重低於黃金、白金,而高於銅、鉛、鋅等其他普通金屬的比重。一枚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的銀元,一般重量都在26.5克至27克之間,庫平一兩銀元的重量為33克,真銀元的誤差小。只要用同等體積的真銀元與假銀元進行比較,真假立現。 四、驗邊齒。銀元機制的邊齒細緻勻稱,規整劃一,偽幣的邊齒粗糙,參差不齊,有的還有局部修銼的痕跡。只要細心,肉眼還是比較容易分辨的。另外,很多假銀元都是“翻砂”製作的,如遇到文字、圖案模糊,質地又偏輕的要當心。 五、查磨損。銀元經過長時間的流通,自然生成的磨損擦劃痕跡是沒有規律可循的,作舊的偽品表露的是人工行為和機器行為的有規律的磨損面和擦劃痕。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持多個同類別的真銀元,然後對照著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假銀元就無跡可遁。收藏銀元,還需認識年號、發行機構、版別等。同一版別不同年號價格相差很大。同時要在保“真”的基礎上求“精”,選擇一些市場流通量少、品相好的精品,提高自己的收益率。 針對高精仿幣,一點辨偽的經驗: 1、高精仿幣通常聲音是對的,故聽聲音沒有太大用處。 2、放大鏡下圖字與底板間立體感一定要強,說是90度應該不誇張,連接處通常不會特殊包漿。 3、高精仿幣邊大多規矩,但邊齒的邊通常不自然,毛糙,細看有的有挫痕,有的劃手。 4、老幣通常用黃油脫模,大多品像好的應該有點油的痕跡。 5、麿損通常一致,也就是中間與邊上應該是一致磨損,若有周邊磨損,中間完好,一定是偽品。 6、邊有弱打現像通常為真幣。 最後主要看第一感覺,千萬別越看越真,掉進去了。新手建議從大開門玩起,哪怕是非常破的幣,玩一些時間就會學習到一定的“神”,再玩品好的就不容易上當。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