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如何看待中日戰爭?
日本人怎樣看待中日戰爭
日本的基本觀點是:
一場由無知而魯莽的軍人發動的毫無意義的戰爭。
一場沒有目標的戰爭。
一場看不見盡頭的戰爭。
一場給中國、日本乃至整個亞洲帶來深重災難的戰爭。
戰爭絕不可以再次重演。
日本人罵人經常會說:“你是關東軍嗎?”“你怎麼和牟田口一樣無恥?”
除了極少數和流氓團伙一樣的極右翼團體以及頑固的遺民委員會以外,沒有人認為那場戰爭是正義的。
無恥的日本右翼和TG的憤青一樣無知與狂妄……
日本人怎麼看待第二次中日戰爭
不知道你說的第二次是第幾次,恐怕你連日本總共侵略了中國幾次都不知道。
我給你科普一下,2000年之內,日本一共侵略了中國四次。
第一次,唐朝中期的三江口之戰 結果 ,唐軍與新羅聯軍勝。
第二次, 萬曆朝鮮戰爭,中朝聯軍抗擊日本侵略 ,中朝聯軍勝
第三次, 甲午戰爭, 日本勝
第四次,日本侵華戰爭,中國勝。
你問的是第二次, 那我就告訴你第二次, 日本有一檔歷史欄目專門做了關於第二次中日戰爭,
第二次發生在明朝末年, 日本人認為雖然明軍獲勝了, 但是明朝為了這次戰爭耗費了大量財力物力,讓滿清人有機會趁虛而入, 雖然日本輸了,但是這次戰爭直接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說到底,他們認為,雖然他們輸了,但其實他們是贏了, 那麼事實是怎麼樣呢? 當時日本侵略朝鮮,明朝只派了3萬遠征軍去支援朝鮮就把日本打的屁滾尿流, 而用了10萬大軍鎮壓國內的農民起義, 所以在明朝眼裡,日本的威脅遠沒有國內的農民起義威脅大,而日本卻認為他們才是實際的戰勝方, 日本人永遠都是那麼的狂妄自大以及不知廉恥。
看看日本人是怎麼描述中日戰爭的,敢不敢再無恥一點
要講清楚這個事,必須要先交代當年東北亞局勢的三大歷史背景:
背景一、殖民主義方興未艾;
背景二、日本民族發展瓶頸;
背景三、蘇聯共產主義擴張。
談“日本為什麼侵華”這個話題,如果不從上述三大歷史背景入手,則很難看得清楚當時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也很難理清那段歷史發展的內在邏輯。
首先談談第一個歷史背景:“殖民主義方興未艾”。在當時,世界上有許多個帝國主義國家,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日本。這些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有駐軍、有治外法權、有租界、有租借地、有許多鐵路、礦產的經營權。日本是其中一個。在這一點上,當年的日本,和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一些帝國主義國家,並沒有本質的區別。日本希望能將白人的勢力,排擠出亞洲以外,這樣日本就可以在“共存共榮”的亮麗口號之下,獨佔亞洲市場。
第二個歷史背景是: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其民族的發展,遇到了嚴重的瓶頸。日本國土耕地不足、資源貧乏、人口膨脹、市場狹窄。尤其是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使日本走入了“不進則退”的困境。於是,日本不但要拼命維護它在海外的一些殖民特權,而且還有意將它們擴大,否則無法維持日本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當然,這並不是說它有理,而是說:人是自私的、貪婪的。中國人信奉“存天理、滅人慾”,可人家日本人不信這個。
背景三、蘇聯的共產主義擴張。這個問題直接對包括日本在內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國防,構成了威脅。日本人當年的設想是:希望擔當亞洲反蘇聯、反西方的先鋒和盟主,並從中牟利,而要做到這一點,日本的雙手必須要插到亞洲其他國家的領土之內(例如駐軍、租借地),否則無法“完成歷史使命”。我們可以說日本很霸道,但是它認為自己很“偉大”。
弄清楚了這幾個主要的歷史背景之後,我們來具體談談中日之間的事情。中日交惡的事情,其實起源於東北。1905年日本打敗俄國之後,日本將東三省大部分的土地歸還給了大清國,但是它也“繼承”了俄國先前在東北的一些殖民特權:旅順大連租借地、南滿鐵路、特定林產和礦產的開採權。日本也依照和清政府所簽訂的條約,派了一支日軍部隊駐守在南滿鐵道兩側,這支部隊就叫做“關東軍”。
日本為什麼要大清國同意它“繼承”俄國的這些特權呢?兩個動機:經濟、國防。從經濟上而言,日本在東北取得了旅順、大連兩處殖民地。從國防上而言,日本的勢力開始進駐東北,可以與俄國抗衡。
日本自從1905年取得了上述的東北殖民特權之後,晚清政府、北洋政府一直與它相安無事,晚清政府、北洋政府也沒有挑戰日本的這些既得利益,可是,蔣介石發動北伐之後,事情就糟了。
為什麼呢?因為,蔣介石的國民政府開始了“革命外交”、開始挑戰日本的既得利益。國民黨宣稱要“收回東北一切國權”、“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換言之,國民黨要把日本人從中國東北趕出去。國民政府不但這樣說,而且還開始這樣做。例如:修鐵路排擠南滿鐵路、禁止東北人租地租房給日本人、抵制日貨 …….
於是,日本政府開始和國民政府接觸、談判。日本希望維持在東北的既得利益,而國民政府則多次明確回覆:堅決要收回。
這件事,有點像鄧小平後來與英國談判收回香港。但是,鄧小平和英國談收回香港,鄧小平是有足夠的軍事實力作後盾的。而國民政府當時揚言收回旅順、大連、南滿鐵路,國軍有相應的實力嗎?回首歷史,這樣做是否明智,也許值得再商榷。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這個曠日持久的外交交涉期間(1928-1931),爆發了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日本經濟嚴重受挫。國民政府在此間中日交涉所表現出來的強硬態度,使日本軍方開始有所擡頭,日本軍方暗地裡決定:一旦時機成熟,則撇開日本政府,以鐵腕手段,維......
如何反思中日戰爭
中國與日本雖然說有二千年交往歷史,但日本孤懸海外,近代以前之航海技術並不發達,往來只限於少數人,故雙方正式接觸機會並不多,甚至要透過第三者如朝鮮或琉球建立溝通渠道。這一格局,直到鴉片戰爭後才有所改變。1871年中日訂定修好通商規條,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但交往並不暢順。訂交四年不到,1874年即發生“牡丹社事件”,日本出兵臺灣;到1894年更爆發甲午戰爭,此後雙方關係一直跌跌撞撞,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兩國顛簸不已的關係才告一段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冷戰體制分割下,中日兩國暫得以相安,然隨著兩極霸權的衰落、多元世界的興起,中日關係翻然又成為一極具爆炸性問題。
中日兩國在文化上有許多共通地方,本應容易互相理解,然卻無法避免彼此間之齟齬,從長遠歷史而言,有其結構性問題。首先,中日兩國二千年來缺乏真正互動,到近代才真正有具體接觸,現實與理想的差距,難以培養出一種理解對方之同理心,容易造成誤解[1]。最顯著的例子便是“千歲丸”之行。日本江戶幕府末期,“鎖國體制”被打破後,幕府十分關注當時中國的狀況。1862年,為了促進對華貿易,幕府特地向英國購入洋船,命名“千歲丸”,派出五十多人之代表團赴上海,停留兩個月,仔細考察在英法聯軍役後及太平天國軍興中的清廷。在上海,他們目睹市容破舊、西洋人對中國人頤指氣使的情況,甚為失望。由此,對明治維新後的日本而言,中國成為落後老大的象徵,這為日後“脫亞論”的興起埋下伏線。
其次,日本從未正式進入過中國之天下秩序,但卻深受中國傳統經典的影響,故日本成為中國在亞洲所建立的國際秩序之最有力挑戰者。濱下武志指出:“日本近代化是在以中國為中心之朝貢制度內發生,由中華概念去觀察亞洲的近代,所謂日本近代化即為日本要奪取中華世界的過程。”[2]然探討其背後思維,正如張啟雄所言,日本接受中國傳統天下觀念,有德者居之,無德者失去天命,由有德者繼承者,亦即所謂“易姓革命”。易姓革命是一個“爭天下”的過程,繼承者論德不論種族,所謂“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而日本正是用上述方式號召,競逐東亞之主宰者[3]。
然歷史格局只能是影響中日關係之部分原因,二十世紀的國際關係已進入全球化的階段,傳統亞洲秩序只能是政策決定的背景,中日兩國的國際行為必須配合現行國際形式,成為影響中日關係的新因素。因此,促使兩國對立加深、磨擦不斷的中日戰爭,才更值得我們注意並引以為鑑。這是本文的關心所在。
一 有關中日戰爭的爭議
中日戰爭起源於1937年7月7日。不過,由中國人的角度看,它包涵的範圍應更廣:可以上溯至1931年之“九一八事變”,是為日本正式使用武力侵略中國;甚至可以上溯至1895年之甲午戰爭乃至早在1874年之“牡丹社事件”。這反映出日本侵略中國其來有自,遠在明治時期便開始擴張。中國學者大多用上述觀點來看待中日關係,而結論亦主要為日本的近代擴張是一個對中國連續侵略的過程。波多野澄雄歸結此種看法為“侵略與抵抗”的典範,可以說一矢中的[4]。事實上,無論臺灣或中國大陸學界,對中日戰爭的解釋仍未能越出救亡圖存的角度,這亦可說是學界解讀抗戰的一個困境。中日戰爭毫無疑問是一場侵略戰爭,然除了侵略以外,難道就沒有其他含義?歷史上侵略戰爭所在多有,但抗戰與其他抵抗侵略的戰爭有何差別?對此,海峽兩岸至今仍缺乏一個宏觀解釋。近年有中國大陸學者提出“反法西斯戰爭”的概念,有意尋求中日戰爭在抗戰以外的意義[5]。但反法西斯是蘇聯對二戰之解釋架構。對蘇聯而言,二戰的起因是德、日、意三國結成反共軸心,企圖瓦解社會主義制度,故法西斯國家......
如何看待中日戰爭對中日外交關係的影響
中日戰爭固然對中國有害,但也不能沒了日本,可以這樣說當初是日本來侵略中國,中國人民才醒悟,中國才有那機會不被其他強國侵略乃至至今都被其他強國殖民,所以中國外交發展能有如今的成就還真沾了日本的一''光'&#償9;。但總的來說還是中國人的能力把世界各震撼了,自從中國在1971年10月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重獲在安理會的一切合法權利、並接納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後增強了第三世界在聯合國中的力量,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這才有了後來的1979年1月1日的中美建交等一系列外交成就。
為什麼日本在中日戰爭中輸給了中國
二戰的時候日軍並沒有頭像,他們說的是休戰,,這個用詞跟投降是有天壤之別的,之所以日本戰敗,有樓上說的原因,也有日本已經沒有人了,死的差不多了,就像一個人攢了一股子勁時光了,就算是我們勝利了,在自己的國土上讓人家打成這樣,沒有什麼可值得炫耀的。
中日戰爭的時候日本佔盡優勢為什麼還是隻佔了半個中國
一是抵抗很激烈,再打比較難,損失會很大。
二是好地方佔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如果打起來損失太大會得不償失。雖然只佔了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但是新疆西藏青海這些地方當時地廣人稀戰略地位差。
三是日本在入侵中國的時候,還投入超過百萬的兵力防備蘇聯和入侵東南亞,海軍還對上了美國。不然的話,還真是勝負難料。
為何對待中日戰爭時,大部分人只會痛斥日本的罪惡,卻很少有人直視中國失敗的原因?
是主流宣傳的“受害者心態民族主義”影響的。這樣有利於政治鬥爭。客觀的東西自己心裡明白就好了
日本人在1895年打著跟清國戰爭的旗號,發動中日戰爭,請問我們要怎麼看待中日戰爭。
確實,如果沒有美國,中國可能已經淪陷了,這是實話。。。。。。。。。抵抗清兵而死的人啊?現代人看來他們死的確實沒有太大的意義。。。。。。。。。。。。。清國就是中國!
如何看待當前的中日關係2015
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也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既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也是亞太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繁榮的需要。兩國政府及各界人士看待和處理中日關係,都應從這個基本立場出發,在《中日聯合聲明》、《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中日聯合宣言》三個政治文件的基礎上,本著“以史為鑑、面向未來”的精神,致力於穩定、改善和發展中日關係。
日本是中國的近鄰,彼此間有著充分的利益交融,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這一趨勢將進一步發展。友好相處,合作雙贏,是符合中日兩國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確選擇。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繼續本著“以史為鑑、面向未來”的精神,實現中日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對中日兩國都具有重要意義。
30多年來,中日經貿關係持續快速發展,雙方已互為重要合作伙伴,相互依存日益加深。2004年中日貿易額達1678億美元,與中美貿易、中歐貿易呈三足鼎立之勢。同時,截至2004年底,日本累計對華投資協議金額達666億美元,成為中國最主要的外資來源。中日兩國在推進東亞區域合作,和平解決朝核問題等地區和國際事務中也保持了協調與合作。作為中日關係得以恢復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動力,民間友好往來是中日關係獨特的傳統優勢。兩國年人員往來已由邦交正常化之初的不足1萬人次發展到435萬人次。兩國間的友好城市已發展到226對。每週飛行於兩國之間的各種航班多達500架次。
但是,隨著近年來日本大國意識的膨脹,右翼政治勢力愈加活躍,日方在歷史、臺灣等問題上大開倒車,不僅一再刺激中國人民的感情,而且失信於中國人民,致使中日關係出現當前複雜局面,這樣的結果不利於日本,也不利於中國。
日本在戰後未能徹底清算軍國主義者所犯下的侵略罪行,也沒有對年輕一代進行正確、全面的歷史教育。因此,日本國內一直存在否認和美化侵略歷史的社會土壤,右翼勢力不時跳出來否認侵略歷史,美化侵略戰爭,而日本政府則以種種藉口,採取包庇縱容的態度。隨著近年來日本社會思潮的右傾化,日本在歷史問題上的消極傾向更趨突出。最近再次發生的歷史教科書問題的實質就在於日本不能正確認識和對待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歷史,不能以正確的歷史觀教育年輕一代。日本政府的這種倒行逆施只能破壞包括中日關係在內的它與亞洲鄰國的關係,有損它在亞洲及世界各國人民心中的形象。
早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時,周恩來總理就曾明確指出,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因此,中日兩國都應採取向前看的態度,積極發展中日友好事業,致力於維護兩國關係的健康發展。
在中日兩國兩千多年的交往史中,既有密切的現實聯繫,又有歷史的恩怨,兩國關係中的曲折變遷對各自國運興衰都產生過重要影響,也都證明了中日兩國“和則兩利,鬥則兩傷”這一亙古不變的道理。
如何看待中日關係??
我認為要全面地去看代日本!大和民族的日本軍國主義曾經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災難,而且現在的極右翼勢力十分頑固拒不承認戰爭罪行也令我們非常憤慨。但我們也不應只看到日本的這一方面,雖然在我心中一樣地瞧不起或者憤恨這個死不認錯的民族,但全面地看日本人也不是一無是處。
日本人能夠從其軍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帶來的災害中迅速崛起成為亞洲四小龍,自然有其民族的可貴之處,他們一樣有其艱難困苦和勤勞善良的一面,也有其忍辱負重改革自新的一面。隨著其社會經濟科技的進步,他們雖說自以為何等地優越或者何等地自負,但從來沒有放棄向先進的科技、先進的文化學習,而且日本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比較團結注重集體榮譽感。
這些說多了也許讓人覺得我如何崇拜日......